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拳经中云:“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 突,惟牙之功,令人恍惚"又有拳经中云:“化精填骨,骨 实齿坚,保齿之道,最忌凉热,冷冬炎夏,唇包齿藏,年迈 耄老,上下成行九骨在五脏之中属肾,肾乃增生骨髓之源,同时也是脑髓,的生源之处,因此肾脏健旺、精髓充足的人,不但可使脑海 有余,同时也可使骨骼坚实。反之,如果是肾脏衰弱、精髓 不足的人,不但大脑的精髓会亏损,而且骨骼也会随之而提 前老化。“切齿则发”,讲的是在爆发劲力的一刹那,一定要将上 下牙齿扣紧,要有牙欲断筋之狠,才有助于劲力的增大和发 放。但是,切齿绝不能故意使上下牙齿左右挫动,或故意令 其咯咯作响,更不可养成毗牙咧嘴的陋习,这样做不但面部 表情有失文雅,而且对于坚固牙齿也是非常不利的。“眦裂目突"“眦”指的是上下睑的结合处,当发放劲力 时,应将上下眼睑绷紧,并聚神于二目之中,故言“有神在 目,“唇包齿藏"“最忌凉热”,都是保护牙齿的方法。牙齿 保护得好,食物入口以后,能够被咬碎,有利于胃的消化。 如果牙齿保护不好而过早地脱落,则对于消化系统的负担就 会加重,不利于促进新陈化谢的循环。所以说肾不壮则骨不 .坚,骨不坚则齿不固。

指为筋梢“指"又称为爪,既包括手指又包括足趾。手指、足趾都 是经筋之末端,故称指(趾)为筋梢。筋是主宰人体四肢伸缩 开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生无气则不能生存,无精则不 能营养,无血则不能灌溉,无骨则不能支撑,无肌则不能聚 力,无皮则不能包裹,无毛则不能司汗,无筋则不能伸缩。 所以经筋是主四肢之伸缩、手掌之开合、身体之动转、两足 之进退起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手的抓力,握力的大小,虽 说一方面是与指骨的粗细、壮衰、强弱的关系至密,然更主 要的是与经筋的粗细和坚韧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以 在拳术之中习练指功或称鹰爪功一方面是为了锻炼指、 掌骨质的坚韧,另一方面则主要锻炼经筋的伸缩机能和坚韧 性能。在人体之中,主要有十二条经筋,具体分为手三阳、手 三阴、足三阳、足三阴经筋。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之末梢, 盘旋于腕、肘、腋、肩、踝、膝、股、髀等各关节处,又 多布于胸、背、腰、腹之间,而最终足三阳经筋合于“领”(即 面部),足三阴经筋合于“阴器”(即腹部),手三阳经筋合于 “角”(即头部),手三阴经筋合于“贲”(即胸部使之周身上 下、左右连接一贯,牵动浑身之四肢身躯、骨骼、关节之运 动。

在武术之中,功夫主在手,根基主在足,吐气主在腹, 发劲主在腰,转抖主在尾,整劲主在合,弹抖主在绝,助力 主于四梢,配合主于五行。在手者籀掌之功,在足者步型步 法,在腹者丹田之气沉,在腰者肾命的劲气,在尾者尾骨之 转抖,在合者内外之六合,在绝者爆发之寸劲,在梢者警起 血肉筋骨,五行者内外五行。手,在古拳经中云:“虎鹿鹰 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力兼雄,指之所到,皆可奏 功”,又云:“手足之功,手抓足蹬,气力兼并,爪生奇功工 均说明了指在攻防技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出手 伸掌时,必须是伸掌如瓦珑,从曲中求直,不可伸直展放, 过曲不力,过直则易折,故宜微屈。足趾在足掌落地的同时, 要掌踏趾扣,五趾抓地;当足在起钻时,五趾须向上领翘。总之,明了三节多一变,明了四梢多一力。警起四梢, 必须是在爆发劲力的一刹那间,而且一定要真正套得起,要 有“发欲冲冠,舌欲催齿,牙欲断筋,指欲透骨意,才能 在一瞬间猝变其常态,爆发出最狠毒、最凶猛的急刚之劲。 但在平时的练习中,则应保持似警非警,似松非松,心平气 和,养气养神之总则,才不致于使学者误入歧途。

