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7天的中国西安“白杨杯”国际拳击邀请赛于1991年6月9日落下 了其间,57公斤级的泰国运动员波米一路过关斩将,他先后淘汰了中 国三队的杨志、韩国的朴宝春、中国二队的何卫国,闯进决赛。在争夺金牌 之役,他与中国一队的名将王涛相遇。三场角逐,波米始终保持凌厉的攻势 和精巧多变的拳法,牢牢掌握着场上的主动权,终于捧走了第一名的桂冠。 综观这场比赛,我们发现王涛不仅打得很顽强,而且屡屡打出左直右摆、左 摆右勾等漂亮的组合拳,打“点”也相当不错,可仍然输了这场比赛。这就 促使我们去从胜方波米的身上探求原因。

波米19岁,还是一位在校的高中学生。他正式学习拳击也不过两年光 景。按这种条件分析,他似乎并不绝对具有夺冠的实力。那么,谜底究竟在 哪里呢?原来,波米虽然学练拳击的时间不长,可他从小就是一个泰拳迷, 多年的泰拳基本功训练培养了波米优良的身体素质,而且使他具备了很好的 临战心理因素。特别是泰拳的先发制人、敢打敢拼的招法和战术,有机地融进了小波米的拳击技术之中,使得他集拳击、泰拳两种搏击术于一身,互补 互濡,从而每每在拳台上俨然如虎添翼,进攻时堪称暴风骤雨,势不可挡; 防守时仿佛铜墙铁壁,固若金汤。拥有如此竞技手段,波米摘走金牌应该说 是很自然的了。

波米夺冠的事实,不能不令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波米能够成功地 将自己民族的搏击术泰拳的基本功运用到拳击比赛之中,并且在相当水平的 国际大赛中夺魁,那么,中国的拳击运动员能不能也将中华民族的搏击术武 术运用到拳击对抗之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中国武术的精髓不在别个,正是体现在散打实践的技击术上。同时,由 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内容丰富,因此,武术技击高招妙 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非国外其他搏击术所能匹比。从这个意义上讲,武 术实用技法(还应当包括练功法)如果运用到拳击比赛之中,效果应当更加 理想。当然,将武术实用技法、练功法引入拳击训练,有必要首先搞清武术 传统技击术中已经死亡或被现代体育竞技规则所限制而不能应用的那部分内 容,同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竞技之中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威力的那部分内容的 区别。传统技击术中那“一招制敌”的“绝招”“杀手”,与现代体育格格不 入,毫无疑问是应当悉数摒弃。而另一些专攻要害部位的招法以及踢、摔、 拿等技法,鉴于拳击规则的限制,也必须割爱淘汰。

同上述技法迥然不同的另一部分武术传统攻击法、练功法,诸如功力练 习、爆发力练习、组合拳动作、攻防结合技法等内容,则是有条件运用到拳 击平时训练乃至拳击比赛中去的。

在这部分可以运用到拳击中去的技法里,我们还应当坚持两点论的观点。 一是有的武术技法确实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可以,实战交手则难以用上;二 是有的武术技法的确迸射出实战技击的光彩,实用性很强,在与拳击手对抗 时往往能够豁透出自己的独特长处,进而发挥关键的作用。显然,我们讲的 将武术实用技法运用到拳击中去,主要指的就是这些内容。

通过以上简略区分,可以看出真正能够运用到拳击中去的武术实战技法、 练功法,只是武术技法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然而,由于武术的内容太丰厚 了,因此尽管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但就其绝对值而言,其技法仍旧是 相当可观、足以够用的。运用得好,就很可能在拳击较量中凭借这些“秘密 武器”占据上风。

 

理论上作此论述,实践方面又是如何呢?让我们通过李小龙的例于来说 话。被海外誉之为“武之圣者”的李小龙自幼就在咏春拳中领略武术的风骨。 他独有悟性地区别开套路与散手的本质,提炼出传统武术所蕴涵的实战技法 和练功法的精华。同时,他又广为借鉴和吸取了国际搏击术的多种技法和现 代化的训练手段,创造出了大显中华武术雄风的“截拳道”。李小龙以其独 特、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格,功力超群、招法多变的中国功夫,迎接国际“十 大搏击高手”(其中不少拳击大王)的挑战,无不取得辉煌胜利,从而在世界 范围树立起了武术无敌的形象,吸引了许多国际搏击好手前来皈依学艺,导 致了世界范围的第一次武术高潮。

