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基本功实与否,会直接影响散手的实际效果和水平的发 挥。基本功扎实是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基木功 不过关,肯定是要返工的,意拳散手训练的具体内容包括:实战的基木间架、基本步法、基木拳 法(包括掌法、肘法等)、基本腿法(包括膝法)、基本战术等等。其实, 所有的训练内容都已在习拳人手之初逐渐适过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 等基本功训练手段得到了培养。现在这里要说的是,结合实战训练,再现 基本功的要求,是工厂的组装车间,是练功到实践的飞跃。意拳经过几十 年的实战经验总结,将那些最有实用价值的基本拳法保留了下来,面舍弃 了一切华而不实的外包装,意拳的实战间架即技击桩。当年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在与人交流的时散 候,就是随便一站,对手扑上来一接触人就飞了。包栝洪连顺先生、姚宗 勋先生、卜恩富先生以及泽井健一等曾经跟芗老交过手的人都说不清楚是手 怎么输的,怎么飞起来的。笔者问过卜先生此事,卜先生说:“我当年正’ 是最棒的时候,身大力不亏谁也不服气,你师爷瘦小干枯,哪像练武术 的,谁知我一抓他还不知怎么冋事,像碰了电门一样,膨的就离地飞了出 去。不服再试,还是一样。我才给他叩头拜师”。泽井健一也说像是电击 一样。到目前为止,挨过他老人家摔的以及看过他老人家“放人”的,都 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当时也没有录像一类的先进设备,这不能不是个天大 的遗憾,给我们意拳后人留下一个神秘的课题。

在技击交流中所采用的基本间架,一般来讲比平日练功显得更自然一 些,以保持全身的灵活和协调。首先要注意的是两脚的站立。脚下仍取丁 八步,以前脚能不借助身体其他部位的力量就能提起为标准,基本上就是 两足之轻重前三后七,或者是前四后六。两脚前后、左右都应保持适当距 离,以自己感到舒适得力为原则。但要考虑到两脚过宽,虽然重心比较稳 固,击打有力,但是灵活性差,不便于攻防的转换,所谓“步大不灵同时,两脚又不能过窄,过窄则稳定性差,身体重心偏高,影响抗击打能 力。两脚的距离拟与肩同宽为宜。还有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两脚的脚跟 都不能死落地上,重心偏于前脚掌但又不允许像拳击那样以前脚掌支撑、后脚跟离地很高的做法。前腿的膝关节与后腿的胯关节要始终保持争力,以维持下肢的稳固和平衡。小腹常圆,胸间微收。肩撑肘横,两臂环抱要 始终保持横撑竖裹,蓄力圆满。前手或拳或掌,前伸不超过自己的前脚脚 尖。后手低于前手一拳左右,以保护下颚和前胸部位。头部要保持虚灵挺 拔,两眼自然注视,可看对手两眼或看对手中心线,亦可观察对手双脚的 移动。颈下若能容球,不可扬下巴。拳谤说得好:“喉头永不抛,会遍天 下众英豪”。舌微缩上下牙齿间,似咬一薄薄的金属片,用力适度,不可 咬牙闭唇过于紧张。以上讲的是细节的要求,总起来还要以整体的平衡均 整,处处都含有争力为原则,不可顾此失彼、偏于某一个方面,在保持好基本间架的基础上,要考虑拳头的握法。捱拳切忌过死,过 死则僵硬,全身之一贯力就不能通畅,发出的击打就会无力。意拳的握拳 方法,好像手里握着一个鸡蛋,即不能弄破,水不能脱落,只是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拳头猛然紧,要把想像中的那只鸡蛋攥得粉碎,也要做到一 章紧即松。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还必须做到手腕向内、向下微扣,这样才 散能增加击打的力量和保护自己的腕部不受伤害。只有出拳正确,才能这到 以上的目的。

