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尊心太强,不爱听批评的话
产生的原因:认识障碍,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与评价;性格障碍,由于家庭教育 以及社会影响,形成“惟我独尊”的盲目清高的性格特征;情感障碍,表现为易激怒,遇到轻微刺激如批评意见或稍不顺意的事即可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易怒,甚至怒不可遏。解决的办法:晓之以理,进行心理疏导。教练员应坦率地向其阐明自尊与自傲两者 的关系与区别,使其能正确对待自己,肯定别人的优点;建立感情,经常进行赤诚的交 往,使其在友情中消除对立情绪,在诚恳的规劝中能从善如流。
- 想要退役的心理
产生的原因:长期训练和竞赛所带来的伤病和身心疲劳;年轻运动员在不断进步,而 自身运动水平提高较慢;一些个人问题的困扰,如工作问题、恋爱问题和经济问题等。解决的办法:通过多种心理恢复手段,帮助运动员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心理压力, 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几种有效的心理恢复措施有:自我引导放松训练、催眠 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等;帮助运动员全面分析自己的利弊,让他们充分看到自己的优 势,增强信心;进一步激发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的自我成就动机;结合运动员个人的具体 情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各种个人问题;帮助运动员切实解决一些个人合理的要求。
小结:高水平摔跤运动员比赛获胜应具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包括适宜的竞赛动机、高度发 展的专门化知觉、良好的注意品质和思维能力、积极且稳定的情绪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等。为了帮助高水平摔跤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克服比赛、训练及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可以采用的方法中,运动心理咨询是最直接、最及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讲列举了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赛前常见的十几种心理障碍的表现,并介绍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思考题:
- 摔跤运动员有哪些竞赛心理特点?
- 摔跤运动员有哪些常见心理问题?应如何克服?
主要参考文献:
- 刘淑慧等:《实用运动心理学问答》,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 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徐培)
第七讲摔跤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
教学目的:
- 使学员基本掌握摔跤运动训练过程基本结构的特点和不同类型训练计划制定的基本内容;
- 根据不同训练过程的训练任务科学地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教学安排:总时数10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作业2学时。
一、捽欢道勒初佐计划的剧定意父
摔跤运动训练过程的规划,又称训练计划。这种计划在实践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建立过程模型
将多重嵌套的训练过程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衔接的整体,从而使教练员能够预测未来训练过程的基本变化和结果。
(-)提出训练纲领
在制定任何一份训练计划时,都对训练计划的各项内容提出十分具体的要求。因 此,它是教练员在摔跤运动训练过程中实施训练工作的训练纲领。
运用训练计划对摔跤运动训练过程实施监督与调控,以便为以后训练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提供评价依据
科学的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教练员评价训练目标与训练结果的差异性,有利于教练员科学调整训练计划和训练过程中的偏差,使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计划的目标。
二、摔欢运勒初佐计划的制定依据
(-)依据时间序列过程系统因素
从时间序列过程系统的角度看,整个训练过程尽管可以分解为单元训练(课)、日训 练、周训练、阶段训练、周期训练、年训练和多年训练等不同时间跨度的训练过程,但是,实际上每前一个过程都嵌套在后一个过程之中。全面认识和掌握摔跤运动的时间序列过程系统是制定不同类型训练计划的分类依据。
(-)依据竞技能力构成系统因素
从竞技能力构成系统的角度看,构成竞技能力的因素有生理机能、运动素质、运动 技术、运动战术、运动智力、运动心理和文化知识等因素,全面认识和掌握摔跤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系统是制定不同类型训练计划的内容依据。
