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躺拳属什么拳种?它应如何发扬武术风格,防止体操化影响?提起地躺拳一名,很容易使人想起地躺双刀。何谓地躺双刀?无非是双刃演练,末了加一段滚地躺的动作,一边连续 地躺滚一圈,双刀同时配合在滚地的身体上下飞舞。据说这 是败中求胜的独特技法。然而,地躺拳却并非如此。它脱胎 于醉拳,而又保留了醉拳的前栽碑、后跌脊、鱼跃龙门,鲤 鱼打挺等跌扑滚翻武功技法,以及诱敌击敌、佯颠假扑、因 势取敌等技击特点,只是删除了醉态醉步,是不醉的醉拳。 编排时由于除掉了醉的规限,便增加了一般长拳中难度依巧 性强的拳法、腿法、跳跃动作,如腾空双踹腿接扑地、腾空 穿心腿接扑地等。一方面由于它脱胎于醉拳,排除了一般拳术的传统规 限,可以自由编排发挥武术中带有体操性.技击性的跌扑滚 翻动作,另一方面又由于它可以不受醉拳的传统规限,适当编 入一般长拳中的技巧性动作,使地躺拳成了具有技击性和 (民族)体撵性较强的拳种,别具风格。由干它的体操性、技巧性较强,编排时就容易忽视武术 风格。或是不加选择地过多使用翻腾动作,或是错误地使用 了国际体操的串联组合方式。这样就使地躺拳出现体操化倾 向(如侧手翻接后手翻,后空翻接栽碑等组合),这是应该防止的。地躺拳虽属体操性较强的拳种,但它的体操性与技击性 紧密相连。如后跌脊接鲤鱼打挺是被击倒跌后自救的技法, 它与国际体操动作的连接不同.而且,这种体操性是民族 化、'武术化的。这反映在动作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动作的串 连组合和整套编排的程式上。防止地躺拳体操化,上述要点 绝不能忽略。何谓十八般兵器?在我国,武术经数千年的发展,从拳术派生了器械。器 械的种类亦随着演练者的年龄、身份、身材、力量、反应、 战略战术意识等的不同而日益增多。人们为了统称方便,曾把其主要种类概括为十八般(种类)兵器。一方面由于它远 远超过十八般,另一方面又因各朝代各地域习惯使用的器械 品种有差异,故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对十八般兵器的概括 也各有不同。并无一个绝对不变的概念。现在介绍的是一个较常用的概念。十八般兵器通常指的 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铜、锤、爪、 锐.槊、棍、棒.拐子、流星。且不说这里所没有包括的器械种类仍有不少,如铲(月 牙铲等)、笔(判官笔)、矛等,即以列入的来说,每种又 可以按单、双、长、短派生,如刀有单刀、双刀、大刀、扑 刀,剑有单剑、双剑、短穗剑、长穗剑,枪有长枪、短枪. 单枪、’双枪等有些又可根据软硬不同而派生,如钢鞍、铜 棍是硬的;九节鞭、三节棍则是软的。还有根据实用的锋刃 结构不同而派生的,如三尖两刃刀、钩镰枪、子母钺等(见可见“十八般兵器”,其实只是一个以部分代替全体 的借代概念。它远远不能包括武术器械的种类。不能以“十 八般兵器无所不精,无所不晓”来说明武术的全能发展。今天,对器械的概括和划分已不采用这个概念。而是按 有利于比赛的同类竞技来划分了。现代武术表演赛,将最常用 的刀枪、剑、棍四种划为器械主要项目一一自选器械项 (又分长器械项和短器械项)。其它则归入传统器械项。传 统器械项又按有利同等条件竞技的原则,划分为单器械项、 双器械项和软器械项三大类别。哪些是现代常用的器械?它们各有 何特点和异同?现代常用的主要器械是刀、剑、枪、棍。它是人们最常 学练的主要器械项目,也是国家体委颁发的武术(套路)竞 赛规则规定的主要器械项目。刀,枪,剑、棍被规定为竞赛 的自选项目,参加比赛者必须于刀,剑中任选一项为短器械 项,于枪、棍中任选一项为长器械项。这四个项目各自分男 女子组单独进行竞赛,评选出前六名优胜者。这些器械各有不同的特点,练习须严格区别,比赛也不 得混淆。它们的特点和差异是从器械特点的不同而产生的。 而器械特点区别的主要依据则源于技击。例如刀、剑为短器 械,枪、棍为长器械。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为单手持器 械的,后者则双手同持一器械。由于持械的不同而产生了动 作上.