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书中的文字叙述一般看起来比较繁琐,因为武术每一动作 常常是“一动无有不动”,手、脚、身、眼都要涉及,方向变化又不规 贝,要叙述完整,难免要繁琐一些。为此,掌握文字的叙述规律可以 加快理解的速度。

一般一个动作先说身体,再说下肢,最后说上肢。身体动作变 化不大的情况下,常常从略。许多动作在改变下肢动作的同时改变 上肢动作常写明“同时”;若未写明,则应注意哪个先、哪个后,一般 先说者在先,后说者在后,依顺序排列。

一个路线较复杂的动作大都分解为几个分动作来说,通常写明 “上动不停”,通常理解为运行路线接续不宜中断;若“紧接上动”, 通常理解为略有间隙,但却不是定势。

四肢的细微动作,一般按解剖学中的术语为准。如拳(掌)常标 明拳(掌)心朝上、朝下、朝前、朝后、朝左、朝右,或者朝里、朝外, 都应弄清楚;又如腕、踝关节的屈、伸、旋内、旋外;肩、肘关节的绕 环;膝关节的屈、伸,脚尖的勾、绷、里扣、外撇等等,都要弄明白。

不少书中每一动作附有要点。要点一般说明完成该动作的要领 或方法,以及要求和注意的问题。如整个动作的配合,劲力的表达, 节奏的处理,有时会扼要地提示给你。“要点”不可不看,而且要在 反复练习中去体会它。

最后要说一点,一个初学者自己看书学会了一套武术是很高兴 的事,但是却不能以学会为满足,武术中有“会——对——好一 妙——绝”的说法,即学会了不等于学好了,学好了不等于练到火 候了。何况书中的文字表达毕竟有限,武术中每一动作里包含的用 法、劲法、身法以及内在的精气神的表达,书中是说不清的,靠的是 多练,“拳打千遍,身法自见”,还要靠多看,从练得好的人那里吸收 “养分”,潜移默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拿来作为自学武 术的座右铭,也是可以的。

练武术讲科学——练武中如何防止受伤?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打拳练武是日日功,“一日练, 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伤害事故是练功习武的大敌,一旦不慎 受了伤,少则几天不能动,多则上月不好练,前功退去不少,甚至成 为隐患,就更遗憾了。当然,长期从事运动,要确保一点小伤没有也 不那么容易。但是,我们应力求不受伤、少受伤。

武术运动中常见的伤害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拉伤,如在练腰 腿柔韧性时操之过急、过猛,而大腿后群肌肉有几束是跨越雕、膝两 个关节,压、撕、踢腿、劈叉时强调脚尖勾紧、膝盖挺直,造成雕关 节处被动不足,往往容易使坐骨结节受伤,轻则拉伤大腿后的肌肉 群;第二种是劳损,受伤部位大多在膝关节和腰椎,大都由于长期运 动中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的,如经常性的蹲起,腰部弯曲,幅度超出 承受范围,一时不觉,长年累月就会发作出来;第三种是挫伤,大多 是在完成空中动作后落地不当造成的,常见的部位有踝关节、膝关 节扭伤,半月板、跟腱受伤等。

为了防止这些部位的伤害,我们在练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基本功训练

武术的动作幅度大,方向变化也多,对关节的活动范围要求较 大,对身体的柔韧性也就要求较高,如果把基本功练扎实了,自然 有一副好腰腿,做起动作就会应用自如。基本功训练还能使肌肉力 量、身体控制能力增强,使身体感觉好,反应灵敏。这样,也就不容 易受伤。然而,练基本功本身也应注意防止受伤,不注意循序渐进, 在腰腿练习中肌肉、韧带拉伤是很容易发生的。在作压、搬、撕、劈 腿时要量力而行,逐渐增加幅度,使肌肉、韧带的伸缩性逐渐加大, 柔韧性日渐提高。要靠日积月累,不可急于求成。踢腿时不要一下 子过猛,过猛最容易拉伤坐骨结节;在做桩功和裆步练习时,静止性 练习与活动性练习要适当结合搭配好,以免局部负担过重形成劳损 性损伤(非专门化训练一般不必担心)。在下肢疲劳发软时,则少做腾 空跳跃练习,以免扭伤。

