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战术是指在一般打斗中所必须遵守的指导攻守局部的作战战术,是武家 在搏打厮杀、攻杀战守、浴血拼杀过程中打斗双方所必然要争夺的攻守着法把持, 是必须争夺的攻守局部或全局的作战基本格势,是最棘手、最现实、最具体且随出 随人的攻守作战战术,由先手战术、得手战术、高手战术等三大战术组成。
一、先手战术
先手是指武家在临阵三杀中自己具有先动作、先动手、先攻击的主动权、优先权,是进行三杀的攻守契机把持。自古就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之说。其实, 先下手与后下手都是各有利弊的,是辨证的。当然先下手能给对手带来麻烦、伤害、 死亡,对武盲来讲也许是致命的,但对武家来讲会给自己带来作战的理由、人气、动 力。所以说,先下手绝不是武家所提倡的正道o后下手能给对手带来作战的舞台、势 气、可趁之机,对武盲来讲也许是无可奈何的,但对武家来讲会激发自己的斗志、磨 炼自己的意志、推动自己的攻守进步,给对手以针对性、灭亡性、毁灭性的打击。所 以说,后下手也绝不是武家所提倡的正道。唯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和对手的具体情 况以及相关的社会情况,选择合情、合理、合法的自然攻守形式或者阴暗、密闭、神 不知鬼不觉的无为攻守形式来审时度势地开展攻守,才是武家所提倡的攻守正道。先手战术是指中国武家利用自己先动手的主动权来压制、控制、抑制(攻守三 制)对手并伺机出招的一种攻守战术设计,是我先出手他后出手所形成的攻守战术 施展形式。其实,临阵作战双方是皆有先手攻击权利的,二者的先手与后手角色是 随时都可能转变的。也就是说,临阵攻守中总会有两种难以琢磨的阴阳势气伴随。 当攻守之阳气伴随时,自己就会顺手顺足、顺架顺式、不可一世、锐不可当、不可战 胜,而占足了作战的先手,同时这也是先手所拥有的阳性特征。当攻守之阴气伴随 时,自己就会背手背足、逆架逆式、无法招架、没法应对、无可奈何,而占足了作战的 后手,同时这也是后手所拥有的阴性特征。而先手与后手的更替,往往是在自己不 守格道、狂妄自大、浮躁厌烦或者在万分小心、死板教条、不敢轻举妄动下而丢失作 战的先手的,这同时也是先手拥有者所忌讳的问题。临阵的先手战术采用,关键在于自己作战战术出手的先后,即在对手即将出招 的瞬间,自己却以正克的招法攻击对,是令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而没有还手之力的攻 击,是在出手气势上真正压倒对方的攻击。这完全可以通过对对方过去作战精神、 性格、胆识的感悟判断而出的,或者通过预先的超常攻击渲染、演绎、故事给对手造 成心理负担而欲出而不能,但更重要的还是临阵攻守中极为具体的战术施展预测、 感悟、抢先。如果在临阵战术施展中不会预测、感悟、抢先,即使对手原有几分胆寒、 害怕、拘谨,也会随着作战回合的进行而散失自己的先手。中国武家认为:但凡冲 突,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不击他就不垮,你若强他就会弱,你若弱他就会狂,你若勇 他就会懦,你若懦他就会猖,天经地义,对抗之必然。
二、得手战术
得手是指对手的架势、动作、格律与自己实施的动作、招法、策略不谋而合所形 成的攻守战术施展,是自己能得心应手展现攻守智慧、能力、技巧的良机把持,是得 手战术施展的契机把握。自古就有迟不如早,早不如巧之说。其实,巧合也必须建 立在自己对武术功夫、技艺、招法的系统掌握,如果自己对功夫、技艺、招法一无所 知,也就不会有巧合一说了。所以说,任何东西的形成都是有前提的。如果自己不 懂,再巧、再好、再贵也是无济于事的。这也正是中国武家要求必须博古通今、通天 晓地、博览群书、熟知百家的根本所在。得手战术是指中国武家利用自己得手的天赐良机毫不迟疑、含糊、犹豫地展开 攻击的战术施展过程,是自己攻守智慧、能力、技巧的一种发挥,是对手的进攻恰好 与自己的攻守相格匹配的攻守良机展现,是自己在战术施展过程中得手、得劲、得 癖(攻守三得)的综合体现,是敌我招法匹配、巧合、吻合的精彩对局,是自己攻守获 胜的最好机遇。其实,在临阵作战中双方都会有得手、得劲、得癖的时候,对没有进 行系统得手战术训练的人来说,大多都是感觉到了,也过去了。所以说,对得手战术 的实现来说,主要在于得手机会来临之前你能不能预测到、准备好、随机迅速出击, 主要在于在战机出现的瞬间你能不能把它抓住、能不能从容地发起攻击。