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修为亦应与造诣均达高标准,方为上乘之学。拳学之境界的层次高境:其一为达 “物物者非物之境”,其意即使物并非物。故拳学高层次是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谓力者非力”(王荽斋宗师拳语),即为恢复人类本能 之力、自然整体松整力之运用,去后天笨、拙之力的运用,故拳学重“无力之力,为真力”之说,亦为物物者非物“物物者非物”语出于庄子)的哲理之论;其二为“达无为之为而无不为",即指有为之为出于无为,不动之动即生生不已之动, 其为拳学心法的动静而一、互参而用,静为动之 始,动为静之用,动为静之为,静为动之源的拳学 心法的哲理原则。故老子曰“无为无不为",从意 境之学讲与拳学境界之间有相同之义理;其三, 为“力生有两、两则能一。”即指拳学心法的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对立统一之学。故王爹斋宗师《大 成拳论》中有“矛盾错综复杂须统一”之说。拳 学理、法、学、用,攻守、损养、利弊、高低、优 劣、正误、进退乃至成败、输赢、正斜等等之间均 系于事物的矛盾统一的本质髓理之中,识达合一 方为高层境界的标准。故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亦 为其理,而拳学中矛盾统一之学的境界修为,与 矛盾论的唯物主义学说的哲理相符,其四,拳学 心法的境界高识、高效中,亦应以意、力合一,各 项力量均由浑元扩大、空洞无我产生出来,以虚无 求切实、运用在虚空的主旨,故无我方可舍命而 战,无我方为不疑、不顾、不求生之为,此为勇者 求同死的实战心法;而无我方可无忧、无虑心胸 练达,无私心、无名利之求,一心一意静松以得 养生真髓,看透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正理,故 棋道中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此是识 知、广博的聪明智慧的研求、处世、达境的体现。 其与佛教的禅宗之云“万法皆空,即为实象”是知 本质(本来面目的实质)之哲理的境界,故拳学中 有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之说,与王笏 斋宗师的“侠骨佛心之热诚,舍己从人之蓄志”的武德境界的修为均皆此理;其五,为一法不立、无 法不容,我无执令对方亦无执的境界,故拳学有 不仅抗轻用力为有执,使用招术、方法、窍门、亦 为有执、应以无执破有执,故破执而无执方为上 境。故禅宗有“无法无执”的教意。即拳学应以本 能而用,非以思维而后用,方能出奇妙之胜境; 其六,为拳学境界中有致良知之修为。“致良知” 源于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之语。王笏斋宗师在 《大成拳论》中有“发挥良能”之论,亦有“良 知、良能为拳之上境之识”之说,其一为境界修 为以良知、良能方为上乘,良知是透悉事物内 部、根源的髓理之识,上述五项在拳学境界修为 方面均应达致良知之境方可。良能为用,良知为 识。故王守仁有“实如水流湿,火就燥。其势然也” 之说,此语之喻意为水流则必湿,火烧则必燥,其言真正大道之论、人间通理、造诣修为之真、识知幅面之广、运用达精之妙、义理深识之奥境,达一定境界修为时则尤如水流必湿、火燃必燥,是致知、致能之良(高境)必然形成的道理、事实,是宇宙法则规律中肯定出现的定论和结果。故王爹 斋宗师于《大成拳论》知行解释中有“然以能知者即能行,能行者亦能知,始可谓知行一致。非由真行之日,亦非由真行不克有真知之时也,诚以相需而相成,不二真理。学术皆然,武道尤甚”之 论。另在“结论” 一文中亦有“自不难深入法海, 博得要道,至通家而超神入化也矣。夫所谓通家者不仅于一门,而于诸般学术,闻其言,便知程度何似,是否正轨,有无实际,观其做法,一望而知其 底蕴。或具体、或局部、或具体而微,至用何法补救,自能一语道破。”综上所述是研拳之最高造诣 境界之目标,而能致达者则要看其各方条件(综合条件)如何而定,实非易为之事。