(三)依据过程控制结构系统因素
从过程控制结构系统的角度看,整个训练过程是由起始状态诊断、建立训练目标、 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实施、监督检查评定和实现'训练目标六项基本环节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认识和掌握摔跤运动的过程控制结构系统中的六个环节是制定不同类型训练计划的结构依据。
由此可见,科学制定摔跤运动训练计划的前提条件是,教练员必须深刻认识摔跤运动训练过程的分期与结构问题。惟有如此,才能科学地制定不同类型的摔跤运动训练计划。
三、耗藤适勒祠佐过程的寸项与拷构
(-)训练过程的分期与训练计划类型
- 摔跤运动训练过程的分期
一般认为,训练过程的分期是以周期性训练原则为理论依据,而周期性训练原则的提出则是以重大比赛周期性安排的规律、竞技状态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生物钟变化的规律等作为主要依据。这三者的关系如图3-7- 1所示。
依据 依据 训练过程分期+
』周期性训练原则 V
心图 3-7-1
根据周期性训练原则及其所依据的基本规律,即重大比赛周期性安排规律、竞技状 态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生物钟变化的规律,摔跤运动训练过程的分期关系如图3-7- 2所示。
为了科学地控制训练进程,教练员将各个训练时期的多年训练过程进一步分解成如 表3-7-1所示的相对独立的训练单元。
表 3-7-1
步骤 |
过程 |
分解 |
1 |
多年训练过程—— |
一*若干年度训练过程 |
2 |
年度训练过程—— |
一若干周期训练过程 |
3 |
周期训练过程—— |
—>一三种不同阶段训练 |
4 |
-个阶段训练—— |
一若干小周训练过程 |
5 |
小周训练过程—— |
一若干最小训练单元 |
注:最小训练单元是指训练课
- 摔跋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及特点
摔跤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及特点如表3-7-2所示。
表3-7-2 不同类型训练计划的基本特点
计划特点 |
计划种类 |
计划功能 |
时间跨度 |
远景稳定框架 |
多年计划 |
远景目标规划 |
2-8年以上 |
年度计划 |
中期目标规划 |
1 ~3个周期 |
|
周期计划 |
近期目标规划 |
3~6个月 |
III |
阶段计划 |
较为详细规划 |
1~3个月 |
现实多变具体 |
周计划 |
确定方案重点 |
7天 |
|
单元计划 |
具体训练方案 |
1 ~3小时 |
不同时期的训练计划具有不同的内容、功能与目的。认识和掌握这些训练计划的主 要内容、功能与目的,是摔跤教练员科学驾驭各个训练过程的关键。
多年训练计划是指教练员根据多年训练大纲,在多年训练过程之前对运动队或某一 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或若干年度的训练工作所作出的科学规划。多年训练计划可分为全程性和区间性两类。在实践中,教练员广泛接触的是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这种训练计划是指对运动员进行两年以上的某一特定训练过程所作出的训练规划。无论全程性还是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其功能主要都是使具有较高运动潜力的运动员,能在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得到系统科学的训练,从而能在多年后的重大比赛中创造出最优异的运动成绩。多年训练计划的主要栏目有总体任务与目标、队员基本情况、全程阶段划分、 各个年度目标、各年训练任务和全程负荷趋势等。
年度训练计划(又称全年训练计划)是指根据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和训练大纲的要 求及上一年度训练工作的总结,对运动队或某一运动员下一年度的训练过程所作出的科学规划。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和高级专项训练阶段,由于竞赛条件的出现和重大赛事的安排,高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制定方式逐渐开始由单、双周期向多周期结构特点演变。其主要栏目有年度训练目标、队员状态分析、训练过程划分、各个周期目标、过 程检查指标、运动负荷趋势和基本措施要求等。年度训练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多年训练计划、运动员现实状况以及训练周期类型。
周期训练计划是指为参加特定的重大比赛而致力形成和稳定高水平竞技状态所做准备的一个训练周期的过程规划。一个训练周期的过程必须划分三个期(或称阶段),即准备、竞赛、过渡期(阶段)。其中,准备期可再划分为一般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阶段,竞赛期可再划分为赛前准备阶段和比赛阶段,过渡期仅为一个阶段,即过渡阶段。周期训练计划的主要栏目有周期名次目标、队员状态分析、周期阶段划分、周期训练内容、主要训练方法、过程检查指标、负荷变化趋势和基本措施要求等。周期训练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年度训练计划、运动员现实状况以及周期结构特征。
浏览3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