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要提高比赛中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就要使各种形式的对抗练 习增多,大量增加各种实战,还要经常组织教学比赛、对抗赛、邀请赛和地区性比赛等 等。通过各种实战和比赛促进运动员掌握的技术、战术能在比赛中有效地应用,并在实 战对抗中增长跤力和比赛的经验,克服比赛的心理障碍。训练是为比赛,比赛也是训练。比赛是高水平摔跤运动员重要的训练手段。欧美摔跤运动员参加比赛多。美国中学的摔跤队每周都有校际比赛。欧洲成年摔跤运动员每年有8~12次大型比赛,平时的比赛不计其数,所以他们的比赛经验丰富。我国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每年只有一次省、市比赛(有的省、市还没有),一次全国锦标赛。成年摔跤运动员一年一次全国锦标赛,能进入决赛的还能参加一次冠军赛。一 年只参加一次比赛,难以丰富临场经验,提高训练水平。现在有的省、市队认识到训练与比赛的关系,要练赛结合,逐渐增加比赛次数。训 练一段时间就与临近的省、市队搞比赛、合练,这是好兆头。摔跤训练需要多比赛,即 使是冬训也要安排1~3次比赛。高水平摔跤运动员另一个重要对抗训练手段是针对性训练。

(~)针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训练

运动员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高水平摔跤运动员善于在训练中针对自己的优缺点 进行扬长补短的训练。运动员的弱点容易在比赛中暴露出来,有的运动员能认识到,并去克服,如耐力不好会加强体力练习,技术差会钻研技术,进行苦练。而有的运动员对自己的优缺点认识 不清,重视不够。优秀教练员要善于发现运动员的长处,并促进发展,成为绝招;在训练中针对运动员本身的优缺点进行扬长补短的训练是区别对待的重要方面。

(二)针对比赛主要对手进行针对性训练

运动员、教练员、调研员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手段,获得运动员比赛主要对手 的材料——技术、战术、运动素质、心理状态和健康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克敌 制胜的对策,并安排队友模仿主要对手进行实战,以适应主要对手。

(=)适应比赛条件

创造条件适应比赛地点的海拔、气候、住地与赛场的距离,适应比赛场地的跤台、 赛场观众的喊叫、规则裁判法的变化和裁判员的倾向性、不习惯的作息制度和饮食以及 比赛时间的变化等等,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我国摔跤运动员平时多在上下午训练,宿舍距训练场地近,中午有睡,休息时间 长,吃饭定时,饭菜习惯。这些情况已成定型。比赛时,情况变了,往往不适应,休息 不好,影响体力,造成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影响比赛。现代摔跤训练把大强度作为突出的重点,主要原因是强度刺激引起运动员的机体反 应要比负荷量强烈,能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激发内分泌激素的活性和摔跤专 项素质的提高。从负荷的强度看,比赛主要是比摔跤专项强度。高强度训练是在大运动量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表现在技术、战术练习上对抗练习 多、实战多、比赛多、周期多。对抗中要求双方运动员积极主动进攻、反攻、防守,大 胆施用各种技术,特别是连续进攻和第二次进攻。连续进攻是前一个进攻技术没有成功、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即发动第二次进 攻。例如,我抱对方腿未成功,对方撤腿逃脱了,在对方立足未稳时,我再抱腿,再进 攻。再如,对方抱我腿,我防守成功,对方尚未站好时,我及时进攻对方。这样连续进 攻,不给对方喘息机会。连续进攻需要强大的体力和冒险精神。动作有速度才有强度。实施一套组合技术时要判断敏捷、决策迅速、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快。技术动作快可以弥补力量的不足和技术的欠缺。速度就是胜利,速度体现时代精神。高强度的训练要求运动员的脉搏达到180次/分以上。一次大强度训练课要有4~8 次这样的高潮。要求运动员进行大强度的超负荷训练,以能超量恢复为准,不能无限地超负荷。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必须节奏分明,能上强度、上运动量,也能休息、调 整、恢复。要防止过度疲劳。

