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

手脚俱到腰欠力,去时迟慢难抽回。

[注释]内家拳要求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用整 劲击人。整劲必须以脚为根,以腰为主宰,上下内外配合 一致,这样击人必倒。如手己击到故人身上,而脚没有及 时插到敌方的挡内,那么其所用之力是手中局部之力,就 不是整劲。既使手脚能配合,若没有腰部之力相助,仍是 手和脚的局部之力,依然无大效。并且,由于手、脚、腰三 者没有密切配合,因而会使前进后退迟缓,动转也不灵 活,这是造成失败的原因。所以要求手眼身法步必须互 相紧密配合。此外还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 合,从而使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产生整劲。用以练体,可 以健身、桔病、延年;用以对敌可操必胜之拳。

二、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当然。

第一章 转拿四十八法要诀注祥

退步审势知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注释]对敌时不论敌人有多少,应当先看清敌人的 强弱,估计敌人的虚实所在。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所以在未弄清敌方虚实以前,不宜急进,应当先考 虑退步。但这并不是怕对方的实力,而是凭借退步来看 清对方的虚实,从而避实击虚,乘隙而取胜。所以善战者 能进能退,如只能进不能退,或只会退不会进,都不能取 胜。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不足,由于退步掩盖了不足, 在退步时寻找可乘之机。对方本来占优势,由于进攻而 暴露出破绽,我即乘而取之。这就是审势知变化,然后以 我之余而制他人之不足,是以逸待劳的方法。四两牵:指 千斤的意思,即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能用小的力量发挥 出极大的作用。

三、步法

末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

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注释]:此诀主要讲的是步法的重要性。关于动梢先 动根,前歌己讲过。但根梢没有一定的部位。以手而言, 手是梢肩膀为根。以脚而言,脚是梢胯为根。以全身来 讲,手脚是梢,腰胯为中节,腿脚是根。所以,劲的发出必 由脚而腰而手。以手来讲,是腰催手、肘催手掌。八卦掌 又叫八反掌,击人必使对方失去重心后,再以整劲击之,

第—章 转掌四十八法要诀注称 使被击者抛出很远。但不管你的手法如何巧妙快速,还 必须配合好步法。八卦掌的步法在武术上是独特的,它 进退转换变招换势,只需利用半步,进攻闪躲也只需半 步。所以要牢记“半步当先”或“半步跟”,待锻炼纯熟后, 制人防身就得心应手了。

四、迈法

功夫本从弯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

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离怀。

[注释]:八卦掌的功夫是以走圆圈练出来的。这种左 旋右转,右旋左转地走圆圈,就是走弯步。步法上有“三 十六计走为上”八卦掌的走法完全符合这一原理。在战 略上讲不是一走了之,而是和敌人兜圈子。在实效上,要 获得整劲和两手招术的生克变化,都是在走圈中逐渐形 成的。两手的变化也是跟着步法的走转而不停地变化, 所以叫“手随步开。”等到手法、步法、身法能密切配合 时,就是功夫练好了。在与人对手时,则高低迎拒极尽上 挑下楼,纵横掩避之能事,应尽推托带领的威力。但其最 根本的方法,还在于心意的运用。也就是“心动形随”的 阶段,到那时便可百战百胜了。

五、连步法

第-章 枝掌四十八法要缺注祥

连步必三费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

搭手转身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注释]:此诀所说的步法,如连环步、进步、退步、倒步 等等,都有它的妙用。但在对敌时则要因人而异,因地制 宣,不可拘泥于成法,要灵活运用。否则仅为成法所牵 制,多费周折反而不好。由步法推演手法,原理是一样 的。也就是说用什么招术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应该因人 而异,灵活运用,所以说任何招术都不能一成不变,而要 务求简便,讲求实效。与人对敌,有时搭手转身便走,这 是用的诱敌之计,目的是诱佼对方出招,而我转身避之。 这个搭手乃是空手。对方因击空由于惯性作用身体必然 继续向前栽,从而使他的下身失势拨根,站立不稳。此时 我即转身乘他不备而击之,他必立即倒下。所以说“机会 恰巧是江湖。”江湖指的是老于江湖者,他们的功夫技术 见识都是很丰富的。

