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元量

达士裘元量先生万顷,淮海人也。少存达道志,意欲功成名遂,然后 退藏其身。元贞初,公卿荐为司直,久之有厄闰之叹,遂绝意仕进.归维 扬。茅屋数椽,栽松种竹,陶然得幽人趣。一日入深崖采药,得千岁黄精, 蒸而食之,遂觉精神强健,登高山如履平地云。

吴伯清

达士吴伯清先生澄,崇仁人也。自幼潜心好学,著书立言,以宏吾道, 缺 诚当代之大儒。仕元为翰林学士。泰定初,引疾归家.杜门讲道。屡征不 三 起,其恬退可嘉焉。惜其为宋朝乡贡,颇不满于人口也。号“草庐先生”。 丰而

陈茂叔



达士陈茂叔先生栋,休宁人也。性刚正孝友,致力圣贤之学。延祐初, 中乡式,即不赴礼部,教授于家,不出户庭数十年,其斯为重道德而轻功 名者欤!

杜伯原

处士杜伯原先生本,清江人也。博学善文。武宗朝尝被召至京师,即 求归,隐建宁武夷山中。文宗闻其名,征之不起。至正间,丞相脱脱荐之, 召为翰林编修。使者趣至杭州,又称疾固辞。平居沉静寡欲,无疾言遽色, 与人交,笃于道义。学者称“清碧先生”。

戴汝翼

处士戴汝翼先生羽,九江德安人也。隐居积学,征辟皆不就。尝云: “澹泊明志,恬静致远,此孔明一生学问也。”因作《武侯通传》三卷。

武伯威

处士武伯威先生恪,宣德人也。好读《周易》,每日危坐。或问:“先 生学,以何为本? ”曰:“以静为本。”著《水云集》行世。

张光弼

达士张光弼先生昱,庐陵人也。元末行枢密院判官、浙江员外郎,窃 据者辟之不赴。日以诗酒自娱,号“一笑居士”。有《春日》句云:“一阵 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栏杆。只消几度懵腾醉,看得春光到牡丹。”盖料 士诚之必败也。尝云:“吾死后,埋骨西湖,题曰:诗人张光弼墓,足矣。” 后竟如其言。

吴渊颖

处士吴渊颖先生莱,金华人也。隐居不仕,筑室于深裹(音袅)山

中。研究经史,悠然自得。善论文,尝云:“作文如用兵,有正有奇。正者 亘 法度,如步武分明;奇者不为法度所缚,千变万化,坐作击刺,一时俱起, 及其欲止,部武各还其队,原不曾乱。”闻者服之。其同乡黄晋①卿、柳传 道辈,亦以文章鸣世,咸深重焉。

许白云

处士许白云先生谦,金华人也。自少力学,受业于宋末金仁山之门, 居数年,而尽得其奥。屏迹入华山中,潜心养志,不求闻达。朝野交荐, 力辞不起,是诚安于义命,而非伪隐沽名,以为仕宦之捷径者也。其教人以 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而独不教人以科举之文,曰:“此义利所由分也。”

王原吉

达士王原吉先生逢,江阴人也。至正间,屡征不赴。避乱于上海之乌 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世所谓“席帽山人”者也。晋,原作“缙”,从《元史•本传》改。

陶宗仪

逸士陶宗仪先生宗,天台人也。元统间,避难于松江城南之吉林里。 雅好著述,虽力耕映亩,恒以笔砚自随。置一瓮树下,遇有所得,即书以 投其中,久之成帙,曰《南村辍耕录》。至正间,屡辞辟举。洪武六年,举 人才至京,力辞放归。

蔡清真

逸士蔡清真先生微,琼山人也。通经史,好泉石,元末隐居不仕。筑 室深山

蔡清真

逸士蔡清真先生微,琼山人也。通经史,好泉石,元末隐居不仕。筑 室深山,问学者咸斗酒豚肩以就之,先生无不解说。人谓海南儒者,未能 或之先也。

顾仲瑛

三 逸士顾仲瑛,名德辉,昆山人也。才情妙丽,轻财结客。筑别业于茜

丰 通 泾之西,造三十六亭馆,曰“玉山佳处”。招致四方文学之士,置酒赋诗其 中。以母丧归绰溪,张士诚辟之,遂削发庐墓,自号“金粟道人”。明初, 闻太祖严苛,欲按江南富族,乃托僧伽而遁。所著有《玉山璞稿》,并刻交 游诗四十余家,曰《草堂雅集》,俱传于世。

李高冈

逸士李高冈,名鸣凤,吴人也。轻财好客,与顾仲瑛相等,东南士大 夫,咸钦重之。尝助朱太祖军粮二万斛,淡然无邀宠意。入明初,以国法 严刻,遂约嘉定富民方二郎,同挈妻子家贸,泛舟江海而去。

杨廉夫

达士杨廉夫先生维祯,山阴人也。前泰定进士,署天台尹。后徙居于 松,筑元圃蓬台于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无不承盖 扶轮,造门纳屐。尝吹铁笛,作《梅花弄》,见者以为神仙中人。世称“铁 崖先生”。著《正统辨》,读者皆以为公论云。

蔡清真

逸士蔡清真先生微,琼山人也。通经史,好泉石,元末隐居不仕。筑 室深山,问学者咸斗酒豚肩以就之,先生无不解说。人谓海南儒者,未能 或之先也。

顾仲瑛

三 逸士顾仲瑛,名德辉,昆山人也。才情妙丽,轻财结客。筑别业于茜

丰 通 泾之西,造三十六亭馆,曰“玉山佳处”。招致四方文学之士,置酒赋诗其 中。以母丧归绰溪,张士诚辟之,遂削发庐墓,自号“金粟道人”。明初, 闻太祖严苛,欲按江南富族,乃托僧伽而遁。所著有《玉山璞稿》,并刻交 游诗四十余家,曰《草堂雅集》,俱传于世。