十一、技木、戒木、运舫素质、心瑾素质
四方面翰初佐繁费错会

现代训练的特点之一是力求用少而精的训练手段达到多种训练'的目的。安排训练力求把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训练结合起来,达到既练身体,也练技术、战术和心理 的目的。这样不仅节省训练时间和运动员的精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适合比赛实际情况。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练习技术以战术为背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能盲目地练,要有目 的、有条件地练。例如练“揣”,要想到自己的情况——身材、站立姿势、运动素质、 精神状态等,想到对什么样人用——身体高矮、胖瘦、站立姿势高低、动静、手法、运动素质和心理状况等等。只有在战术意识的支配下练技术才不致简单的重复。所以高水平的摔跤训练主要是战术训练。强对抗的技术、战术练习对运动员的机体机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身体训练中也要 贯彻技术、战术因素,如练力量,要尽可能按摔跤技术动作结构做,跑跳时要考虑摔跤技术动作的移动特点。摔跤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要通过技术、战术和身体练习进行,即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中要贯彻心理训练,以锻炼和提高心理素质。

十二、不断改进.节创新

竞技体育的精髓就是创新。要大胆创新,敢于冒险。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别 人想不到,你想得到;别人想得浅,你想得深;别人想得粗,你想得细。不断开发适合 训练的新方法,攻克训练误区,开动脑筋,独辟蹊径摔跤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例如“骑缠",三千多年前埃及的壁画上就有这项技 术,现在还使用,但是它有了发展,复杂多了。过去古典跤用“过桥摔”,现在用“过 桥”的少了,几乎全用“过胸摔”或“过半桥”摔了。柔道的“袖钩”引进摔跤中来, 成为“抱臂支腕过背摔”,古典跤和自由跤均可运用。各个时期流行不同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广泛使用“抱腰滚桥翻”,后来这项技 术受到规则限制,不能随便使用。但促进了古典跤抱提技术的发展。1997年以前,采用 “交叉抱小腿翻”的多,它可以连续得分。1997年开始限制这项技术,现在又兴起“抱胸和臂滚桥”,控制在危险状态。今后定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摔跤均有各自的特色。同一项技术,每个人使用出来都不 一样,只能是基本结构相同。掌握一项摔跤技术,必须有独到之处,练出个人特点。一次大赛后,运动员的绝招必然被对方了解,会研究出防守、反攻对策。如果下次大赛仍原封不动地再使用原来的绝招,就难于取得好成绩。我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原 因之一,是他们不断研究出新技术、新战术。所以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要不断改进、创新 技术,总会有新的变化。即使仍用老绝招,也要在手法上、准备进攻动作上、技术组合上有所变化,使老对手感到神奇莫测。至于训练也不能因循守旧,年年老一套,更不能 “固步自封”,要不断推陈出新。

十三、尹

严,是按比赛的需要去做,不许有随意行为。高水平摔跤运动员没有“自由”,一 切活动都要按比赛的要求进行。

严,首先是运动员严于律己,高标准要求自己。换言之,内因是主要的。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确定目标后,要注意自我发展,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在精神上有 战胜困难和一切对手的气概,能知难而上,有冒险精神。在技术上从难、从严出发。心揣摩技术精微之处,细心体会动作感受,追求对技术诀窍的自然悟通,严格按照技术规格进行训练,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做出的动作要精确有力,紧凑适度,丝丝入扣, 没有多余动作,不拖泥带水。在劳累的时候、在疲劳的情况下,根据训练和比赛的治要,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这些都是平时的一招一式,一分钟、一秒钟严 格训练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敢于胜利,发挥水平,拼搏到底。教练员对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的要求要更严,不捧、不怕、不迁就。一切按要求和条例办事。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不断使运动员明确训练目的和任务,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训练中培养和激发运动员精神力量的投入,坚持技术动作的规格质量,一丝不苟。要考虑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技术和战术不能强求一致,而是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处理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的事务,也要公平合理、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多奖敢罚,按规章制度办事。

浏览3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