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头打落意随足走力 主要是讲了一个“中”字。即身 要中正,足要中正,头要中正,劲要中正。头进时足必随, 足落在何处,头应打向何方,头与足不能左右偏离,头也不 能超越足尖。左右偏离,必然自失其中,重心自失则非倒即 倾,乃属败阵之象如果头打超越了足位,又必造成前栽之 弊,同样属于失中败阵之迹。起而未起占中央解:主要是讲了一个“正”字。头为六阳之首,头向前 低,身必前俯,头向后仰,身必后仰,头向左歪,身必左 倾,头向右斜,身必右歪,故头不正则身不中。因此,头在 未起(这里是指头的起落)之前,决不可有前栽之像,后仰之 形,也不可有左歪之弊,右斜之病,总要保持中正不偏。
足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手也难防解:“足踏中门”,是指我方进足时要不偏不倚,对准对 方的中心线踏入。所谓踏中门,有走里和走外两种用法。走 里是由其腿足之里而直入,走外是由其腿足之侧面而直入。 但无论走里走外,总要在进足时,以自身之上下垂直的中心 线,对准对方身体的垂直中心线将足踏入,方谓之不偏不 倚。至于说“神手也难防工 学者不可误认这一招使出后,就 成为无人能够防守和破解的绝招了。其实拳术之用,一是在 于狠、毒、快J二是在于意、气、功、法的高度配合三是 在于拳打不知多四是在于攻其无备3五是在于出其不意。如 果对方事先做了准备和防范的措施,那么也就不成其为“神手 难防了”。况绝招应为人所不知,若人人皆知者则不为绝也。肩打一阴返一阳解:这句主要是讲阴阳互易。如肩打时的前后互易,左 右互易,上下互易,都谓之“肩打一阴返一阳九肩打中主要有正打、返打、侧打、扣打、翻打、摆打、 撞打等法。正打是走其里侧打是走其外返打是翻身的后靠打 法,扣打是用扣肩时的力量击之翻打有正面翻上翻下和翻 左翻右的打法,也有背面左右两肩的翻靠摆打是左右的或 前后的摆肩打法;撞打是向前的伏身进取的打法。但是,无论哪一种打法,都是既包结左右两肩的交替运 用,也包括同一肩的上下、左右、前后的转击之用,它们都 属于“肩打一阴返一阳”的用法范畴。
两手只在洞中藏解:这句主要是讲一个“藏”字。就是说在使用肩打时, 手和肘必须藏在下面或侧面,这样才能使肩关节突出来进击 对方。在手和肘高抬时,是无法运用肩打的。总要在左肩打 时,右手应为之封闭,左手则要含藏;使用右肩打时,左手 要为之封闭,右手则须含藏。同时也有右手封闭右肩打,左 手封闭左肩打的方法。故使用肩打时必须首先封闭了对方, 再施肩打方为得法。右全凭盖势取解:其中主要讲了一个“压”字。在使用肩打时,首先要 从精神上、气势上压倒对方。在将对方封闭死的情况下继而 要象泰山压顶似地往下盖,发出全身之劲,并由头领、步随 爆发出巨大的弹抖劲力,才能将对方击倒。在使用肩打时,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肩打虽然 出击的距离较短,但是根节的劲力却最大,如果用的得法, 足以致残或致死对方,所以在对练时,要掌握好分寸,二 是使用肩打时,必须要使肩与足合,既不可偏离了足所进步 的方向,更不可超越前膝所处的位置。
束长二字一命亡解:这一句与八、九、十三句是相连的一个整体,都是 讲肩打时的技法和变法。这句的意思主要是讲伸缩、开合、 吞吐束者,缩也、合也、吞也;长者,伸也、展也、开也。 束要进,长是打,束是肩打,长是肘打或手打,肩一击,肘 即到、手即去,肩、肘、手要一二三合为一用,方能致敌于 死地。肘打去意占胸膛解,肘打是讲“二门横竖用肘”,主要是击打对方的胸心 部。肘的打法,分有上打、下打、左打、右打,横打、后打 等用法。上打有横肘之上打和竖肘之上打;下打有向下之横 打和向两侧之跌打左打、右打、是横肘的左右打法和立肘 的左右打法(立肘是指手在上肘在下卜后打是讲用肘时须向 自身的后面擦肋拽肘,也是古戏剧中所谓“提袍端带”之一 法。使用时打时,无论采用哪一种打法,均不可过高或过 低,过高则仰而偏于探,过低则俯而偏于栽,故须中而正 之。例如,用肘向前打时(包括横竖两法不得高于膻中, 低于中院肘向左右横打时,高不可过肩,低不可越脐;向 后打时,高不过背心,低不过命门。过高则肋开,容易飨对 方造成可乘之机,过低则易倾栽或左右歪斜,重心偏离,有 失于中正,且头部易受打击,故宜持之中庸。
起手好似虎扑羊解:主要是讲冲劲和按(措)劲。虎为山中之王,兽中之 首,有扑食之勇,离穴之疾,抖毛之威,利爪之锋。风从虎, 虎行风生,故虎扑羊必首当其“冲九虎形为拳,并为人所 用,也就是要效其冲扑勇猛,稳捷凶狠之技能。虎形之中,分有上虎形、中虎形、下虎形三种击法。上 虎形主按(指),中虎形主塌,下虎形主托。无论上、中、下 虎形一都要有冲劲和扑劲。拳经云:“猛虎伏穴双抱头,长啸 一声令胆惊,翻掀尾蹲随风起,跳涧抖擞施威风沾实用力须展放解:沾实是前提,展放是方法。沾要沾实,按要按紧, 开要开足,放要放展,身要齐进,力要齐发,方能显其奇 功。或往里拨一旁走解:与人交手,须三角而站,侧身而立,或往里走,或 往外走,必须因势而取。拨是手法,里走外走是步法和身 法。如将其手拨向其里,我则走旁门而进击;如将其手拨向 其外,我则走正门而进击。左封右攻,右闭左打,阴阳互易, 里外皆宜,因势而击、就势而攻。
浏览4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