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道士,佩剑执拂而来,依声和之。和曰:“五更天欲明, 出栈看云行。与子同归去,天得一以清。”飘然而至,佩剑者先谓披裘者 曰:“三丰先生,今可以休息矣。”这道士稽首相答,语语禅锋,了不可释。 忽然放大毫光,空中红云飞舞,结成“吕”字,二道士腾空而去。此事载 欧养真《纪乱书》中。

枯梅复生

康熙间,麟游道上马家店,有枯梅一株,椿颇奇古,不知何年种也。

适值冬雪天寒,有张道人身披破衲,晓行至此,呼店主具面食,煮未稠,

即送至席上。道人曰:“咱不食生面,与枯梅食之,待他快活。”掷其面于 树稍,摊钱而去。店主异焉。明晨觇之,枯梅已著花也,极杈皆作“丰” 字状。马店因此大售,时时以面水灌之,仍枯。

圆通子曰:吕祖活樟,邱祖活柏,张祖活梅,皆可谓恩及草木。

青云障暑

祖师游蜀山,山多黄荆,时值天暑,诸父老芟锄田野,不胜酷热。师 将黄荆枝结成圈子,戴于头上,只见青云如笠,浮浮空际,随之往来。时 有见者,多效之,殊大清凉,不生热疾。乡老赋之曰:“首戴黄荆,虽少青 云覆顶;身居绿野,不妨赤日当头。”至今遂成农圃故事云。

圆通子曰:或折枝作帽,或采叶作茗,此物皆大佳。

西溪假寐

同州有田翁者,家称富有,生平颇好善。及其殁也,有一道人来吊, 自称“天外散人”(取唐诗“天外三丰”之句,藏其号也)。嘱其子,葬其 父于秦岭山中.土起乳包,两石相抄处,且曰:“吾与人卜地,只令无风 水、泥沙、蟆蚁足矣。切勿妄听盲师,复行迁改。”田葬其父,十年平平。 后为某师所惑,谈封说拜,顿起他心,欲改葬焉。闻道人尚在西溪亭,田 往询其可否。及至亭间,道人正酣睡石上,田以手推移再三,道人作朦胧 语曰:“而翁正安卧,何来移动为也。”田不悟,复强推之。道人鼻息购痢, 竟不之答。田遂还家,仍从某师语,往开其墓,田公遗骨如黄金然,殊大 悔恨。而某师强词夺理,卒移他区,不十年而田产凋零。再访道人,云已 去年他往也。寻又逢某师,见其目瞽,丐于市云。圆通子曰:田公之子,可谓不孝之

金箔交辉

洪武初,平阳真仙张金箔,世造金箔纸,故以金箔自名,深藏道术, 游戏人间,尝以金箔为药,与人治疾,无不奇效。忽又有张金点者,身著 答 淡蓝袍,满袍皆贴金点,遂以金点为号,见者粲然。金点曰:“人有疾而服

.磁 吾一点,其疾必痿。"时有求试者,效验如神,亦不索价。是时南省多疫 症,金点一身,日为众人拥取,直至点尽而止。明日来市中,其点如故, 盘 咸拜为神师。越月后,疫症稍止,金点曰:“吾今事尽,将归云山矣。”遂

脱其金点道袍于地,人竞夺取,张化为金光,冲天而去。他日刘诚意闻之, 曰:“此必张三丰,诡为金点,与张金箔相辉映也”甚者。

梦里传方

明有朱生者,兖州人也。性慈孝,忽得眼疾,对面不见物,朝夕拜天, 遂梦一金色神人,长髯如戟,道貌飘然,招朱至前,曰:“子心诚恪,吾有 妙方赐汝,一点必明。但用好焰硝一两,铜器错化,入飞过黄丹二分,片 脑二分,铜匙急炒,入罐内收之。每点少许,其灵效有未可具述者。”朱 醒而异之,即照神传调治,越日复明。朱感其神验,向空焚香,竭诚礼拜。 他日到兖城,路经张仙观,入内瞻仰,忽见仙容,与梦中神人仪装无二, 不觉竦然,并发愿传刊其方于世。今其方尚载《本草纲目》中。

度汪梦九

汪公锡龄,字梦九,徽州歙县人,明嘉靖进士,按察忠愍公后裔。家 素丰余,能好礼义,继客扬州江都,遂侨寓焉。公生而神异,少有夙慧, 壮有治才。娶刘氏,性极恬静,尝梦女仙何一阳,颇爱玄学,与公俱二十 余年,颂偈而逝。公亦不复娶。平生出处,由别驾官至四川剑南观察,辑 兵爱民,人皆德之。到任二载,剑南多雨,公乃自断指甲,徒步往祷于眉 山,拈香七日而天晴,咸以为仁慈所感。归经娑罗坪,忽遇至人张三丰先 生来游峨眉,一见如旧。先生觉之曰:“方今圣天子在上,又有贤宰辅、名 公卿,相与佐治,君无忘蓬莱共处时也。”公乃大悟本来,为沈万三分神寄 世,并知三丰为恩师,再求指度,师乃授以金丹要旨。公暇即静坐于高幌、 凌云两山,建修屋舍丹房,并于就日峰,自创一椁,号“藏蜕居”。夜与仙 师往来。尔时民物恬熙,辕门满草矣,所未决去者,因尚有老亲在耳。继 升云南永北,即请终养,恐长滞于软红也。乃以次丁在,不合定例,遂阻。

