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失升降:劲失升降是指武家内功长寿、保健、康复修炼中所出现的劲气升降受阻现象。 在一般的内功长寿、保健、康复修炼中,劲气升降的失常,尤以脾胃劲气升降失调最为重要,且亦为修炼所常见。故脾胃劲气升降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清气无法进入,代谢废浊之物不能排出,继则诸种病变莫不由之而生。在一般的攻守练习、训练、锤炼修炼中,劲气升降的失常,尤以摔技升降失调最为重要,且亦为格斗所常见。故摔技升降失常,则阳刚之劲不能布达,后天之劲不能 归位,招法寸劲无法挺入,摔跌障碍不能排除,继则诸多失败问题莫不由之而生。武术运动中的升降与出入密切相关,在武术保健调理中亦相互影响,升降失常必然导致武术保健、康复、益寿过程中功力、能量、劲气的出入失常,出入失常亦必然影响升降的正常行进,故升降出入的失调问题,不论是在内伤、外伤、新损、久损等的康复中,还是健康保健以及延年益寿的运化中,必须高度关注内在劲气的升降出入。同样,显敛与现收也是密切相关的,在武术攻守运化、对抗运化、格打运化中都是相互影响,劲头的凸显和收敛失常必然导致问题的呈现和攻守的收紧,问题的呈现和攻守的收紧亦必然影响劲头的凸显和收敛,故显敛现收的失调问题,不论在动打、静打、疾打、徐打中,必须高度关注内在劲头的升降出入。所以中国武学家说: “百劲之辨,为出入,为升降,为显敛,为现收。百劲之统,总不外一气或一劲而矣。” 并认为:“战机不得,乃把握之欠,多出于升降,多以升降不主;外格之争,多争出入, 多以出入主外。错失战机,乃明识不济,多出于显敛,故必以显敛主明也;对格之争, 多争现收,以现收主对也。”还认为:“升降之过极,则亦累及出入,出入之过极,亦则 累及升降;显敛之过极,则亦累及现收。现收之过极,亦则累及显敛。但凡大败者,必升降之大气不转,且出入甚微,以致显敛之大劲不转,故现收亦微薄矣,此乃作战之机之大略也。”
劲气失调的基本内涵:一般的劲气失调问题,可概括为劲滞、劲逆、劲陷、劲闭、劲脱等五个方面。劲滞是指劲的运行流通障碍所导致的运动失常现象。劲逆是指劲的上升运动太过或下 降运动不及所导致的运动失常现象。劲陷是指劲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所导致的运动失常现象。劲闭是指劲头外出受阻所导致的运动失常现象。劲脱是指劲失内守而散脱于外所导致的运动失常现象。劲滞:劲滞即劲气郁滞、运行不畅、运化受阻的格理状态。其多由情、理、法内郁,或盲知、不断、犹豫,或外力、外劲、外物等阻滞劲头,影响到的流通、运行、聚散,形成局部、系统、全身的劲行不畅,导致某些脏腑、经络、意念、决心、胆气的功能障碍所致。 劲滞的格理反应是多方面的,如劲滞于身体某一局部、某一系统、某一肢节则可使 该部、该系统、该肢节之气阻劲滞,劲头不行,力运不畅从而出现劲不到位、力不从心、心不达志郁滞格局,甚则引起局部、系统、肢节的麻木、失控、瘫痪,造成无法进行攻守的空格局面。一般来说,劲滞则力疲,可使力运滞涩;不动则死,从而使人体某一局部或肢节出现瘫痪和萎缩;劲机郁滞不行则可使运动动作变形、变质或变味,攻守进退不能正常进行,被动局面常现,发生被攻或被打;劲滞则可使气血失调,出现一系列的功夫散失,而其中尤以内功、外功、化功的散失为多见;劲滞则可使气血失调,出现一系列的脏腑机能病变,而其中尤以心劲壅滞为多见。所谓空格,即自己无法动当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彻底散失攻守能力的无攻守状况。这时的你虽有意识,但却无法阻止任何其他动物对你的伤害、杀戮、吞噬。其类同于有人问你练过武吗?喜欢练武吗?当过兵吗?就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武盲,武盲虽不同于空格者,至少还有本能、原始、天生之攻守能力的支撑,但对收拾、伤害、 制服你的坏人、强人、狠人等厚黑之人来讲,是不会造成太大障碍、阻力、难度的。所谓厚黑之人,即懒人、赖人、坏人、流氓、混混、恶霸、不法分子、犯罪分子、恐怖分子和妖魔鬼怪以及无仁、无义、无礼、无智、无信、无勇、无严等有害于世人之人 的总称。这些人往往都是乌合之众,其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有利而上,无利而逃,无胆无识,无能无才,无勇无谋,欺软怕硬,分崩离析,怕打怕杀。