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儿
男女儿童少年的性别差异是运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10岁以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一些基本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心率、血压、呼吸等,男孩略高于女孩,但区别 不太大,在运动训练中可以不必特别加以考虑。从十一二岁开始,到十四五岁,由于女 孩的性成熟期较早,生长发育加速,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从外表到机能上,从生理到 心理上,就更加显著,在运动训练中就应注意性别差异,加以区别对待。
- 从十五六岁以后,大约从初三到高中,女子的身高、体重均较同年龄的男子高, 下肢较短,而躯干相对较长,骨盆较宽而肩较窄。女子重心较低,平衡能力较好,但速度较慢,跳跃的高度较低。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可适当多安排一些结合专项特点 的体操动作,作为身体训练的手段。
- 女子儿童少年的椎间盘较厚,各关节韧带的伸展性较大,身体的柔韧性较好,但 这种柔韧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在训练中应注意保持和发展其柔韧性,特别是为专项所要求的有关关节柔韧性的训练。
- 女子儿童少年长骨较细,承受压力和拉力的能力较差。她们的皮下脂肪较多,在 运动训练中,进行负重练习时,负荷量应低于男子儿童少年,以同龄男子儿童少年的 1/2~2/3为宜。同时,在增加腹压的运动练习中,骨盆底肌承受较大的压力,如骨盆底肌的紧张性差,就有可能造成子宫位移,因此,对少年女子应特别加强骨盆底肌的锻炼,如前后摆腿、踢腿以及大腿绕环等的练习。
- 女子儿童少年的心脏体积较小,心脏容积为455 ~ 500毫升,心输出量、心贮量也比同龄的男子儿童少年少。在运动中,心脏的工作能力较差,运动后心血管机能的恢 复也较慢。再加上女子儿童少年的胸围、呼吸差、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均比同年龄的男子儿童少年小,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较低,所以女子儿童少年的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均比不上同年龄的男子儿童少年。要针对女子儿童少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特点,安排增强心肺功能的锻炼。
(六)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的年龄变化
- 儿童少年运动素质发展的一般规律
(1)儿少运动素质的自然增长
儿童少年各项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直到25岁左右,这种现象称为身体素质 的自然增长。其增长的趋势是在青春发育期增长的速度快、幅度大,即男生在15岁左右,女 生在12岁左右。在性成熟期结束时,运动素质增长的速度开始减慢。12岁以前男女之间 各项运动素质的差别不大,13-17岁时这种性别差异迅速加大,18岁以后趋于稳定。在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运动素质的增长速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运 动素质的发展变化也不一样(表1-2-8)。表中结果表明各素质逐年增长均值的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力量——耐力一一速度。男女顺序一样,但女生逐渐递增的速度约为男 生的50%,性别差异很明显。
表1-2-8青少年各项运动素质均值变化表
指标 |
均值逐年变化 |
60米跑(速度素质) |
0.13〜0.23 秒 |
400米跑(速度耐力素质) |
0.68 - 1.63 秒 |
1分钟快速仰卧起坐 |
0.23-0.6 次/分 |
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 |
2.27-5.88 厘米 |
屈臂悬垂(抗体重静力性力量) — |
0.66-2.2 秒 |
(2)运动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增长
各种运动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
增长阶段是运动素质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年龄阶段,其中包括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 阶段。
稳定阶段是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滞,甚至有所下降的年龄阶段。运动 素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年龄如表1-2-9所示。
表1 - 2 - 9儿童少年运动素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年龄表
运动素质 |
增长阶段的年龄(岁) |
稳定阶段的年龄(岁) |
男 |
女 |
男 |
女 |
60米跑 |
7- 15 |
7〜12 |
15岁以后 |
12岁以后 |
立定跳远 |
7〜15 |
7-12 |
15岁以后 |
12岁以后 |
400米跑 |
7-16 |
7~ 15 |
16岁以后 |
指岁以后 |
1分钟快速仰卧起坐 |
7-18 |
7~ 18 |
18岁以后 |
18岁以后 |
屈臂悬垂 |
7~ 19 |
25 |
19岁以后 |
25岁以后 |
自然增长过程中,男生在19岁以前、女生在14岁以前,五项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后增加缓慢。运动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有先后之别,按先后顺序为: 速度素质最先,耐力素质次之,力量素质最晚,男女顺序一致。
