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体形制定的战术
由于同一级别的运动员体形特征不一样,所采用的战术也不相同,所以根据体形特 征制定的战术有以下两种:
- 近战术。对方是矮个子,适于近战术,可采用搂抱、插捧等技术。
- 游击战术。对方是高个子,适于散手、游击的战术,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突 然快速进攻,可采用抱腿和抱腰的技术。
- 根据竞技能力制定的战术
- 速决战术:对方是新手,竞技能力较差,可采用速决战,在较短的时间内战 胜对手,节省体力。
- 消耗战术:对手体力差,可采用消耗战术,先积极防守,消耗对方体力,然后 积极进攻,战胜对手。
- 假进攻战术:一般是在得分后,自己的体力欠佳的情况下采用。
- 控制对方的战术:对方速度快,比赛开始时可采取握抱对方某一部位的方法控制对方,限制他的快速进攻,寻找有利时机突然袭击。
- 以己之长的战术:以己之长的战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的 战术,一种是以己之长攻彼之长的战术。
- 根据规则制定战术
- 边线战术:是指在消极区内使用的战术。在消极区内,合理地利用规则实施 边线战术,得分的机会较多。在消极区使用的战术大体上可分四种:
第一种,如果对方在消极区,应立即进攻,这样,一是得分的可能性大;二是如果 外逃,不仅能得分,而且还可给对方一次警告。
第二种,对方在消极区内,裁判员发出口令“ZONE”,令其进入比赛区,当对方 往比赛区移动时,可用转体或向后摔的动作。
第三种,自己在消极区时,对手尚未进攻前,自己应设法进入比赛区;如果对手马 上使用动作时,自己应顺势使用转体的动作进攻。若成功,可得分;若不成功,因主动 使用动作出界,则不算逃出界外。
第四种,在消极区跪撑角斗时,被控制者应全力防守决不能出界,反之,进攻者应使用动作迫使对方出界,这样回到中央,仍从跪撑开始。消极战术:消极战术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消极防守,一种是迫使对方消极。 自己消极必须是自己跪撑防守能力强,而且在得分比对方多的情况下采用;迫使对方消极,必须是跪撑进攻技术过硬,在自己的体力又好的情况下采用。
- 送分战术:比赛时间快到了,自己得分多于对方,加之自己的体力又欠佳, 为了避免“两肩着垫”,在对方使用1分的动作时,可给对方1分,进入跪撑时,全力防守,拖延时间。
摔跤的战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上述的战术只是典型、常用的,还有许多的战术 有待总结与充实。
五、临场捎导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要使自己培养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水平、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临场指导极为重要。
(-)战术指导的两个环节
临场指导的两个环节是指战术部署和心理调节。一般的情况下,教练员都知道在赛 前对运动员进行战术部署,也就是常说赛前准备会,布置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发挥自己 的特长,战胜对手。但是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调节重视不够,或者办法不多,因而造成失败的例子有不少。所以说赛前心理调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术的部署和竞技能力的发挥。赛前的心理调节比战术部署更为重要,必须引起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赛前准备的三个步骤
任何项目的比赛,临场指导都分两个阶段,一是赛前的准备阶段,二是临场指导阶段。赛前准备阶段,应分为三个步骤:
-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必须全面、准确。凡是与比赛有关的信息都应收集。
- 收集方法:观看录像、查阅有关资料、走访知情人、有目的地闲谈了解对手等。
- 收集内容:队员本身和对方的情况,包括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及意志品质等 方面的情况。
另外,还应收集裁判员执法水平和比赛地点的周边环境等信息。
- 信息决策
决策过程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地思索,从而作出决策。战术决策的程序:信息分析T拟定方案T分析方案-最后决定方案。根据上述程序,作为主教练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归纳,然 后根据自己的水平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战术方案,供教练组讨论。教练组根据主教练提 出的几套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最后,主教练在听取意见后,决 定采取可行的战术方案。
- 赛前准备会
经过赛前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确定了战术方案,就应召开赛前准备会。 在会上,领导或主教练简单地进行赛前动员,鼓舞士气。然后,由主教练将战术决策方案给运动员讲解。同时,听听运动员的意见,意见统一后,在比赛中贯彻、实施。主教 练在准备会上应做的事有:
第一,将了解到的对方信息,全方位地给运动员讲解清楚。
第二,针对对方的情况,我方应采取什么战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防守或限制对方的特长,战胜对方。
第三,在比赛中,情况发生变化,如何去应变场上的情况。
第四,对裁判员的错判和反判,应如何对待。
第五,对心理的调整。一般情况下,进行增强信心的鼓动工作,激发运动员的比赛欲望和竞争意识。对个别运动员过分紧张、过于自信、轻敌麻痹思想,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领先不松劲,落后不气馁,关键不手 软,相持不紧张”。
第六,主教练讲解时,要语言简明,重点突出,形象生动,一听
就懂。(三)临场指导
赛前制定的战术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预测和推理的成分,所以比赛开始后, 作为主教练的任务就是全面地了解比赛双方的情况,现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现场指导的三个环节是:
- 重点信息的收集
第一,对方的情况是否与赛前预测的有出入,我方能否按战术部署的任务完成。
第二,对方得分的主要技术、战术是什么?对方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以便指导时突 出重点。
第三,我方队员的心理状态是否适应场上情况的变化要求,如不适应应及时指导。
第四,我方体力分配是否恰当?对方体力如何?
第五,随时注意双方得分情况和比赛时间,主教练应亲自进行现场统计。
- 临场战术决策
临场比赛的战术决策不可能像赛前那样有充分的时间考虑、研究和分析,而应始终 把比赛中观察的情况和分析同步进行。临场战术决策是胜败的关键。所以,教练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经验、知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决策果断的应变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做到“眼勤、嘴勤、手勤”。
- 临场指导
比赛中要想战胜对方,除运动员的超常发挥外,教练员临场指导很关键。在比赛 中,由于教练员的指挥不当,该胜的没有胜的例子屡见不鲜。教练员临场指导应注意的 问题有:
第一,按规则要求就座,按规定着装,注意仪表。
第二,教练员应神态自如、充满信心地观战和指导。比赛中教练员的神态对运动员心理的感染力极强,哪怕在最紧张危急的情况下,教练员神态自如、信心十足,对比赛中的队员是一种无形的鼓舞,从而增强战斗力。即使在比赛队员心理失控和技、战术失常的情况下,教练员也不应发脾气,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利后面的比赛。
第三,指导的语言应简明、扼要。要灵活地运用平时与运动员沟通的神态、手势和简短的语言,使运动员立即“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比赛中需要批评时,要注意时机和对象,时机不成熟、批评又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时,宁可暂时不批评。批评应因人而异,注意对象的接受能力,尽量多开导少指责,使比赛有个和谐的气氛。
第五,要熟悉裁判法,合理地利用规则。要教育运动员尊重裁判员,即使错判和反判,也应通过正常渠道申诉,决不能与裁判员发生矛盾。
第六,在比赛中如果认为裁判员错判或反判,应及时地申诉。填写申诉书时,申诉的问题要准确,是一就是一,不能含糊不清。仲裁裁决后就应服从,不要纠缠。
小结:
摔跤战术能力与运动素质、技术能力、心理因素以及思维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运动素质、技术能力是战术能力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心理因素是实施战术的保证,思维能力是实施战术的先导,所以,战术能力是全方位的,缺一不可。临场指导是实施战术的关键。教练员必须把握好战术指导的两个环节和赛前准备的三个步骤,这样才能使战术能力的实施顺达,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浏览3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