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是对武术运动动作图像简要、概括、准确的文字性的注释、解释、阐述,是中国武文化发展的关键,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做不到如此高度的认识,势必难以逃脱挨打、宰割、灭亡的命运。武术运动动作的文字说明是中国武家攻守智慧不断升华的结果,这样既得使学练者能正确认识武术运动动作,清楚其要领,知道其做法,掌握其方法,理解其章法,了解其来龙去脉;还可使学练者进一步了解、感悟、体会其武术运动动作的深刻内涵和攻守真谛,从而进一步提高武术运动动作的质量,实现武术的运动动作标准,最终完成中国武术修德振兵治气的根本任务。动作名称:动作名称即中国武家对武术运动动作、组合、排列、功夫、技艺、招照、段趟、制套等方方面面命名,是汉文化最根本的特点之一,是武术运动动作的名字称呼,是根据动作特征、动作内涵、动作来源以及自己的感悟、需要、可能所冠名的称呼,具 有一定的象征性、表达性、内涵性。中国武术所有的运动动作名称,都是有明确区别的。对传统的格打武术来说, 任何活动中的人体行走、站立、坐卧都是十分规范严谨的,都有着分门别类的科学 命名体系。任何运动中的人体跑跳、立悬等动作都是十分准确无误的,都有着分门别类的科学命名体系。比如武术攻守中的运动动作命名,即一动者为功,两动者为照,三动以上九动以下的连续攻守均为一个独立的攻守单位,俗称招。武术娱乐中的运动动作命名,即一动者为功,两动以上九动以下的连续展现均为一个独立的武术运动单位俗称动作组合。武术保健中的运动动作命名,即一动者为功,两动者为 调,三动以上九动以下的连续协调运作为化,均为一个独立的武术保健运动单位俗称气功。在中国武学中,以上所有的功、技、艺、照、招、制、调、化、运,都是一个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的运动动作单位,都有其独立的名称和科学的系统归属。在具体的武术运动动作的文字叙述、阐述、论述中,解释之前,首先必须标出运 动动作的名称,用来简明扼要地概括其运动动作的本意、内涵、所属、来源、出处,以利于理解、记忆、传承以及对攻守动作、攻守动作利用、攻守动作借鉴作出准确的分 析认定。传统意义上的武术运动动作的文字命名,是非常有趣的。有取形、取义、取音、 取划、取生、取克的,有取本、取意、取涵、取属、取源、取性的,要求意思要吉,音韵要祥,形象要好,不能与武家所公认的观念、理念、意念相抵触。一般常见的武术动作名称命名有九:一即以功法命名,如弓步冲拳、歇步下砍、马步架掌等;二即以形象命名,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叶底藏花等;三即以攻守命名,如搂手冲拳,掳手弹踢,闭手推掌等;四即以自然命名,如春舞花、夏舞花、秋舞花、冬舞花等;五即以功用命名,如腿、脚、肘、膝、拳、掌、勾、弓、马、仆、歇、蹿、蹦、跃等;六即以万格一统命名,如攻守、兵、戎、武、武术、武学、武哲、武文化、三晋文化、黄河文化、中国文化等; 七即以学科命名,如中国武术功夫、中国武术技法、中国武术艺法、中国武术基础理 论、中国武术攻守理论、中国武术经穴理论、中国武术概论、中国武术建设理论等; 八即以运动项目命名,如表演赛、散打赛、功力赛、擂台赛等;九即以运动内容的科学分类命名,如格打武术、表演武术、戏曲武术、影视武术、导引武术、健身武术、养 生武术、康复武术、长寿武术等。

