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教大圣灵通真经
后,指丹成之后。此三教,义取同归。大圣,即大道。灵通,则变化 无方。真经者,真圣也。
一阳何祖开经偈
修经圆满,普度良缘。
香凝宝篆,地涌金莲,大儒大佛大罗仙。
跨凤登天,又见三尊圣象严。
真经修圆满,是指大道已成也。惟当普度良缘,位证至无上耳。此篇 立意,即如此偈。
经文
洞玄真人张玄玄,怀抱真经与世宣,于今又说三圣篇,三篇九圣九阳 全。梓潼文帝七曲巅,达摩初祖一茎莲。孚佑独撑大愿船,派开南北道无 边。三圣灵通普八堀,修身苦行曾经年。孝友仁慈功德完,广行三教心拳 拳.过江面壁志向坚,道包三教神闲闲•终南十试屹如山,大哉三教公能 肩'人见无为乐自然,谁知有作在其先。
祖师抱真常之道,重与世宣,又作第三篇,以全九阳之数,喻九还之 成就也。三位圣人,皆证大道,然皆自苦行修来。《悟真》曰:“始于有作 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正此意也。无为,喻面壁之事。若云神通显 化,则是圣人之慈悲,却又有为于世也。
登,据文义似当作“证”字,又《后三教大圣灵通真经》注中有“位证至无上” 云云。
三圣慈悲满尘寰,化迹无方难缕谈。十七世为卿相班,《阴鸳文》中常 有言。万古宏恩堪咏叹(音谈),福星朗照彻微垣,东西土说大乘禅,少林 寺上岂无缘。六朝衲子正纷然,非师谁与挽狂澜。佩剑遨游遍海天,英雄 男女授真诠。奇名幻姓题山川,九州妇孺皆闻焉。
此段言三圣之分胎出神,灵通显化。盖望后之成真者,亦如三圣慈悲, 训俗化人,黜邪扶正,朝游北岳,暮宿苍梧,普度良缘也。
今我宣扬志士前,功果须如三圣圆。成圣成佛与成仙,善心善量宜广 宽:若无德行培本元,动有群魔作障缠 道成混迹隐烟寰,仙阶他日乃高迁。
此段勉后人,上希三圣,敦崇功果,广修德行,而后能成大道也。
三圣之心如醴泉,沛泽长流济后贤。向使清河忘人间,何必现身为宰 官?向使多那隐涅槃,何来五叶下西乾?向使回翁永隔凡,谁度何王与刘 韩?三圣之心最缠绵,后尘谁步许谁联-
此段即三圣之功德,而反言之。若使三圣道成,全无显露,安有若大 慈悲、若大法派哉?谁步后尘?虽似祖师自喻,亦以勉励后学。
今我敷辞不惮烦,望人精进穷瑶函。文祖真经阐妙鸾,注参《大洞》 包灵丹。达祖真经见诗缄,珍藏腹内养泥丸(达摩祖有诗句云:“腹内运真 经,泥丸别主宾。”)。吕祖真经极大观,诗词歌论韵珊珊 万人皆度万人 欢,巍巍宝驾驻云端-
此段言三圣著述,皆以上品丹道为主。文昌帝君,本以儒而参明《大 洞》,得成神圣者也,圣贤何尝不学仙道耶?达摩祖师,亦以佛教修炼金 丹,得成神僧者也。是真佛释,何尝不求仙道耶?而吕祖,则不待言也。 万人皆度,三圣婆心,不已见三教之同源哉?
我愿群生顶礼虔,每逢吉诞焚旃檀 花水果灯洁且鲜,尘埃净扫豁松 关。默诵真经见圣颜,一轮海日上三竿。万里朱霞照大千,恍如聋哑捧华 銮。宛如飞锡半空旋,又见红云起碧蓝。笑迎黄鹤舞翩翩,天神天将摇雷 鞭,三圣凌风入紫烟”
此段即三圣之法象。灵通,喻出神之妙用。吉诞,比脱胎之时。松关, 比上丹田。尘埃脱尽,方是还虚。见圣颜,喻见己身法象也。日升霞照, 喻神光也。三圣之法驾,即比今日之法驾也。神将雷鞭,所谓天丁迎卫、 霹雳一声天外天也。
莫道乩沙难求攀,至今训草如邱峦。莫言只履遗市廛,至今蓬发尚回 还。莫谓栖真只涵三,至今常降岳云坛。
此段言三圣之灵通。不但当日道成,显化人间,即今教训人寰,其神 德犹未已也。颂曰:“性量圆满,法周沙界。万缘虽息,一真自在。见种种 相,及万万代。引导群迷,真修不坏。”(颂语极好)
於戏三圣泽咸沾,愿人凛凛对庄严。为演真经作疏笺,不须问卦与祈 签只须积德养清廉,自有神麻叠次覃'文昌笔录皆诬传,胡僧棒偈那须 参?《灵宝毕法》休研钻,真经妙谛挟针廷,瑶台说法掀美髯。
此段言沾三圣之泽者,必体三圣之真道。祖师真经,即当修行之士, 一通洪愿疏文,但愿积德养廉,修成大道,不须打卦求签也。道成之后, 神麻叠赐,有如天符累诏。他如妄学笔录,求文帝开悟聪明;妄谈棒偈, 谓佛法原来如是;修持《灵宝》,只图却病延年者,皆非三圣之真传也。祖 师作三篇大经,标明大道,正可为世人针破。古仙云:“为甚此心开大道, 只因原向道中来。”祖师慈悲之心,不又与三圣相同哉?师髯最美,当年遨 游云、贵,人皆呼“美髯张公”。登台说法,如见掀髯微笑也。
