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成为精神文明或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为中华民屐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太极拳,更是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太极拳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针对太极拳在青少年中的发展现状,指明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极拳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相应对策,为太极拳在青少年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太极拳,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世界上最优越的健身运动,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体表现。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已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它的精髓世代流传,影响了中国,也传播到世界。在申奥宣传片中,在很多中国的形象宣传片中,太极拳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代表中国的镜头之一。近年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中已经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太极拳走向普及化、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太极拳的精华不断丧失、太极拳没有正规的教育体系、太极拳市场的不规范等问题使得人们对太极拳产生了不应有的误解。长期以来一些认识误区严重制约了太极拳在青少年中的推广。这是当今中国武术界最大的难题。如何保存、发展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它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庞大的课题。因此,笔者针对现阶段太极拳在青少年中的发展现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极拳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相应对策,为太极拳在青少年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目前,太极拳已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运动,传播到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国际武术联合会将每年的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者已近1亿人,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所说:“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现已走向世界。”然而在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中国,现在当我们一提起太极拳,大部分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往往会说它是老人拳”,年轻人学练太极拳的较少,少年儿童学练太极拳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拳击、跆拳道、瑜伽等舶来品,在国内火爆,大有取代之势。是太极拳在技击方面弱于拳击和跆拳道?是太极拳在健身功能上弱于瑜伽可太极拳却深受国外人士的喜爱。他们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体,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极为高深的“中国功夫”。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正在大力推广太极拳运动,美国一所名牌大学还把中国太极拳作为一个学科进行教学研究。此外,海外许多有关太极拳的组织或个人还投入较强的人力、财力和高科技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并一直想赶超中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学练太极拳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东方古国的传统哲学。学练太极拳者也以年轻人居多。太极拳有如此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可为何我国绝大多数年轻人就不愿学为何在我国作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太极拳运动逐渐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国虽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把武术列入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实践并不成功,武术教育很不健全,甚至落空。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内容的比例只有8%,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就没有武术内容。而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近90万所中、小学里,真正开展太极拳教学的学校为数不多,在中、小学生中知道“太极拳的发源地在哪里?创始人是谁?太极拳有哪几大流派”的人甚少,在我们回收调查问卷中,有94%的中、小学生说除了看过次极张三丰》的电视或电影外,并不了解太极拳,其原因是“老师没教”。对太极拳的印象是“爷爷奶奶练的拳”好像在摸鱼”。别说是中、小学,目前在我国大学里太极拳也已经是奄奄一息了。除了体育院校外,在很多大学里,太极拳课程并不受重视,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而选修太极拳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通过问卷调查,80%的学生说不喜欢太极拳的原因是目前大学里的这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就像广播体操,哪能防身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太极功夫”,跟公园里老年人打的拳一样,还不如选修跆拳道、散打,能学到防身功夫。早在几年前就有研究证明,太极拳不仅能充分开发青少年的聪明才智,而且也将为青少年体质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什么太极拳在学校体育中却不受重视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我们的孩子连太极拳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这与武术发源地地位极不相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在于:第一,太极拳在学校体育的地位低,武术师资严重不少院校对开展太极拳体育项目存在偏见,总以为这类项目不是奥运项目,对提高学校知名度分量不足,仅是普及而已。因而对该项目推广与提高不够重视,仅仅是应付于教学面上的需要,个别学校仅列入选修内容,从而使太极拳难以拓展。第二,既懂太极拳技术又懂太极拳文化内涵的教师太少等,由于教师对太极拳教材不熟悉,且学生学习兴趣不容易长久维持(特别是中、小学),导致大部分教师不愿教也不敢教太极拳。