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的流派和门宗众多,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和 民族中,其数量目前仍无法统计。中华武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产生的流派套路庞杂纷 繁。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风土人情的差异,使得在此基础上 产生的拳派套路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武术派别的风格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绝大多数 武术派别形成的时期,地域间的交流远没有现代这样密切,其 风格很少受到其他地域文化的影响,因而能够保留纯粹的 地域性文化特点。又由于我国武术派别形成时期几乎没 有机会接触外来文化,才使得各个派别的武术风格和思 想保留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动作形式和技击方式。中国武术中最著名的流派有七个,也可称为七大派系,分 别是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极、形意和八卦。这几大派系均 是在特定地域文化的土壤中派生和发展而来的。除了拳系外, 中国武术中的跤术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个民族的跤术具 有其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 民族的跤术都很有特色。但由于跤术在技法上自成一个体系, 与以拳脚为主的派系在技法、形式和规则都有许多差异,因而 不算在下文加以介绍的范畴以内。一、少林拳系,名扬中外的少林武术源于嵩山少林寺,少林派是诞生年 代比较早的武术流派之一,它在中国武术界的影响力是巨大 的。少林寺是佛教寺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建于北魏孝文帝 太和十九年。寺宙中的僧人为了保护寺庙以安心参禅,一直都 有习武练功的习惯,逐渐形成独特的少林派武学系统。嵩山是五岳之首,它的地势雄伟壮观,林木繁茂,由太室 山和少室山这两座山群组成,而少林寺就位于少室山下。少林 寺是后魏孝文帝为西域高僧跋陀修建的,广为流传的天竺高 僧达摩创建少林寺之说并不属实。在少林寺建成的三十六年 后,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据传说他在寺中住了九年 之久,每日参禅打坐,写下《易筋》和《洗髓》两部经文,并开创 了罗汉拳。可经考据这只是传言,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达摩并不 是少林武术的开创者,在他来到少林之前,北朝僧人的习武之 风已经盛行。寺内有名的面壁石与达摩大师没有关系,《易筋》 与《洗髓》二经的编写者和罗汉拳的开创者现已不可考,但实 非达摩所创已有论断。少林派的拳种之所以众多,主要是因为 它们是由寺庙的僧人在长期习武的过程中自发创编的,是集 思广益的结果,并不是凭一人之力便能做到的。少林寺早在隋唐时期就被世人所知了。隋末时期,政局动荡不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很多诸侯都想自立为王。势力较 大的王世充起兵造反并攻占了洛阳城,并捉拿了李世民。少林 寺派十三名武艺精湛的武僧讨伐王世充,僧人救了李世民,逼 降王世充。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为感他们,不仅赏赐了十三位 僧人,还赐予少林寺封地和银两。著名的“十三棍救唐王”指的 就是这个历史事件,少林派此后便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唐代到明代,朝廷多次征少林寺僧人协助军队作战,为国 家做了很大贡献。元代时,为了嘉奖少林寺福裕和尚的卓越战 功,皇帝封其为晋国公。在这一时期,少林武术也得到了快速 发展,棍法风格逐渐形成,少林武术的特点也日渐显现。其中 少林短打和少林棍法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明 代时,少林派在中国已颇具威望。征边有功的小山和尚得到皇 帝的赏赐,朝廷为他在寺前建造石狮、树立旗杆。嘉靖时期,江 南地区常受到倭寇侵扰,他们在当地杀人劫掠,无恶不作。少 林月空和尚率领僧众到松江抗倭,僧人手持铁制长棍,每根铁 棍重达三十斤,他们耍起棍来就像使用竹杖一般轻松。在抗倭 战争中,少林僧人总是冲在最前方打头阵,以优秀的技击水平 痛击了倭寇。此次战争中,少林寺共牺牲了三十位僧人。为了 纪念这些抗倭英雄,朝廷赐少林寺“少林观武碑”。明代有名的 武僧众多,除前面介绍过的小山和月空和尚外,还有觉远上人 和痛禅上人等。嘉靖四十年,福建名将俞大猷拜谒少林寺时发 现僧人使用的棍法口诀已年久失传,他将自己多年研究的棍 法彳顷囊相赠,使少林武术的棍法重新得到了发展。