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南拳
动作名称
起势
(一)预备势
(二)四平马步双插掌
(三)双坠拳
(四)双擒掌
(五)双捆手
(六)抱印请拳
(七)弓步双吞掌
(八)四平马步双吐掌
第一段
(一)弓步双擒拳
(二)不丁不八步双冲拳
(三)三七步右挑掌
(四)右弓步切掌
(五)左擒手弓步鞭拳 (六)弹踢缠腕双擒拳 (七)退步左虚步双勾掌 (八)半马步撞肘 (九)半马步双鞭拳 (十)单蝶步下切掌
第二段
(一)麒麟步右弓步叠掌 (二)左弓步双虎爪
(三)横钉腿右弓步滚桥 (四)右弓步双推单指 (五)左横裆步右抛拳 (六)右横裆步左抛拳 (七)上步挂盖拳
(八)插步鞭拳
(九)退步弓步冲拳
(十)虚步推掌冲拳 收势
(一)并步抱拳
(二)立正收势
动作说明
起势
(一)预备势:
1.面向场地正前方,两脚并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目视前方(图八一4—1)。
2.身体左转90。成立正姿势(图八一4—2)。
要点:身体自然正直,沉肩、含胸、头正、颈直、下颁内 收、精神贯注。
(二)四平马步双插掌:
1.左脚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掌握拳收于两侧胸 旁,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八一4—3)。
2.上动稍停,两腿屈膝略蹲成四平马步。两拳变掌向前下 方直臂下插,掌心向内,高与胯齐。目视前方(图八一4-4)。
要点:两腿屈膝时膝盖不得超过脚尖掌虎口相对。
图片56

图片58

图片57
(三)双坠拳:
1.身体右转约45。,左脚跟外摆,左膝蹬直,右脚不动成右 弓步。同时两掌握拳收于两侧胸旁,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 八一4—5)。
2.上动稍停,左脚跟内收.两腿屈膝成四平马步,身体左 转向前方。同时两拳向前下方直臂坠击,拳心向内,高与胯平。 目视前方(图八一4—6)。
要点:劲从足生,发之于腰,以腰带肩,以肩带臂。集腿、 腰、肩、臂之力向下坠击,拳面朝前下方。
(四)双擒掌:两拳变掌,交叉于胯前(右前左后),即掌 指向上、掌背相贴穿至额前上方,左掌心朝右,右掌心朝左,两 掌内旋(掌心向前),分别向两侧下按,高与肩平;两腕关节屈 曲,掌心向下,指尖朝外下方,略宽于肩。目视前方(图八一 4—7及附图)。
要点:按掌时两肘内扣,两掌外摆,扣腕、沉肩、坠肘。
(五)双捆手:两掌变拳外旋同时向下内收沉臂,两肘内夹 至腹前,拳心向上。目视两拳(图八一4—8)。
要点:两拳下沉内收,力达前臂。
(六)抱印请拳:
1.身体稍右转,左脚跟外摆,左雇蹬直,右脚不动成右弓 步。同时两拳收于两侧胸旁,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八一4一 9)。
2.上动稍停,身体左转向前方;左脚跟内收,两腿屈膝成 四平马步。同时左拳成仰掌,与右拳一起向里伸出,至腹前时 右拳放于左掌之上。目视拳掌(图八一4—10及附图)。
要点:请拳时要求拧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收小腹夹 裆,敛臀提肛。
(七)弓步双吞掌:
1.两腿不变,右拳变成掌,两掌同时向两侧分开,与肩同 宽,两臂平行。目视两掌(图八一4—11)。
2.身体稍右转,左脚跟外摆,左膝蹬直,右脚不动成右弓步.同时两仰掌收于两侧。目视前方(图八一4一12)。
要点:同(六)要点。
(八)四平马步双吐掌:身体左转向前方,左脚跟内收,两 腿屈膝成四平马步。同时两掌向前下方推掌至腹前,掌心向前, 掌指朝上微外偏。目视前方(图八一4一13及附图)。
要点:在推掌时两掌内旋并伸腕竖掌,须有沉劲。
图八一4—12
说明:以上八个动作是南少林五祖拳的独特起势,俗称 “八部头%五祖拳的一套拳均以这八个动作为起势。
图片63

