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攻守制定的基本原则

攻守制定是指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制定攻守的专门活动,还包括修改 和废止攻守计划的专门活动,简称为武术攻守制定的立、改、废。这是攻守者将自己 的意志上升为行动计划,或者变成自己意志消沉的基本过程。

一、攻守制定的基本原则

任何形式的攻守制定,都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攻守制定原则,即广义 的立打原则,是进攻者意志的鲜明体现,是进攻者打斗意识和立打意图的鲜明体 现。一次攻守,只有恰到好处地体现进攻者的立打原则,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三大基本原则

中国武家的三大基本原则,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 则;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自卫反击,惩治犯罪,净化社会,依法进行攻守的原则;以 大局为重,以策略为重,以人道为重,以情理为重,以利益为重,以实力为重.以目标 为重,以理想为重,以信仰为重,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原则。此三大基本原则是攻 守者立打的基本原则,坚持三大基本原则是武家攻守进退的关键。几千年来攻守、 对抗、作战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遵守三大基本原则,就能受到百姓的爱戴,人 民的尊敬,国家的支持。背离三大基本原则,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

(二)求实原则

武术攻守是来不得半点马虎虚假的,凡在武术攻守中弄虚作假、道听途说、以 次充好,少则尊严受损脸上无光,轻则头破血流外损内伤,重则肢体残废性命不保, 甚至死无葬身之地。听起来好像太玄乎,其实是人类斗争的客观现实。所以说,实事 求是、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情况出发是中国武家始终恪守的攻守进退原则之一。

在武术攻守中,首先要求攻守制定者,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决不能脱离实际,把 自己估计得太高或太低,把自己的主观愿望或抽象的理论思维作为立打的依据。只 有立足于实际,具有数倍于敌的实力,才是立打的前提和依据。其中的关键问题,是 立打者的认识问题。中国武家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好坏、善恶、忠奸不

 

分,一个人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恩仇、爱憎、孝逆不辨,一个人最大的悲惨莫过于义 奸、良贼、强弱不别。”所以说,作为武家必须正确认识攻守的利害性、胜败性、影响 性、必要性,必须正确认识攻守的尺度、分寸、火候、深浅的适宜性,必须正确认识攻 与守与防等方法和技巧的选择性。另外,必须正确认识攻守的得失,必须正确认识 攻守的后果,必须正确认识攻守的难度。还有,立打依据在客观实际中的发展变化。

(三)经验与教训相结合的原则

经验与教训相结合的原则是武家立打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中国武术攻守的立 打制定中,必须贯彻攻守经验与攻守教训相结合的原则,这不仅是搏打厮杀的性质 所决定的,也是攻守斗争的残酷性所决定的,更是人类矛盾的冲突性所决定的。搏 打厮杀的残酷现实是无可置疑、无法回避、无法摆脱的,只有残酷现实是最真实、最 现实、最有效的教育。现实只有现实才能对立打作出最客观的定位。而现在的武打 现实,就是将来武打的经验教训。正确地恰当地总结武打经验和聆听武打教训I,既 让人掌握了古今的经验教训I,又让人了解了明暗的客观实际,对攻守立打的制定是 至关重要。

(四)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原则性和灵活性是辩证统一的。从形式上看,似乎是矛盾的,对立的,实质上是 一致的,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是典型的阴阳辩证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原则性 是前提性、主导性、阳性的。灵活性是后续性、被动性、阴性的,是原则实现的必要条 件和保证。没有灵活性就没有原则性,灵活性不能违背原则性,而必须服从原则性, 是以利于原则性的实现为目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灵活性也是原则性不可或缺的 另一部分。所以武学家说:“原则必须是肯定的,但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而必须许可 的灵活性。”这是我们武家立打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攻守制定的程序

攻守制定的程序即攻守制定所必须的提出、分析、决定过程,是正确把持攻守 的必须,是武家不吃亏的关键。任何一个攻守程序的制定,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提出、 分析、决定,所出的问题就是害大于利。因为,任何攻守都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其 复杂性是一般人、大多数人所难以预测的。