四梢与人体、隆理的关系血梢之发,从祖国医学来讲,系由肺脏属辖,故臼“肺主皮 毛”。皮毛在人体之中,有通达表里,司汗毛孔,暑开寒闭, 调节体温等作用。如遇到外界的气温寒冷时,皮肤则能够自劭 地收缩致密,毛孔也会随之而闭合,以抵御外界的冷空气侵 袭,并保持自身的体温尽量地不向外发散;若遇到外界的气 温炎热时,皮肤又会自动地使皮层纹理舒展,毛孔也会随之 而自动开放,使自身的热度向外发散,以保证五脏不受热攻 而发病。皮毛的这种适应机能,与一个人肺脏的健康与否, 有着直接的关系,凡是肺脏健康和卫气充沛的人,其皮毛的 伸缩机能也就灵敏;凡肺脏衰弱和卫气不充的人,皮毛的伸 缩机能及适应外界气温变化的能力也就较差。

血液在人体之中,既是全身重要的营养物质,又是决定 人之生死存亡、壮衰勇怯的重要物质。而人身之毛发,乃是血 液行走灌溉的末梢,所以血液充旺的人,不但能使肌肉丰满” 皮肤润滑,而且能使毛发光泽。反之,血液亏损的人,不但 肌肉和皮肤得不到丰满润滑,而且毛发也同样会呈现干枯之 态,所说的“精疲则力尽,血尽则毛干”也正是这个道理。肉梢之舌,舌通之于心,肉归属于脾。舌为心之窍,心 和则舌能知五味辨酸甜,心不和则舌的辨味功能就会随之而 减退,所以有心脏病的人,其病灶会反映在舌上:肉归属于 脾所统,睥健则不失于运化之职,故能使全身得以营养和灌 溉,若脾不健,就会减弱其运化功能。脾与胃互为阴阳表里,胃主消化,脾主运化,脾胃健壮、故能使肌肉丰满而光泽。

骨梢之牙,牙在人体之中,就好象是破碎机一样,是消 化食物的第一道关。食物若能细嚼烂咽,则有利于肠胃的消 化和吸收,若牙齿不坚,甚至早期脱落,对于食物不能细嚼 烂咽,那么不但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消化和吸 收。所以牙齿的好坏,对人的健康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牙在五脏之中属于肾所辖。人体的骨骼强壮坚实依赖于 骨髓的充盈,而骨髓的盈亏又决定于肾脏的健衰。故肾脏健 旺、肾水充足的人,精髓有余、脑聪骨坚:肾水不足、精髓 亏损的人,就会出现腰酸骨痛,四肢无力等病症,而且会使 骨质提前老化,牙齿早期脱落。筋梢之指,筋在五脏之中归于肝脏所统。祖国医学认为: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又云:“在 体为筋,在脏为肝,在变为握”。故肝气舒、精气旺的人,其筋 必粗壮而发达;肝脏病衰、精气巨亏的人,必然会导致筋挛、 抽缩,且四肢举动不灵,爪指握力不坚,寿命也会受到影 响。总之,在人体之中,营养在血,其华在发:肉丰在脾, 其灵在舌;筋强在肝,其锋在爪;骨坚在肾,其固在齿。故 在平时应注重盈血、充髓、健脾、强筋之锻炼。我们之所以 在形意拳术中讲这些医学道理,也正是因为拳不离道,道不 离医,精拳者必精道,精道者必精医之理。又因五拳与五行、 五脏有着密切之关系,如劈拳顺则肺气壮,崩拳顺则肝气舒, 钻拳顺则肾脏健,炮拳顺则心气和,横拳顺则脾气康。脾属 土,土为万物之生母,故脾健则能助以五脏并使身体得以安 康。反之,外不顺则内不和,拳不顺则弊病多,所以不可不 涉及这许多的道理。四梢在形意拳中的运用舌,舌在形意拳中的运用,由于劲力发放的方向不同, 分有上抵、前抵、下抵。舌尖上抵,有促使向上发放劲力的 作用;舌尖前抵,有促使向前发放劲力的作用;舌尖下抵,有促 使向下发放劲力的作用。总要有的舌欲催齿齿欲穿”之劲气。牙,咬牙切齿,狠劲乃出。因此在爆发劲力时,牙齿必 须紧扣。紧扣则能使精气入骨,增大骨骼的支撑和冲击力量, 从而发出全体之狠劲。指,指在运用时,定要警起经筋三阴三阳,经筋相合为 一,指劲成实,曲中求直,左贯指梢,增大劲力。总要有“指 欲透骨力推山”之劲。发,毛发倒竖气贯顶,全神贯注在眉心,紧闭门户气不 散,团结一致力勇敢。四梢虽微意义大,猝变常态人惧怕,团结一致全力至, 克敌尽在一刹那。

浏览6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