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刀在东汉末年彻底取代长剑,并一直沿用到魏晋以后。直到东晋晚期,它的形制开始有了分化。一种依然延续了直窄样式,另一种则转变为近代常见的宽体样式。比如江苏省镇江市东晋墓出土的铁刀,刀体加宽,刀头由斜方形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其中有一把刀的柄部做成圆型形,看来可以加装长柄。不过这种刀在当时还是少见的,而且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仍未能取代环首刀的地位。这一时期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改进后的刀分为三种,其中隋唐时期军队实战使用的主要是横刀和陌刀。横刀亦称佩刀,短柄。据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成书于1060年的《新唐书•兵志》记载,它是每个士兵必备的兵器。另有长柄的陌刀,参见下文对长兵器的介绍。另外还有一种仪刀,主要用于礼仪场合。仪刀仍然保留了环首刀的形制。 它不仅是威仪的大唐的体现,同样也深远地影响了高丽、日本、吐蕃的刀。 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出土环首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大量的镶嵌金银,这些环首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刀也保留了唐仪刀的造型特点。日本太刀同样受到唐刀的影响,并于明代重返故里。唐刀的制作技法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技术,再加上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锻造技术。所谓“覆土烧刃”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技术。基本方法是以调配的泥土覆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泥土覆盖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导致硬度与赤裸部位不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同冷却速度。现代物理学证明,钢铁的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比。这一点早已为中国制刀工匠所掌握。百炼钢是打制兵器时反复折叠锻打的一种传统制法,钢块需要打打烧烧、 烧烧打打多至上百次。由于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分更加均现代工艺复原的唐刀中国由兵器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包钢就是在对于钢材有深刻研究与认识之后所发明出来的制刀技术,主 要方法是在字形坚硬的高碳钢中夹入较软的低碳钢。反之,夹钢就是在两 层低碳钢中间夹上一块高碳钢。这两种技术都体现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这 一制作上等刀剑的基本思想,亦使得钢刀同时拥有了极佳的韧性与钢性。在材料方面,唐代工匠也花了很大的工夫。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材——印度乌兹钢,即人们所熟知的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之为镇铁),被中 国刀匠所青睐,被作为制钢刀的必备原料,其所生产出来高级钢刀的平均价 格超过普通上等钢刀的三倍。到北宋时期,短柄的刀称“手刀”,据《武经总要》所载的图形,刀体较宽,刀头微上翘,前锐后斜,刀柄有护手,去掉了柄端的大环,环首刀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宋刀拥有坚重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可以斩甲断骨;弧曲形的刀刃又具备了能够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在这一点上,宋刀既有欧洲刀的硬度,又具备阿拉伯刀的锋利,把二者的优点合二为一,终于成为中国刀的定型之作。元、明时期,火铳、鸟铳等火器相继出现后,开始逐步改变了军队的装备,但直到明朝晚期,腰刀仍然是步兵和骑兵必备的兵器。如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指明骑兵、步兵用的兵器中就有腰刀,并很注意腰刀制作的质量。他的军队中也装备有长柄的夹刀和长刀。与此同时,随着倭寇袭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日本太刀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这种刀由高碳钢精锻而成,刀身微呈弧形,使用起来灵活锋锐,异常 迅猛。在与太刀的对抗中,中国刀往往处于下风。其实并不是中国刀的锻造技术不够科学,而是由于明朝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一线部队使用的兵器大多是粗制滥造。即便如此,明朝军方仍然相当诚恳地学习了太刀的锻造技术并将之装备部队。于是明朝后期明军的短刀成了一水日式,从1米长的单手 刀,到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清朝后期。在民间武术界,刀也是主要器械之一。武术中刀的套路有单刀和双刀两 种,均以劈砍为主。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双刀更富于观赏性,好手舞起,犹如团雪滚滚,不见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张兴德以双刀著称,人称“双刀张”。当时山中 多狼,为害行旅,张兴德携刀而往,三日之内连杀九狼,传为佳话。长刀是我国古代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后期就出现了多孔石刀。多孔石刀长约30厘 米,厚却不超过1.1厘米。石刀的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是非常平直的刀背。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圆孔,用于穿绳绑扎。安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在一条直线上,而江苏南京出土的7 孔石刀上,7个孔排列略呈一弧形。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在长柄的一端 竖直开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用麻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固。安徽潜山出土的13孔石刀,也十分罕见。长 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刀厚1厘米。这种长刀是由汉代的佩刀发展而来的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锋, 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因而历来为兵家武将所推崇。在汉代,冶铁技术已有相当的发展,制刀技艺日渐精湛。那时曾先后炼制出30炼、50炼乃至109炼的钢刀 所谓“炼”即指将刀环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反复次数越多,钢刀的坚韧性越好,这或许就是“百炼成钢” 一词的由来。唐代长刀又叫“陌刀”。这种刀两面有刃,通长1丈,重15斤,是骑 兵、步兵的主要兵器,并有专门的陌刀将统领专门组织的陌刀队作战。据说大将李嗣业善使陌刀,他与田珍同被任命为左右陌刀将,每战必为先锋, 所向披靡。明清虽处在火器时代,但长刀仍是近战的有利武器。随着战争形式的 演进,长刀形制日趋实用、单一。剑:剑是一种既可用于刺、又可用于劈的直身尖锋两刃兵器。由剑身和剑柄 构成。剑身修长,两侧出刃,顶端收聚成锋,后安短柄,便于手握,并常配有剑鞘。由于在格斗中其功能以推刺为主,故又称为“直兵”。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发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中国制剑的史料记载如于商代,初为铜制,一般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史学界一般认为剑并不是中原地区原创的兵器,而是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那里传入的。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铜剑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约为公元前15世纪的早商时期的。此剑全长25. 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厚脊,双面刃,直柄,中间有两道凹槽,柄首略呈环状,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有凸齿,剑身向下斜凸成锋, 柄部缠绕有麻绳。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 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都曾出土有柳叶形青铜短剑。这种扁茎无格、 长仅30厘米左右的短剑,在当时盛行的车战中,通常是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助武器,通常由甲士佩带以表示身份等级,同时也在近战中起卫体作用。但当时在吴、越等河川较多的地区则因水战较多而将剑作为主要武器。 春秋时代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于这些地区。在这些国家,剑是步兵手中的利器,剑身加长。如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其中越王勾践剑全长55. 7厘米,并错金“越王鸠浅(即勾践)自作用 剑”八个鸟篆书铭文,是吴、越名剑中的精品。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这导致剑在春秋战国之交取代青铜刀,树立了自己在短兵器中的霸主地位。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有了六七十厘米长的铜剑,并已铸出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其脊部柔韧,而锋刃坚利,提高了杀伤效能。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94厘米,剑身窄而薄, 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代表了青铜剑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浏览4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