(3)各项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即快增期)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运动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敏感期,相对地把其他年龄阶段称为非敏感期。各项素质发展都有敏感期(表1- 2- 10)
o表1- 2-10运动素质的敏感期
素质指标 |
男(岁) |
女(岁) |
1分钟仰卧起坐 |
7-10 |
12-13 |
7~9 |
60米跑 |
7〜10 |
14~ 15 |
7~ 10 |
屈臂悬垂 |
7~ 10 |
13~ 14 |
7~8 |
立定跳近 |
7〜1。 |
13~ 14 |
7~ 11 |
400米跑 |
7〜11 |
13~ 14 |
7~ 11 |
- 儿童少年力量素质的发展
力量素质是肌肉收缩对抗阻力进行工作的能力,表现为肌肉收缩时可使肢体或器械产生加速运动,或维持肢体于一定位置。力量素质是一种最基本的运动素质。
儿童少年的力素质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增长。运动训练可以改进力素质的自然进程,使力量素质加速发展,或使力量:保持更长时间。中断训练后,力埴素质会很快消退。力量的发展与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但全身不同部位的力最和不同性质的力站发展的情况下不完全一致。以我国体质调查测定的三项力量素质指标来分析, 以1分钟仰卧起坐(次/分)代表腰腹肌力、屈臂悬垂持续时间(秒)代表上肢克服体重的静力性力量、立定跳远(厘米)代表下肢爆发力的发展,如表1 -2-11所示。
表1 - 2-11力■素质达到最高成绩的年龄表
|
屈臂悬垂 |
立定跳远 |
仰卧起坐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全国 |
22 |
25 |
20 |
19 |
19 |
12 |
湖北省 |
19 |
25 |
21 |
19 |
19 |
19 |
宁省 |
20 〜21 |
25 |
20 |
19 |
20 |
11 |
- 儿童少年速度素质的发展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从事快速运动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速度素质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从接受剌激到作出应答这段时间的快慢,它与人体接受刺激,再由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并在反射弧中迅速传递的速度有关。通过运动训练,可使反应速度加快。据研究,通过运动训练,反应速度可提高11% -25%不等,而一般训练比专门训练的效果要差。
试验证明,儿童少年在10-13岁以前,运动反应速度较慢,分化能力较差,出现错误反应的百分比较大。在14-16岁,运动反应速度有所提高,分化能力增强,出现错误的百分比下降,女生则更早一点(表1 -2-12)
o在儿童少年时期,由于感受器、神经、肌肉的机能正在逐步完善之中,提高反应速度的潜力较大,可以抓紧时机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应按照专项所要求的反应速度特点进行,并尽可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进行,使之在比赛环境下也能稳定地保持最快的反应速度。
表1 - 2-12儿童少年运动反应速度表
年龄(岁). |
运动反应速度(毫秒) |
出现错误反应的百分率 |
男 |
女 |
男 |
女 |
6~7 |
485.0 |
505.0 |
58.3 |
40.2 |
8〜9 |
490.0 |
515.0 |
54.2 |
39.5 |
10~ 13 |
499.6 |
482.0 |
56.1 |
33.3 |
14-16 |
458.0 |
416.0 |
41.3 |
28.3 |
(2)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的速度,主要是与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有关。条件反射愈巩固,动作愈熟练,动作速度便愈快。在完成成套的连续动作时,还 与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有关。要提高动作速度,关键在于多练,使条件反射达到十分巩固的程度。此外,也应注意提高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
(3)位移速度
人体的位移速度,是指通过一定距离的最短时间,简称速度。儿少速度素质的发展高峰年龄,以60米跑代表速度素质,具体如表1-2-13所示。
表1- 2-13速度素质的发展
地 域 |
男 |
女 |
快速增长 年龄 |
高峰年龄 |
开始下降 年龄 |
快速增长 年龄 |
高峰年龄 |
开始下降 年龄 |
城市 |
7〜9 |
19 〜22 |
23 |
7~9 |
21 |
22 |
乡村 |
7~9 |
— |
— |
— |
— |
— |
国内外青少儿发展的增快和成绩发展最高峰如表1-2-14所示。
表1 - 2 - 14青少儿速度素质发展的增快阶段成绩发展 最高峰和稳定阶段的年龄表
|
速度素质增快阶段 |
成绩发展最高峰 |
稳定阶段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前.苏联 |
10- 13 |
10 〜13 |
10~ 13 |
10 〜13 |
16 〜18 |
16~ 18 |
前联邦德国 |
8〜13 |
9~ 12 |
10 |
11 |
|
|
日本 |
10 〜15 |
10 〜15 |
16 〜18 |
16 〜18 |
|
|
中国 |
7〜14 |
7〜12 |
19 |
20 |
19 |
21 |
湖北省 |
9~ 10 |
7~ 12 |
19 〜20 |
19 |
15 |
12 |
辽宁省 |
7~ 13 |
7~9 |
|
|
19 |
10 |
速度素质的发展较力量素质为早,女生在13岁左右几乎可达到最高峰,男生在 15-16岁接近高峰。由此可知小学和初中阶段是速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抓住速度发展增快阶段进行训练,可以多安排以发展速度素质为主的运动项目,如短跑、游泳、自行车和其他球类运动。
浏览9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