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是说,无论生产任何产品,要出好产品就必须用好工具,而且还要善于使用工 具。产品的质量好坏,一半出自原料及工具的好坏,一半出自技术。二者相互为用才能出好成果。反之,其成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就浅谈一下书画用材和工具的性能及用法。
一、毛笔的性能及其用法
毛笔笔性有刚有柔。刚能发笔之性,柔可发笔之情。笔管直而刚,笔头柔而松。刚能使柔,柔为刚用。即是说,刚直的笔管能使松柔的笔头,笔管有指挥的作用,笔头有发挥的本能。此笔之性能也。
既知笔之性能,然后才能抒其性情。知性在心,抒情在指。古人 云:用笔在执,但执必用指。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说明笔之性能和用法的话。原文说:“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祛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也。怎样执?就是握管有长短,落笔有轻重。短用笔之性, 则笔锋落纸浅而抒其情。长用笔管之性,则笔头落纸深而抒其情。 简言之,长提必深,宜于写大字。短提必浅,宜于与小字。假定笔管为五寸长度的标准,用笔时由笔头与笔管相接处起,长提向上三寸则笔管沉,笔头下落必深而重。短提向上一寸则笔管浮,笔头下落浅而轻。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就是前后纵,左右横,此乃横与竖也。左下牵成撇,右下掣为捺。右横左扫,亦必牵掣。纵横牵掣虽 属四动,但其实是两用。纵横与牵掣相承相辅。横竖里有牵掣,撇捺 里也有纵横。转,谓钩盘环迂之类是也。就是内钩向左,外环向右, 竖极出钩,横极可环。钩化为句,环化是乙,以及之走等字。盘者,悬 也;迂者,回也。里回外盘,自然之象。环必盘,钩自迂。笔笔相承, 长短互用,刚柔相继,软硬并举。用,谓点画向背之类也。此是互相 呼应也。点有正有偏,一点必正,两点定偏。居正中定,无可移动。 居偏则左右互应,应必相向,两划并行也。左内弓右外捆,有时相 向,有时相背。两划相对谓之向,反之则相背矣。
书谱的“四由”,最后一由的用字,主要用在字的结构和笔划的安排上。以下又说方复 数法归于一途。偏列众工错综群妙,举前贤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这几句话,就是说笔的性能。既然说笔之性能的“四由”然后还要归纳到一起,所以说一切功夫互相错综,表现出笔画成字的巧妙。这是孙过庭的自创。因此最后说举前贤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希望后学把此•'四由”当作写字的法规。可见古之学者的苦心, 令人起敬。
孙过庭书谱所写的“四由”,给后人打开了写字的大门,我们不 能辜负古人的良苦用心和热望。下面详述之。
第一,他所说的“执”字,就是讲如何执笔。总的来说,“执”就是 指,指要有方向,要有法则。手执笔管,是人用笔,不是笔使人。人用 笔从心所欲,指其所指。笔用人任笔所行,指非所指。因之,执笔要 活,活则灵反之则死,死而滞。初学写字重在执笔。永字法、田字、米字、九宫格,都是执笔的规格和运笔的法则。此中道理正与孙过庭之“执”相同。所以小学生写字要先在格子上描红,令其掌握方位,达到指其所指,久而久之,自然掌握其中的规律
执笔的姿势多种多样,但必须懂得笔锋、笔腮、笔肋。执笔不要拘泥。否则,难以达到八法及各种格的要求,更得不到八法和所规定的方向。
方向与位置都离不了前后左右中及四角。术语叫作四正四隅 (字拳主要功法即出于此,这是执笔的必经之道)。其次谈谈长短深 浅。长短是提的高低,深浅是落笔的轻重。深浅长短相辅相承。用长短必须知深浅,知深浅必须用长短。执笔越短,落墨越轻,轻则浅。执笔越长,落墨越重,重而深。它有提拨挑按之法,岂容笔直立泥于正乎。如是乃谓之执,古今只有三人明乎此。即刘牖、何绍基、 包世臣(包创有拨镣法)。
