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掌行功之顺序

左旋右转之法是转掌功夫的大法,是学八卦掌的人 门基础。别家拳种皆以直步以进退,而八卦掌则是弯步 以为出入;其他拳种握拳以为攻守,我八卦掌是直掌以为 走避。其中道理不可不知者。

大凡对敌之事,需眼观六路(就是四方和上下),耳听 八方(八方者四正方四斜角),所谓六路。一人顾盼多方, 稍有疏神难以周密,即或周到,而人之拳械出我不意,不 一定来自何方,若凭直步周旋,势必有顾此夫彼,奔走不 逞之弊。

转掌的步法,为制之上策;转掌的腰式,为自己之便 宜;转掌之手以为人己之动静。盖根于眼而动腰,变形于 手指,即本易象中八卦之理。

按易宇原文解易本宇,上为日,下为月,具阴阳之 道。乃乾与坤之大别,离与坎之大异,其余可以先类推。

转掌之前步作后步,前手做后手,后步可变做前步, 后手可穿做前手,正如歌五:“步既转号手亦随,后掌穿出

 

第九章八卦楮掌之JC理 前掌回:去来来去无二致,要如弓箭离弦飞。此又是变 易之理。

其左旋右转,右旋左转,前掩为后,后穿为前,旋转千 遭,穿掩万变,而终归一致。理有左右,而万物都有阴阳。 通过阴阳不断的转换和变易,来推动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八卦掌应用了易理的术变和数变之法,总其变易之道理, 则老八掌转掌,每掌可变换八掌,合成为六十四掌:拆手 每一手可变六手,则成三百八十四手,是合易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受,这是其变易的道理。

二、转掌中动静定理

天地之所以运行,万物之所以消长,不外动静而己。 若武术技击之道,内以修身养性保健康,外以练筋骨御侮 而防不测,故有文事兼有武备,诚人生之要事也。但其拳 术之运用,实在具有动静之理,自然与天地万物运行消长 相同,看其拳种的姿势而言叫做式,看其拳种的使法上称 之为招术,这只是从外部讲。若从八卦掌的形式来讲,人 的腰、足、膝、胯部分属于动;掌、腕、肘、肩属于静。但是每 手又可以变若干手法,这个变就是静中有动,故合卦中受 象之。如从其步法变易上而谈,凡步之出入进退,叠倒扣 冲,均届动象,但其仍遵循一定轨道,为一元复始,此即动 中有静。腰脊胸肩肘腕均属静,但由其变招变式上讲,由 左变右,由前变后,上下穿换,都属于动,而静中有动,总

 

合动静而言之,其不动者为体,其动者为用。动静的变化 是八卦掌在转掌中换招变式应用的结局。

以人、车来比喻,人在车上乘坐而车在行走,这时人 和车的动静形势是,人是届静,车届动。当车停止行走, 人各行其事了,那就是车属于静态,人变成动态。此掌讲 两掌一揭一叠,做太极圈中之阴阳鱼状是其静。故无论 如何拆变,终不离左右磨身掌,即是动中求静。按此理引 伸,拳中能使手足肩腰胯膝互变动静,动者静之,静者动 之,则他人莫测动静之机,掌之变在于手足,其所以动者, 发于静而不动腰脊也,盖掌发于手,根于脚,收纵于腰膀, 故其动静之变,快如掣电,重若山岳,轻灵如荷殊。其用 时人重我轻,人快我慢,人侵我走,有羽毛不能加飞,虫不 能遇之势,不知者都以为怪异。殊不知人一球形,遇击则 圆转以走,实则其不动者,静以伺机而发。其动者,动而 后求静也,拳法中各门户,历经诸先辈之精研,各宗各派, 各有专长,不得拘执己见,妄为批评,不过得其真传用尽 苫功者方为上造耳。