六、囤步法

国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差相宣。

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注释]:此诀讲的是站立的姿势。囤步:在走转时没 有固定的形式。因为变招换式,步法偶有停顿,时间不 长,只不过是一刹那间,此时就是囤步。在与人对手时, 站立的正确姿势是两脚不能并排站齐,应该是前脚虚后

第-I-枝掌四十八法要诀注杼 脚实,前后叉开。因两脚站齐容易导致向前倾倒或向后 仰跌,还容易虚实不分,成为双重,使动转进退不灵活,这 是造成失败的原因。八卦掌要求分清虚实,一脚虚一脚 实,然而虚不是完全没有,实不是完全站双重,必须是虚 中有实,实中有虚。只有这样进退变化才灵活,对敌时进 退有方,攻守相宜。否则,即使对方有可乘之机,也必然 会失掉。

七、手法

偏重则随双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势。

横推里勾身有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注释]手法和步法是一样的,不论用腿或用手,都不 能双重。因双重笨滞不灵活,所以必须单重,即一虚一 实。而且用手法时还要求外硬里软,好像拈枪劲拨枪尖, 随之而入的意思。敌手横来我便推之,放手向里击来我 则勾之。总之导化对方的来力,使它变化方向转移对方 的重心,使他落空而没有凭依,我身却有所主。这是取胜 的良妙法。所以不管对方如何猛烈迅速打来,我的取胜 之道还在于能涵胸吸手,腰腹能相随。

八、力法

人说冷弹脆快硬,我说冷弹是一般。

 

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平心合力。

[注释]:凡是拳术都讲冷弹快脆硬这种力。八卦掌锻 炼者认为冷力与快力二者合并便成为弹力。所以冷与快 是一样的。脆力与硬力从表面看似乎不同,其实两力中 不可分的是硬力,可以分的是脆力。但脆力并不是硬,所 以说“无二致"就是没有什么区别。但八卦掌所要求的 是整劲。这种整劲必须是以意运气,以气运身。由丹田出 发下达脚心涌泉穴,再上翻至腿至腰至脊背至于手而放 出,所以它的运用必须是用心意含蓄。

九、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会存,力过犹如箭离弦。

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而伤身。

[注释]:发劲不能一下发尽,必须要留有余地,即要有 一些含蓄。如果一发无余无回旋余地,容易被人所乘,无 功而有害。我方击人往往是利用人的惯性,使对方落空 而失去重心,然后击之。因此我方也要预防劲的落空而 为人所乘。其所以一发无余者,是因为不明白阴阳虚实 的道理,也就是不懂劲。不懂,而和人对敌,如何能不败 不伤呢?

十、续力法

第d  转拿四十,、法要诀注林

力着他人根己断,若再续力彼难逃。

此时难有冲前步,长膀长腰一齐交。

[注释]对方之力己被我牵引,或发劲时他的脚跟己 动,但未跌倒。在这种情况下,我若变招换式而再击,则 对方也可变招换式站稳而招架我,因此我应在对方末站 稳之前,也就是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以前,利用我之余力 (即存力)继续向对方击去,就能取胜。但在用余力之时, 必须用步法向前冲去,然后松腰松肩沉身,在原来的招式 下再塌之或再抖之,则必胜而无疑。

十一、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今不为佳。

最好比人高一招,顾盼中定不空发。

[注释]这首口诀的意思是叫锻炼者要刻苦学习,才 能使自己的功夫高人一招,功夫上身便能从心所欲了。

十二、决胜法

彼刀千钧侠女梭,避强用顺快不挪。

千人只有二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注释]:上诀讲不以力胜,此诀讲避实就虚之理。与 人对敌不论对方怎样力大手快,在我只要守定以静制动 和以逸待劳之法,看清对方的来势,顺着他的力引导转移 对方力和方向,则对方必然落空失势。若在导移对方的 方向时,能再以步法配合,则必胜无疑。其次是以我一人 对多人,沉着应付,仍然是守定以静待动原则,以不变应 万变。彼虽人多但能在我身旁者,亦不过三五人,所以我 应当详察其强弱,择其弱者攻击,以先夺其气。所以说: “稍伸手脚不难遮。”