第二,所言“使”字,即使用笔管也。在执的基础上,发挥笔之性能。用笔管前指谓之纵,后拉叫作牵,笔管左右拨能出横,横折谓之掣。此是用米字和九宫格也。即是笔动作出前后左右也。纵有退进, 横要顾盼。前指谓之进,后指谓之退。前后又可作内外讲。外进而内退,左指谓之顾,右指谓之盼。执笔行之于四正四隅即武当拳之八法也。
第三,所言“转”字,即发挥笔之力也。概有纵横牵掣之笔,锋芒 (笔头)随之变换,则出钩环盘迂之形,要在“转”字上用功夫。
第四,所言“用”字,即笔尖之锋写出四正四隅之情与神。一点 着纸,变化万端.笔划的结构乃成字形。此中则有向背,相向内括有 神,相背弩拔有力。颜真卿之弩拔即出于此,苏东坡的萧洒更不例 外(请看麻姑仙坛记,醉翁亭记)自能明笔向背。这是我对•'四由”的 认识分析。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这一问题,可以结合上节所说认真对 照体会。下面再说说作画的用笔(以山水为例)。画山水怎样用笔呢?首先是立章法,章法一立则用笔有着落。用书法之笔立章法,以 勾勒写轮廓。笔要单摆浮搁,不拘不泥,不乱不狂,用圆笔如楷书, 用侧锋为隶体取草书之飞动,摄篆书之奇古。淡钩要实,重钩要虚。实不超全形,虚必断续有法。万不可疏忽。点染烘托乃用笔之变,要从书法中吸取画法,书笔即是画笔。殊途同归,字写得好,画自然妙。写写画画,画画写写,笔法的奥妙则同源无二矣。
二、水墨的性能及其用法
水与墨两位一体,相辅相承分不开。墨为体,水为用,墨无水不能显其体,水无墨不能为其用。水阴而润,墨阳而苍。墨以松烟减胶为上,浓而不黑,淡而不薄。善用多色,巧施方艳。所以俗话说“水墨丹青”。墨性凝而实,水性溶而虚。用分浓淡干湿,浓不可滞,干不可燥。写字要浓中有润(明董其昌善此),作画淡要无痕,浓淡干湿 四者要互相陪衬,方能鲜明多彩。字之轻轻如蝉翼,重若奔云。画之云烟雾霭,忽隐忽现,均乃水之妙用也。水墨永远是分不开的,此即水墨之性能也。
画山水轮廓既定,不过是山水之大概,既无山石之分,更无层次之别必须由整化散(即把整的轮廓分而化之),遂有皴点渲染之 法焉。因之有黑白燥湿之别,用淡要活,用深要碎。黑以提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愈少愈好,惜墨如金。白宜鲜白(淡也),用于水岸沙滩。此乃山水用墨之大概也。
【注释】深墨淡墨可以预先调好,储于墨也,墨白之墨必须新研,剩墨陈墨宜用收拾,总称曰五墨。
三、纸的性能及其用法
宣纸有多种,其性能各异,有生有熟,生者质性灵,熟者质涩紧。有加矶者,有洒金者。矶多不可用,只能书写。金笺必须拭而后使,旧纸可配古墨,各有所长。纸在书画工具中占有重要地位。用纸必要先选择其性能,然后再详参水墨用法,则可书画矣。
生宣其性吃水,因其质松,时不容缓,手法一慢,则泛滥不可收拾。熟宣比较好些,生纸实难。画山水多用生纸,先淡墨或淡色泼出大概,略现山石树木雏形,然后在此雏形上加以勾勒,勾完再加皴点。则得心应手矣。
丙•什么叫书法
什么叫书法?就是有法度按规律来写字。写字的方法很多,不外“潜神择合,远乖去俗”。要静其心,凝其神。心静则神凝,凝则诚, 诚则灵。“择合”者是选择适合于书法的。远五乖是远乖离背于书法的。孙过庭书谱曾指出五合与五乖,录于此加以解释。
原文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全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
【注释】这几句话说环境不合必乖。写出字来不是刻板,就是疏散凋零。环境相宜必合,写出字来就流利舒畅。大概说其原由。
[原文】神怡务闲
【注释】精神安怡,事务很闲,事少神安。一合也。
1(原文)感惠徇知
【注释】自己有所感而自知,精神有所惠通。二合也。
【原文】时合气润
【注释】时光和合,气候不冷不热,精神爽朗。三合也。
【原文】墨纸相发
【注释】好纸好墨,其性相发,得心应手。四合也。
【原文】偶然欲书
【注释】有时偶然对书法有所冥悟,心血陡升,自己愿意写.五合也。
【原文】心遽体留。
【注释】心急遽而体留滞,表里不一,一乖也。
浏览4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