三、转掌中之方向

八卦转掌的运行,无论何时何地,虽具行云流水之 状,亦非游离涣散。无定则,故其出动必有一定之方,此 谓之方向。技卦象之正体言,坎北离南,震东兑西,乃四 正方,凡出手盘掌,任择一方,以周施之则身之外部以正,

 

第九章八卦转掌之真理 然后将手斜出,向其斜角,即:乾西北、坤西南、良东北、巽 东南,此所谓四正方步、四斜角手。方向既定之后,则不 拘一定方向,遇敌时,无处非正,无处非斜,均必须成骑角 之势,攻守皆便宣,此乃正己,以制人之道。

若论己身内部,内部之正方而言,转行须紧背空胸扭 胯掰膝,身成结绳之形势,两手虽分前后,前手向前松沉 膀根,垂肩坠肘,探掌揭腕,后手则叠肘折脓直掌,细看两 掌纯为斜式,而遇事发招之时,或开步、或上步、或掰步、 或扣步、或冲步、或付步、或倒步、或跟垫步,手随步变,手 到步亦到。若当换式变招时,无论如何招势皆要发之以 正,且须人高我低,人曲我直,人偏我中,人斜我正,综合 此4种力,皆是以我之正制人之不正也,故称此为八卦转 掌,之正方亦即言拳中混混元元,周而复始,无一非正,即 或有斜方之式时,亦不过一刹那的暂时一流注之取姿。

习练有功者,须法悟圆通,两足如转轮,一身浑是手, 手则上下翻飞,左右翻飞,左右逢源,忽然在前,忽然在 后,伸而则前,屈之则后,亦前伸而能屈,屈而变伸,以两 手做千般之用,以一人学万人之敌,坦然无惧色,胜敌无 骄客,才为上乘。

四、转掌中之正斜

尤有奇者,足应手而成步,手应心而变招,招由手成, 手由步促,而其所以指挥手足为一致,力在于腰固。为何

 

手足听命于腰?因脊椎中正不偏不倚,不易倾倒,脊椎通 于脑,四肢之命令皆发于脑,而脊为一身之师,指挥脊背 手足无不听命,故日肩之使臂,臂之使手指。为身之支 柱,老年人之易跌,是其腰脊无力。

腰为一身的支点,腰若倾斜,就易跌倒。所以拳击各 门,都以正为胜斜的法门,而八卦掌中以正为重要,虽有 连环颠倒之势,但步步转圆,自有角度,仍不失为正。

五、转掌中复元定理

八卦掌的运用,不外以横制直,手直穿而横塌。究其 实而最主要者,手之如何穿,足之如何转,终而则复其元, 失复元之理。以万物论,阴阳而生,是即生之本,即变化 之源,先就八卦转掌而论,凡出左手而伸左步,掩右肢而 存右足,周而复始,为无极大外复元。至其左右换式,是 两仪复元,如此左右遁变八手,即八卦周度复元,因此八 卦推变成六十四手,再由此每手变作六手,合为三百八十 四手,要其各手之天门退路,无一非复元之道,即易象卦 多复元,其所以必须复元,盖以阳而生。以阳而生之,以 阴而归者,以阴而变之,在八卦掌中本于阴归阳成之理, 具八卦生生之道,以成此八手,则前手为阳,后手为阴,一 换式则阳手变阴,阴手变为阳,合之各手,无不阳变阴、阴 变阳,此皆象形复元。推其复元之理伸为阳屈为阴,阳则 刚,阴则柔,刚则易折,柔则易萎,故八卦掌中,阳以出之 者,阴以成之:阴以柔之者刚以强之,此复元之至理。复 元者何,其至理者,乃复其本位也,则不过一反一正之分 而已。