李小龙的成功,雄辩地证明了武术技法、练功法不仅应该引入拳击训练 和拳击比赛,而且能够引入拳击训练和拳击比赛,并获得显著的效果。这就 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在亟待提高我国拳击水平的今天,用什么样 的方法去训练运动员、选择什么样的教练员去训练运动员才是最理想的呢? 我觉得,无论对训练方案还是对教练人选的理想选择,都不能不考虑一个如 何将武术实用技术、练功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拳击训练和比赛中去的因素。 比如说,现在一些省的拳击队聘请教练时,多将眼睛盯在美国、古巴、俄罗 斯、韩国等国“洋”教练身上。诚然,聘请优秀的“洋”教练,直接受益于 他们高水平的正规拳击训练,无疑是提高我国拳击水平的措施之一。然而, 不应忽视的是,我们国内现在仍有不少拳坛名宿。他们在往昔曾受过严格的 拳击训练,并且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尤为可贵的是,他们中间有的人对武 术的实用技法、练功法颇有研究,是相当理想的教练人才。加之他们熟悉国 情、熟悉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由他们执教拳击队,基于爱国 主义激情和知耻而后勇的精神,不仅不会亚于“洋”教练,而且在诸多方面 似乎还优越于“洋”教练哩。

拳击比赛就是拳击比赛,倘若将武术实用技法及练功法引入拳击圈子, 会不会搞成“非驴非马”的东西呢?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这种 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知道,拳击作为一项已经走向世界的竞技运动,自身 动作自然早已规范化,正式比赛决不允许打出乱七八糟的玩意来。我们讲的 将武术实用技法、练功法引入拳击中,首先指的是在训练中充分发扬武术实 用技法、练功法的威力,这自然同比赛不相干。其次,即使在比赛中运用了 武术技法和练功法,那也强调的是整体意识和劲路、功力、攻防技巧,而并非试图用武术拳法取代拳击拳法。恰恰相反,在比赛中,我们毫不含糊地要 求运动员的技法动作必须符合拳击动作的规范,不折不扣地做到“形似”,而 绝不是叫运动员用武术技法去打拳击。至于“神似”,那就要看运动员对拳击 技术和武术实用技法掌握和领会的悟性了。但是,任何“神似”与否,绝不 会脱离拳击比赛的轨道,运动员也绝不会因此被判犯规而扣分的。在中国西 安“白杨杯”国际拳击邀请赛中很明显运用了泰拳意识和功力的波米就是颇 具说服力的例证:①他不曾被裁判判罚;②无论外行内行没有人怀疑他打的 不是拳击;③他以绝对的体能、技能优势在国际拳击大赛中荣获了冠军。

在57公斤级的角逐中,泰国小将波米力扫群雄,勇夺冠军的事实,当然 雄辩地证明了泰拳的技法、功法能够卓有成效地运用到拳击的对抗中去。因 为人们知晓,波米是自小一直练习泰拳。只是到了 1990年才开始拳击训练 的,属泰国ABC俱乐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先是在1991年春摘走 “阿亚安”杯国际拳击赛的金牌,接踵又在1991年夏登上中国西安“白杨杯” 国际拳击邀请赛榜首。毋庸置疑,决定波米在国际拳击大赛中夺魁的关键因 素,不可能是短短的、不足两年的拳击训练,而是主要得力于长期的泰拳训 练基础。然而,中国武术呢?中国武术的技法、功法能否也像泰拳那样,在 拳击中发挥威力呢?

对这个问题,人们有理由担心。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林立,技法万千,这是谁也不能不 承认的事实。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么一个事实:即武术中的实用技法,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今天能够真正运用到竞技性对抗项目中去的东西实 在是不多了,以至于1982年恢复散打比赛,往往是那些基本不会武术,只是 靠拳击加腿的运动员占了上风。更可悲的是,一些本来试图采用武术技法取 胜的武术运动员,面对拳击加腿的打法丝毫讨不到便宜,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武术风格,也去适应拳击加腿(有时再带上摔)的打法。这样的结果, 人们在扼腕之余自然会联想到,在武术散打中武术技法尚且敌不过拳击,那 么在按照拳击规则的较量中(这种较量不准用腿和摔),武术技法还能有什么 光彩呢?

然而,且莫悲观失望。武术技法、练功法不仅是完全能够运用到拳击中 去的,而且能够技高一筹,克敌制胜,我们对此应充满信心。如果说需要事 实来说话,自然就想到了李小龙。

 

 

浏览5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