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卫生。在室内活动时,光线要充足,不要 在光线过暗的室内从事运动。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在室外活动时,不宜在沥 青、水泥场地从事跑跳练习。摔跤场地要平整,天天打扫,并定期消毒。摔跤衣、鞋应 勤洗、勤晒。在运动前,对运动器材要进行检查,看看是否牢固安全。在器械上练习新 难动作时,要加强保护措施。


  1. 少年女子月经周期与运动训练


女子月经周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子宫的出血,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不平衡,会 引起-些身体反应。少年女子,参加训练的年限不长,训练水平也不很高,应注意以下 儿个问题:在经期进行一般的体育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经期中的 不适反应。不要来了月经就停止锻炼、进行静止性休息。对身体情况较好、训练水平较 高而经期又无不适反应的少年女子,应提倡从小就养成在经期坚持运动训练的习惯,使 之在经期能适应运动训练和比赛。但避免做或少做跨跳、腾越、劈腿、腹肌用力和激烈的跑跳练习,以免增加腹压,引起经血过多或子宫位置的变化。在运动训练中,如发现 少年女子长期月经失调,经检查无生殖器官病变,则应考虑是否由于运动量过大引起 的,应在平时训练中适当减小运动量。在平时应注意加强少年女子腰、腹肌和骨盆底肌 的锻炼,以防止在运动训练中发生子宫位置的变化,又可预防在经期发生痛经等不适反 应。教练员应从初潮起就了解每名女队员的月经情况,填写月经卡,掌握系统的资料, 根据月经情况的变化来安排经期的训练。

小结:

在运动训练中应结合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应合理运用儿少身体素质的发 展规律,在其敏感期促进素质提高。还应重视其营养与卫生。

思考题:

  1. 如何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组织运动训练?

  2. 如何根据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提高其运动素质?

  3. 如何注意加强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营养与卫生?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汀南:《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81。

  2. 张连强、马忠义:《现代摔跤与训练》,第1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o


(孟思进张立)

 

第三讲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运动技能 学习的心理特点及训练兴趣的 培养与动机的激发

教学目的:

  1. 了解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技能学习的心理特点;

  2. 掌握激发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训练兴趣和动机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安排:

总时数10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讨论4学时。

一、兀丰蟀岐运钠员运钠技馄修司的心理特点

(一)摔跤运动技能的性质与特征

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受运动员内部心理过程的调控,与运动 员的各种心理活动相联系。运动技能是连续的开放性技能。教练员在指导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学习运动技 能时应注意:第一,帮助运动员在头脑中建立有关动作、顺序的记忆系统。这有助于儿 童少年运动员将单个的动作系列联合成一个整体程序,使动作的控制发展成一个系统的 内部程序,促进动作的自动化进程。第二,提高运动员本体运动感知能力,指导运动员利用内部反馈完成动作。这有助于促进儿童少年运动员对动作的控制由神经系统较高级部位的控制转向较低级部位的控制,从而扩展运动员的注意范围,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与准确性。第三,帮助运动员掌握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方法。运动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摔跤运动技能与其他运动技能一样,也具有四种技能成分:第一,运动中的认知成分,运动员需要理解训练项目。第二,知觉因素,运动员必须准确和敏锐地辨别需要作出反应的线索。第三,协调能力,对于运动员掌握摔跤 技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四,协调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运动员具有高超的放松能力。摔跤运动技能是在摔跤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当运动员能 以较高速度和准确性连贯地完成一系列的技术动作时,标志着运动员已获得摔跤的运动技能。摔跤运动技能的获得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初学 摔跤的运动员总是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身体姿势以保持身体的平衡。2,微弱的线索被利用。初学摔跤的运动员对身体的倾斜角度以及对身体的作用力等有关身体的平衡性感知 能力很差,而优秀摔跤运动员却能够敏感地感知身体微弱变化情况。3.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初学摔跤的运动员经常会出现动作失误的现象,当运动员掌握摔跤技能后是很少动作失误的。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动作受内部程序控制。当运动员的动作技能达到较高水平时,运动员的整个摔跤动作就显得流畅自如,好像完全自动化一样。

  1. 在不利条件下能保持正常水平。



  • 摔跤运动技能的形成、保持与迁移



  1. 形成


摔跤运动技能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 认知阶段


运动员在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运动 员在这一阶段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而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于发现错误和缺点。

  • 联系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技能的局部动作被综合成更大单位,最后形成一个连续技能的整体。运动员在这一阶段通过反复练习后已经能够在技术动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手、 脚、头、腰与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运动协调起来。但是,动作之间还不够连贯,速度慢, 准确性差。

  • 自动化阶段


技能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长串的动作系列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巳固定 下来。运动员的整个摔跤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完全自动化,无需特殊的注意,技能逐步 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教练员要训练运动员在各种条件下完成动作的能力,改进技术的薄弱环节,提高动作的实效性。

  1. 保持


运动员一经学会运动技能之后便不易遗忘。摔跤技能不易遗忘的主要原因有:第 一,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是经过自己多年大虻的练习之后而获得的,反复大咕练习所 获得的技能是难以遗忘的。第二,摔跤运动技能是以连续的动作形式表现出来的。第 三,摔跤运动技能不同于语言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和脑的低级中枢,这些中枢 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力。

  1. 迁移


摔跤运动技能的学习与一般学习一样,也存在着迁移,即先前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 的技能产生的影响。摔跤运动技能学习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迁移问题:第一,两侧性迁移。研究表明,两侧性迁移最明显的是人体对称部位;其次是同侧部位,即左手一左 脚,右手一右脚;最弱的是对角线部位,右手一左脚,左手一右脚。两侧性迁移对摔跤 这种需要四肢协调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第二,语言一动作迁移。在指导儿 童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语言一动作迁移。研究表明,通过语言和运动员动作相结合训练,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率。第三,动作一动作迁移。摔跤运动员学习其他的运动技能对摔跤运动技能的提高也会有帮助,如球类运动可 以提高摔跤运动员的灵活性,体操可以提高摔跤运动员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等。

  • 影响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影响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摔跤运动技能的因素有运动员的智力、态度、 动机、年龄、学习环境、学习和指导方法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成两类,即内部因素(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因素。

  1. 影响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



  • 成熟与经验


大量的研究和日常的观察表明,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随着年龄和经验的不断增加而增加。一般来说,成熟与经验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近年来,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较复杂的运动技能越从小开始训练,成绩就越好。因此,对于摔跤运动项目来说,在不影响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的前提下,越早开始学习,对于运动技能的提高越有帮助。

  • 智力


当运动员的智力处于正常水平时,小肌肉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智力间有较低的正相 关,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大肌肉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智力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 关。当运动员的智力处于常态以下时,小肌肉与大肌肉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智力之间都有清晰的正相关,智力越低,学习进步也越慢。

  • 个性


摔跤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对他们掌握运动技能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出色完成 竞赛有关的个性因素有:达到目标的动机;忍耐力,对刺激的抵抗力;保持稳定的能 力;控制力;任劳任怨、能吃苦的能力;自信、大胆、心胸开阔;智力高于大学生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起着促进作用。此外,个 性的外向性和内向性也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内向性的人,其兴奋过程迟且 弱,而且难以持续进行,其抑制过程消失得也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长;而外向性的人,则与此完全相反,这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会有影响。

浏览3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