(一)攻守的提出

在被人侮辱、欺凌、压迫、敲诈、攻击、欺负、陷害、诈骗、愚弄、捉弄的时候,武家 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那些德行欠缺者进行必要的德行建设,他们的进步才是社会 的进步,这是中国武家五千年来义不容辞的天职。一般在度量、审核、忍让对方两次 后即可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武力刺激。因为,中国武家认为:“天地万物,尤其是 生物,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有什么样的反应,就会有什么样的建 设、经验、教训。”但对强大的兽性、野性、幼稚性的对手来说,其提出的基本导向应 该是:明攻不如暗算,暗算不如暗害,暗害不如天谴;对不法分子侵害、恶毒势力伤 害、恐怖分子祸害时,必须立刻提出最大、最恶、最毒的武力攻守;对地痞流氓攻击、 土豪恶霸侵害、地方恶势力伤害时,必须提出最大、最恶、最毒的武力惩罚。中国武 家一向是“善人善待,恶人恶待,好人好待,坏人坏待,友人友待,敌人敌待”的。这也 正是攻守提出所必须遵守的基本理念。

(二)攻守的分析

在自己提出武力的攻守后,必须分析的是:攻守的强弱,攻守的性质,攻守的得 失,攻守的方法,攻守的实力,攻守的技巧,攻守的计策,攻守的形式,攻守的效果, 攻守的后果,攻守的地域,攻守的控制。并进行地理、环境、气候的实际勘测,然后确 立攻守所必须采用的战略、战术、战法。最后根据综合实力、客观实际、具体情况做 出既有利于自己,又教训了对方使之成人的攻守决定。这就是中国武家一直所追 求。在具体分析中,只有进行武理性的全面分析后,才可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攻守的决定

经过必要的分析后,首先决定自己切实可行的攻守方案。然后确立自己攻守的 目标,确定自己撤退的路线,动用自己必须的队伍,借用自己必须的关系,拉拢自己 必须拉拢的,了解自己必须了解的。然后,把握机会,全力以赴,秘闭实施,趁机行 动,最终恰到好处地实施自己的攻守计划,实现自己的攻守目标。并随后进行一系 列非常必要的善后处理,即武家不结仇、不结怨、不对立的战后基本原则。

第六节攻守的实施

攻守的实施是整个中国武术攻守的中心环节。攻守方案确定后,必须在实际行 动中保证其的贯彻执行,真正实现有犯必纠,违法必究,有恶必惩的武家基本理念, 才能在矛盾斗争、阶级斗争、社会斗争中充分发挥中国武家的主张、攻守、限制作 用。如果打法制定后,得不到意志、决心、胆略的支撑,没能真正的展开攻守,那攻守 方案再好,攻守实力再强,攻守机会再妙也等于没有。由此可见,武家的攻守实施关 系着自己尊严的有无,关系着自己利益的得失,关系着自己生命的安全,关系着民 族的正风正气,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着自己的生死存亡等,这些繁荣富强 所必须的基本平台的打造。这所有的打造都是要真正付出的。但是,为了身体的健 康、家族的腾飞、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勇敢、无畏的攻守, 是永远不会后悔的O

一、运化

运化是力求自己摆脱被动、不利、吃亏局面,使对手进入自己预定、设计、酝酿 的圈套之中,从而避对手之长,扬自己之长,避自己之短,现对手之短的过程。这是 一个斗智、斗勇、斗法、斗劲、斗灵、斗巧的过程,是一个化解、捋顺、引导、疏通、移 动、主张的过程。运化是通过肢体、动作、运动、行为、语言而实现的,是为用自己之 长、克对手之短而寻找良机、打造局面、筹划环节的非攻击性的运动转化过程,是一 举获胜的先足条件。

