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胖瘦取决于体内脂肪的多少,而体内脂肪的多少,除遗 传和某些疾病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体内的热能代谢情况,也就是人 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和进行各种活动所消耗的热量的平衡状 态。当摄入大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就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人就 胖了。相反,若消耗大于摄入,体内就要动用脂肪产热来补充能 量,这样人就瘦了。
武术运动的强度是较大的,热能消耗较多,据研究,少林拳的 热能消耗为每分钟每公斤体重0.1914〜0.2497千卡,一个体重60 公斤的人,1分钟就消耗11.45-14.98千卡。这比一般日常活动的 热能消耗大多了,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1分钟的热能消耗才8.58千卡。
运动必然增加体内的热能消耗,对于运动后的消瘦,要作具体 分析。若身体原来就胖、体内脂肪较多,通过运动锻炼去掉体内多 余的脂肪,这是正常的,也是人们所希望的。若身体原来就瘦,经 过运动锻炼后更瘦了,这就不正常了。其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是运 动负荷过大,热能消耗过多;另一方面是营养不足,摄入的热量不 能满足需要。此外,生活制度不正常,缺乏必要的休息,或者其他 的工作、活动等较多,也都会增加机体的热能消耗,影响人体机 能,使人消瘦。这也是不正常的。
习武练功后、怎样使体力得到迅速恢复?
一定强度的武术训练,会使人感到疲劳或非常疲劳(因人而 异),为了使下次的练习有充分的体力和精力,必须学会促进体力 恢复的一些方法。
轻松的整理活动。武术锻炼后的整理活动,可使人体由紧张 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因为,运动对身体所引起的生理变 化,并不是随运动停止而同时消失。例如,重复练习套路,能量消 耗很大,需要供应大量氧,'但是在实际练习中,无论呼吸怎样加强 也不能满足运动时对氧的需要。这样,运动之后内脏器官还得继续 工作,以补偿运动的缺氧。如果不做整理活动而突然完全静下来, 那么身体的静止姿势就妨碍了强烈的呼吸动作,影响氧的补充。此 时,应注意做一些包括呼吸运动和较缓和的全身运动以及气功操 等,量不可大,并由大变小,使肌肉放松,身体恢复到安静状态, 以利体力迅速恢复。
适量补充糖等营养物质。武术练习中消耗的物质依膳食中营 养物质而恢复,因此安排好膳食有利于恢复体力。在长时间的套路 练习后,首先是体内糖元大量消耗,因此饮料和膳食中都可适当增 加糖份。蛋白质含量高的蛋类,瘦肉等也要有所增加。同时要增加 调节体内代谢过程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i、维生素C等。无机盐 类(氯化钠、磷酸盐)也可酌情增加。
物理恢复手段。如采用按摩、洗热水澡等。这都对消除疲 劳、促进体力恢复有利。
除上述方法外,在训练间隙,适当增加静气功的练习,对体力 恢复世有积极作用。
为什么说刀剑重练腕呢?怎样练腕?
“君若习练剑,先过手中关C”这是行家对习剑者提出的基本要 求。在剑术演练中,手腕起到直接控制、运用剑的作用,千变万化 的剑法皆依赖于手腕的灵活转换,因此练腕至为重要。通过训练使 腕部柔而不软,韧而不僵,剑随心意,以致运动起来剑法清晰,力 点准确,招式迅疾。练腕主要有:
徒手练习:是训练手腕的灵活转动和鞭打用力,为持剑练习打 下基础。
扳腕:一手成掌,另一手抓握其手掌处,分别扳动做屈、 伸、外展、内收四法。要求用力缓慢,逐渐拉伸,在扳到极点后停 顿片刻,还需左右手相互扳动。此法可提高腕关节的柔韧性。
甩腕:手腕放松,柔和地来回甩动。包括仰甩、俯甩、立甩 和斜掌甩动等。甩动频率先慢后快。
转腕:手腕向里、向外、向左、向右做圆形转动
抖弹:在甩腕的基础上进行抖弹练习。要求手腕先松后紧, 由柔而刚,突然发劲,避免拙力。目的是训练手腕快速发力的能 力。
要求先屈臂而后直臂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持械练习:
①持辅助器械,包括持小杠铃、哑铃进行翻腕、转腕等练习。 目的在增加腕部的力量。方法可将前臂放置在木凳上,使手臂固定,手心向上或向下做屈、伸及转腕运动;持木棒,模仿各种剑法 练习,初步学会剑法动作;也可持砖、石块、小沙袋练习多种抖腕 甩击动作。
持剑练习。以结合剑法练习为主,注意剑的重量,要由轻至 重,动作先求松活准确,后求劲道贯通。先练单式,后练组合。层 层深入,熟而生巧,只要坚持,就能见效。
为什么练枪时不能露把?
