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则无患,条件宜先达。 心法应实悉,莫羡镜中花。 境界定高远,究理博万家。 髓理何通晓,思维凭练达。求深从高人, 知理由基筑, 胸宽容万物, 造诣精进处,研求拳学一般认为对求学者应该没有更多的具体的特殊要求。也就是说,什么人都能学拳,任何人都可习武,只要用功就能学好武术、练好拳。 上述之言虽未尝不可,也是“有习必教”求习拳学 的普遍通理,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说是有益无损的 事。但对研求学精深之学者的角度来说,必须从拳学心法上认真要求透解其理,如只是按浅见的一 般道理,对待研求“拳学”的途径问题,则非为明达通透的深见正途。当知对于研习拳学每个人的个体具体情况的多种不同条件,如不深明途径作具体分析其结果在研拳效果方面则很难确定,即肯定出现有人可练拳,就有人不可练拳的事实,亦有现在不可练,将来可练的情况,还有此拳可练, 它拳不可练的具体道理、原则。如从教者方面分 析:有教甲不教乙之说,有今天教某人,以后可能不再教某人的实例。亦有今天跟某人学,明天不跟某人学的诸多情况及不时出现各种不利于研拳的问题等。所以“习拳必有成”之说和上述各种情况、 现象的出现是未解拳学习、教途径关系、条件所 致。对学拳、习武来说应是属于有条件、有原则、 有目的的行为,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只有从相对 的条件、原则、目的中加以鉴别,处理得当方为适法。如从心法上知解相对的道理、原则、方法目的和效果,自然能研拳无误漏而正确取舍定夺。所以研求拳学之初就应按正确的具体个人条件分析、 确定能不能学拳的问题,才是首要问题,如不从心法上达到先知、先明,草率行事,则学无成效者就会有可能出现。从大成拳心法对上述问题解(其它拳种在此不论),欲研求拳学(练拳、学武)之人当中,如从具备习拳条件上确定,小学生和幼儿不宜练大成拳,因为不具悟解能力,而一般都不能练大成拳的基础功,如站桩功,因为静不下来或桩时不能长而难于求效之故。而某些重症病人也不能练大成拳(重病恢复期的病人,应适本身条件或可练力度轻的养生功)。还应知大成拳养生功法虽有调节体 质、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功效,但从心法解, 真有病(尤其是重病)还应去看医生,不能把拳学和医学当成一回事,医是医、拳是拳,两者互有借鉴,但实质是两个概念、两个不同领域,武术、拳学是健身、技击为主,而治病、疗伤是医学的主旨。 如从途径上认为“拳学能治百病”那就错了,因为拳师、教练不是大夫,武馆不是医院。有人说“我 教拳能治病,什么病都能治”那其人不是骗子用此术骗钱就是神经上有毛病的人。所以病人是叫大夫治病,还是用拳治病的问题,如果选择的方向错了,就可能出人命!对此不可不明。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否适合练拳,确定选择练拳之途才是正确之选。另对根本抽不出时间练拳的人,从心法论在没有时间练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练拳,因为拳学的研求不光是看,也不单纯是听老师、教练讲功、教 理,而必须在看、听、学的条件下,再主要用练的 过程来完成拳学的体认,否则与看电视、听故事一 样,只是看、听点新鲜事物而已,学不到拳学真谛 精髓。就是有时间的人,天天坚持看拳谱,也不等 于练拳。所以自古就是“练拳”、“练武术”、“练功夫”,拳学的研求的心法是用艰苦、正确、长期、实练的过程,在老师的教导、纠正、传授下再经自己 的体认(即反复训练、悟解、研求、实践)长期练、 用的途径过程,才是研求拳学、掌握拳学的研求的正道。所以把学拳当作只“看拳”、“听拳”的学拳形式,永远都不能代替练拳所求得的实际拳艺效果,这也是心法之解。

