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篇》中这样写道:“咽津纳气是人行,有物方能万物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所以“得一”是修持的第一步。能把真 元之气聚炼呈形,方为“丹基”,但聚气不能成丹,它只是炼丹所需 的大药,需经文武火以烹炼,方能升华为丹,而历久不散。《丹经》 云:“一粒玄珠吞入腹,始知吾命不由天。”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达到 身心俱泰以至神形俱妙的修持境界,就必须先由聚炼自身的元气 入手,再通过形体的导引炼形纳气,行“修墙补屋”之法来“培元筑 基”,所以传统的脉传功法必须脚踏实地的加以修持,才能有所成 就。而“诚敬”则是在实践中的一种崇尚先真法祖的一种心理活动, 在修持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修持者必须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加以磨炼自我的身心, 使修持者的生理与心理能保持在一种平静祥和的状态下,方能使修持稳步地向前发展,而有所成就,让古老的修真文化造福社会, 造福国人,使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四、武当剑法存真

剑学一道,绵延久远,自先民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剑已是非 常普遍的兵器了。剑从其形,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到现代的钢剑,其形状都未出现大的变化。剑的主要部分是剑身,剑体按传统的武当剑术语分为二弦、三锋、四刃,剑有此形,而其性定矣。拳谚曰:“剑用两面刃。”乃言三锋四刃,可以纵横如意,而剑身则以其前后笔直的二弦,以定其局,由是乎剑得中道。中道,王者之道也。武林中,武当派以剑术精妙而驰誉。武当内家剑学,远追真 武。相传真武大帝成道之时,剖腹炼成飞剑,震动三界,至今武门内仍有“神剑长鸣于海上,太极密术荡人间”的传说,便是对内家绝学 的概括,亦见其剑术要旨之深。因道家修持,剑为降魔护身之利器,内功演道,剑作无形,有慧剑喻示智慧成就,护持丹砂之秘传。内家剑学,承袭汉唐贤侠剑道之遗风,属武林秘技,然总其理亦不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教学 说。清代丁秉仁在其小说中论剑道曰:“剑仙一道,乃总统于三教, 吾道所行之事,不离仁义礼智信,是尊儒教也;积功累行,置皮囊于度外,是尊释教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挥金如土,广度有情,是尊 道教也……。”剑学一道,可谓儒释道三家之教外别传,而鲜为人 知。道家自王重阳祖师首倡“三教合一”之说王重阳祖师当年曾 留有“会四海之风于一堂”的佳话,三丰祖师“承陈挎遗脉,合金莲 正宗,参以贤侠剑道及江湖秘术而创武当(李兆生《翰墨缘》),又曾 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授以大道和天遁剑法。三丰祖师开派之初,提 出内执丹道、外显金锋的修持思想。自此,武当门中剑事精绝,然武 当门规谨严,以行道参真为旨圭,从未将剑术外传,致使这一宗学 成为传奇。近代李景林先生披露武当剑术的三乘境界:“下乘长剑舞术,中乘匕首飞术,上乘偃月神术”,并发表了下乘剑术,法虽三 乘,理实一贯,不离功气化之道,持剑在手,而剑即为手臂之延伸, 以气运身,身剑相随,发于灵动,合于剑理,是为内家剑术。并无一 定之规矩,讲的是合剑理,明剑意,三盘错运。古人论之曰:“气之动物,物以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梁朝•钟噪《诗品》)写出 了艺术的起源。剑与艺通,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草书,成一代草圣;羲之为右将军,而以善书名,是武人通艺之典范。内家之长剑武术,实为气化状态下人剑相感而发。明剑理,尽剑性,以诚待人, 人剑合一,方为真武术,剑形定其性,此中演出劈、刺、撩、抹、抽、 截、横、倒八种剑法。八法相推,错运连环,临敌交锋,游刃有余,乃 成击舞双并之术矣。此为下乘剑学的境界,至此已入正途。复使剑体通灵,易长为 短,以人合剑,融神锻铸,有“倒挂银河,金波冲举”之持,是合法于 丹道,实难尽言。东北龙虎堂藏本《修真图》中录有剑诗一首,可证剑学高乘之境:

诗曰:

