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法锻炼是练武的重要一环。眼法练好了,练起武术套路来就 犹如“画龙点睛”,能体现出整体的气势和威武。
眼法是通过头部的转动和眼睛的注视来体现的。眼法的练习必 须紧密配合有关武术基本功进行训练,采用由简到繁的练习方法。 简单的动作,如“并步直立左右双摆掌”,强调眼随手动,手、眼 配合。复杂一些的,象“并步直立穿掌”接“提膝亮掌”这个动 作,眼先看右手,再看左手,再看右手,然后随右手抖腕的同时向 左转头,注视左前方。这样左右多次重复练习。
拳谚说“猫窜,狗闪,蛇鹰眼”,就是要求眼睛象蛇那样敏锐,如鹰一般锐利在训练中还必须强调,“手法”象流星般的轻快敏 捷,头部的转动和眼睛的注视就必须相应地象“闪电”般地迅速和 明亮。整个套路演练起来还需做到眼法与手法、身法、腿法配合得 自然、和谐、一致。训练既久,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眼看神自现” 的效果。
武术运动中的“眼”与“手”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但又 不能混为一谈,各有其方法。
要做到眼明,首先要正确理解武术动作内在的攻防意识,然后 通过眼神体现出来。眼明还与颈部的灵活性和头部的快速摆动有很 大关系,俗话说“神在眉宇之间”,只有看得见,眼睛才能有神; 望得远,眼睛才会明亮。
要做到手快,首先应具备以下因素:①手臂肌肉收缩的速度、 力量与肌肉紧张、放松间的协调转换能力强;②肩、肘、腕各关节 的灵活性好;③手法的技术技巧与熟练程度好;④中枢神经的协调 性与反应速度快。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使这些因素获得全面 发展后,才可达到手快的目的。
如何使眼明与手快协调配合呢?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手眼相 随、眼到手到、目随势注”。掌握了手眼配合的技巧,又具备了二 者所需的素质条件,就一定能做到眼明手快。
练武术怎样在“精”字上下功夫?
有些人练武术总是喜欢贪多求快,往往会听到老师或有经验的 武术爱好者说:“你应多在’精’字上下些功夫。”那么怎样才能做 到“精”呢?第一,要在基本动作的规格上下功夫。武术套路是由 几十个基本动作所组成。其中有几个主要基本动作在套路里反复出 现,可以说是套路的精华,应把这几个动作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二,要在手、眼、身、步四法上做到严密配合,尽管拳种的风格 特点不同,但在易犯错误上有些却是共同的。如眼神往往快于手,下肢动作往往快于上肢动作,这样就做不到手、眼、脚同时到达预 定部位,也就难以练出整劲。第三,要练出本拳种套路所要求的节奏。武术套路尽管有长短、动作有刚柔,但它们本身都有节奏的要 求,即使是缓慢柔和的太极拳也不例外。练不出快慢相间的节奏, 就给人以平铺直叙的感觉,使人感到乏味。如果在以上三点上,不 断琢磨,不断总结,就可逐步地“精” 了。
怎样才能加快转体动作的速度?
武术套路中转体动作非常多,能否做好转体动作,对提高武术 套路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说来,完成转体动作有两个要领
用力转头。我国武术家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如明代武术家程 冲斗曾说过:“转身之法,其机在头,头乃一身之主,要身欲右转, 必以头先转右视敌人,身则随之;如欲身左转,亦以头先转,左视 敌人,则身随之,此左右转身之秘法。”实践证明,向转体方向快 速用力转头,是产生身体沿垂直轴旋转的第一个动力来源。头的转 动必然带动躯干的转动,因为头的姿势与躯干的关系改变时,便引 起姿势反射,所以向转体方向用力转头非常重要。同时,转头也带 有技击含意。
用力挥臂。在用力转头的基础上,用力挥臂以带动转肩,是 加速躯干沿垂直轴转动的第二个动力来源。挥臂方式是根据动作不 同而异,实践证明,挥臂的力量大、速度快,转动速度就快。但有 时要采用不同方法,如旋风脚,当腾空后,反向挥臂方式是有利 的。反向挥臂的动作特点是这样:如果是向右方转体,则左臂向右 挥动,当在空中击响时,右臂则反方向地向左脚击去,使二者围绕 总重心的垂直轴形成力偶,进一步加怏身体转动的角速度,从而构 成腾空以后身体绕垂直轴转体360度的动力。
快速转体除上述要领外,拧腰、切胯以及脚的展转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练习中要注意协调配合,通过多练、多想、多看来 提高动作质量。
怎样才能使旋子做得又高又飘?