二、得势

势是指攻守实施过程中的先手之势、优势之势、优先之势,是攻守、对抗、作战 中高度利我的势、架、式。得势是指攻守实施过程中自己所抢占的所有先手、先机、 先势、先架、先式(武家攻守五先)。在攻守实施过程中,攻守五先的把握是极其微妙 的。如果把握的好即可瞬间而来,甚至始终拥有。如果把握得不好即可瞬间而去,甚 至始终无缘。

在残酷现实的攻守战斗中,如果先机一旦散失,就会时时觉地不顺,处处感到 被动,手手觉得别扭,甚至出现被动局面而挨打和败北。如果先机一旦拥有,就会 时时觉地顺当,处处感到主动,手手觉得自然,甚至出现主动的奇效攻击而一举获 胜。所以中国武家说:“运化求的是得势,得势求的是顺当,顺当求的是打人,打入求 的是招法,招法求的是合适劲力,劲力求的是合理攻击,合理攻击求的是神奇的战 果。”

三、打入

打入是指攻守实施过程中自己抢占先手、先机、先势(武家三先)用训练有素的 功法将对手置于自己掌控之中的一个过程。一般在仗中的攻守施展的过程中,将对 手置于自己的掌握、控制、把持之中,是极其不易的。在实战中对手一旦被自己所控 制,那自己就会顺利施行自己的攻守计划。如果打入失败,是极易散失先手、先机、 先势的,三先一旦散失,就会不顺、被动、别扭,甚至会被把、被控、被攻。所以中国武 家说:“苦练打入功,手手不得空。一手得空,十手来攻。一旦打入,整盘光彩。一旦 失手,满盘皆输。”

四、方法

方法是指攻守实施过程中自己抢占先手、先机、先势用训练有素的功法将对手 置于自己掌握之中后所实施的既定攻击方法。在武术攻守的实施过程中,共有九大 方法,即功法、技法、艺法、招法、制法、套法、阴法、阳法、禀法。其使用的方法必须娴 熟、到位、有效,且必须具有足够的劲、力、能支撑,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如果方法娴 熟、到位、有效而没有足够的劲、力、能支撑,或者说有足够的劲、力、能支撑而没有 娴熟、到位、有效的方法,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所以中国武家说:“劲力是方法的支 撑,胆识是方法的后盾。功夫是招法的基础,招法是阴法的实现。技法是制法的基 础,制法是阳法的实现。艺法是套法的基础,套法是禀法的实现。”

 

弋术攻守理比

五、动力

中国武家动作的六大动力即劲、力、能、量、度、态,是人类所有攻守、娱乐、保健 的源动力。攻守动力是指攻守实施过程中自己抢占先机,用训练有素的功法将对手 置于自己掌握之中后,所实施的疼痛性或伤残性或绝杀性的进攻,是攻守最终的实 现者。在武术攻守的实施过程中,疼痛性或伤残性或绝杀性的实现,主要是由六大 动力中的劲力来完成的。一般来讲,劲力的实施是极具后果性的,但也是必须的。因 为没有刺激就没有进步。不过过分的劲力刺激是绝对要不得的,但不足的劲力刺激 也是达不到预定目标的,只有恰到好处的劲力攻击刺激,才能称心如意,才能达到 攻守预期的基本要求。

六、鼎立

鼎立是指攻守实施过程中自己抢占先机,用训练有素的功法将对手置于自己 掌握之中,实施疼痛性或伤残性或绝杀性的进攻性刺激后的相对对峙局面。在武技 攻守的实施过程中,对峙是必然的,但没有准备、没有把握、没有控制的对峙是绝对 要不得的。比如在野外(武家称之为险地)实战中,长时间对峙,随着时间的延长,只 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和祸害。比如在敌区(武家称之为凶地)实战中,长时间对峙,随 着时间的延长,只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和不利。比如在我区(武家称之为吉地)实战 中,长时间对峙,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给自己带来机遇和优势。所以中国武家说: “家鼎得力,野鼎凶险。吉鼎得势,凶鼎悲惨。长鼎而和,久鼎而安。鼎立而双赢,鼎 立而互利。内鼎而生,禀鼎而长,外鼎而化。”

浏览88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