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式丹凤朝阳:动作:接上式,腰身渐起,略右转45度,右手掌随右膝上起而竖掌, 右腿承重心成右弓步,左勾手下沉。要点:此为过渡衔接之势,主在右掌竖插,或变掌成拳或粘或化或发。头顶领意,腰身带动四肢,松肩圆臂,右掌竖起而左勾手沉下。第六十九式化手扫脚:动作:随着右掌竖起,身腰渐起,略右转,重心移至右脚,左脚随身体右转,同时从左从外向前划大半圆弧,至右脚前尺许,虚点 地,左手随之在胸腰从左至右划平圆。上动不停。身体左转,左手呈压掌带回腰间,右手变拳,随 身左转,重心在右。要点:身体起立平稳,腰带扫脚整体一致,手脚同动。动作:之小幅度腰转,带动手的击和化,要松肩沉肘。用法:起身之际,借腿扫荡,与身手同用,左手连环用招,上拂下扫, 左化右打,其妙法也,亦有腰身转抖,宜利气内行之功。第七十式一柱擎天:动作:全身体右转,右手由拳变掌,随右转,翻腕,变压带掌,收回右腰,左手与左脚同动,左手屈肘,向上用拳背击顶,同时左膝提起。要点:立身中正,右腿重心要稳。前后连续往返的转动要切实以腰为轴。手的出拳变掌收回,伴有大小弧形。呼吸平畅不显,内气顺达。第七十一式左右撵猴:动作:接上式,身体左转,左脚回落,左手变掌,内旋左带化弧,右手 与身同转时,上划弧与左掌成捋式,待左脚落定后,右脚随起而急 转腰身,动作同第二十一式和第二十二式,要点 用法均相同。 第七十二式鹊步飞龙:动作、要点、用法均同第二十三式。 动作:鹊步捉鸟接上式。重心在右腿,身体左转,左手翻拳拂压,左腿蹬后外 摆势向左前方落步,距右脚尺许,随之脚尖落地,承受重心,身体 前坐,右手随身体前坐,插掌于左手之间,右脚随后跟至左脚,虚 尖点地。转身飞龙上动不停。身体右转,右脚后撤至左脚尺半处,先由脚尖着 地,后全着地承受重心,随身右转之时,右臂随之动,屈肘至腰间,鹊步现爪重心在右脚,身体右转,右手前伸后下沉,左脚同左手一同上 步,至右脚前半步落定,承受重心,右脚跟上,虚点脚尖。要点:鹊步飞龙式,重在鹊步,是一主重心步与另一跟步,本式两处用之。飞龙指转体揉身变化之用,如龙摆架之形神。与其他太极拳“斜飞式”有相似之处。转身斜飞步子可大,但鹊步跟动要小。身法协调其关键,不能散乱,龙的首尾是相应的,体现太极拳整体观念。第七十三式回身握手:动作、要点、用法均同第二十四式。动作:接上式。身体右转,右手翻臂转腕向上划弧,右腿后撤半步, 随后身体左转,左手由上外旋向下再向上,变成回身化手,以下同 第五式提手上式。说明:此“揉身提手”与“提手上式”不同之处是在衔接过程中有一 个以腰胯为主的小幅度转身的过程,而且在倒云手和脚的退步 上,与正云手和进步提手是不同方向,故要认真体会。其用法是气血经筋的活动和往返之气在体内之舒走,形架上的用法是飞龙靠推之后,用倒云手和退化之法,引渡到提手上式的攻法上来。第七十四式白鹤亮翅:动作、要点、用法说明均同第九式。此为过渡重复架式,与第六式相同。第七十五式双化沉掌:动作、要点、用法说明均同第二十六式进步双掌,只是在名称 和用意上突出化与沉。第七十六式海底捞月:动作、要点、用法均同第二十七式。动作:身体后坐,重心在右腿上,屈膝坐身,收回左脚,左脚在离 右脚尺许处虚尖点地,同时左手下沉,右手五指并拢,从左臂上肘 窝处向下插出,左手托右臂肘节处。身体略右转,重心在右,左脚向左迈开尺许,成马步裆;同 时,左手从右臂下翻掌砍击出,右掌随身体右转而下向上翻架。要点:坐身转腰要保证中正稳固,虚实分明,头不可低,松胯竖腰。右手斜插低度离地垂直距离在一尺之内。五指并拢,左实战中注意变化。用法为连贯的撵猴而击下之法,亦可根据对方来势进插底 盘,同时也是变化解脱左右手被握之法。第七十七式翻山过海:动作、要点、用法均同第二十八式。动作:接海底捞月后,腰身右转上提起身,左手上架、翻掌,两手掌心相对,一同随身右转,左脚朝右脚外落下,右手翻过身后变成劈 掌,左掌变压掌。要点:腰身上提转体是关键内劲。两手相握,即掌心相对,要体会用意。本式有翻身之形、通背之意,神意要钵现出来。第七十八式二龙戏珠:动作基本上跟撇身臂捶相似,主要区别在两手不是拳而是用 掌和指。在转身翻腕旋臂过程中,中指和食指成剑指,随腕臂之进 而向前出击。第七十九式并步搬拦:动作与第三十式“转搬拦捶”基本相似,重在腿法的灵活和快速运用,在步法上连续承接下式,所以称并步搬拦。 