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浩瀚万籁生, 透析微妙承高境, 不作低庸求上乘, 人生早晚归大限, 社会自有规律在, 民族国家忠心志, 淡泊名利成大器, 钱帛虽多非为贵, 境界造诣无价宝, 尔若从中有得获, 崇尚至理弥高远, 拳达化境莫生傲,识破有无变化中大度从容诸法通生死胜负莫心惊莫为得失损真精人皆入世善念行宗师使命牵正宗拳重操守道德中清心治本视生平 但得施为益众生观念正确要理明 宏图大展即服膺, 四海同心延大成,拳学研求追求的目的是高深境界和造诣的精深,从而也完全体现拳学观点的功、理、心法深层次内含的水准。王梦斋宗师在《大成拳论》中有 “造诣何能尔,善养吾诰气”,“余虽不敢谓本拳为无上之学,若以现代及过去论,信他所略而我独有也”,亦有“拳道极细微,勿以小道视”之论。王梦斋宗师的拳学观点是站在高深境界、浩然气宇与精深造诣拳学层次的大道之为。所以首先是境界高远、意境弥深、理念深邃的层次来认识、对待拳学观的总体之上,从而求其作为有原则境界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而言,而高深境界的作为也必然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与其它一般水平的观念有着截然不同区别的具体内容和原则目的的。境界的高深必来源于观点、观念、思想的高深。高深的观念亦必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有正确、深入、透彻的看法、理念为基础,而后才能由高境界的目的目标入手,以达高境界、深造诣的作为。如以一般性的就武论武、以拳研拳的粗浅观点对待拳学,不以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方面深层认识的正确观点为根基,就必然成为只求打斗的武夫了,又何能成为拳学家?其拳艺亦必流于庸手之列而难觅高深。研求拳学者不从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全面性认知境界入手,又何能有宏图大略,深邃精义,意境高远、气宇浩然、造诣精深的渊博认知和高效、高能的作为。如用俗言解,上述的正确境界和作为均来源于人对宇宙、社 会、人生等方面的深入、细致的研求、析解与看法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的层次水平如何而定。所以高境界的拳学观,首先来源于对上述各方面观点认识的程度的提高和正确地将这些高层次的理念融于拳学观的总体之中,而后才能在实际体认、悟求中追求高境界的修养、高境界的作为和高层次的效用。宇宙观在哲学上也称世界观。宇宙观是指人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相对立。而辩证法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也是相对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一切天体的总体“宇”是指无限空间而言“宙”是指无限时间而言。拳学研求的拳学观,亦与宇宙观的看法、观点、思想密切相关,亦与空间性、时间性的认知、运用相关(空间性、时间性内容在前文中有 细解,在此从略)。正确的宇宙观是把世界上的所 有物质世界看成其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 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 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 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和变化。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 映,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可以 认识的。在拳学观中,对宇宙、世界的看法、观点 必须正确,而后在拳学研求时才能具有正确的哲 理根据以研究、体认、参悟拳学的髓理、内含,从 而形成正确科学的拳学拳理、心法理念,使其融于 拳学之中以提高对拳学功、理的认识、研求,乃至 提高、发展、深化、升华。在研求拳学时,拳的本 身与形成、发展过程是有其空间性和时间性的(上 文中对时间性空间性有解,在此不赘述),而拳学 也是有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客观规律的。拳学 功、理本身也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其 根源亦是其发展根本因素所定,亦是因其内部的 矛盾性因素所致,拳学功、理应用中形成各种矛盾 着的对立面同样也是既统一又变化,只要能将宇 宙观的正确观点,用于拳学观和拳学的实际体认 和研求上,对正确认知、体悟、参研拳学内在因素 和深髓的悟解、掌握、运用科学、正确,必将形成 对拳学研求非常有利的助益。王笏斋宗师自号“矛 盾老人”,其对矛盾统一论有非常深的理解,在其 拳学的发展过程中,王爹斋宗师的拳学观也充分 体现了矛盾论和宇宙观的许多学理将其融于具体 的功、理内容之中。如王梦斋宗师的“互为互用”、 “打即是顾,顾即是打”、“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 紧紧松勿过正”、“意紧、力松”、“机变无形”、“一 法不立,无法不容”、“一动一静互根为用”等均符 矛盾统一论的宇宙观原则和规律。王梦斋宗师在 《大成拳论》(试力)一文中有“是以吾感天地间 之一切学术,无一不感矛盾,同时亦感无一不是圆融,然而须打破圆融,统一矛盾,如能融会贯通, 方可利用其分工合作,否则不易明理。” 1944年王梦斋宗师在《大成拳论》中的上述拳论,充分说明 了王梦斋宗师当时亦早已在拳学观、拳学理论中, 对宇宙观学理的内容、法则、规律的正确运用的实际体现,而后方有此经典的高深宏论,这也是王斋拳学观的高境界素质的主要方面。在拳学功、 理、心法中的“虚实、动静、缓急、分合、松紧、 沉浮”等诸多符宇宙观学理相互矛盾、统一的内 容,在王梦斋拳学中的功、理融汇中的应用,不胜枚举。而王荽斋拳学中的“广包环宇,精至毫厘。” 亦从宏观世界观和微观世界的宇宙观的观点来析解拳学的功法、理义。在《大成拳论》(自志)中 王彦斋宗师亦有“以宇宙之原则原理以为本,养成神圆力方,形屈意直,虚实无定,锻成触觉活力之本能”,其说明王荽斋拳学是以宇宙原则原理为基础,从根本上运用宇宙观科学、正确的理念、观点来指导拳学的研求和结合于具体功、理的练用之中,是非常科学、实际的高层境界在拳学中的结合、实用的体现,是拳学理论与功法最高深的境界宇宙观方面质的升华结果应用于拳学中产生的尚佳功、理效用。所以研求拳学必须遵从王梦斋宗师拳学观的宗旨,站在正确宇宙观的学术角度的高境界目标上研求,方能在拳学实际研求中正确的运用先进、科学的哲学理念为手段作用于拳学的进一步深研、精修之中,以达高境界的拳学造诣和应用效果。
社会是指对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称社会形态,亦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而言。社会观是指对社会总体的看法。而拳学的研求亦与人类社会的总体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拳学的形成、发展、作用均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形成和社会行为、作用密切相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 特点、性质、观念,在不同条件下也直接影响、作用于拳学的发展和变化的不同过程。研求拳学,如脱离了社会的历史进程、脱离了社会的现实,就是脱离了实际。所以说拳学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变化相连、相通和相互作用的,有时是同步的。而拳学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只有明确拳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间的作用, 才能更有力地从宏观、综合范畴的眼界来看待、认识、研求拳学,以达独观大略的境界修为和综合、 广博的观念造诣。研求拳学必须从拳理、心法上对社会观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和正确的对待。因为人类社会包含着每一个人的个体和每一领域的人类群体(如研求拳学的个人和群体),研求拳者根本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的生存、生活环境的领域之夕卜。所以,正确的社会观是研拳者认识、对待社会的态度、行为以及正误、利弊的关键和准则,亦是与研拳境界、造诣、效果密切攸关的,而拳学的进步、改革、发展、一刻也不能脱离人类社会总体的进程之外,两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
浏览4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