再:意志品质太差的人从心法解最好别练大成拳(如果为了消磨时间,有时间就活动一下身体,把学拳当跳舞、游戏为目的的人除外,这种人只是以一般玩玩的活动身钻研“求”是追求拳学的高功、精髓,如无决心坚持苦练、无刻苦训练、无深悟精研,就不是研求拳学正确途径的心法髓旨,用无远大志向、无目的的随便处之对待拳学研求,是不可能研求到达拳学高深境界的,且不必分析老师的水平如何,如用 上述认识、态度来研求拳学者,肯定必然以失败而 告终。再有就是属于悟性特别差的人(指文化水平 太低的人,理解能力过差的人),就是选择了研习 拳学的途径,能刻苦用功,也不易达拳学的高境。 当然本文所指是智商太差者,应知人的智商是有 具体内容的:智商为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四方 面素质能力的综合,其在哲学概念的明确定义就 是以这四个方面素质在人的个体上的水平如何, 来确定智商的标准。智商有高、中、低等级别的分 类、定义、内容标准(因与本文关系不大,有关智 商的标准的具体内容在此从略),但是如记忆力太 差,老师教了而记不住,记不住就忘记了,忘了就 不能练,不能练就不能出功效;如观察能力过 差,其模仿能力必无,拳学功法的动作要领,形 体间架、角度、位置的一般功法要求都不能正 确理解、掌握,不能完成练功动作,又如何能 练好拳,更不用说深研、精求了;如想象、思维能 力过低,虽然能坚持习练功法,确很难在功法的基 础体悟中有大幅度的认知理解、分析的提高拳艺 的能力,又不能从拳学理、心法方面深研、广悟, 也不具备总结、升华的整体提高的能力和水平。所 以从人的智商能力分,来确定能否研求拳学的途 径分析,的确有不适研求拳学的类型:有研求一生 后只是平庸的类型,亦有极适研求拳学的成功达 境之类型。当然还有处于中等水平的类型,这是大 多数,但必须下更大功夫才能通过人为努力来弥 补条件的不足方能研拳有成。就是智商条件已达 最上乘的研求拳学类型者,也要看研求拳学的其 它条件是否具备(如老师的水平境界如何、练用 功、理的时间如何,对拳学的心法掌握如何,口传心授的高人指教的机遇如何等等),才能确定选择研求拳学的条件和后果如何而定,如只凭一时兴起选求研求拳学这一途径,冒然确定追求路线(方向),没有具体的心知、细辨,从心法讲此即为途径不辨、不明,易犯不慎、轻行之戒,多为处理不当违心法之则、方向、途径不明之举。所以,处世要有事先的三思、慎行,事后方有功成、无悔之果, 方是正道识途、明径之择。

从教者方面分析解,教拳授徒也不是来者必授,给钱就教,那是商人售货的营销手段,是做买卖,不是研求拳学。再深一层讲,如单纯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待拳学的学术研求,就是骗子蒙钱的作为。从心法解析,即拳学不是货物,而是学术、是国粹、是瑰宝,不能轻授不应得之人。如:不教品行不端之人,不授心术不正之人,不教不重武德之人和不授不学无术之人。有人虽不属上述品格低劣之例,但对其它修拳条件不备者,从心法论亦在不教、不授的范围之内本人就曾多次劝过不适研求大成拳的求学者,不要来班内向本人学拳,因 为教他也是白费事,其人根本不适练拳,若支持他练反会害他,不如拒授。这也是大成拳武德的一部分,明知对方练不出来,反叫人到武术班交费学拳,这是不道德的。总之,根本无条件办到和不能达到的事,不可办亦不可做!选习研求拳学也存在方向、定位、 条件对比、路子正确等途径之别。不能在不了解清楚、不明就理的情况下、用试试看的态度、方法, 来确定是否研求拳学的问题。途径(方向、道路、 条件、方式)如错了,其结果只有失败。所以主观 愿望和客观条件两者必须在相符的条件下,才是处理(办理)事物惟一的成功保障,千万不能不顾条件的,只凭一时热情、兴趣办事。研求拳学更应如此,从心法论因为拳学是升华为学术领域的特殊技能,也是意境极深的国粹,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奥超巅。

 

 

浏览3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