临阵攻守实践证明,所有攻守得手机遇都是瞬间即逝的,是容不得半点考虑、 分析、琢磨的,必须随手、随势、随机(攻守三随)开展战术性的攻守对抗。攻守现实 中往往是自己一旦进入得手空间,自己就会越打越顺,展现机会也越来越多,战术 发挥也会越来越好。一般来讲,自己的得心应手机遇和空间几乎都是不重复的。如 果自己总是在寻找、等待、调度中盼望着第二次的得手机遇的出现,往往都会造成 自己在打斗空间的滞留而一蹶不振。中国武家认为:时也,运也,命也,三位一体, 与时俱进,奔流不息,空而不空,间而不间,故空间者,天之时,地之运,人之命也。还说:空间如潮,后浪推前浪;空间如流,后势涌前势;空间如风,后疾随前疾。如潮 如涌,势不可挡,随之者盛,停之者退,锤之者先。”所以,只有在作战前自己打造好 许多的自动化攻击模式,练就好自己善在临阵中的创造、寻觅、把握,只要得手机遇 到手即可一举战胜对手。
三、高手战术
高手是指自己在功夫、技艺、招法、战略、战术、战法(攻守六要)上明显高于对 手的作战选手,是武术三杀战术的实现者。自古就有高手出马一个顶俩,圣手用兵 天下归心之说。其实,高手、圣人、神仙与邪恶、妖魔、鬼怪,都是炎黄子孙对不同能 人的一种称谓,二者都是非常厉害、杰出、势不可当的,根本区别就是高手、圣人、神仙 恪守人的道德、礼仪、规矩,而邪恶、妖魔、鬼怪却不恪守人的道德、礼仪、规矩。所以说, 作为一个人无论如何也得恪守人的道德、礼仪、规矩,否则就是邪恶、妖魔、鬼怪了。古 往今来炎黄子孙的道德、礼仪、规矩就是通过严格、系统、全面的修德、振兵、治气来 强调、维护、延续的,而“修德、振兵、治气”就是中国武术的三大根本内涵。高手战术是指中国武家利用自己的高超优势毫不迟疑、含糊、犹豫地在实战中 施展既定攻守战术所形成的超常作战战术,是以精湛、巧妙、奇特等攻守六要所发 起的战术性攻击,是临阵我之进攻章法、招数、计谋明显比对手高一个技术层面的 对局,是放手开展攻守六要性作战的理想彰显o其实,对任何一个作战双方来讲,都 会有自己优势、优先、优秀的一面,关键是自己以及自己周边的人、师父、长辈是否 能感觉得到、指得出来、树得起来,关键是自己与对手相比那些不如对手那些明显 比对手强的感悟、认知、建设。所以说,对高手战术的实施,主要在于自己明显超越 对手之武术攻守战略、战术、战法的发挥,主要在于对手的武术修炼到底有哪些可 以、容易、巧克的严重缺陷。只要在临阵三杀中能够充分做到以自己绝对之强,来巧 克对手之弱、短、缺,就会使高手战术得以展现。中国武术三杀中的临阵优势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忽略自己的优势就等于放弃 了自己。但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优势也等于自杀,过低估计对手的优势就等于找死过高估计对手的优势就等于虐待自己。中国武家认为:优势者,胜之保障,利之前 提,赢之先决,不可不顾,不可不察,不可不辨。所以,武家只有在作战前、作战中真 正知道自己的对敌优势以及对手的攻守优劣、攻击强弱、下手深浅,才能做到真正 意义上的立势而攻,立势而击,立势而打,进而一举战胜对手。另外,在一些比赛中 自己也可以采取主动性、针对性、绝活性的战术进攻或使用三规所允许的高难技术 而一举战胜对手。也就是说,当自己与对手的比赛分值相等或落后时,自己必须采 取高手战术开展最后时机的攻击,反败为胜的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第三节常见战术
常见战术是指在一般打斗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指导攻守局部的作战战术,是武 家在战术学习、掌握、应用中首选应该熟练的攻守战术。它是武家在攻杀战守中绝 对不可或缺的战术开展,是比赛、格斗、攻杀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局部基本战术实施, 是教学、训练、锤炼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局部规范战术展现,具有极为普及的战术指 导意义,由直攻、强攻、佯攻等三大战术组成。
一、直攻战术