手 以上讲的是握拳,同时又可能是出掌。用手掌击打足用小指一侧的掌!根,八卦掌称此为“小天星”的地方。谚云“用拳须透爪、用掌要有气' 拳须透爪系指击打的瞬间,握起拳头好像手指能把掌心穿透。所谓用掌要 有气,系指用掌击打的瞬间要有挺力,不能松懈,是要有静力收缩的意 思,目的是为了梢节的加强和增大击打瞬间的加速度,意拳实战中的基本步法就是基本功摩擦步的变通步法。意拳采取的是 两面攻击的战斗技术,这也是中国武本的传统特色这与拳击训练有所区 别,拳击手不是左势(右手右脚在前)便足右势,偶尔有两面打拳的,则 视为不可多得的奇才。而意拳则无所谓左右势。就是初练意拳散手的人也 都是两面攻,因为自站桩开始一直到实战,都是在全面练习的基础上进行 的。所以他们分不出究竟是哪一边的打法。这是意拳训练的特点之一。在 摩擦步一章中已经阐述了步法训练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赞述。经常实战的 拳家都懂得技击中最困难的问题,在于距离感的培养,这除了经常练习没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步法不仅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而且还是在进退反 侧的转换中,随时调整与对手的距离的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样的距离才是 合适的呢?譬如后退,这一步要退到对方出拳刚刚够不着的地方,或者是 即便够着也成了微不足道的强弩之末这样的距离将会有助于我们的反 击。如果退的过多,就成了逃跑。虽然对方没打着,但也失去了反击的时 机而白白地消耗体力=譬如前进,不管前面经过了怎么样的周旋,都要掌 握好距离,尤其是最后一步打击发力时的距离,要能做到“手足齐到 便于发力。拳谙“脚踏中门夺敌位,即是神仙也难防' 什么是中门呢中门就是指对手两脚之间的空档。所谓夺敌位,有几种含义。如进夺敌 位,就是以步法的调整去占据对手原先所处的位置;如果是退夺敌位,就 是把自己原先所占据的位置让给对手,自己则迂回调整,再杀个回马枪, 让对手在自己原先的位置上挨打。意拳的步法是以走动式为主,不是以跳 跃式为主。意拳认为跳跃式的优点是步法灵活,缺点是向前跳跃时易为对 手所乘,尤易为腿占屮。再者从体力消耗來看,跳跃式较走动式消耗大,不利于保存体力与对手做较长时间的周旋。特别重要的一环,还在于意拳第 的走步与发力有直接的关系,所谓“拳到步到”。而拳击的步法没有这一  层道理。下而介绍几种意拳在实战中常见的步法,供读者参考。 散环绕步首先要提出的一点,是不管采取什么步法,都要保持基本的间架、保持周身的平衡均整和舒适得力,以便给随机随势发力创造条手 件。环绕步是在双方对峙时,为了寻找对方的空隙和进攻的机会,围绕对 手做连续的斜前方向的进步。以左脚在前、向左环绕为例:前脚抬起向前 向内扣半步,后腿蹬地,脚下顺时针旋转,使原先与对手形成的恻而相 持,变为以斜击正。如果对方也相应调整了位置,距离不合适,就保持住 间架,再做环绕。向右的环绕则应右脚在前、前脚抬起向前向内扣半步,后腿蹬地,脚下逆时针旋转,其他要求同左势。无论什么样的意拳步法,最重要的点是,脚步落地的同时,也是出拳出掌发力的最好时机,这是 最大限度地利用身体的“整”力。

半步。意拳师祖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意拳发展到今天,半步 打法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半步即前脚往前迈半步,后脚紧跟上半步,或者后脚后退半步、前脚也踉着退半步。伹是最实质的是在进退半步间的 矛盾状态。往往是在进退半步之间取得“半步崩拳”的实效。前后转换步。由意拳是两面攻击的技本。所以应该通过步法的 移动来实现左右势的变化。当你在移动摩擦步的时候,不要忘记总要经过 两脚并拢的阶段。这两脚并拢的阶段就是前步变后步的关键。做这种步法 练习,开始的时候固定一只脚做为支撑脚,然后用另一只运动着的脚从前 撤到支撑脚旁边,再稍做点地就后撤落地变为后腿=反复去做。最后换另 一只脚做支撑脚,继续练习。熟练以后就无所谓哪只脚囿定支撑了。反正 进退都由运动脚经过和支撑腿并拢而后向前或向后出脚变换左、右势。横走竖撞。在应敌时,横向移动非常重要避开对方的正面 攻击,最好的办法是做横向的移动。因为前后的迸退只是单一的直线运 动。如对方正面打来,我向后直退不仅距离不好掌握,还会遭到对方的连 续打击,并不利于还击而横向的移动,只要把他的锋芒偏过去一点就 化为乌有。与此同时,对方将处于迸退维谷的境地,因为我的拳头就堵在 他面前,他几乎是撞上来的,这就是横向移动的优越。进击也是一样,先 向横的方向移动步法.沿对方的身体外侧形成半圆的包围形势。由于我向 横移位必定引起对手也相应的调整,这样我先他后,主动权就掌握在我手 中。一旦距离、机会合适就可采取向前的步法进行有效的攻击。具体的做法,以左脚在前为例如果是前进追击,那就先动后脚向右横移半步,重 章心倒于体右侧,左脚抬起,经右脚踝关节内侧向前滑出。如果是后退,则 散右脚向斜后移半步(或不到半步)、左脚抬起回收,可能还没收回来就又 回去了,同时右脚蹬地,也回到原来的位置,完成反击的发力。后面的步 法是典型的半步打法后转步。后转步是为了应付从后面来的攻击^在保持间架的基础 上,以左脚在前为例,用两个前脚掌为轴,向右转体,变成右脚在前的,八步桩即完成后转步的工作。右脚在前时则需要向左转体完成后转步。