明末时,少林寺开始研究搏击性武术,这些武术中吸收了 各地各家的武术技法,如四川的枪术和福建的棍术等。以少林 武术为基础,将其他武术的精华融入到自身套路当中,使其成为集天下武术之大成的少林拳系,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少林派因为收纳的武学技法众多,成为了北方拳派的代表。几 乎所有北方拳种都与少林派有关,如梅花、炮拳、红拳、弓力、 劈挂、通臂、短打、秘踪、拦手、螳螂、七星、昭阳、关东、八极、戳 脚、鹰爪,以及长拳、猴拳、芸家拳、岳氏连拳等,这些被吸收进 入少林门墙的拳种的套路和功法都各具特色。根据后人的综 合统计,少林派的武术套路有七百多种,其武术体系是尤为庞 大的。少林拳以外家拳为主,其风格刚劲勇猛,这种特点的形成 与中原人的身材体魄有关。中原人的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性 格直率豁达。其拳法套路以强调四肢动作为主,拳路开合幅度 比较大,动作迅速,力量大。少林拳系中讲究肢体运动幅度的 充分运用,深谙放长击远之法。拳法中腿的利用率很高,这也 是由中原人的身材决定的,他们生来便拥有突出的长腿优势。少林拳的套路比较简单灵活,拳法偏重于格斗的实用性, 花样比较少。性质质朴,刚柔并济,攻击性和防御性都有很强 的目的性。少林拳的步法灵活多变,进退得法。起与收的动作 迅捷,转体如转轮般连贯迅速,跳跃动作要求起步轻巧,腾空 高。少林拳套路中的组合动作不复杂,而且动作数量少,完成 时间短,很多动作都是直来直去的,虽然直白却迅猛精悍。少 林拳的眼法讲究以目视目,头部端正,眼睛始终盯着一个点, 以余光兼顾其他方位。站立时身体笔直,挺胸抬头,两腿并拢,双肩放松。手臂攻击的时候,肘部应用灵活,以随时调整弯曲 度适应进攻和防守的需求。手臂伸直攻击为防御性进攻,手肘 弯曲则有很强的进攻性。使用少林拳时,重心的控制非常重 要。不论是迅速进攻还是静待严防,都应时刻保证身体平衡, 做到动作轻巧,步法沉稳。少林拳法中的基本功训练是技击术和套路的前提和关 键。常见的站桩方式有马步桩、椅子桩、丁字桩等。站桩时需要 配合相应的眼法、脚法和手法,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做到眼 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训练手部进攻技法和力量,比如抓、 拉、推、举等。身法在少林拳术中也比较重要,少林拳讲究身体 藏而不露。在进攻和防守时,尽可能缩小自身展现在对手面前 的可攻击面,使对手难以攻击到身体的要害和薄弱部位。在战 术的运用上,少林拳讲究虚与实的结合,常适当采用佯攻和佯 守。动作上迷惑对手,虚晃的招数运用得当,做到声东击西,攻 其不备,调动对手,令其产生判断上的失误,继而趁机攻击其 要害部位。依据少林拳的习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和对练两大类,其中 单练的拳种和套路最多。洪拳目前被承认的类型共有三种,包 括小洪拳、大洪拳和老洪拳,小洪拳有两个套路,大洪拳有十 二个套路,老洪拳有一个套路。此外还有四个套路的通背,、三 个套路的罗汉拳和炮拳,两个套路的长拳、关东拳、青龙出海 拳和梅花拳,一个套路的朝阳拳、长护心意门、扩身流星拳和 龙虎豹蛇鹤拳。对练则有六个套路的六合拳。少林的拳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现在还比较常见的拳法。少林五拳也叫做龙虎豹蛇鹤,是一种模拟自然界动作形 态和动作的拳种,属于象形拳类。该拳种利用手部和身体的姿 势模仿龙、虎、豹、蛇、鹤这五类动物,拳法激烈朴素,形神兼 备。少林五拳的创始人是嵩山少林寺的秋月和尚,他圆寂后将 拳法传授给觉远和尚。拳法得以流传下来主要依靠二人共同 撰写的关于少林五拳的书籍《少林五拳精要》,在这本书中,五 拳的技术要点都有比较深入地阐述,五拳各自的身法、手法、 脚法、眼法和步法的介绍都很系统和完整,因此得以流传至 今。少林五拳刚健有力,注重姿势和动作的形态和神态,以及 意志与形体的融合与统一。例如站立姿势中的鹤立,跳跃中的 豹窜,进攻中用的蛇缠,以及很有威力的虎啸等。以上动作不 仅在外形体态上做到了惟妙惟肖,其动作也很有特色。习练五 拳前应先掌握长拳和南拳,同时内功和外功的配合也很重要。少林花拳在少林拳系中,花拳是比较鲜见的,它是柔拳的一种。其 拳势流畅紧密,力量柔中带刚,动作轻而迅速,攻击时身法变 化多样,防守严密,滴水不漏。进攻的动作连贯,如行云流水, 缓急有序,张弛有度,攻击的频率由快到慢几乎没有过渡。花拳的套路中,其动作组合都比较简洁,但每个动作都很精悍利落。少林花拳适合配合使用短兵器,用花拳的人常使用的器械是燕子铛。这种武器其实是一种双手使用的短刀,短刀 的外形与飞行中的燕子相似,因而得名燕子铛。短打动作和短 刀结合起来使用可谓相得益彰,即便在空间十分狭窄闭塞的 地方打斗也能发挥出全部拳法套路。花拳的跳跃动作轻盈如 燕腾空时也能充分运用各肢体迅速出击,体态柔软优美。

浏览5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