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掌握枪术的主要风格?怎样练 好主要枪法?枪术是长器械,它是双手持一械运动的,双手握把分为 前把手和后把手。北派枪法以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主要以 后把手发劲,以前把手控制枪法。而南派枪法,则以右手在 前,左手在后,以前把手主要发劲和控制枪法,后把手起配 合作用。这种双手持一械运动的方法与上述短器械有很大差 别,且前后手分工的方法也与梅术有所不同。这是由“枪扎 一线”,即以直线运动为主的风格而产生的。当然,这里所 说的枪的直绫运动和前后把手的分工,只是就其主要方面来 说,而并不排斥枪有弧线运动和前后把手也有技法变化*但 枪的弧线运动只起着配合直线运动的作用,因枪的尖刃在一 头,要制敌利在直线之故。如基本枪法拦、拿、扎、拦、拿 是弧线运动,其作用是防挡对方进攻,制胜对方还在最后扎。抡枪是横线运动,也是枪法之一,但那属枪法的变化而 非基本用法。在一套枪术中,规则限定抡枪不得超过两次, 就是为明确枪术套路应以直线为主而区别于棍术。要掌握枪术直线运动的技法,两手的运用和配合是重要 的基本功,必须重点练好。初练时,宜首先单独作扎枪练 习。因扎枪能最本质地反映枪法直线运动的技法,能较好地 训练两手配合的直线运动。扎枪时前手松握把,后手紧握 把。前手控制枪的直线运动方向,后手着重发劲。扎枪的基 本功应反复多练,使之能较易地发寸劲。拦、拿、扎枪是最基本的连合枪法,它是拦、拿这两个 小弧线运动动作与扎的直线运动结合运用的基本枪法,也要 反复多练。最初可将拦枪和拿枪抽出来单独练。这两个动 作,前手着重控制弧线运动,后手着重运用劲力,两手要协 倜配合。然后再将拦、拿、扎连起来练。务求控制协调娴 熟。穿枪也是较典型的直线运动,也是由后手发劲,前手控 制穿枪的方向。发劲要达于枪尖,步法要配合协调。此外,点枪、崩枪,也是前手控制技法,后手发劲的, 但更要着重到点(假想击中物)时的爆发力和控制力。舞花枪、抡枪、摔把,其技法与棍术动作基本相同。不 过要注意枪尖与地面距离或枪尖与枪把成水平的控制,以避 免枪尖触地而构成严重犯规。基本枪法与套路训练,要辩证结合,只有把基本枪法练 好,才能不断提高套路水平。-怎样掌握棍术的基本技法?怎样练 好主要棍法?棍术与枪术同属长器械,同是双手持一械运动的。棍术 与枪术最大不同点是,棍术以横打横抡为主“棍打一大 片”是其基本风格。它与枪术虽然同属双手捋一械的运动, 但由于直线运动和横线运动的差别,在前后手使用上亦有区 别。棍术在使用典型的横扫横抡时,两手常靠拢起来,同时 用力。抡棍是棍术最典型的基本动作,也是套路中出现最多的 动作。按照武术“横平竖直”的技法原则,抡棍的特点是, 运动面应与地面成水平一般要配合转身,用腰力带动臂 力迅猛地将棍抡得呼呼响要表现出疾风旋卷般迅猛,有 疾风暴雨般的气势。扫棍、云棍是横线运动的棍法,也要求表现出迅猛、泼 辣的风格舞花棍、反撩花棍、摔棍一般呈竖线运动,其势疾声 响,呼呼然,劈拍然有声,也很能表现棍术“横扫千钧如席 卷”的声势。训练时当在速度,声势方面下功夫。扎棍、崩棍、点棍,与枪法中的扎枪、崩枪、点枪相同, 属本身技法的变化。虽不构成套路动作的主体,训练时也不 可忽视.通过反复练习基本棍法,棍术的套路水平才能不断提 高。传统双器械的要领是什么?怎样练 好双器械?