注意做准备活动

有的同学以为练基本功压腿、踢腿等就是做准备活动了。其 实,武术基本功并不能完全代替准备活动。基本功动作幅度大、要 求严格,有时尽管注意了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没有适当的准备活 动,还是会有受伤可能的。尤其在冬季,最好先做些慢跑和一般性 活动操,使身体暖和起来,机体的惰性基本上消除,各关节、肌肉开 始活跃,再进行各种基本训练更为妥善一些。天热可以缩短一些准 备活动时间,哪怕有几分钟也好。

此外,在练功当中也应适当作一些辅助练习,如压腿结束后可 做些独立抱膝或屈膝下蹲动作,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在开始踢 腿之前可先做一些放松的摆腿活动,可以一手扶住把杆或墙,让压 过的腿作由小渐大、由慢到快地向上踢摆,脚面以蹦直为好,尽量送 髓高踢过头,然后再按规格要求做各种踢腿;在做跳跃练习前,最好 先做些助跑性纵跳、单起双落跳,以及适应各种跳跃动作的腾空转 身跳、翻身跳等等。

如果有了较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认真正确的基本功练习,后面进 行套路练习和难度练习就不容易受伤了。

注意场地和衣着

无论是练基本功还是练套路,练习之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场 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地方不宜练习;在草地上也要事先试一 下滑不滑;在水泥地上要注意把沙子扫干净,小石子捡走,果皮等物 也要清除,以免滑倒或扭伤。不注意场地的选择和清理,往往会造 成不应发生的伤害事故。

此外,练习时的衣着和器械均要检查,如鞋带结紧了没有,腰 带松紧是否合适;衣裤一般不宜太瘦,太瘦则影响动作的自如,但太 肥也不好,有的青少年自制的灯笼裤十分宽大,实际上有时会影响 动作,甚至会自己把自己绊倒。

检查器械是十分重要的,如刀剑的把若发现松动,应及时旋紧 尾端螺丝再使用;枪头要检查螺丝松动了没有,等等,否则万一脱飞 出去易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注意难度动作的学习

难度动作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一些初学者称其为难度动作的, 对优秀运动员来说却已成为普通动作。当你熟悉地掌握了某一难度 技术,久而久之,这个难度在你来说也就不算是难度动作了。

对初学者来说,如一些腾空跳跃、跌扑翻滚、扫转等动作是属 于有难度的动作。在进行完整动作练习之前,最好采用一些辅助 性、诱导性练习等方法,建立起正确的技术概念,并使机体机能在泛 化的基础上分化,即哪些肌群关节该参加工作,哪些肌肉、关节不必 参加工作,逐步使动作准确。否则,由于好奇心重、求胜心切而莽撞 从事,是最容易受伤的。比如打一个旋风脚,开始弄不清概念就做, 在腾空旋转中是很容易摔跤的。

一个难度动作未掌握好,便去做这个难度的复合动作,就更容 易出偏差,如旋风脚完成得还很吃力,再加落地接坐盘,膝关节很容 易挫伤,重则造成半月板撕裂。

其次,有些难度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和身体素质为基础,如要做 右脚起跳、右脚落地的腾空飞脚,没有良好的弹跳力、背腹肌力量和 右腿的弹踢速度是很难完成的,勉强完成则很容易受伤;又比如一 些直体跌扑动作,没有结实的肌肉、良好的控制力和技巧,靠硬摔也 很容易造成内伤。

此外,有些难度动作在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保护措施,如练习侧 空翻,最好有人帮抄一抄,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空中感觉,掌握 了要领,就可以逐渐脱保。一个人急于求成,凭一股热情硬拼,十有 七八要扭伤踝关节。其他如旋子、旋子360。转体,动作更复杂些, 应在老师帮助指导下练习。

练武术从小抓练武是否能振奋民族精神?

人们不会忘记,当电影《少林寺》在国内放映时,场场爆满,使 人大开眼界,连连赞叹:“我们中国竟有这么好的武术。”的确,有相 当一部分人,也包括我们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对我们民族所独有 的传统武术颇为生疏,或者不甚了解。其实,像李连杰等一批优秀 武术运动员,他们早已出类拔萃,蜚声武坛。只是他们的功夫不太 为武术圈外的人所知,像埋藏于地下的金子,还未发出璀灿夺目的 光彩来。

武术,是我国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体育之一,是民族精神的一 个象征,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振兴中华的年代里,开展武术更有 深远的意义,正如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指出的:“一种具有民族特点、 民族风格的文化活动形式,一旦得到普及,被广大人民所掌握,就 会成为这个民族风貌的一部分,对振奋民族精神产生难以估量的作 用。”可以说,中小学开展武术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武术教学来从小 培养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其爱国热情。

浏览6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