技法上的差异。刀与剑同属短器械,有单手持械运动而另一手空手配合 的共同特点。拳谚说“单刀看手”(要讲究空手配合), 同理,单剑也应强调“看手”。刀、剑的差别,也是因器械而产生的。刀,一侧是薄而利的,为刀、另一侧较厚而不利 的,为刀背。而剑则两侧皆为薄而利的锋刃,且剑身较刀窄 而薄。这就构成了刀重需力猛,剑轻需灵巧,即“刀如猛 虎,剑若游龙”的不同风格。同时形成了刀以臂发劲多,剑 以腕发劲多,刀可以贴身,缠头裹脑(一侧为刀背),而剑 则忌贴身和缠裹等不同技法要求。同理,刀尚豪勇造型,剑 尚优美造型等。又如枪和棍,同属长器械,双手持器械运动是其共同特 点,然而由于枪的一头安上了金属锋利的枪尖,以枪尖攻敌 是枪最有利的技击手段,而棍则无金属尖刃,只靠棍头和 棍尾打击对手。这种器械不同的特点构成它们各自不同的技 法特点和风格。拳谚说* “枪扎一线,棍打一片”,“练 枪如射箭,横直一条线”,说明了枪棍的不同运动特点和风 格。枪法以直线的拦、拿、扎、穿、点为主,而棍法则以横 抡、横扫为主。怎样掌握刃术的基本风格?怎样练 好主要刀法“刀如猛虎”是刀术的基本风格,它以刚劲粗豪泼辣见 长。刀术应着重通过臂力和腰力去表现这种祖豪泼辣的风 格。贴身,又是刀术的主要技法特点之一,这是器械特点所 决定的。主要刀法有:缠头.裹脑、扎刀、斩刀、劈刀.抡 劈刀、撩刀、挂刀,舞花刀等。要练好主要刀法,并能表现出刀术的风格和特点,就必 须加强臂力训练。徒手练臂力当以倒立为主,可着重练头手 倒立、手倒立等,此外可练俯卧撑、单着侧卧撑。器材练习 一般可以作石锁、石担或翻杠子训练。臂力提高了,就为练 好刀法打下基础。同时,要着重基本动作训练。在整套动作串起来练之 前,必先将刀术的基本动作抽出,反复练习。动作务求正确 规范;要多练、常纷,以期。熟能生巧” 最基本的刀法动 作是缠头、裹脑。因本书只着眼于武术知识,而不着重于技 术教授,每种器械动作的技术就不赘述了,只简介其要点如 下:通过缠头、裹脑的训练,着重练好刀贴身的基本 功要练好“看手”,也就是左手与拿刀手协调配合的基 本功。缠头、裹脑着重臂力的运用,但不能孤立用臂力,而 必须以脚催腰,以腰带臂,才能练出快速而呼呼有声的泼辣 风格。扎刀、斩刀也很讲究腰腿臂力的协调配合,刀扎出和横 斩时要用爆发力,扎斩将到位时要有后加力,这后加力,也 就是通常所谓的,寸劲” 还有撩刀、挂刀、劈刀、舞花刀等,也必须先学会动 作,掌握要领,反复练习。待各种基本刀法初步掌握后,再学练整个套路,效果会 好些,提高会快些。怎样掌握剑术的基本风格?怎样练 好主要剑法?“剑若游龙”或“剑若飞凤”,形象地说明了剑术的基 本风格“游龙”、“飞凤”均强调了剑术的矫捷.轻巧灵 活的风格。上问已说过,从剑的器械结构说明它是一种轻 巧的武器。正因为它轻巧.使用起来就不能象刀那样靠势雄 力猛制敌,而必须靠矫捷灵巧了。剑轻巧,可用腕力来运用和 控制。腕的幅度较臂为小,因而也较刀法矫捷灵巧。剑轻巧, 更利于身体各部分活动与剑运动的协调一致。剑很强调身法,好的剑法表演,应能做到〃身随剑走, 剑去随","身剑合一”。所谓〃身”,泛指上身和下身, 而关键在腰。身剑要合一,关键在于腰法的运用。腰法有俯、 仰、拧、折,旋等。剑法要达到矫捷、灵巧,步法配合也十分重要。拳谚 说“未看一招手,先看开步走“,说明步法与剑招的关 系。步法要与剑招协调配合,当于“六合”以求之。要练好剑法,除腰力、臂力外,要着重腕力训练。可徒 手或持哑铃等器材使腕作各种拧旋练习,使其达到柔、韧, 有爆发力和控制力。主要的剑法有剪腕、剌剑、撩剑和云剑等。剪腕是腕力 用剑的最基本训练。练时应力求柔韧有速度和爆发力,刺剑 要求以脚催腰,以腰催臂腕,要有寸劲。撩剑和云剑除着重 腕部用劲外,锻炼腰法,锻炼〃身剑合一”也很重要。撩剑 是以侧倾的腰法带剑,云剑是以旋转的腰法来领剑。此外,点剑、崩剑的腕力要求较高,尤其是爆发力和反 控力。穿剑、挂剑等则着重身腰的配合,身腰幅度较大,俯 折拧转性强。只有着重练剑法,在练套路的前后也不忘单独练剑法, 套路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浏览6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