李高冈

逸士李高冈,名鸣凤,吴人也。轻财好客,与顾仲瑛相等,东南士大 夫,咸钦重之。尝助朱太祖军粮二万斛,淡然无邀宠意。入明初,以国法 严刻,遂约嘉定富民方二郎,同挈妻子家贸,泛舟江海而去。

杨廉夫

达士杨廉夫先生维祯,山阴人也。前泰定进士,署天台尹。后徙居于 松,筑元圃蓬台于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无不承盖 扶轮,造门纳屐。尝吹铁笛,作《梅花弄》,见者以为神仙中人。世称“铁 崖先生”。著《正统辨》,读者皆以为公论云。

虞伯生

达士虞伯生先生集,临川人也。生有神慧,三岁即知读书。长负才名, 官奎章阁学士,即引疾归。平时慕陶渊明、邵尧夫,因构书室二间,左室 书陶诗于壁曰“陶庵”,右室书邵诗于壁曰“邵庵”。恬然淡然,讴吟自适。 时人称“二庵先生”(一曰“邵庵”)。

赵子常

达士赵子常先生沆,休宁人也。元末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江 南行枢密院都事。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史成,不愿仕,隐居东山。与 一二幽人,卜筑清溪.系舟沙屿,萧然无尘俗气。其经学甚传于世,号 “东山隐者”。

汪德辅

达士汪德辅先生克宽,祁门人也。元季隐居环谷。洪武初,诏修《元 史》

书成,固辞不仕。隐居道人岩,研穷经学。其教授弟子,一以静心为本。

谢子兰

逸士谢子兰先生应芳,元末武进人也。自号“龟巢老人”。龟巢有二, 一在涌上,一在横山,先后皆有记。其略云:“千岁之龟,巢于莲叶.以叶 为巢,初不费经营之力也。暇与田夫野老,涉桑苧之园,过桃李之蹊,瓦 寥 盆浊酒,歌舞酬酢,若曳尾泥涂者。”又云:“平生所至,以龟巢名室,盖

三 不以栋宇为巢,而以天地为巢也。峻宇雕墙,莫知其光;革门圭窦,莫知

其陋°”诵其文,可以知其达也。老人尝仕元,元亡不仕。其《启张云门》 , 启云:“帖上竹竿,往岁之功名可笑;龟巢莲叶,近年之身世如浮。以视予 山小园,超然远矣。”

沈元吉

逸士沈元吉先生贞,长兴人也。元末隐居横玉山,自号“茶山老人”。 明初不仕,与黄石为徒,白云为侣,始终不出。以比招之即来、麾之即去 者,其人品相越何如矣!

徐仲由

达士徐仲由先生,淳安人也。元末举秀才,明初不仕,自号“松巢居 士”。倚声度曲,不让古人。尝见其《满庭芳》句云:“清霜篱落,红叶林 邱。渊明彭泽辞官后,不事王侯。”其高蹈之节,直从笛孔中度出。

黄子运

处士黄子运先生枢,元末休宁人也。洪武初被征,以壁足免,乡人呼

“妙拐先生”。同时有吕不用、字则耕者,新昌人也。洪武二年,举本学教 谕,以聋病辞,自号“石鼓山聋”。二公皆傲世不羁,得山林秀杰气者。

张惟中

处士张惟中先生庸,慈溪人也。元季兵乱,窃据者署为上虞山长,不 就。明初屡聘不出,遁迹溪山,浩歌白石间。与当代士大夫诗酒往还,及 劝以入官,则婉辞谢之。人谓其贞不绝俗,隐不违亲,郭林宗一流人也。

王仲光

逸士王仲光先生宾,长洲人也。与吴县韩奕、昆山王履,称“吴中三 高”。幽怀萧散,放棹烟江。尝与公望联吟,有“也知性僻难趋俗,却喜身 闲不属人”之句,观此可以想见其异苔同岑也。

陈克昌

逸士陈克昌先生周,闽县人也。元末布衣,隐居石潭。尝倚竹作歌, 以写其志。歌曰:“修竹兮青青,内虚兮外直。素节兮贞姿,寒暑兮一色。 冷冷②兮朝夕,予舍之兮焉适?”

梁不移

逸士梁不移先生兰,泰和人也。自号“畦乐先生”。邹仲熙谓其“隐居 乐道”,王希范称其“素③志邱园”,吾见其西畦自适,悠然有陶潜之趣,旷 然有魏野之思。

程指霄

处士程挎霄先生翔,元末新安人也。明道之后,世传理学。洪武初, 命旁求隐士,或荐先生,不起。二年春,又访山林遗老,共修《元史》,或 再以先生举,终不赴。后诏儒臣修礼书,宋濂曰:“非挎霄不能也。”奏之

帝不欲强致,命就其家咨访。有劝之仕者,笑而不答,但曰:“人爵不如天 爵贵,功名何似道名高?”自此深藏不出,朝廷比之商山。

徐方舟

逸士徐方舟先生舫,元末桐庐人也。性好诗词,筑室于江皋之上,水 竹云烟,助其吟啸。时刘伯温被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相见,酌酒赋诗 而别。

韩公望

处士韩公望先生奕,吴人也。生于元至顺时。及长,嗜读书,无所不 览,少有目青,筮卦得蒙,知疾不可疗,遂扁其室曰“蒙斋”。洪武间,绝 意仕进。郡守姚善迫欲见之,奕乃泛舟入太湖,往来烟波自适。姚叹曰: “韩先生所谓,名可闻,身不可见者也。”

浏览5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