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运动,包括大圆、中圆、小圆,又有平圆、立圆、 斜圆之分。先练开展,是练习大圆;后练收缩,是练中圆多 再练紧凑,是练小圆。小圆又称为没圆,是说在外形上不明 显地露出圆的痕迹,其运转在气,变化在骨,提领在神,故 小圆是为高级功夫的运用。圆的尺寸和角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劈 拳中大圆是为了锻炼舒展和伸筋拔力的,所以要求开始时要 划的大一点,但大并非没有止境,其尺寸是:高不过肩,低 不过阴,展不过一百六十度(指上臂与前臂之间的夹角),屈不 小于九十度。中圆是指后手的配合运动,是自然形成的圆, 它比大圆小,又比小圆大,故称中圆。小圆是指手与臂在自 转中所形成的圆,但这个圆要转的愈小愈好。即出拳旋转时 大者一百八十度,中度九十度,小者四十五度。另外,在出拳出掌距离敌身于寸间时所爆发的抖绝劲 力,无论是拳是掌都要有小圆的运动,才能击得准、打得狠。 所以说小圆的运动是技术中的高级艺术。平圆、立圆、斜圆各分左右或正反两个圆,故为六圆。五行(请参阅前文五行篇)。动静,即虚实也、阴阳也。所谓动静,这里一指外形身 体的动静,二指五脏六腑的动静,三指气的动静,四指劲的 动静,五指感触对方之动静。

以外五行之动静而言,即神宜缓而眼宜疾心宜缓而手 宜疾,气宜缓而步宜疾,内宜缓而外宜疾。心静而步坚,气 静而身稳(即心静则气沉,气沉则下肢稳,下肢稳则周身稳 固)。故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是谓善用劲者也(此为暗 劲、化劲之练习)。静者为静,静亦动也;动者为动,动亦静 也。由静而精,由动而炼(此乃是内功法和化劲中之练习以己彼之动静而言,乃为听劲,全在于神经之感触。彼 不动,我也不动,彼若动,我即先动,要在一气先,莫在一 气后。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 动,未见其迹,动静乃在正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学 者要得真消息,全在动价二字间匕所以若能真正掌握好动静 之妙,即达形意之上乘功夫也。虚实,在武术运动中,无论什么拳种,它都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虚实既是决定全体灵活性的关键,同时也是在技 击搏斗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技巧。虚实体现在形意拳中有练习时和运用时(即爆发劲力时) 两种不同的区别。在练习时全体要分清虚实,而在爆发劲力 的一刹那间,则要全体成实。在练习套路时,手要有虚实(指 同一手上的虚实),尺梯二骨要有虚实,肩与肘、肘与手要有 虚实,两胯要有虚实,两膝要有虚实,两足更要有虚实,两 肾要有虚实,以及经筋、血脉肌肉、皮肤等都要有虚有实。 特别是在运动的变化过程中(即过渡动作中),虚实之分尤为 明显。若无虚实之分,则无运动之灵和变化之捷。劲无虚实则 无刚柔之分,气无虚实则无出入之别,血无虚实则无阴阳之 易,体无虚实则无变化之灵,所以说成僵则滞,成软则绵, 虚实兼备,刚柔相济,阴阳调和,方为健身、克敌之道。虚实在肢体的外形动态中,是由内变的虚实而引起肢体 外变的虚实,内变是外变的根据,外变又是内变的体现,没 有内在的虚实变化,则无外在的虚实转换,所以内的虚实之 变化是主动的,外的虚实之变化是从动的、服从的。然而外 形上的虚实变化,又能够起到促进、改善内变的作用,因而 虽然说以内变为主,然外变与内变,又有着互为因果的作用。 例如在运动中,当左腿成实时,左肾也必成实,当右腿成实 时,右肾又必成实。此时成实,彼时成虚,虚实因势而变迁, 肢体因势而虚实,乃为一切运动之道理。

十六关要所谓关要,就是关键和要害部位。十六关要是:一为宰 之于头。头为六阳之首,头不正身必难正,头不进全体港进, 所以定势时,头必持中,进步时,头必须领,是谓全身之宰。 二为活泼于腰腰为劲力之主宰,又为转动之枢纽,腰不塌则 劲不蓄,腰不挺则劲不出,腰不转则全体固而不转,是谓灵活 之宰。三是灵机于顶脑为精髓之海,若要灵(反映快、大脑 聪),精贯顶。另外是指天庭要向前顶,天庭不顶,则劲气不 提,是谓灵机之主宰。四是神通于背。是讲脊背的功能和变 化,在形意拳的发劲中,最多用的是劲,也就是从脊背中转 来的劲气.如若背不能转,膀不能抽,肩不能调,那么就失 掉了背的巨大作用,是谓神通之宰。五是流行于气。气为血 之帅,气行则血行,气停则血凝。血液之流,完全是依赖气 之所动,是谓血液流行之所宰。六是行之于腿腿不灵则步 不活,足不灵则步必迟,足步乱则拳必慢,所以说转折在腰, 转换在步,封闭在手,行程在足 是谓步活之宰。七是蹬之 于足。蹬是发劲之始,足蹬腰挺,劲力纵横。足蹬才能使劲 气起于涌泉,主宰于腰,通行于脊背,贯达于手指。八悬运 之于掌。手为先锋,掌为根,劲气不能运之于手掌,则手为 飘浮之劲,且不能坚强手指。若劲气不能运之于足掌,根基 则不能稳固,且足趾也无抓地之劲。九是贯之于梢。梢为全 体之末端,气贯四梢才能发挥出全体血肉筋骨、内气内劲 的作用,爆发出整体的刚脆之劲力。十是敛之于髓。髓有骨 髓、脑髓之分,骨髓充方能使骨质强壮,脑髓充是还精补脑 之功,脑为精髓之海,脑髓充才能使精神旺盛、脑健常聪。 十一是达之于神。神为精气所生,精气旺盛则可使二目炯炯 有神,故精气足则神气旺盛,精气衰则神气涣散.神存则命 存,神绝则命亡、谓之"形与神俱,十二是凝之于耳。耳之 灵敏,全在肾水之充盈。肾亏则耳鸣迟钝,肾壮则听觉不减。 十三是息之于鼻。鼻为呼吸之通道,肺气和则鼻息畅通,肺 气失调则鼻息受阻,呼吸不畅。十四是呼之于腹。腹为气之 海,而且是肠部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地方。气储于海,呼之于 腹,吐气开声,劲气乃出。气不能归根,纵吐发也无力。十 五是纵之于膝。膝在下肢中是进退、跳跃、换步、腾挪之主 宰,故膝不坚则步不稳,膝不灵则步必钝。且膝为中节,是 变化之宰也.十六是发之于毛。毛为全体之门户,前辈口授, 形意内家拳之呼吸有三种:一为肺息,一为胎息,一为毛息。 “一呼百脉皆开,一吸百脉皆闭,儡毛发倒竖(即警起之意人 气贯四梢,而内劲则无不出之理。

浏览3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