经文
尔时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端拱弥纶之境,高临焰摩之天,红云捧座, 身现三十二色宝光,照临下界。睿念惟惟,因降玉音,垂训左右诸弼,而 白众言:“方今海宇群生,沐承平之化,多乡善之人,但有独善,必须兼 善;若无兼善,即非善善。汝等愿力宏深,更须乘时阐教,默赞熙朝,仁 风远播,化雨长施,慈悲度越群伦,仙秩还超圣境。”
是时玉虚师相真武玄帝,稽首上言:“臣自黄帝时,养真太和,克成上 道,叨侍紫霄,迄今四千余载,始生一人,天师之后,号曰全一,广立功 行,有大神通,辟邪演正,敷训元明。南极会上,曾封为继武真人,谓其
玉清至尊,封为广慈普度;上清至尊,封为飞龙济世;太清至尊,封 为文远真君。西南诸省,屡受鸿麻。臣念此真,足当短任,但恐职微,难 宏普教,至尊加宠,必不负恩。现诣昊天,敬申高听。”
至尊闻奏,喜畅天颜,敕宣陛见,毋致逡巡。真君乃从容入觐,稽首 座前,玄光覆顶,圣眷欣欣。
帝曰:“卓哉!尔全一真君,深明大道,师相称扬,已知尔德,果能推 心浩远,畅发玄经,伫命仙苑史臣,代制宝诰,锡尔光荣。兹将尔全一真 君,晋秩洞玄帝君、玉虚右相,参法天师,监察无方,便宜行事,上下八 极,任尔游行,有功无过,再申宠锡。”
又说最上法言曰:“太和之气,种于乾父。震为长男,生自坤母。出日
入月,辟门阖户。掌握阴阳,为道根祖。人若遇之,寿延万古。”
灵宝天王曰:“顺道成人,逆道成丹。造丹之法,以让以谦。立中生 正,兀兀腾腾。下闭地户,上开天门。人若见此,道照长存。急急如律令, 侍卫我法身。火符驱万邪,一点注黄庭。”(要言不烦)
道德天王曰:“至道之精,不在繁言。外缘屏去,神注丹田。人心忘 忘,天息绵绵。往来内院,顺彼自然。或长或短,或后或前。生气濒敝, 如车转旋。行之纯熟,便可成仙。”(要言不烦)
诸天训已,昊天使至,复赐瑶函一章,并锡宝珪、宝印、宝剑、宝册、 九德偃月冠、七星如意簪、素绡绮霞之帔、紫绡华衮之裳、羽属绛彩之裙、 八宝铢衣、元光玉履、飞云金辂、羽盖琼轮,仗九光之节,予十绝之幡, 前踞双凤,后随八鸾,千乘万骑,朗耀清虚。望阙谢恩,返躬无既。帝君 乃拜辞诸天上圣,奉教推行。
洞玄帝君,降行云之阁,开度世之航(开度世之航,乃此一卷经根
去恶之时,而已无恶报矣。三圣大 典,善量无边;三圣大经,善缘普度。人何不勉而行之?”
帝君曰:“经典聿成,人宜遵奉。十方大众,六合群生,敬睦瑶章,须 知宝训。夫读书须当为己,而演经先在济人。慈悲广注,福禄来崇。兹谕 尔善男信女,每值良辰,焚香礼拜,或居静地,扫阁翻书,须存三大愿, 广立无量功。一愿君王仁圣,民物咸亨;二愿父母康强,宗族共盛;三愿 309 沉魂滞魄,度世超生。存希有量,合三无心,不求福而福自降,不禳祸而 祸自平。此经睦处,神鬼齐听,为此谕行,各宜遵信。”
帝君曰:“经文最重,参礼为尊。先民有言,至诚感格,神驾临虚,人 须顶敬。勿夸水陆之奇珍,勿饰法筵之仪器。心清室静,气聚香霏,如睹 列圣诸尊,三元五岳,洞天福地,海岛山洲,一切神灵,都来顶上,列列 皈依,合掌恭敬。”
玉清圣境元始天尊
上清真境灵宝天尊
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北极素王玄圣道君
南极长生赤精大帝
东华木公青阳大帝
西华金母元皇上帝
中央黄老元皇上帝 周御国王斗父天尊 摩利支天斗母元尊 诸天诸界诸尊圣父大帝 诸天诸界诸尊圣母元君 日宫太阳帝君 月宫太阴皇君 三兀三品三官大帝 五方五岳诸尊大帝 三十六天一切尊帝 九天开化文昌元皇道君 西来开化释迦牟尼佛王 普陀显化灵感观世音王 然灯古佛玉虚明皇大帝 北极真武玄天仁威大帝 佑圣司命帝君 翊圣保德帝君 玉清首相关圣帝君 天枢上相武侯帝君 太初玄元铁祖齐阳帝君 金阙上相钟祖正阳帝君 玉清内相吕祖孚佑帝君 玉清侍节韩祖恒阳帝君 普化玄觉张祖飞阳帝君 太清上相曹祖洪阳帝君 西华清妙何祖一阳元君 上清真宰蓝祖养素帝君 八真派演一切广道真君 太清右相刘祖海蟾帝君 上清右相王祖重阳帝君
浏览3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