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足,是使用膝关节以下小腿的弹力和足尖上的挺劲向 对方进行侧面横打的技击方法。崩足的运用,主要是伤损对 方的重要穴位和要害部位,诸如阴部、曲骨、急脉、冲脉、关元, 气海、脐中、中院、鸠尾、章门、京门、期门、日月、两肾、 命门、两肋、环跳、股骨、血海、绝骨、承山、三阴交及内 外踝骨等处,均可使用崩足打法。使用崩足,一要侧身二要转,支撑之足要稳,崩发之足 要猛,是形意拳中较为锐利之足法。切足,也包括有扫的用法。切足的用法主要是运用足掌 外沿之劲,来扫切对方足腕部和踝骨。跺足,是由上而下直跺对方前足的用法。跺足的劲气, 虽然说是应由足踵领劲,但在下落时必须要使整个足掌同时 落地,不可只用足踵击地。因为跺足在下落时的劲力非常 大,所以只用足踵落地,会使大脑中枢神经受到巨大的震 荡。特别是学者在练习时,应严加注意。跺足的用途,主要是为了断伤对方的足面骨和足趾骨, 但在运用时一般不可提足过高,高则远,远则慢,是不易收 到好效果的。铲足,主要是运用足外沿,由上而下斜铲对方小腿的一 种技法。铲有正面铲和侧面铲以及后面铲等用法正面铲主 伤其胫骨,侧面铲主伤其腓骨,后面铲主伤其膝窝。足的用法,远不只上述几种,且各家均有足打之密传, 以上所述,只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步法下面在讲步法的同时也讲一讲步型。因为在实际练习或 运用中,步法和步型是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稳 不稳决定于步型,而灵不灵则决定于步法。步型讲的是两足 在定势以后所形成的形状、尺寸、角度以及两足的方向和位 置,步法讲的是两足在进退、反侧、纵横之中所运行的路线 和方法。但在运用中,步型和步法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剪子步谓之步型,但在运行的方法上它既有垫步之法, 也有碾转之法,还有龙行双曲步的运行方法等等。
步型在步型中,主要有大步、中步、小步、子午步、拗步, 剪子步、扣步等步型。关于大步、中步、小步三种步型的尺寸、角度、方向、 位置等均已在前文的“三体势”中做了介绍,故不另叙,请学者参阅前文。子午步,也叫丁字步,是前足横(脚尖里扣,或称扣步八 后足顺。后足为实,前足为虚,以子为阴,以午为阳,阴附 虚实兼有,故谓之“子午”步拗步,拗步的步型和名称,并不是由于两足所站立的方 向、角度、尺寸等决定的,而是两足与两手互相交叉,所形 成的角度而决定的。例如,在拗步劈拳、拗步崩拳、拗步钻 拳和拗步横拳中总要使左(右)手同右(左)足相合,并使足、于、鼻三尖相 对,上体的心胸部要斜向前足外侧的四十五度,所以称之为 拗步。剪子步,也叫剪子股势和龙形步。它的步型是前足为外 横足,后足为内横足,前足为实,后足为虚,前足要满掌踏 实,后足要足踵离地,前足之劲在于足掌,后足之劲在于小 趾骨一侧,前足外横要与前进方向之直线成四十五度,后足 里横也要与前进方向之直线成四十五度另外,当剪子步站定之后,两大腿之内侧要相互夹紧; 心胸部要与前足“同向”外斜四十五度。
扣步,也称倒八字步,是转身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步型扣步要求两足尖同向里扣四十五度,使两足的中心线在相合 之后,成为九十度。咬步,是前后两足尖各向前进方向中心线的外侧撇转四 十五度。咬步不仅在五行拳中是不可缺少的步型,而且在套路练 习中或技击运用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步型。例如,劈拳在进步时,首先前足要变成外横足,使前后两足的方向相反(如左 足在前,足尖则向左前方四十五度外横,而后(右)足之足尖 则仍保持原向右前方四十五度的外横)又如在使用或练习 龙行双曲步时,前后两足也要成为咬步。咬步的运用,既便于进后步,又利于使用后足进行击 打,而且还有咬住对方前腿或后腿之用法。马步,也叫骑马势。马步在形意拳中是不多用的,但是 在练功的方法中及穆修易先生所创的伏虎拳套路中有对马步 的运用,所以这里也把它做为一种步型提出来。马步分大马步和小马步两种, 大马步要求两足之距离在二尺左 占。小马步要求两足之距离在一尺 左右。马步两足要平行,两膝要向 内合,重心的落点应在两足之中, 力点要放在两足的足掌上马步是练功之方,非为攻防之 法,故在形意拳中不以其为主要步 型来对待。
步法步法在形意拳中的运行方法有,寸步、垫步、快步、三角步、四角步、梅花步、七星步, 花行双曲步等多种练法。寸步,前足进、后足跟为之寸步。这种步法主要用于近 战,如两人相距一二尺远近时,记以采用寸步。寸步在实际 运用中,不单适用于寸步之进,也适用于寸步之退,退时票先退后足,再退前足。这里所讲的寸,与前面所讲的寸劲之 寸是有区别的。寸劲是指在暴发劲力时手的运动距离应在几 寸间,而且要求这个运动的距离愈短愈好。而寸步之寸;则 不一定非要控制在几寸之间,有时可进一二尺,有时只需进 三五寸,必须根据形势而定,不必拘泥。垫步,有三种练习方法:一种是在后足准备进步时,先 将前足变成外横足(如咬步之前足),此谓之一种垫步;第二 种是前足不动,提后足落于前足之前成外横足(如剪子步或 龙形步也谓之垫步;第三种是提后足落于前足踵之后,继 而再进前足,还谓之垫步。垫步除可用于以上三种进法以外,还可以运用于退法。 退时提回前足,落于后足之前,或后足之后,然后再退后 步,也称为垫步。步宜于在二人相距三五尺远近时运用.无论采用哪一 种垫步,总要以快速、敏捷为妙,要尽量缩短两足换步和起 落的时间。快步,是在二人相距丈八尺远近时 运用的一种步法其练法是前足起而后 足平飞而进,左右两足互换前进。前足 起要快,后足进要疾,倒步要轻,换步 要灵,两足行走之路线以曲线为主。
浏览3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