直攻是指自己向对手所发起的门对门、面对面、当对当且毫不回避的直接攻 击,是有效阻击、制止、扼杀对手所必须的攻击,是动物攻守所表达出来的直接攻 杀,是极为硬性、刚性、烈性的下手战术,是最现实、最有效、最直接的冲突。其在武 术三杀中的应用是有条件、有准备、有计划、有前提、有辨证的,即在武术三杀中该 直攻的时候就必须直攻,不该直攻的时候即绝对不准直攻。直攻战术是指自己向对手所发起的门对门(门户相对)、面对面(八面相对)、当 对当(直截了当的攻击)且毫不回避的直接攻击战术,是自己在没有躲闪、虚晃、遮 拦、庇护、假动作掩护情况下所进行的战术性出击,是自己使用既定招法所开展的 毫不犹豫的战术进攻,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当面锣对面鼓的一种战术性战斗。中 国武家认为:直攻者,不偏、不移、不缩之攻,不躲、不闪、不退之击,不怕、不畏、不 惧之杀也。并说:直攻者,武之强硬,戎之野蛮,兵之霸道,无章无法而拼也,战之 昏庸,抗之激动,格之狂妄,乱章乱法而拼也,斗之吃透,攻之看透,杀之理解,尖章 尖法而拼也。还说:战中自有战中利,无战而不稳,争中自有争中益,无争而不前, 拼中自有拼中乐,无拼而不胜,搏中自有搏中趣,无搏而不取,舍中自有舍中得,无 舍而不得。所以说,直攻战术虽然凶险、危险、惊险,需要足够的胆量、勇气、气魄、 无畏、敢为,但一旦尝到直攻战术的甜头,就会不屑一顾地使用这个战术。因为,一 旦直接打入敌穴,就会使对手一败涂地。倘若敌强我弱,那就如同飞蛾扑火、以卵击石、螳臂当车,等同于自取灭亡。在中国武学的武术攻守战术中,任何战术的应用都是有条件的。其中,直攻战 术的应用,均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当对手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弱于自己时;第二,当对手的进攻动作不够熟练时;第三,当对手的体力不足时;第 四,当对手的防守姿势出现空隙时;第五,当与对手的距离能有效地使用进攻招法 时。都是直攻战术施展的大好良机。
二、强攻战术
强攻是指武家采取强硬措施突破对方防守所形成的最为强烈、强悍、强大的特 效攻击,是主宰、独立、自主所必须的支撑,是政权、法律、制度实施的根本,是说话算 数、言而有信、违法必究的大前提,是武家竭尽全力所追求、打造、实现的主导性建设, 有专政、镇压、消灭一切反人类罪行的必须,是人类主义、理想、思想实现的硬道理,是 扶正祛邪、惩恶扬善、替天行道的硬道理,是树新风、立正气、扬气节的硬道理。强攻战术是指武家采取势不可挡的强硬攻杀强行粉碎对方防守所形成的最为 强烈、强悍、强大攻击的攻守作战战术。其是在自己比对手强悍的前提下不考虑对 手感受、不顾及自己得失、不分析战斗结果所形成的势在必得的攻击战术,是按照 既定招法来死打硬拼、死不回头、不成功便成仁的一种格杀战术,是武家所必须追 求、拥有、实现且不可轻易实施的攻杀战术。中国武家认为:强攻者,强烈、强悍、强 大,死而不退之攻,超级,尖端.科学,阴而恐怖之攻,空前,绝后,无比,势不可当之 攻也。并说:强攻者,武之盲战,戎之盲杀.兵之盲攻,无章无法而强夺,不管不顾, 不招不呼,不吭不哈,乱章乱法而强占,看之透者,视之穿者,观之心者,尖章尖法而 强取,命之从者,令之行者,法之守者,缩手缩脚强霸也。还说:强中自有强中手, 硬中自有硬中汉;能人背后有能人,高人背后有高手。所以说,强攻战术凶险、危 险、惊险(攻守三险),需要足够的胆量、勇气、气魄、无畏、敢为来支撑。强攻者只有 在强攻空间中尝到甜头,才会在实战中不屑一顾地使用强攻战术。也就是说,强攻 者一旦打入敌穴进入强攻空间,往往都会使对手一败涂地,尤其是与穿插等战术的 配合,更显强攻战术之威猛。但是,在敌强我弱情况下适应强攻战术,那如同飞蛾扑 火、以卵击石、螳臂当车,会变成武家万般无奈的杀身成仁。中国武家的杀身成仁是 崇高伟大的,但他们都属于学艺不高、不精、不湛的武家,都属无奈之壮举。所谓强 攻空间是指武家在开展强烈攻击时所感受到的天人地顺手运化。古往今来的武术攻守战术实践告诉我们,临阵的强攻战术应用,必须具备以下 六个条件:第一,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必须要好,但技术可以不如对方;第二,身体 素质要好,技术要比较全面,但比赛经验可以不如对方;第三,对方的近战能力比较 差时;第四,对方的耐力比较差时;第五,对方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时;第六,强攻不是 盲干、蛮干、瞎干,而是通过强攻战术来实现自己之攻击目标的。