三角步。现在重点介绍意拳技击两面攻击的最基本步法—三角 步。三角步的形成是以某一脚为轴,另一脚经过并步阶段前冲后撤,改变 左右势基本间架。由于移动脚步的过程形成一个以重心支撑腿为支点的三 角形,故名三角步。三角步的特点是移动灵活,活动范围广,打法多变, 令人不可捉摸。所以三角步是一种实用优秀步法。具体走法如下:如以右 脚为轴,从右势(左手左脚在前)间架开始,重心移向后脚,前脚由地面 摩擦收回到右脚内侧成并步,然后开始向左后侧方滑动,随着倒重心由右 脚向左脚过渡,当左脚向左后侧方落地的同时,上体相应地由右势变为左 势(右手右脚在前)。此时如果需要向前进步换势,则把重心再移向右脚 (前脚),左脚由左后侧拉向右脚成并步,然后再向左前侧方滑出即恢复成 右势,以此类推。以左脚为轴亦然。值得注意的是,当两脚并拢的阶段, 要简短并有向前或向后两可的矛盾状态,使对手茫然不知所从。整个三 角步的变换熟练以后,应该像滑冰一样的娴熟潇洒。由于支撑脚的不断变 换,可以在场地上构成无数个三角形,有横有竖。三角步的应用为进、 退、左、右、顺、拗均可发拳的全面攻击技术提供了必备的保证^如此做 去,前拳、后拳、进步、退步、纵横高低、指上打下、声东击西的灵活战 术,就有了技术保障的前提。三角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要继续提髙 走步试力的基本功训练。好像冰球运动员忘记怎么滑冰,进退反侧自动化 以后,才能谈到打冰球之实际运用。三角步的多变路线和不走势打法,无 疑会在实战中给你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帮助。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步法,至于垫步、前后分步情况不多,不一 介绍了。任何步法都要注意膝关节应保持似屈非伸,即不可完全伸直、也 不可过度弯曲。至于前进步(前步进、后步跟)、后退步(后步退'前步 随)、垫步(前步进、后步迅速跟半步、脚掌一落地、前脚同时向前冲 去)、前后分步(两脚分别向前向后同时移动、迅速降低身体重心,以及各个方向的步法移动,如背转步等,都不出摩擦步范畴,学者宜举一反第 三,兹不赘述。总之,步法要轻灵,“举步似猫轻”,实际不求美观,最后能达到“乱踩乱点皆成步法”,则妙不可言。据前辈相传,形意拳大师郭截 云深先生的步法简而不华,从表面上看不出灵活,但他利用本身的功力和 优异的距离感用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有的人认为摩擦步太简单枯燥,殊不手 知实用的东西偏偏就是这么简单外形表现简单,而内在蕴藏着变化莫测 的无限精奥。许多实战拳法的步法在表而看来都很简单,例如泰国拳的传 统步法基本功“三宫步”就是这样与意拳“三角步”有异曲同工之妙。芗 斋老人关于步法有过这样的论述: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足进,后足随,前后自有定位。以前步做后步,以后步做前步,更以 前步做后之前步,以后步做前之后步,前后自无定位矣。

浏览6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