六、八卦转掌之内外功真诀

八卦转掌凡一伸手,必须气沉丹田,全身轻灵,走只 用足动,换势则手足腰惧动,且要手足腰一齐动作。总 之,未曾使稍先动根,未从转身先耘步,欲进步时前步先 进,欲退步时后步先退,欲伸先屈,欲动先静,种种动作, 无一非颠倒连环变化受之象至其用力之理,虽刚柔纵横 不同,要留以低击高,以高制低,以横制直,以直制横,以 斜挫正,以正镇斜,柔以制刚,硬以服重,人疾我往,人来 我走,各动之发须视来势如何而施,匆使有勉强处,切不 准有骄怜之气,无有漏空处,一动步则前瞻后顾,左窥右 盼,仰观俯察,通明精神赁注所重要者,能使人就我范围, 我超象外。

七、转掌之用劲

凡手之所以制人,其身必先入,手之根在于腰,身之 本在于足,盖空在腰而动亦在腰。动在足而静亦在足,且 动由斜以求正,屈以求伸。

至于发,发之以力,力之来于手,主宰于腰,辅助于足 发之时须有存力,不宣佼全力。尽泄出,故人来我泄,人 拒我来。人变我也变,人走我也走,人侧我趋正,人前我 宣穿,人高我低,人低我斜,勿使不得力于我,我要得力于 人。

八、运动之五妙

遇发招有不得机不得势之时,远闪近进,迎取退让, 均与腰腿上求之。尤有要者,后手穿为前手为准,后步进 则前步先趋,前步退则后步先退。欲长伸腰,先矮身;要 发手先吸胯,臂不须屈,根不用拔。人来我去谓之走,人 发我迎为之逢,人来我粘为之绵,人张我随谓之小,人刚 我柔为之软,人拙我妙为之巧,人急我应为之速,合此诸 妙,以为手足腰胯肩肘腕颈伸缩,而成掌法推托带领,搬 扣刁钻,随势而作步法的进、退、叠、倒、掰、扣、卧、冲,随 手而行,腿法屈、踹、蹦、跨、截、掰、挫、顿。总合掌法、步 法、腿法,而运以冷、弹、脆、快、硬五妙之力,以成进退连 环之八卦掌。

九、拳械相通法

常言道,拳脚与器械外形虽各有不同,而且运转动作 的理则是一致的。器械无非是增加拳脚的长度和威力。 但是,没有好的拳脚基础功夫,器械也是不能随心所欲。

 

第九章八卦转学之真理 拳脚练好了,拿起器械就可以练,因此,练习八卦掌习之 日久,并掌握拳理,功夫达到纯炼,就能使拳脚和器械相 通,互相彻悟,各种器械豁然贯通。因此,常言讲:拳为百 兵之母,尤其是八卦掌这门拳术,怎么练掌,就怎么用器 械,更讲究拳械相通,所以说:掌精器械则通。

十、对敌三法

对敌三法是八卦掌手法以械击彼此对敌之术,也就 是散打技击方法。约分三种:

第一种:人来进招,我进行化解而后还击。这为互击 法。

第二种:人来向我进招,我则接招,此所谓堵截法。

第三种:人来向我进招,我以步法化之,此即所谓“脱 身化影”法。

三种技击之法之中,一法胜过一法,一法深似一法, 唯有第三种招法最难,非致炉火纯青不易做到。所以,练 武要练功,要懂得拳法、拳理,才能够一通百通,也就能够 灵活地运用对敌的三种法则。

 