临阵攻守中的强攻战术,大多应该应用在即将结束、最后一拼、可置敌于死地 的关键时刻。假如强攻不下,就意味着比赛的结束、攻守的继续、格杀的深入、作战 艰难、体力的不济。因为,强攻战术所需要的劲力是全力以赴的付出,如果自己的体 力耗尽了,还没有拿下对手,那接下来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强攻战术是绝 对不可随意使用的,任何局外人士、上级、主管的干涉都是危险而致命的,只能当做 是无稽之谈,必须坚决把控、绝对杜绝、彻底打消。故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 说。因为,在千变万化的输赢之际、胜败之时、生死之间,必须亲临把持,局外的任何 说辞都是虚假、猜测、估算而不会切合实际的。故有“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 尝一尝之说。在万物相互对立统一的自然世界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高低,都是大 自然和谐发展的必须。所以说,凡在武术攻守中能使自己获取胜利的就是高的好 的,凡使自己失利的就是低的坏的。任何局外人士只有提醒、关注、支持和把握全局 的权力,只要超越这个权力无论如何对战局都是不利的、也许是致败的、甚至是毁 灭性的,总之都是绝对不可取的。故有百般无用是书生之说。作为最高统帅,如果 觉得不稳妥、不合适、不地道,可再派一支稳妥、合适、地道的人马来参战,任何无味 的替换、干预、指挥,都是武家所大忌的。
三、佯攻战术
佯攻是指武家采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阳奉阴违等攻击所形成的真攻假动的 攻守,是自己表面真实而实际虚假的虚张声势性攻击,是假装、扮演、欺诈性的攻 击,是诈唬、震慑、威慑对手所彰显的攻杀,是骚扰、干扰、搅扰对手的进攻,是说话 不算数、言而无信、违法不究的虚无攻击大前提。佯攻战术是指武家采取表面真实可靠而实质虚无缥缈的假装性攻杀所形成的 最具戏剧性攻击的攻守作战战术,是应用虚幻、捉弄、假装等手段使对手产生错觉 的战术,是假性下手作战的攻杀战术,是自己应用有目的、有章法、有模样的虚假攻 击所造成对手恐慌的一种战术,是把对方引入、导人、骗人歧途而发起克制性进攻 的一种战术。在临阵实质性攻守中佯攻战术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曾受过佯攻之招 法、手段、技巧伤害过、影响过、毁坏过的武盲,是最为有效的。中国武家认为:佯攻 者,虚之真实,假之自然,装之实在,乃虚张声势之攻也。并说:佯攻者,着而不着, 放而不放,随而不随,弃而不弃,贴而不贴,离而不离,入而不入,出而不出,下而不 下,虚而不虚,对而不对,攻而不攻。还说:佯者计也,可不中其计,可将计就计,可 尚克之计,万不可不识,不可不顾,不可不解。所以说,佯攻战术真中有假,假中图 真,假中图赢,故内藏杀机、机关重重、凶险无限。其最终目的即关门打狗、瓮中捉 鳖、坑中擒获、谎中求得、假中求真。所以说,对于任何的佯攻战术攻击,必须小心应 对、打破阵局、伺机打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对所有的攻守战略、战术、战 法、计谋、计策、伎俩,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破解、克治。佯攻战术在本能(动物之间)对抗、原始(人与人之间)对抗、功夫(初级武家之 间)对抗、招制(中级武家之间)对抗、无为(高级武家之间)对抗等五种不同层次对抗 的任何一种对抗中都是非常有效的。尤其在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原始对抗中,在 与动作反应快、防范能力强、疑心比较重的对手作战时,直接进攻是极易被防守、截 击、阻格的。此时如果使用佯攻战术,那是极易成功的。如果再配合指上打下、指下打 上、指左打右、指右打左等攻击策略来迷惑、转移、分散对手的攻击力,并在佯攻中克 制、瓦解、破坏对手的机灵劲儿,待对手乱套后,再乘机攻击而一举战胜对手。
浏览7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