“扎枪”时如何做到“力达枪尖”?
练枪时不能露把,是持枪的基本法规,以求“一寸长,一寸 强”之利。正如吴殳在《手臂录》中所说:“执枪必须尽根,余谓 枪根当在掌心中,与臂骨对直,则灵活而长。”如果持枪时露把, 不仅缩短了进攻的距离,也不易与臂骨对直,使全身之力通过枪杆 直达枪尖,同时手腕的转动也会受到限制,圈枪等动作不可能灵活 自如。练枪时露把不符合“持枪稳活,力达枪尖,枪扎一条线,工 于一圈”的基本技法,故练枪时不能露把。
枪法中无论攻防,常有发力动作。凡发力则须将全身之力通过 枪杆直送达枪尖。发力时力是否能送至枪尖,是衡量枪法功力的一 个重要方面。
扎枪要发力准确,须挺腕、顺肩、拧腰,出枪直接向前用力; 发力要快而柔,逐渐加速,当后手接近前手时猛然用“寸劲”将枪 扎出,使力通过枪杆直送到枪尖,然后迅速收枪扎枪最忌甩腕,甩腕即扎枪时手腕松而不挺,屈腕甩手,这样 则力浮而不沉,枪也摇而不稳。扎枪还忌用僵力,发力早而僵,出 枪硬而不柔,似有力而实无力。
所谓“枪之用在两腕,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乃合 而为一”,即用两腕直接控制枪,而臂的高下伸缩,身的蹲立前后, 足的左右移动,全身协调用力,方能合而为一。这样步稳身正,拧腰发力,则力有根,力大而势雄,才能使力达枪尖。
身材燧胖的人能练好剑术吗?
一般地说来,任何一个武术项目对身材都没有严格的要求,练 习剑术也是如此。
各种身材的人都可以练好剑术,许多擅长剑术的优秀运动员, 有的身材修长,有的身材粗壮,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形成自 己的风格,都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对于任何练剑的人,首先要加强基本训练,掌握各种剑法的正 确练法。因为无论是什么风格的剑术,其基本剑法的要求都是一样 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再逐 步形成适合于个人身体条件(包括身材和素质条件)的风格。对于 身材较矮的人,可以充分利用其身材矮、转动快、动作灵活的有利 条件,向动作快速、灵活、小巧、多转折方面发展,以弥补其四肢 较短、动作幅度不大,不如身材较高者舒展的不足。同时,身材 矮,身体重心低,动作稳定性强,也可利用这个条件在套路中多做 一些平衡动作和一些顿挫性节奏感强的动作。在做动作时还要注意 尽可能伸展四肢,使动作幅度尽可能大一些。
这是扬长避短之道,望好自利用。
怎样学练九节鞭?
鞭是一种携带方便的软器械,平时可收握于手中,也可围于腰 间。它有镖头、握把,中间有若干铁节,节与节之间用圆环相连, 一般长度以人体直立时一端触须、一端触地为宜。九节鞭的基本动 作包括缠鞭、抡鞭、扫鞭、挂鞭、抛鞭等等,此外还有舞花鞭和地 趟鞭等动作。
九节鞭的运动形式以圆为主,它借手臂摇动和身体各部位的转 带增加动力以改变圆心及运动方向,所以要求演练者要有很好的握力和臂力。
九节鞭因是软兵械,初学者一般不易掌握它的运动路线及落 点,一开始学习很难避免被九节鞭打中身体。所以起初,可选用一 根结实的粗绳、一端系一小沙包,一端握于手中,以此来取代真正 的九节鞭,这样能使刚刚学习九节鞭的同志解除顾虑、减少惧怕心 理,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拿到“鞭”后,先不要急于增加难度, 只右手握“鞭”,立圆抡“鞭”,使软“鞭”好似一根棍,然后逐渐 增加速度、难度。待熟练后,再用真正的九节鞭加以训练。最好能 找到会练九节鞭的老师加以传授指导。
学习九节鞭就要熟练掌握九节鞭的性能、摸清九节鞭的运动规 律。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不怕艰苦,都能取得成功。
浏览1,2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