第十章八卦转掌之歌诀

一、八卦掌转掌歌诀

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 七星八步九宫定,两仪三才见柔刚。 混元一气培根本,四正四隅按八方。 落步三盘掰扣步,发行四梢弯转强。 前掌虚实牛舌样,后手埋伏时下藏。 进步有门退有法,变化反正掌阴阳。 屈直横坚斜正面,翻转盘旋腰主张。 内讲五行分四捎,外有五行眼法强。 内讲气道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O 步法定转分八字,身法意气仔细详。 柔身转换不定势,高低远近无限量。 腰法要合行四梢,眼法要合定八方。 手法要合情变化,用法要合左右防。 膀法要合阴阳变,身法要合扭转强o 胯法要合挨身使,膝法要合进身旁。 步法要合进退快,闪展腾挪腰偏强O 头打去意随腰使,起落总须站中央。 脚弄中门奇地位,掌行直穿上下忙。 掌打起落头手挡,肘打去意点胸膛。 背紧胸空缩谷道,肩打胯打并阴阳。 身法全凭盖世气,两手只在胸前藏。 推托带领随身劲,搬扣劈进上下忙。 八势八因总由转,以掌当母悟刀枪。 文知八卦明道理,武晓易现亦生光。 先师掌法传至今,世人鲜有得其真。 莫说前人多保守,只怨已身功未深。 说明道理撰用意,树茂枝圆根必深。 八卦先从转掌起,精研其法乃得真。 头顶肩垂行气下,真到丹田出入匀。 臂间要分三节用,身法要灯四梢匀。 步走圆圈分八字,跟随身手一团神。 元气须在肛门提,猿臂熊膀龙虎身。 二人对手腕中求,动手制胜步法分。 上下前后左右使,肩肘膝胯里外轮。 腿法出腿不见腿,八卦起首腿当根。 前后左右三十六,横腿顺提又切真。 进退勾接明暗腿,连环阴阳并转身。 蹬踹骗踩屈搓绊,习三熟纯使无心。 武术虽精教凭法,徒弗心机校劳神。 学习武艺功夫到,得了艺业不压身。 艺如出众人尊敬,学问高强自超群。

二、八卦掌转困歌

八街卦连环分五行,相生相克变无穷。
六合归一真根本,阴阳二宇要分明。
乾书巽入离与坎,良往坤来震兑同。
八门反正直斜走,横冲直撞任纵横。
掌法九宫步下取,左右转身变化精。
出于顺逆随身起,落步开合四捎行。
脚踢对面不见腿,掌打敌人莫知情。
翻转身形势无定,四门八腿使无穷。
远攻长拳近短打,五行步法显奇能。
二十六招走为上,不招不架却使空。
打法须从身上起,手足奇到方为功。
身似强弓手比箭,消息只在后足蹬。
走时无形落无影,去意好似卷地风。
手起万莫使空起,脚落不要枉落空。
侧闪两边防左右,高低相随功妙生。
往来横须依身变,脚打七分手三成。
硬打硬进快招胜,柔者软化占上风。
拳出三节为能手,没见形影万莫何。
转身活动势不定,左右横顺任意行。
退如狸猫进如虎,脚打踩意不落空。
上步对面人不见,掌拳打去不见形。

手脚起落人莫觉,犹如做梦在心中。 二人比手无虚招,前进后退一寸争。 掌打须知出入步,去意如水进如风。 窜纵跳跃无非步,闪展腾挪手法清。 寸垫过快剪步转,七步打法要分明。 踏偏身探病在腿,前俯后仰也是空。 手脚齐到莫现形,没见形影不为能。 垫龙头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倾。

三、八卦掌用法歌

掌分八式转为根,左旋右转要缩身o 二人相战腕中求,动手取胜步法分。 八卦奥妙要学真,走穿拧翻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旋转变化到彼身O 八卦八形阴阳生,六十四掌藏真情。 练至筋骨通灵处,周身贯气纵横行。 先天之气要练习,刚柔相济细推寻。 八卦掌法留意记,不怕猛汉力千斤。 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根。 升降开合练内功,丹田有宝妙无空。 哼哈意合吞吐妙,霹雷一声使人惊O 乾坤昆巽分四隅,坎离震兑八卦成。 练功须明三步妙,上下二气不离中。 八卦掌法贵三盘,之盘三节各分三。 三盘功夫全在腿,趟泥步法意存丹。 上下三丹水火济,掌中力从涌泉行。 练艺精心求其妙,征悟斯道得长生O 内要提防外要稳,虚实见景便生情。 一手分为八手用,紧连不断发真功。 千招不如一招妙,万招不如不落空。 两手变成多手用,招至使肘便显能。 有人解开无极法,保证到处得成功o

浏览1,06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