图片61

图片59

图片60

图片62
第一段
(一)弓步双擒拳:身体右转,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膝蹬直 成右弓步。两掌向右后擒手成拳,右拳心向夕卜,左拳心向里。目 视前方(图八一4—14)。
要点:双擒手两拳相距一前臂长。
(二)不丁不八步双冲拳:身体左转,左脚向前活步,右脚 跟进半步成不丁不八步。两拳同时向前冲出,与肩同宽,拳心 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同时发出“嗨”声(图八一4一 15)
要点:不丁不八步两脚相距一肩之宽,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夹腿、敛臀、收腹。
(三)三七步右挑掌:身体左转,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三七 步。两拳变掌在腹前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即以右掌向右前上方挑掌,掌心向上;左掌变拳,收于左腰间,拳心向上。 目视右前方(图八一4—16)。
要点:挑掌时,右掌由下经左侧身前向右上方半屈肘(135。 左右)外旋弧形挑出,肘内夹,拧腰、转胯。
(四)右弓步切掌:身体右转,左脚挺膝蹬后跟,重心前移 成右弓步。右掌变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左拳变掌向右下方 击出,高与腹平,掌心向前。目视左掌(图八一4—17)。
要点,切掌力达掌外沿;拧腰、转胯、蹬左脚跟和切掌要 同时完成。
(五)左擒手弓步鞭拳:
1.左脚向左前上步成半马步,左掌内旋半屈肘,经右侧身 前向左前方屈腕擒手,掌心向下,高与肩平,肘内夹。目视左 掌(图八一4—18)。
2.身体左转,右脚挺膝蹬后跟,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 变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右拳由腰间向后、向上举拳至头顶 上方,同时拳外旋,拳心向上、向前下方弧形劈卞,高与胸平。 目视前方(图八一4—19)。
要点:擒手须扣腕,掌指稍向左,鞭拳力达前臂,鞭拳与 弓步必须同时完成。
(六)弹踢缠腕双擒拳:
1.身体左转,右脚稍向前移。两拳变掌在脸前交叉,右掌 在里,左掌在外,掌心相对;两腕关节相贴挽一小花成左掌在 里,右掌在外。目视右前方(图八一4—20)。
2.上动不停,左腿支撑稍屈,右腿提膝,足背绷直向前直
腿弹出,高与胸平。两掌变拳向左后擒手,右拳心向里,左拳 心向外。目视右前方(图八一4—21)。
要点:挽花不宜太大;擒手时须有劲力,并与弹踢同时完 成;弹踢须快而有力,体现寸劲。
(七)退步左虚步双勾掌:右脚向 后退一步,屈膝半蹲成左虚步两拳变 掌在身前交叉(左前右后),并分别经 对侧向同侧大腿前方半屈肘、屈腕弧 形向外勾掌,掌心向下,掌指朝外下 方。目视前方(图八一4一22)。
要点:勾掌与虚步同时完成。
(八)半马步撞肘:身体左转,左 脚向前活步,右脚随之向前上一大步 成半马步。右掌变拳,屈右肘,用肘尖 由外向内上方以肩为轴斜向弧形击 出,拳心向下,高与肩平;左掌附于右拳面。目视右前方(图 八一4—23及附图)。
要点:撞肘时右脚尽力向前上步,左脚跟半步,两脚向前 滑步。
(九)半马步双鞭拳:右脚向前活步,左脚跟进一步成半马 步。两手成拳由胸前向左、向上、向右前方弧形劈下,止于右 前方,两拳心均朝上,右拳高与肩平,左拳停于右肩前,目视 右拳.同时发出“嗨”声(图八一4—24)。
图八一 4—24
要点:鞭拳与转腰须配合协调,劲力充足,力达前臂。
(十)单蝶步下切掌:身体右转,左脚蹬地,右腿屈膝抬起 向左跨步,两脚同时落地屈膝下蹲成单蝶步。右拳收于腰间,拳 心向上;左拳变掌向上、向右、向左下切掌,掌心向下,掌指 朝左。目视左方(图八一4—25)
要点:单蝶步左小腿内侧全部着地,落地时轻而稳,切掌 力达掌外沿。
图片66

图片68

图片69

图片67

图片65

图片64
第二段
(一)麒麟步右弓步叠掌:
1.右脚向左脚前上步,脚尖外撇,身体随之右转。左前臂 外旋,右前臂内旋,两掌向身体右侧叠掌,左掌在上。目视左 掌(图八一4—26)。
2・左脚向右脚前上步,脚尖外撇,身体随之左转。左前臂 外旋,右前臂内旋,两掌向身体左侧叠掌,右掌在上。目视右 掌(图八一4—27)。
3・右脚向右前方上步,随即成右弓步。两掌向右前方推出, 右掌指尖朝上,左掌指尖朝下。目视右掌(图八一4—28、29)。
要点:右脚上步先成半马步,然后即转胯蹬左脚跟成右弓 步;叠掌掌根相距约10厘米,臂伸直。推掌、转胯、蹬后跟三 者须一致。
(二)左弓步双虎爪:
1.左脚向右脚前盖步,两掌变虎爪,右爪经面前向左下方 画弧成护面爪,左爪收至腰左侧,目视右爪(图八一4—30)。
2.右腿稍抬起,左腿蹬地跳起,两腿屈膝悬空。同时左爪 经面前向右下方画弧成护面爪,右爪随跳起自然绕至腰右侧 (图八一4一31)
3.两脚落地,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爪向前推抓,左 爪伏于右肘下。目视右爪,同时发声“呜”(图八一4-32及附 图、33)。
要点:腾空要高,落地要稳;虎爪五指用力向手背的一面 伸张,使掌心凸出。

浏览5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