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关要,就是关键和要害部位。十六关要是:一为宰 之于头。头为六阳之首,头不正身必难正,头不进全体港进, 所以定势时,头必持中,进步时,头必须领,是谓全身之宰。 二为活泼于腰腰为劲力之主宰,又为转动之枢纽,腰不塌则 劲不蓄,腰不挺则劲不出,腰不转则全体固而不转,是谓灵活 之宰。三是灵机于顶脑为精髓之海,若要灵(反映快、大脑 聪),精贯顶。另外是指天庭要向前顶,天庭不顶,则劲气不 提,是谓灵机之主宰。四是神通于背。是讲脊背的功能和变 化,在形意拳的发劲中,最多用的是劲,也就是从脊背中转 来的劲气.如若背不能转,膀不能抽,肩不能调,那么就失 掉了背的巨大作用,是谓神通之宰。五是流行于气。气为血 之帅,气行则血行,气停则血凝。血液之流,完全是依赖气 之所动,是谓血液流行之所宰。六是行之于腿°腿不灵则步 不活,足不灵则步必迟,足步乱则拳必慢,所以说转折在腰, 转换在步,封闭在手,行程在足 是谓步活之宰。七是蹬之 于足。蹬是发劲之始,足蹬腰挺,劲力纵横。足蹬才能使劲 气起于涌泉,主宰于腰,通行于脊背,贯达于手指。八悬运 之于掌。手为先锋,掌为根,劲气不能运之于手掌,则手为 飘浮之劲,且不能坚强手指。若劲气不能运之于足掌,根基 则不能稳固,且足趾也无抓地之劲。九是贯之于梢。梢为全 体之末端,气贯四梢才能发挥出全体血肉筋骨、内气内劲 的作用,爆发出整体的刚脆之劲力。十是敛之于髓。髓有骨 髓、脑髓之分,骨髓充方能使骨质强壮,脑髓充是还精补脑 之功,脑为精髓之海,脑髓充才能使精神旺盛、脑健常聪。 十一是达之于神。神为精气所生,精气旺盛则可使二目炯炯 有神,故精气足则神气旺盛,精气衰则神气涣散.神存则命 存,神绝则命亡、谓之"形与神俱,十二是凝之于耳。耳之 灵敏,全在肾水之充盈。肾亏则耳鸣迟钝,肾壮则听觉不减。 十三是息之于鼻。鼻为呼吸之通道,肺气和则鼻息畅通,肺 气失调则鼻息受阻,呼吸不畅。十四是呼之于腹。腹为气之 海,而且是肠部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地方。气储于海,呼之于 腹,吐气开声,劲气乃出。气不能归根,纵吐发也无力。十 五是纵之于膝。膝在下肢中是进退、跳跃、换步、腾挪之主 宰,故膝不坚则步不稳,膝不灵则步必钝。且膝为中节,是 变化之宰也.十六是发之于毛。毛为全体之门户,前辈口授, 形意内家拳之呼吸有三种:一为肺息,一为胎息,一为毛息。 “一呼百脉皆开,一吸百脉皆闭,儡毛发倒竖(即警起之意人 气贯四梢,而内劲则无不出之理形意拳的腿、足、步法下肢在克敌制胜的搏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 的身体灵不灵在于腿、足、步法,稳不稳还在于腿、足、步 型。所以说“足打七分手打三九在技击搏斗中腿、足、步法 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
下肢之运用,均不离上肢之配合,手足似弟兄一般,动 转常相跟,手不离足,足不离手,“上法总以手足为妙,进步 总以手足为奇”,故用下而上为之领,用上则下为之攻,上下 均须有腿、足、步法之变换。腿,主要指的是小腿,包括膝关节及膝以下至足腕以上 的胫骨和腓骨在内。膝打时离不开足法和步法;足打时也离 不开膝和步法的变换步法变换时又离不开膝和足的转换, 所以说腿法、足法、步法,乃是一个整体,运用时必须是三 者合一、动转协调,才能发挥其各部的作用,所以说合则各 尽其效,分则各失其妙。腿法腿在形意拳中的运用,主要有挤擦、别挂、跪压、顶撞、 缠绕、摆拨等用法。挤擦在逼,别挂在拿,跪压在绝,顶撞 在猛,缠绕在灵,摆拨在活。隐压法跪压法是借我方进步之机,向对方前腿施行里跪或外 跪,使其膝关节折损或因负痛而失掉进攻和防御的能力。但 是,在使用里跪或外跪时,上肢一定要控制和牵制住对方, 要使其失掉重心而又不能退去或倒地,方为得法。