动作做法:动作做法是指用武术运动动作来处理对手、运化目标、实现攻击的具体办法, 是武术具体的运动、运作。运化过程,是根据攻守、娱乐、保健的需要和要求所做出 的肢体运动动作,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技巧性和手段性。文字叙述顺序:古往今来的武术文字叙述顺序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的叙述规律是,先叙述运 动方向,然后叙述下肢动作,再叙述上肢动作,最后叙述目视方向。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依照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也可按动作实现的主要目标 来进行叙述。武术专用术语:武术专用术语即武术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是中国武学进行叙述、阐述、论述、概述(武学四述)的必须。其实武术、武学、武文化中的专用术语,在中国文化中是极具普遍意义的。炎黄子孙最早技艺学科就是武,文字产生以后才有了文。这文武两大学科,武属阳永远是第一性的,文属阴永远是第二性的,由文武生化的万类学科则永远是第三性。这不是什么重要、什么次要的问题,而是无文不生,无武不立,无万科而盛的问题。所以,武主外,文主内的举世主导地位,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历史中, 是从来没有撼动、动摇、含糊过的。在中国武术、武学、武文化中,其专用术语,大多是以中国武术功夫为基本单位 的。但由于中国武术运动的历史太悠久,内容涵盖着攻守、娱乐、保健等繁多的肢体运动动作,因此说,中国武术运动的专用术语,就是中国动哲、动文化、运动文化的核心主体,是相当复杂、相当博广、相当深奥,且多不胜数的。其中有矛盾类术语、攻 守类术语、斗争类术语、对抗类术语、作战类术语和功夫类术语、技法类术语、艺法类术语、招法类术语、照制类术语、段趟类术语、套路类术语以及智慧类术语、谋略类术语、计策类术语、三战(战略、战术、战法)类术语、传承(教育、训练、锤炼、磨炼修炼)类术语,它们都是正宗的中国武术专用术语。中国武术功夫中的术语,是中国武术术语的灵魂性术语。因为,武术功夫直接来源于人的攻守本能、攻防意识、生产劳动和武术攻守的文字升华。所以说,所有的功夫术语都是中国武术运动最根基性的专用术语。其炎黄子孙对历史、故事、战争、 天文、地理、哲理的阐述和各类的百家经典以及诗词歌赋曲牌小说,都离不开中国武术功夫中的术语以及中国武术极为精深的术语灵性。在浩瀚的中国武术术语中, 最常用的术语有120个,并把他配伍在中国武家标准生存时限的120年中。在现行 众多的中国武术功夫术语中,我们常优选81个较为典型的术语,作为中国武术专用的典型术语。如踢腿、踢脚、格肘、磕膝、冲拳、推掌、弓步、马步、仆步、歇步、上步、 退步以及持器、持械、持具,握器、握械、握具,操器、操械、操具等等。

所谓器即具有气数、火力、弹力性质的攻守机器。械即具有攻击、抗击、穿刺性 质的攻守兵械。具即具有待捕、协同、配合攻守性质的攻守工具。所谓中国武家标准生存时限的120年是指古往今来中国武家把下肢软功到位者的平均寿命认定为 80岁,把上肢软功到位者的平均寿命认定为80再加20100岁,把中轴软功到位者的平均寿命认定为8020再加20120岁,故此将中国武家的标准生存时限立为120年。动作章法:动作章法是指武术运动的动作要领、动作要点、动作难点、动作重点、动作力点、动作方法、动作转化、动作运化、动作调和等九个方面的章程和法理、法规、法律、法则、法度(武机五法)的要求,是中国武家攻守运动动作章程与五法的总称,是 武术运动动作的实质和内涵。这对武术运动的教学、训练和修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惠通作用,是应用招法处理对手和运化目标的具体方法,是武术运动动作的具体应用过程,是根据攻守、娱乐、保健的需要和要求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运动实质和思谋实质(武术三现),是掌握功夫、技艺、招法、段趟、套路运动以及运动运化、转化、 变化(武家三化)的关键,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体会性和把握性。动作练习:动作练习是指中国武家对所学武术运动动作的学习、记忆、熟练、领会、应用 (武术学习五大进程)和高度的规则化、有为化、精明化(武运三化)以及运动的自动化、无为化、糊涂化、自然化(武运四化),是熟练掌握武术功技艺招照制套运动的关键,是招法运动七化的大前提,是牢记武术功夫、技艺、招法、制照、段趟、套路、章法、谋略、计策(武术九宫)的必须。其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距离性和方位性。武术运动动作练习有单练、对练、格练、训练、锻炼、锤炼、修炼等武家四练三炼之别。中国武家认为:“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拳打千遍,身法自如。没有身法自如, 就没有自动化攻守,没有自动化攻守,就没有随机应变的攻击,就没有潇洒自信的武术演练,就没有得道的保健,就没有满意的延年益寿,就没有理想的长生不老。” 所以说,武术运动动作的练习,是中国武家攻守、表演、保健运动所必须恪守的基本惯例。

浏览4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