返观慧照周丹野,长行司天炼神魄。

慧剑启于真晶里,如影随形入太虚。

盖言之,剑在兵器中属凤,翩翩翔动之形出于手腕,腕运指使, 须圆活自如,切忌握死剑把。劈、刺、撩、抹、抽、截、横、倒,为内家八 剑,暗合八卦。易学中八卦相荡推演为八八六十四卦。剑术中八卦 相错而至变化无穷,皆出于此八法。尚有五字心法,合为玄门十三 剑。然所有剑法,均可由一个“二仪环”化出。二仪环之形,实为“阴 阳鱼”之线形。图中的曲线由剑尖的轨迹组成,于环上的任何一 点皆可演化出八法。运剑切记剑尖时刻不能离开人体的中心线,否则必然失势。三锋四刃在每一瞬间的变化中都应交待清楚用的是哪一部分,心中有数但却含而不露。外象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锋 芒乍隐乍显,滴水不漏,方为运剑也。上述为内家剑术的基本常识,看似甚为简易,然非以气运剑不 能将二仪环化开。此中所贵者,一灵难求。内家正宗剑术过去仅限于门内授受,因其理宗于传统的太乙神功脉系,学剑者均要有内家拳掌为基础,持剑运化是水到渠成之事。师父授徒时,只须向其交待基本剑理,使其在运化中不逾法度,练者在运化中体会剑性,悟彻剑理剑法。从未见手把手一招一式的教练者,缘一招一式的教习所能得的只能是这一招一式。而从规矩入手,于剑法的运化中悟得,是一通百通,抓住本质,使功夫上身。这之间的差别就如一滴水 与江河相比。此为内家武学的捷传心法。武当功夫,遵三丰遗教,内执丹道,外显金锋,是此道之良工。 剑学存真,乃于有形中求无形。剑法的升华,曰人身已备剑体,尽金锋之性情,发真如之慧性,得流珠灌养。金生丽水,火逼金行,剑法合于丹砂符火。佩之以金锋,剑之为丹砂,以武入道,登内家之堂奥者莫离乎此。至今神州故地尚留有三十六品神剑学,法演沧桑。

诗曰:

一从苍山留剑迹,茫茫世事不知年。

金台印月丹丘冷,玉虚掩映衰草残。

武当留存真诀秘,八法神术动罗天。

三锋四刃凝剑体,丸泻星飞合丹源。

更同侠气贯胆肝,铸成寒刃诛邪奸。

五指力齐舒剑气,金波冲举荡云烟。

妙山老者神霄客,沧桑秘演太和巅。

五、金锋伏龙虎丹砂养太和

、议“十万横磨”

太乙者,太一也,至高无上之谓也。太乙一门,博大精深,直指 大道,诚修道人之捷途也。太乙铁松派,则为武当太乙门之铁松子 祖师,承太乙门宗风脉传,溶入“寒山内功心法”而创铁松别派,流 传至今,已是十五代矣。刘师铁成(道号广清),为铁松派十四代之佼佼,以弘扬中华古 国之国术精华为己任,近年弘法于大连,宗风日畅,学者日众,诚吾门之幸也。夫正法难闻,真师难遇,吾辈得遇真师,得闻正法,当身 体力行,效法吾师,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一份心力。并蒙师传之“十万 横磨”一法,今以些微心得,就教于诸位方家。十万横磨,顾名思义,十万者,数之极也。夫习武修道,当立大 愿,下大决心,以艰苦卓绝之意志磨炼身心,务以大成为究竟,不以 小得而沾沾自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然修道者应息心绝虑,以至诚感天,一心一意,无思无虑,无怨无忧,不竭不止,故不可斤斤计较于十万之数,当以“极”字思之,极则变,变则通,欲得大智慧,大神通,非下大苦行,行大苦行,此“十万”之所以名也。横者,恒也。吕祖纯阳诗曰:“大道从来得自然,是由精诚也由专。”十万者,外功之 行也。言内修,当以精诚恒专为窍要,此进道之阶,舍此无二途。关亨九老先生之《武当修真密笈》中的《神剑门十二论》中有云:“内要 心意坚,外要身手勤,意坚必诚,诚则静,静则虚,虚则灵,时时这样想,一刻不能离。”故“恒”之一字,一语道破,当与前之“十万”合参。“磨”者,古人云“大磨得大道”。可知欲成大道,当历得几番大磨难,出得几番大生死,方得有所成就。故此“十万横磨”者,乃以十 万之极数,磨炼意志,磨炼身心,磨炼心性,则意志坚定,可透金石, 身手轻灵,形体清奇,性情平和,波澜不惊。勤而习之,则吾身可于不知不觉之中已获无上降魔慧剑,克邪魔于无形,开真智于倾刻。

浏览4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