如果对方 借势倒地,很可能使用“兔子蹬天”之足打来攻击我方,所以 我方必须迅速转换其它打法。里跪,是指我方之腿在跪压对方时,须运用膝关节之内 侧及小腿上端内侧,向自己之内侧方向跪压对方之前腿,故 谓之里跪压法。例如,我方要使用左腿跪压对方之右腿时, 须将我方之腿足,置于对方之腿足的外侧,然后向自己的右 前下方施行跪压:如果是用自己的右腿跪压对方之右腿(为 前腿),我方之右腿应置于对方右腿之里侧,用自己之膝关节 的内侧和前侧,对准对方膝关节内侧,向自己的左前下方猛 烈跪压左右腿的里跪与外跪,均相同,只是跪压的方向相 反而已学者在相互之间的练习中,只能使对方略有感触而已, 切不可使用刚猛之劲,以防损伤。在逢敌交手时,则必须要 俱备狠、毒、快、猛、刚,进步时足踏要狠,进膝时膝打要 毒,跪压时发力要猛,方能使敌人的膝关节及小腿的胫骨、 腓骨,均因受到猛烈的冲击而折损。
外跪,是将自己小腿之外侧和膝关节之前侧和外侧,置 于对方前腿的内侧或外侧,然后向自己身体之外侧下方用力 跪压。走其内侧,是用己之左(右)腿,置于对方右(左)腿之 内侧,向左前下方跪压;走其外侧,是用自己之右(左)腿, 置于对方右(左)腿的外侧,然后向右前下方施行跪压,是之外跪法。无论是里跪或外跪,在运用时除了上肢须要控制对方以 外,下肢中从膝至足,同样也要控制住对方,跷则锁固,踏 则跪压,跷是拿,踏是打,此乃下肢腿足之妙用,非跷不能 拿,非踏不能打,是自然之理,顶撞法下肢在技击中的顶撞法,同样是运用膝关节(包括胫骨 的上段打击对方膝关节的一种方法膝的顶撞法,也分为里顶、外顶和里撞、外撞,走内有 里顶外撞,走外也有里撞外顶,两腿互换里外兼用。使用上述跪法或顶撞法时,主要应该注意:第一必须用 上肢控制住对方,并使对方暂时失掉反抗能力第二必须防 止对方使用退步时的后挂足,使我方失重而扑跌;第三必须 防止在对方退步时使用撩阴足,其防止的办法是“膝扣膝,难 起足力第四要防止对方采用勾足,而使我方扑跌或仰跌。
攫拨法这种用法,多属于顾法,当然也可用于进法。如对方进 步要采用跪压、顶撞、锁扣等法伤我关节时,我方应在其足 正落而未落之间,使用里摆或外摆(即对方踩进我腿之里,则 使用里摆,若对方踩进我腿之外,则使用外摆),只要摆拨之 法用的得当(指上下的配合和运用的火候),足可以使对方的 根基受到动摇。“一枝动百枝摇”,根基一动乃是失中的关键 一环,而且会使全体之整劲,立刻化为散劲,失去进攻的能 力。轿擦法挤擦法,也叫做“挤挫法”,是形意拳最常用的一种腿 法。这种腿法,一般来讲它对对方所造成的伤害比较小,多 运用于拨起对方根节之时,也是配合上肢发人时的一种用 法里挫,是我之左腿走其右腿之外或走其左腿之里,向我 之右前方进行挤挫(右腿的用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外挫 是运用我方之右腿,走其右腿之外或走其左腿之里(左腿的 用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左腿有里挫、外挫,右腿也有里 挫、外挫。挫动对方之腿,具有排除障碍、开拓前进、足踏 中门、抢夺他位之功效,乃进攻之一法。缠绕法腿之缠绕法,分为单缠和连缠。单缠是用左腿或右腿的 单进.连缠是用左右两腿互易相缠的进攻方法。单缠主要是控制其前腿,连缠则是控制其后腿。在运用 单腿的连缠时可以使用龙形双曲步进行膝打法膝打,是十四打法中之一法。远者使用手足,近者使用 肘膝,贴身靠时则使用肩胯。梢节之劲不如根节之劲浑厚, 根节之劲不如梢节伸长之远,不远不近,中节最佳,所以膝 打是形意拳中力量最浑厚,打法较多用的攻法,故前人将膝 攻称为“老虎出木笼”,而且膝打具有它的特殊性,谓之“和身 展转不停势”和“膝打几处人不明”,是不易防守的打法。膝的打法,已在十四打法中做了介绍,请参阅前文。
浏览4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