“旋子”是武术中难度较大的动作之一。做得好坏,取决于蹬 地、转头、甩腰、摆臂以及摆腿等几个主要环节的协调配合。
起跳时,为使身体有足够的腾空,必须使起跳腿处于半蹲姿 势,为瞬间的强烈爆发式踏跳动作做好准备。
腾空前,当左脚踏地时,身体要平俯用力向左向右上方甩腰摆 动,同时两臂也要尽量用力向左斜上方摆动。因为甩腰和摆臂都能 使身体产生向左向上旋转的惯性。与此同时,头也要向旋转方向快 速拧转。因为头的转动必然要带动躯干的转动,这就是生理学上所 说的,头在空间的姿势及其与躯干的关系改变时,便能引起姿势反 射。所以用头部来带动旋转是不可忽视的c在左脚蹬地的同时,右 腿应随躯干转动先向后伸平,然后用力随躯干向左上摆旋,这对提 高身体总重心的位置,使身体上扬有重要作用。
起跳时,左脚应用力蹬地,’配合上述甩腰摆臂、转头、摆右腿 动作,使身体向左旋转腾空。此时要注意,当左脚蹬地后,左腿要 迅速向身后平伸并随身体向左上旋转。同时应注意抬头、挺胸,背 部肌肉用力收缩,身体成水平旋转,两腿要高过水平,以增加空中 旋转时间,给人以“飘”感。当身体平旋360度以后落地时,应右 脚先落地,左脚随之落地。
初学者练习时,往往会出现低头、弓腰、腾空低甚至摔倒等现 象。此时,要通过原地向左后方平甩两臂的练习,增强燕式平衡旋 转能力的练习以及蹬地摆腿、转头、甩腰的练习来纠正和提高动 作。有条件的,还可请老师或同伴给予保护和帮助,来体会动作要 领,然后逐渐减少帮助,脱离保护而自行完成动作。
怎样才能练好武术中的“大明'动作?
“大跳”也叫“拉腿翻身跳”,属于旋转翻身的跳跃动作。即一 腿直摆,躯干随之翻转,另一腿起跳腾空伸直置于身后。
如何练好“大跳”动作呢?初学者一般可分为:上步起跳,摆 腿翻身,落地三部分练习。如以右势为例:①左脚向前上步,同时 左掌经胸前向前向上摆起,右臂伸直自然向下向后摆动。右腿随即 上步,脚尖内扣。左臂向下摆动屈肘收至右胸前,同时右臂后上 举,两腿屈膝,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起。②左腿伸直向左后 上方外摆,展髓,上体稍向后仰,挺胸向左上方翻转,同时向左转 头,左臂平展,右腿伸直置于身后。当身体腾空时,两臂要展开, 转身一周。③左脚外撇缓冲落地。
一般开始练习时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多做压横叉和外摆腿,使髓关节尽量展开,增加甑关节的柔 韧性。②上步翻身跳起不加摆腿,体会上步起跳、摆臂翻身的动 作。③上步后不跳起做左腿的外摆。体会摆腿、展臂、摆头的动 作。④完整的动作练习。也可以加一个击步再做上步翻身跳起,加 大起跳的力量
练习大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右势为例):
跳起后左散要充分向外展开。②右腿后拖不得将髓向前。③ 挺胸、仰身、转头、展臂动作要协调一致。④跳起的力量要向前上 方,不要只向上跳。
练“鲤鱼打挺”挺不起来的原因在哪里?
“鲤鱼打挺”挺不起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打腿振摆的速度慢; 二是两腿下打时,没有挺腹。这个动作的完成主要是靠腿的振摆造 成的动量,因此开始练习时,必须仰卧屈体,使腿靠近上体,然后 两手扶按两膝,在腿向前向下振摆的同时,两手要给予适当的加力,以加快腿的振摆速度。再者就是要挺腹,挺腹的作用是在腿下 打的同时,通过力偶的作用,提高身体重心,使人直立起来;所以 如果不挺腹,仅靠腿的振摆,动作也是很难完成的,打腿和挺腹是 “鲤鱼打挺”动作完成中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练习时两者要紧 密结合,不能分开断节,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 面,都可能造成动作失败。
浏览7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