道德之人即善人、贵 人、好人、勤快人、遵纪人、高尚的人、奉献爱心的人、一心为民的人、大公无私的人、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和良民、守情理法的公民、慈善家、 公益事业家、人民公仆以及守仁、守义、守礼、守智、守信、守勇、守严等有益于世人 之人的总称。这些人往往都是人类历史的谱写者,其三情(亲爱恩)为重,一不怕苦, 二不怕水,正直善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见利思情,无怨无悔,鞠躬尽瘁,视死如归,敢怒敢恨,敢闯敢干,敢打敢拼,是典型的炎黄子孙。这两大类人群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厚黑之人没有进行过完整、系统、严格地修德教育、训练、锤炼,而最终成 为世人专政的对象。而道德之人是绝对进行过完整、系统、严格地修德教育、训练、 锤炼,而最终成为人类世界的主宰者。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对立、对抗、对决的两大类群体。这是中国武家首先所必须鉴别、认识、分明而区别对待的。中国武家是一个极具倾向性的大家族,在任何一个兴旺发达的历史时期,这个大家族往往是全民性的,他们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人类,他们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他们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敢于奉献、敢于战斗、敢于牺牲,其英雄本色永远是天下美女所深爱的、天下百姓所爱戴的、所有人类所敬重的。假如不是这样, 那就意味着局势的散失、车轮的倒转、人类的倒退,就意味着一个团体、民族、国家即将进入落后、挨打、灭绝的历史时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劲逆:劲逆即指劲气升降失常后的逆转,是运形之劲逆流而上的格理反常现象。其多出于不懂武术者,甚至悖逆武术者。其运动章法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或受自己恶习的影响,或受自己专业的影响所致。中国武医学家认为:“长寿修炼之劲逆,多见于四肢、肩胯、中轴等区域的逆变。如劲逆在上肢,则上肢极易出现乏力,甚至酸困麻木、疼痛憋胀、浮肿坏死;劲逆在下肢、则重心太高,腿劲上逆,而极易发生失重现象以及出现如同上肢的恶果;劲逆在腰、则腰杆太直,守劲上逆,而发生要穴暴露,甚至产生一系列的颈腰椎病变;劲逆在肩胯,肩胯劲逆,轻则肩胯运动障碍,重则出现劳损、疼痛、坏死等劲逆病理现象。”所谓武医学即中国武术医学特指防守失利造成 机体伤害后所进行的力所能及的保护、治疗、康复,是中国医学中最为原始、本能、 古老的伤疡治疗部分,是传统中国医学最为古老之伤科的主体,主要由五伤、五疡、 正骨等三大部分构成。其中五伤即跌打损伤、折断裂伤、金创伤、汤火伤、虫兽伤;五疡即肿疡、溃疡、金疡浙疡、疮疡;正骨即主要针对骨折、脱臼、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是中国武家和医家诊治骨、关节、软组织及内脏损伤的一门科学。在中国武术的攻守运动中,中国武术家认为:“势为招运,主动主升,其劲易亢易逆。势又为藏功之运,若恶斗刺激,势劲暴张,或因疯狂所致,而引发势劲逆上,导 致力随劲逆,劲力相抗,劲力相对,甚则劲力对抗而发生僵持。”故中国武学家说: “大战则形劲绝,而力随劲绝,继而使人劲逆而呆。”在现实生活中,若突然遭受惊恐刺激,势化之劲或自然之劲随恶而上逆,也可发生下蹲、抱头等劲逆之象。常表现为自觉有劲由下上冲而守,胆气则由上下冲而壮。一般的主动劲逆,多以炸象为主,但也有因胆弱而劲气上逆者。如本劲虚而攻击无力,化劲虚而失于改变,内劲虚而攻力无源,外劲虚而攻力无援,势劲虚而运化无能,门劲虚而开合无度,这都可导致劲的偏差。另外,打劲虚而无力对峙,踢劲虚而失于攻击,摔劲虚而摔攻无力,拿劲虚而制服无门,搏劲虚而难逃粘贴,撕劲虚而难以杀敌,这都可导致攻守的失败,此皆因劲虚而劲机上逆所形成的战减斗力退。
浏览3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