十三、用法

高打短兮短打高,斜打胖今不须摇。

若遇瘦长凭采带,年迈不动上下瞧。

[注释]八卦掌又名八反掌,此诀乃八反掌用法。比 我高的用短势攻其下盘,引他向下不得逞其高;比我矮的 用高势攻其首部,所谓居高临下击之,使他不得力其矮; 遇肥胖之人应避其锋而斜击之或攻其背,因他体胖动转 笨滞而失其能:遇身长而瘦的,我用持带之法,则其因摇 晃而失灵;倘若遇年迈衰老之人,胜之不武,那就先用声 夺人其法,用两眼向他一瞪使被心核意乱,不必动手便已 取胜。总之,不管对方怎样,你只要用八卦掌的走转拧翻 旋转变化,就可取胜了。

十四、致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迁。

肩腕膝胯肘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注释]:手的三关是肩、肘、腕;脚的三关是胯、膝、 足。在对敌时紧闭上部的三关,而下部的三关做屈伸之 状而走转变化,是为全身卦闭法。所有的三关使用,都要 看脚步的直与弯来决定。虽然手的使用要靠步法来决 定,所谓“手随步开,但还需要有身法的配合方能奏效。

十五、接掌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

你越快今就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垮。

[注释]:此诀与降人法颇相似。中国的拳术种类甚 多,五花八门各有所长,使用起来拳打脚踢,往来纵横如 疾风暴雨,上下翻飞。此时我当仍守定以静待动的原则, 心定神亥不慌不忙地看清来势以为攻守。不争一时之 勇,所以说“彼越快今我越漫。”在发劲时我不发则已,若 发时必乘被之隙,用我之整劲击之,所以其威力如催枯拉 朽,他必败。故日“神鬼垮”也。

十六、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

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注释]:八卦掌与人对敌是不讲擒拿法的。因人若拿

你,你只要将手高举过头,便可泄他之力而解之。若我再 以手击其鼻刺其目以乱之,那么他的擒拿法就没有什么 用处了。

十七、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掌坚兵,一来一往是真能。

闭住右手左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注释]:此诀讲的是我以空手对待兵刃之敌。因为敌 手执利器,不论是单的或双的,他必两手一前一后,只能 用其一。我只要闭住他的前手,后手便无用了。即使他双 手齐来,只要闪过他,因无后进之兵,就更无用了。

十八、指山打磨法

他人来手我不然,侧身还击被自还。

他若还时我八手,他若致时三手连。

[注释]:指山打磨,其目的不在山而在石,因石系磨之 材。如兵法上的“围魏救赵”一样,用的是声东击西的策 略。运用此法必须心静神安,沉着应付,以静制动。敌方 若出手击来,我则侧身以避之,并乘机还击,被由于落空 必急还,在他收回时我趁势而进,他想避我攻击而采取卦 闭之法,我则使用连环穿掌连续攻击,不使他有喘息的机 会。

十九、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要来时我化开。

不须手避凭身法,步步不离两胯哉。

[注释]:此诀讲的是八卦掌独有的特点,运用游击战 术的方法,游击战术的原则是“故来我退,敌退我追,敌停 我扰,敌疲我击。我对敌时双方势力相等,他亦守定静 以待动,两相对峙,那时我可用沾宇引他出手,他若出手, 我则走而化之,他若收回去,我就跟随着他乘机进击,你 来我往,既不丢开,又不硬拼,这样和他周旋。找寻对方 可乘之机,要靠步法、身法的紧密配合,而身法和步法的 变换,还必须靠腰胯来主宰和完成。

二十、背活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胯贴手抓。

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要转时我应拿。

[注释]:八卦掌与人对敌大都是转到敌人背后攻击 的。此诀就讲转身方法。凡出手攻人,手中必须有储蓄之 力,故伸手要小。步法上在转时不能大,在进攻时则要 大。但与敌身贴近时则须半步,那时我只要用抓人之力, 便足以制之。假如我贴近敌身时,敌手也要拿我,那我必 须用跨步蹲身而转以避之,假使他跟着我转,那我可用鹰拿之法拿他就可以了。

浏览6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