第三,教材过于单调、枯燥,与现代体育课教学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客观要求不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高校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现行的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内容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现行的太极拳教学内容的不满意率最高达到80% o第四,学生对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文化内涵、拳种流派以及武术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和功能知之甚少。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了解少,不能正确理解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造成了学生被动、消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太极拳是融“技击、健身、修性”为一体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而现在不少人一学太极就说:只求健身而已,或怀疑练太极拳这么慢,能用于防身吗等等。我们认为,导致这一错误观念根本原因在于:其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武术技击受到了限制,国家倡导和发展的仅是侧重于艺术表演和健身的武术套路。因此到目前技击性强的太极拳在人们面前显现的非常少,也已导致许多武术工作者开始怀疑太极拳的技击性。其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太极拳运动是以套路形式展现出来的,使太极拳以功架练习为手段,以技击实用为主旨的目标追求发生了倾斜。而这种竞赛套路往往是由创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演练者的具体条件来进行编排的,在编排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技击应用的必备条件,它脱离了实用价值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其三,绝大多数人对太极拳的本质和科学性认识不清。一方面大家非常钟爱太极拳,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多数人抓不住太极拳的本质,比如当今社会上空前流行的“太极操”太极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四,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冲击的负面影响。在现代快节奏的商品经济时代,事事讲求效率优先,重视短期获益,这导致许多人办事只重表面,不求深入,只讲形式,不求本质,甚至有些人事事以是否能赚钱获利来衡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需要长期潜心钻研、艰苦磨炼才出真功的太极拳几乎无人问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太极拳历来所追求的主体目标和本质特征正在渐渐淡化,正在远离我们而去。可以肯定,长期以来,由于对太极拳的本质把握不够,导致过于注重套路的观赏性,而忽略了其技击本质的现实性,严重制约了太极拳的推广,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太极拳是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它既包含着浑厚的文化底蕴又包含着深厚的哲理,并非只是一种拳法,而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这才是太极拳的真谛。然而,在我国太极拳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理论体系,仍以门派为主流(即家传、祖传),而没有制定标准,走科学化、标准化之道路。太极拳长期以来都是以口传身教为主要形式,先人留给我们的理论不多,而科学论证分析就更少。太极拳文化内涵不乏科学精华,层次很高,比较西方武技、体育不乏高明之处,然而发展水平不高,理论大大落后于实践。它的本身既需要科学的论证和揭示,也还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问题。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不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和发展太极拳。太极拳要在青少年中发展,首先必须继承其本质特征,不断吸取传统太极拳的营养来充实自身,保留太极拳固有的风格和特色。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太极拳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太极拳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首先要确立太极拳在学校中的地位,把太极拳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树立太极拳教育的长远目标:一,使太极拳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太极拳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小学必不可少的体育,使每个学生都懂得太极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加强教师在太极拳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掌握太极拳的演练和教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及历史典故和传统太极拳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有必要组织专家研究如何在现行的太极拳套路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针对青年、少年、儿童的特点创编一系列的适合大、中、小学生的套路教材。对于这项工作,刻不容缓。攻防技击乃太极拳的本质和灵魂。应创编一些既有观赏性又通俗易懂的太极推手套路。以攻防动作为基本特征,以各种搏击技巧、手法或招数为内容,也只有在千变万化、精彩纷呈的两人攻防对练中,才有可能激发青少年追求太极拳的兴趣。太极推手这一对抗性项目符合现代体育精神,比散打、拳击、柔道、跆拳道等危险性小很多,且更具实用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故这一极其优秀、独特的技击训练法值得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太极拳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体育技术的推广发展问题,而应是一个理论体系发展的问题,不能抛开实在的太极拳理论与文化研究而妄谈太极拳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太极拳文化教育观念总结太极拳理论,使之成为一种体系,这样才能明确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教学法等等,才能最终走向大众,走入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才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认真做好有关太极拳运动的宣传工作,逐步纠正青少年对太极拳的偏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位、多种层次如报刊、图书、广播、影视、声像、偶像明星效应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可在青少年中举办各种比赛培训班及巡回表演,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让青少年自己感觉到练太极拳是一种时尚。

 

浏览4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