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了满足被他人接纳和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需要。有些运动员选择参加体育运动是因为想成为某一个运动队的一名成员,他们认为归属于某一个运动队,使得他们的生活其有新的意义。这些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被他人接受。
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竞技中获得成功,是他们自我价值的反映。这种体现自我价值证明自己有能力以及能够成功的需要是体育运动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普遍的一种需要。当技能的发展尚不完善或者运动员还不够成熟时,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被他人认为有能力这两个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期运动员在无他人评价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价值。
- 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影响训练兴趣和动机的强弱
运动员训练兴趣和动机的形成有赖于他们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和技能水平提高的快慢程度。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越强、运动成绩提高得越快、自身运动水平越高, 他们的训练兴趣就越大,训练动机会越强。随着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训练兴趣和动机也会不断增强。因此,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以及发展的快慢是训练兴趣和动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情绪体验对训练兴趣和动机的影响
在训练过程中,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降低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和动机。运动实践表明,如果训练过程的安排过于严密和单调, 或者对运动员提出过高的要求,那么,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就会变成一种令人厌烦和疲惫的苦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训练,运动员训练兴趣会降低,训练积极性会下降,运动机能系统会处于抑制状态。
(三)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训练兴趣的培养与训练动机的激发
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训练兴趣与动机同他们的需要、情感体验以及训练水平有关。因此,培养和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与动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了解运动员的需要,激发适当的运动动机
- 由于每名运动员参加摔跤运动的动机和需要不同,因此,作为教练员了解每名运动 员的不同需要并满足这些需要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教练员可以通过与每名运动员单独交 谈,了解他们的需要。教练员在了解运动员需要的基础上,激发运动员适当的训练动机 对于培养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对摔跤运动项目强烈而持久的训练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内 部动机的确立对于儿童少年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内部动机表示的是一种内化 的、要求出成绩的愿望,内部动机的确立并不一定要依靠别人或外在物质来动员自己, 摔跤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和激发手段。同时,以运动项目本身作为激励手段的内部动 机与外部动机相比较,具有更不容易被满足的强化效能。外部奖励往往比能力感、满足 感这类内部奖励更快地失去强化效能,而内部奖励却是能不断得到自我补充、自我加强 的奖励。也就是说,如果运动员纯粹是为了喜爱摔跤运动而参加训练,那么,一旦参加 训练他就会获得一种满足,从训练和比赛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当然,外部动机的确立对于儿童少年运动员来说,在帮助儿童少年运动员确立内部动机的过程中也是极有价值的。如果奖惩得当,那么通过外部奖励措施和很小范围内部 的惩罚措施来激发运动员将会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如果教练员在使用外部奖励的过程 中不注意选择适当的奖惩手段,不是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而且未注意选择合适的奖惩时间,那么,外部奖励就会使内部动机的确立受到损害。因此,教练员在使用外部奖励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要让运动员觉得外部奖励是在给他们提供他们能力如何的信息。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表现来提供外部奖励,而不是让运动员感到教练员运用外部奖励是在企图控制他们的行为,或者外部奖励并没有根据个人表现而定。只有这样,外部 奖励才有可能加强内部动机。
教练员在培养和激发运动员的内部动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儿点:
第一,尽整变换训练方式,使训练有趣、吸引人。
第二,奖励运动员的表现和努力而不是他们获胜和成绩。
第三,对达到要求的良好表现进行不规律的奖励。
第四,给予运动员的奖励应当注意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要告诉运动员本人他的技能达到了什么程度的确切反馈信息。
- 在训练过程中,调动运动员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摔跤运动是一项技能类对抗性双人格斗项目,这一项目训练过程是令人疲惫不堪的 艰苦过程,而且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周期较长,大多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这就要求教 练员在对儿童少年运动员进行摔跤训练的过程中,尽最地使儿童少年运动员感受到摔跤 训练的乐趣。
第一
教练员训练内容的安排要合理。训练内容的安排与训练活动的组织,既要考 虑到整体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到运动员的年龄、体质和接受能力等特点。如果运动员不能完成训练任务,经常体验到一种失败的挫折感,那么他们绝对不会觉得摔跤训练有任何乐趣。因此,教练员训练课程的安排,应该有意识地造成运动员的成功体验。
第二
使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在训练过程中,变换练习可以改变训练气氛。 例如,摔跤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时,偶尔让他们去踢踢足球会使他们兴奋不已,因而会 踢得非常带劲,同时也达到了身体训练的目的。
第三
在训练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变换训练场地以及训练器材设备也能够明显地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如果能够让平时的训练像比赛似的进行,那是提高训练动机的好方法。有经验的教练员都体验到适当地变换训练方式和内容,能够使运动员始终保持 旺盛的精力。
第四
教练员的指导方式对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影响极大。对于儿童少年运动员来 说,教练员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与示范动作都要做到既简明扼要又易于理解与把握。每次训练开始之前,如果教练员能够让运动员准确清楚地知道将要进行的训练内容,这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激发手段。儿童少年运动员在开始进行摔跤训练的初期,主要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阶段,他们在学习和掌握摔跤技能的过程中,错误和不完善的动作是经常出现的,这是技能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此,教练员采取的奖惩方式对于帮助儿童少年运动员尽快完善技能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对于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行为表现, 教练员反应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积极的强化;一种是惩罚;还有一种是忽视,也就是不采取任何奖惩方式。国外运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行为表现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完成的正确动作,而另外一半时间则是错误的不完善的动作。教练员应尽可能多地给予运动员正确的行为表现积极的强化。教练员只对危险的或者对整体技能表现具有破 坏性的错误才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对国外著名教练员的指导方式的调查统计表明,优秀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改进技能的过程中,他们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是对正确的动作进行积极的强化,仅仅用百分之五的时间对不能容忍的错误动作给予惩罚。因此,教练员寸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给予运动员以积极的强化。例如,对运动员的微笑、表扬、发奖金等强化方式都是十分有效的。对儿童少年运 动员错误行为表现的惩罚,教练员应尽量避免过于吹毛求疵的指责以及过于频繁的大声斥责。教练员严励的批评与指责,往往会挫伤儿童少年运动员从事摔跤运动的积极性, 还会使运动员过于紧张压抑,使训练变得更不令人满意。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的错误行为的指正,不仅应当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动作的错误,而且更应当告诉他们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一种被称为对儿童少年运动员训练中有效地改进行为的积极的方法就是三步骤的“夹心饼法”,具体做法是,例如,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改进技术动作时,可以首先用真诚的语言鼓励运动员说:“你刚才的底手较好,身体转动正确。”然后,再进一步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你身体转动的同时,能把底手再向上抬一点就更好。”最后, 当运动员尝试改进动作时,再进一步给予鼓励的语言:“保持你刚才的动作,你将会做得很好。”
浏览4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