第八十式上步封闭:动作要领及用法说明均同第三十一式。第八十一式揽雀尾式:动作要领及用法说明均同第三十二式。第八十二式顺走单鞭:动作要领及用法说明均同第三十三式。第八十三式云手臂发:动作要领及用法说明均同第三十四式。第八十四式单鞭下势:动作要领及用法说明均同第三十五式。第三十五式突出一个“变”字,与上有所不同,变者化也,即在 顺拉单鞭之后,走化出下一个新式。第八十五式白蛇吐信:动作:腰身右转,重心右坐,左脚内扣,左手同左脚一起向正前方划动,左手内旋,由下至上后托掌推出,虎口张开,左脚经右脚前呈 弧形迈出,虚脚尖以跟着地,右手由上向身体内侧臂压下,置左臂肘上,随后与左手来回搓推一次。要点:转身后坐、化掌、托掌、出掌要保持松活等基本要求。虎口张开和五指张开是助气达到指尖,为练指功。搓推一次呈掌心相对,意即吐信封喉或戳脸、睛之用。第八十六式化学掩肘:动作:以左脚后跟为轴,重心前移至左腿,身体由右向后转体270 度,同时两手随身体转动而左手变拳,左手拂右拳上,右臂屈肘, 当右脚转至360度位置时,后脚即承担重心,有背靠肘击之意,成 右弓靠步。要点:向右、向后转之幅度是270度,转时保持平衡,不可前倾, 不可后仰,靠劲腾挪。以左脚为轴,左脚后跟为轴点,左膝微屈。转后的重心移于右腿。右臂收回时要沉肩坠肘,肘腋间仍要有图后之意,两手主观分明,配合得当。第八十七式开合摆腿:动作:腰身左转,左脚稍外撇,重心前移至左腿,同时两手分别由 胸前变掌向左上右下分柄出击,左掌心朝上变下,右掌心朝下。身体继续左转,提起右脚,从左侧上左手拍打脚面,再朝右外摆而出,在原脚前尺许落地;右手同时划弧,至落脚时搂膝,左 手随落脚后以搂膝拗步式推出。右脚外摆腿是在两手由合到开后,从下而上踢再分摆的。落脚后顺势一个搂膝拗步式在动作说明中只简单提及,但会在动作中要求和右搂膝一样。踢脚时有身肢接长、腰膝放松之意,立腿稳固、腰腿同转之感。第八十八式进步指裆:动作:接右搂膝拗步之式。以右脚为重心,左脚提起,往内再向外划 走弧形步;同时左手外旋(掌心外翻),下拂反搂,再划回头前,当 左脚在左前方落定后承受重心,身体左转,右脚与右手同上,右脚 在左前方一步(尺半许),右手从搂膝肘的拗掌翻腕转臂变为捶, 弧形往下击打,拳面朝里。要点:左手内翻变掌是独特之法,应掌握其用法。足随手运手随足运,当左脚回划后迈出,左手同动, 翻掌运行并在落定后右脚右手的上行,均遵盾这一原则协调、均匀、柔和、连续的圆转,是以腰身为主的螺旋劲。第八十九式进步揽雀尾:动作:接上式。右手往上回抽,左手往下拂掌,两手如搓拧状,同时提回左脚,在右前方半步落下,以下与进步揽雀尾第三十二式相同。其他均同进步揽雀尾。第九十式单鞭顺掌:同第三十三式顺拉单鞭。动作:左右平带接上式,左手朝上微翻掌,向左随身体带回,右手距左手尺 余,掌心向上,托时之意,随身向左移,重心在左脚,左脚以后跟为 轴随手臂向外转,右脚后跟不动,前脚掌回扣,与手臂同向。当转至东南角(即左脚尖向东南)时,右手由仰掌旋臂成向外、向下的抓掌,左掌变托掌,向右以右脚为重心拧带;脚法与前算相反,即以右脚跟为轴向右侧随身、手臂移45。左脚以同样方式昌回扣45。平撩上架左脚收回,随身起立,左手护右肘,右手从斜前方突出;然后右手翻掌,掌心向下,向左前划圆捧起,左手由护右肘、到身前成十字架手;重心在右脚,左腿随机提起蹬出,左手划弧 后,拍打左脚脚面。顺拉单鞭重心仍在右脚,右手由掌变成勾手,气下沉,左脚、左手由腰 带动一起向左前方挥迈而出,变成左弓箭步。要点:在左右平带过程中,拧劲等暗劲是关键,要求也很严格。像两掌二方向相对,意为把持手和肘,时时可采例制住对 方;往返之变是根据对方力的变化而变,折叠过程中的身、腰、脚 均要一致变化,体现整体性,才能制敌,即为变纥无方之意,是根据对 方空处、破绽处而击,上架十字手,下出进腿:落步而顺掌到,动作圆而连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用法单鞭之用,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每一个动作是一个技击用法的母式,这一母式除本身可以发劲击人外,还可演化出多种招式。

浏览1,4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