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用中原则在推手一章中已经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这里强调指出守中用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散于。鼻居人身中央,是重心之所在,也就是 手“人中”。对方不管来的是拳是掌,只要拨转来力出我鼻子左右七八寸的距 '离,则将其化为乌有。同样,我用头“变中”偏开来拳七八寸,亦是这般 光景而我攻击的目标、始终要对准其中心所在。只要击到“中”,轻拳 也变成重举。所以说,“拳打丈外不为远,近者只在寸间变'这里所说的 寸间变,就是指的守中用中原则。因此在实作的时候,无论进退,总要有 -只手指向对方的口鼻部位,“意如牵牛任我为”,所有的步法转换都不能 离开这个原则一切的攻击措施和手段都是为了拿下对方的中心,别无他 求。而相应的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中线,不可为人所乘。这里还应注意正面 与斜面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等等。双方对峙,往往都是侧过身来斜对 对手,目的是为了减少被攻击的面积但是双方处在不断地运动状态下, 正与斜、虚与实都在不停地变化,“正面微转即斜面”。双方相对移动少 许,则斜面又成了正而,如此等等。至于如何判断做到以斜击正,则非实 践而不可得了。虚和实也是这样,看上去对方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一旦进 行攻击却发现不对头,原来是个陷井和圈套。而你认为某处是对手固若金 汤的地方,殊不知正是害怕攻击的虚弱之处。说来说去,无所谓正斜,无 所谓虚实,只有相机面动,应感面发。拳学有“打横不打空”的说法,所 谓横即是对方不得力之处,空有时是假象。在实作中无论怎样出手,都要 左右互相辅助,守屮线,保重心。与此同时,利用灵活的步法,进退反 侧、纵横高低,一心一意直奔对方之重心。冲开中土全体皆靡。“己正不 管他人斜”,守中用中为重要之应敌要诀,不可疏忽。

意拳训练重精神、重意感、重自然力之锻炼故在练习中要求“但求 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是每-个意拳爱好者所必须了解的拳学宗旨。 芗斋老人常言“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 拳,更不是一套-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所谓拳拳服膺,即 不忘不失之意。要想在拳学上有所建树,除了以定时之外,还要在平曰 养成积月累,坐立嬉戏亦在体会揣摩之中。笔者曾有机会接触过部队侦 察连的生活,他们从早到晚训练敌情观念,连睡觉都好像睁着一只眼,不知什么时候扑上来一位就掐脖子,于是连滚带爬扭到一处。吃饭不知什么第 时候就“打”起来了。走树林过墙角,一惊一炸总好像有人来算计。这很 像是“拳拳服膺”的意思。所谓“行站坐卧,不离这个”。通过长期的培散 养和训练“勿忘勿助长”,才能“升堂渐人室,久久自登峰”。初学拳要用 意不用力,锻炼一个时期就会做到意到力到。而到了拳学高级程度,则意手 力不分,什么意呀力呀都溶为一体了。“交勇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难 行'真到了技击应用的时候,想什么也来不及了。要做到“不期然而然, 莫知至而至”。有道是“有形有意都是假,艺到无心始见奇”。也就是说,到了高度自动化的地步,“无拳无意是真义”。这是在平日练功中,靠处处. 留心、时时存意逐渐得来的。所谓“功夫”那真得费点功夫。举个例子,

大家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谁也不去想骑自行车是怎么回事,骑车要领是 什么,哪条腿先动,反就这么去这么回来了。这就是艺到无心,也就是 自动化了。练拳也要到了这个程度才算成功,才有点意思。拳学是科学不 是神话。以上论述的问题,用现代体育运动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道过不断 地强化条件反射的方法,来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牢固的动力走型或者说自动 化。总之,练拳是要动脑筋开发智力的,不是单纯靠卖傻力气所能这到 的。要想着练、练着想,悟性在你脚下,应循序渐进向更高的拳学境界攀登,全力以赴,务求真切技击训练要求真实功夫,所以无论是推手还是散手,在训练中切忌虚 为招架,徒具你来我往之形式、戏剧之表演。目前逐步改进中的散打护 具,为技击实作提供了较为安全的技术保证措施。真与假的练法在效果上 是截然不同的。当然,我们要分清场合、分清不同对手的情况,来决定我 们出手的分寸。并不是在任何情况都“心毒称上策,手狠方胜人”。只有 在对敌斗争中,才能不心慈手软,必致之死地而后快。倘若是友谊切磋, 就应当根据对手的水平来决定打击力的强弱。在一般的训练中,则要求实 作认真,互不谦让,带上护具不认人,最少有一种“打倒还嫌慢”的意 识。实际上,练习不认真更容易出伤害事故。就技击实用来讲,意拳与拳 击的击打目的不尽相同。拳击是体育项目,有规则限制,主要靠得点,偶 而有击倒对手而获胜而意拳的击打目的在于解决对方的战斗力,要求速 战速决。兵法云:在一击之下忌持久,而重速决。以往的经验证明,只要 具备拳术的真实力无论对手两肋前胸仟何部位,一被击中就能使其秀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所谓“铁布衫'“金钟罩”,实际上并不存在,只 章能见之于小说。意拳通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养成了精神高度集中,全身 章内外的高度协调统一,这无疑在散手实践中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精神高度 集中,就无懈可击,全身内外协调则可随心所欲攻守自如。呼吸自然就能 手增强与对手周旋的耐力。技击是完金的对抗,不仅是力量和技巧的抗衡, 而且是意志品质、自身经历、乃至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对比。要有 勇有谋,才称得上拳家之上乘。意拳通过日常训练中的精神假借,培养和 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因此,能在技击实践中发挥出身体 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激发”出内在的各项潜在能量。“应敌犹 如身着火”比较形象地形容出我们在应付技击时的神情状态。此时不管我 们的对手是谁,首先应从精神上压倒对方,全力以赴,认真对待,绝不可 因轻敌而至失败。拳法云“狮抟象须用全力,狮抟兔亦须用全力”,就是 这个道理。以上从六个方面概述了意拳散手训练中所必须理解和遵循的原理、原 则。其实,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推手,本来推手和散手就是窻拳技击组 成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拳术交流中,很难分清究竟是推手还是散 手。有一种说法叫“半搭半断”就是指这种清况。往往是打中有放,放中 有打,或打放结合。总之,所有这些原则、原理都可以统称为意拳技击训 练的法则。

浏览7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