寻又授河南通省河道副使,因便道,抵扬州,过楚江,复遇三丰先生,传 一 以秘诀,遽抱奇病归。时元配刘恭人,去世多年,命其子思敏,扶柩入蜀, 葬之就日峰。而公病益剧,绝粒月余,面转红畅。一日,谓弟曰:“汝善事 父,吾将往矣。”薰沐正襟,空中隐隐有彩云下覆,突见一气,从顶门出, 乃终。(时雍正甲辰二月初七日丑时仙升)举尸入棺,轻如蝉蜕,方知成真 得道人也。其子奉遗命,合刘恭人柩,同扶入川,瘗于就日峰上。后有巴 南樵夫,见公于峨山,从一奇伟道人,飞行峭壁,仍如当日容貌,髭须飘 飘然。

长乙子曰:题系《度汪梦九》,而此作乃如梦九先生小传,何也?盖先 生观察剑南,流风善政,至今犹称颂之。兼以仙根道器,忠孝两全,故祖 师亟来指度,以卫吾道。兹作搜轶事、撷遗闻,并照其寿藏碑跋著之,仍 以著祖师度世之勤,而代写梦九出处也。

附:梦九先生《自题藏蜕居记》

道人姓汪,名锡龄,字梦九,号圆通。江南徽州府歙县水界山人,侨 寓扬州府江都县。历官别驾、州牧、户工二部,任四川剑南观察,受修养 秘法于张三丰先生之门。爱凌云山水清幽,自营葬地于就日峰内,穴得云 中仙座之形,抨己山亥向,为将来藏骨之所。留题七律一诗,录之于后: “自抨吉穴埋仙骨,水绕山环倍有情。就日清泉垂德泽,丹霞静室守佳城。 道人久脱尘凡累,孝子无劳风木惊。莫说老夫原未死,何妨标挂见分明。” 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四月初三日,圆通道人建椁自记。

秦安溷迹

秦安县有张蓬头,自云中州人,又称天外人。顶挽单髻,冬夏著一破 衲,游行市上,状类疯癫。好事者畀以酒食,不问精粗多寡,啖辄尽。初 未见其醉饱也,时或数日、或数十日不饮食,亦无饥渴态。晚宿寺观平地 上,恒经旬不起,群以为死,足蹴之,乃欠伸张目曰:“寐未熟,何溷而公 为也?”县人蔡生,有别墅,在城西石佛寺,花木明秀,廓槛回环,欲奉 之往,蓬头殊不辞。生恒喜交游,以墅为外宅,日与品竹弹丝者,相为征 磁 逐。蓬头了不为意,日方落,即僵卧如尸,终夜不闻息声。偶叩其术,曰: “圣经次节,乃儒释道三教入门初基,由定而至得,①其途乃分。踏实一切 装 者,孔门也;空诸一切者,牟尼也;超乎一切者,太上也。君称茂才,当 自领之耳。”生妻最悍妒,诟骂翁姑,生畏之如虎。探知生与道者并诸交, 在别墅为戏,怒甚,即往斥逐。生惧以告,蓬头曰:“无伤,俟其来,我自 当之。”比至,见蓬头当门坐,怒声雷动,肆口保催,直前以左右手力批 两颊,蓬头怡然不动,妻觉两手痛不可忍,急归,而十指肿若悬槌,已发 疔毒,嚎呼半夜.天晓死矣。迨乾隆四十九年四月,蓬头忽劝蔡归家,蔡 心迷游戏,难之,强而后可。至正月望,逆犯马心明,携其党,自伏羌窜 归石峰堡,道经石佛寺,蹂蹒殆尽,而蔡独免。后有陈野仙者,亦来游秦 安。野仙,平凉人,冠服作道装,而饮酒食肉,起居作息如常人,结庐龙 门山危峰峭壁,殆飞鸟所不能到,不知何以上下也。其踪迹颇不远人,欲 觅之,峰下呼陈爷即至。或叩以休咎,不答,但云:“由他、由他! ”又尝 与乡人移石上崖,又尝与友人骤水灭火,一切灵异,未可俱述。兹闻野仙 来游,蔡即延至其家,令与蓬头相见,而野仙若甚自惭者。留三日,野仙此句盖指《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后能得” 一句而言。

辞去。蔡因问蓬头,野仙何如?曰:“修仙有二,其上乘自静功入门,首戒 妄念,次学胎息,再演降龙伏虎之法。此皆易事,惟金丹难炼耳,丹成便 可飞升,来往自如矣。今野仙,乃符箓一派,静则云霞,动则霹雳,然必 传授正、蕴秘深,真师来度,亦成南宫列仙,否则五百年后,难免雷劫矣。 幸野仙存心仁厚,每以其法救人困苦,虽系别道,吾将以大道传之。”居无 何,蓬头亦飘然去。野仙貌肥黑,礼仪甚恭。蓬头面奇古,而神极清,去 来倏忽,如游龙然。

虚舟子曰:海亭言张真人,每尝往来城市,徉狂散发,自称蓬头,神 也哉!真人之住世也,不示异,不见为仙,徒示异,又恐似野仙。夫惟扫 除旁门,独标正道。而以诛悍妇,救蔡家,略露其以道兼法之妙,则真人 之神通大矣!可惜蔡生不悟。

浏览4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