问:您对女士练拳、学武的拳学心法观点如何?其研求功效如何?答:自古以来就有女人习拳练武之风,如宋朝穆桂英。拳学研求从心法解于男、女是一样的, 故应一视同仁、同样对待才是。而女士研拳有时比 男士有更佳的优势比如在研拳时女性有专一、细 致、有耐性、追求执着,持久性强,心理思维方面 的本能直觉性强及多具悟性等多方面的优点和性格特长等优越条件。从拳学心法论,在研拳方面, 男女都一样,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亦能做到,并无绝对区别,也亦应同样看待,应树立男女平等的拳学观的观点方为正确。从另一方面论,王梦斋宗师的夫人吴淑琴女士就精通武术,王爹斋宗师之女王玉芳女士亦自幼从父习武,王梦斋宗师的女弟子秘静克女士,今 已有92岁高龄尚在研练拳学。本人的老师王选杰先生亦有不少女弟子。本人也有十余名女弟子(国 外的女弟子、女学生更多)。从大成拳拳学心法方面论析,自王荽斋宗师至以后的各代传人中,均有女学生、弟子。大成拳是最反对封建、迷信的陈旧 陋俗等旧观念的拳种,故拳学心法极注重男女平等,男女同样对待的新风尚,这也是拳学心法中正确性、科学性、实际性的观点。回答第二个问题:女士研拳除有上述特点、 优势外,从心法上析解,其练大成拳比练其它拳种更有优势。因为女士生理上与男士有性别的区别,故在一般的正常条件下,女士肌肉不如男士发达,身体结构和肌肉韧带均较男士松、柔,故正符合大成拳法理、心法在拳学练用中“当以松整 为首”的原则;其二是女士多性格文静,故在先天上也有与大成拳心法“重静中以求”的拳学原理相符之处,故女士中研拳者与男士比人数上虽少,而多有成才、出效的事实,这也是有科学、哲理、事实和拳学心法依据的。在大成拳传人中,王爹斋宗师之女王玉芳女士亦为当今的武术家。本人老师王选杰先生的女弟子中,也有拳界的佼佼者,本人的女弟子在国内外,均有从事武馆馆长武术教练工作者。如本人北京的女弟子(徒弟)李秀 珍女士,即是现任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专)教学区、北京雁栖武术培训学校校长兼拳学总教练之职,其学生、弟子每年都保持四、五百人之多,是国家正式武术体育系统组织领导下的正规院校的负责人和领导人,并有正式武术高段位身份。女士 的研拳功效和作为,决不亚于男士。问:您在国内拳界有50余年研拳历史,45 年研求大成拳经验,可以说您的拳艺造诣境界的修为甚高,而您在拳界的名望、地位亦享誉甚 高,同时您具备40余年教拳、讲学的丰富经验。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经营拳馆是多数人的向 往。您有如此能力和实力条件为何不以教拳谋 生?为何有能力、有机会反不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热门的生财之道而为,只专以拳学学术 的研求为职志呢?

答:此问题之一是与拳艺的造诣、境界的追 求和领悟的层次有关:当知王爹斋宗师在《大成拳论》中有“拳学为公有之师”的明训,而王芳 斋宗师当年何尝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生活(中 国解放前),而王荽斋宗师从不以教拳谋生,这是 先辈宗师的高尚境界的作为,从本人内心愿以效 仿。而从拳学心法解,王梦斋宗师从未有将拳学作 为商品的论述和观点。另外,从拳学境界修为方面 的心法析解而论,本人能认识(悟解)到王笏斋宗师所以有此明训(公有之师)是拳学境界修为的体现,也是对拳学有非常崇高的诚信、详透之解和为拳学的学术研求具有奉献一生、奉献一切的舍身精神的实际体现,并具有极高层次的高尚使命感、 责任感和热爱民族国粹(拳学)、热爱祖国、为民造福、牺牲个人名、利之求的忠义之心的境界修为。故以一心一意的心理思维的拳学观来对待拳 学的研求,以避商业运作的繁杂、琐事和商人心态 的诸多忧扰。对拳学的学术之研求、参悟,以静心、 平态而处之,对拳学之研以全力以赴而为之,对名 利之求以舍己从人而待之,对研拳之境以潜心、精 究其髓理而行之,故其方符“拳学为公有之师”, “大智若愚”,“深功自藏”,“专恒无他”,“一心一意” 之理、之为。故古有“潜隐以求为大道之本”的定 论。汉诸葛孔明时为饱学多才独观大略的隆中隐 ,故能精求于研已达“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 的境界。而如无刘玄德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只是默 默无闻的无名隐士,有了刘玄德的三顾茅庐,诸葛 亮方为名扬千古的汉丞相而永世留芳。如从达境的心法解诸葛亮之有名、无名是机遇,而更应知诸葛亮之能、之学于隐士时和于汉丞相时并无区别, 诸葛亮之隐为“不求名、利以治学”方是他的境界 修为的心法髓理真解,故才有三顾茅庐之后方出 山的一段历史。

浏览4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