所谓双器械,是指双手分别持器械,配合演练的项目。 拳谚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手”,指不拿器械的空 手,“走”,指步法。这是单刀和双刀最难之处。这句拳谚 的意思:只要看看练单刀者最难的空〃手“练得怎样,以及 看着练双刀者最难的“走”步练得如何,就可以看出他们功夫 的深浅了。从这里,我们知道,练双刀(或其它双器械)步 法与器械的配合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讲究的。因为,凡武 术套路,要演练得好,必须注意全身的协调配合对于传统 技法,就是要做到“六合”。〃外六合”讲究肩与胯合,肘 与膝合,腕与躁合——这是手与步配合的具体法则。拳术 的“六合”较之器械的“六合”较易做到,而双器械的“六 合”较之单器械的“六合〃则更难。因为双器械是两手分别 持器械运动的项目,左(手)上则左(脚)应,右(手)下 则右(脚)应,左(手)前则左(脚)应,右(手)后则右 (脚)应左右(手)连续变换则左右(脚)连续应。只能 这样,才能做到身械协调,这是练双器械的难点,也是双器 械训练所必须掌握的要领。左右手使用双器械怎样能在用力速度和技法控制等方面 协调一致,也是训练的重要一环。因为按照一般人的生理特 点,两只手在力量、速度、反应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其中必有一手较为薄弱。然而双器械要求两手均衡配合,这 样在训练时就要特别对那只薄弱的手(一般是左手)加强练 习了「有些双器械项目是两手分别持不同器械的,如刀里加 鞭,一手持硬器械,一手持软器械,两手配合,难度更大, 尤须分别单练。先着重加强薄弱手的练习,再进而解决两手 的协调配合。这是双器械训练的要领之一。否则,两手配合 不均衡的缺点将严重影响各种技法的掌握,看”与“走” 的问题就更谈不上了。双器液的技巧性动作较多,如舞花动作和穿挂性动作, 对“六合”、“八法”等技法要求较高,尤须抽出单式,反 复练习,而绝不能单纯靠整套动作的练习来解决。传统单器械的要领是什么?怎样练 好传统单器械?按照国家体委颁布的武术竞赛规则和规程,所谓传统单 器械,是指除了自选刀、剑、枪、棍以外的长,短器械中的 单器械项目无论是单手持械或双手持械,运用的都是单一 的器械。单器械中有属短器械的,如长穗单剑、钢鞭、铜铜 等,其技术要领与“单刀看手”相同,均应解决好空手与持 剑手的配合。其它要领则根据不同的种类而有不同。如长穗 单剑与短穗单剑不同之处是剑把后多了一条长穗,因而除了 剑法外又多了穗法和剑与穗配合的技法。演练长穗单剑要有 前后两个控制意识,前边的意识管剑法,后边的意识管穗 法,而且要控制它们协调配合。初练时可用手反把单独拿穗练穗法,待有了初步的后意 识控制后,再将穗挂到剑上练习。长穗剑表演性重于技击性, 表面上剑法为主,穗法配合,其实有时穗法反为主要而剑法 却起着配合作用。这是演练时需要掌握的。至于单器械中的长器械,有大刀:三叉、月牙铲、金钱 锐、戟、大枪、单头棍等,种类繁多,技法各异,这里不一一 赘述。它们共同的要领,是要注意掌握前后把手的用力和控 制。如戟和长枪一般与棍法同,大刀、叉、铲等则右手在 前,着重由右手发劲和控制力度。此外,要根据不同器械的 不同特点(主要是攻敌利处的结构)而掌握其不同的技法。 如大刀以力猛的横劈横斩为主,叉以直线刺叉为主,铲以前 后平铲为主,虎头钩(或称护手钩)则周身均有利刃,兼有 钩法、剑法、后戟法等此外,还须掌握其要领。如大刀应前 手贴刀档,分清刀刃和刀背钩则前后左右兼施并用,各有 不同方法,要善于利用身腰,以防自伤等。传统软器械的要领是什么?怎样练 好传统软器械?软器械是与硬器械相对而言的,一般是指可弯屈摺迭的 器械,如九节鞭,双鞭、三节棍、流星、绳镖等。这些器械 较难练习。钩,难在周身均有利刃,技法多样,难以控制、 易于自伤。(软)鞭,难在周身皆软,难于控制,易于自 伤。因此,练软鞭的第一个要领是防止自伤。自伤,当然不 好,且易使人产生畏怯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按传统的方 法,初练时不能直接用铁器械,而要以小沙袋作代用器材。 如九节鞭可用一段相当于鞭长的绳,一端束上一个小沙袋作 代用器材。这类代用器材易于制作,且较易控制,打中自己 也无伤害。初练时,可减轻难度,防止畏怯。待技术熟练后 再过渡到用木器材一一真器材来训练在技法上则要着重练好软中求硬,硬中有软,能软能 硬,软硬兼施的技法。熟练的技巧,协调的身械、速度、声 势、难度等,构成了软器械的功力。
浏览1,6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