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顺皇帝敕封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仙风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 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圣之功。旷世一逢,奇踪 罕见。尔真人张三丰,芳姿颖异,雅志孤高。得仙箓之秘诀,饵金鼎 之灵膏。去来倏忽,实得造化之机;隐显微芒,吻合乾坤之妙。兹特 赠尔为通微显化真人,锡之诰命,以示褒崇。尚期指教,式惠来英。

宝诰一

元朝名士,天师后昆。鹤骨珊珊,尤髯拂拂。非百里之小才,得 一官而勇退。出辽东而访道,入终南而遇师。笠穿衲敝,寒暑不侵; 果熟丹成,纵横自在。托歌词而谈道,响彻云霄;藉尘垢而隐真,人 称避遢。玉枢宣诏,金殿飞身。玄妙无方,隐显莫测。大忠大孝大慈 大悲南极会上群仙领袖玄玄演正武当继武真君。

宝诰二

始青一照,教阐十方。积功勋于大明,度众生于廛市。遇火龙而 细参至道,入武当而调养谷神。混俗和光,经纬五载;人山面壁,考 验九年。大廷朝驾显飞升,名山古洞留仙迹。方方开化,处处设坛。 演金科、流传万世,证金丹、度尽后学。大悲大愿大慈大仁至灵至圣 至公至明群真一元始祖广慈普度真君通微显化天尊。

宝诰三

中山旧令,上清律仙。广三千之功行,证十二之圆通。擅神灵变 化之奇,精符篆龙蛇之体。道高德重,炼人元而兼统地元;和光同 尘,潜玩世而即行度世。寻有德之人,人人得度;种无根之树,树树 皆空。讲先天之妙旨,为后进之梯航。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武当继教掌 法仙师灵宝真人天雷主宰玄玄演道飞龙济世真人通微显化天尊。

宝诰四

至真传道,太清选仙。居武当而启教,为文始之正传。如痴如 醉,混仙迹于丽春;教孝教忠,阐玄风于华夏。度万三于填海,婿女 同升;续龙虎之神通,道法兼备。十方宝筏,三教宗师。大悲大愿大 慈大仁至玄至妙至奇至神东华首相三清外臣雷霆神吏灵宝天师太和一 蒸始祖道通文远真君通微显化天尊0

宝诰五

玉虚上相,金阙高真。德畅人神,经开井鬼。广三千之功行,醒 亿万之沉迷。昔从元岳而成真,今继玄天而阐化。扶正教、无党无 偏,辟旁门、有声有色。诛杀乾坤之方士,挽回道德之宗风。指先天 而对月,招后进以升云。道妙无方,玄微莫测。至灵至圣至大至尊体 合自然神凝般若三教真宰一气权衡参法天师洞玄帝君犹龙六祖隐仙寓 化虚微普度天尊。

参礼如来宣赐佛号并赞

神光熙照,性海澄清。在尘出尘,隐世度世。现医身而扶危拔 困,偈伏众而阐道传经。果证大罗金仙,道比达磨尊者。大仁大愿大 慈大悲三丰真师救难天尊逾遢静光佛菩萨摩诃萨。隐镜编年

梦九江氏曰:先生之为真仙也,闻之者多矣①;其为隐士也,知 之者少矣。公馀心静,适金使君式训过访,梵香话先生奇踪。使君 曰:“公胡不书隐为镜,发明先生大节乎?”锡龄曰:“诺。”爰仿 佃目》体纪之,名曰“隐镜编年”,崇征实也。自是而先生隐迹与先 生年谱均在兹矣,后有万年同志者续之。

[纲]洪武十七年甲子夏,诏求故元退老、一百三十七岁老人、 武当山隐士张三丰,不见。

[目]三丰,懿州人。元定宗二年生,至元间以博陵令致仕。访 道于终南、太白之间,得希夷正传。其学以忠孝慈恭为体,河洛易象 为用。至正二十七牟丁未,三丰已百二十岁矣。戊申闰七月,元数已 终,明太祖承天受命,三丰遂遁迹深山。十七年,大封功臣,华夷宾 服,诏求德高寿尊之士。闻元张三丰隐武当山,一百余岁,至是诏 之,不见。

[发明]书“故元退老”,特表其贞也。书“一百三十七岁老人”, 特尊其寿也。书“武当山隐士”,则高节清风,可为百世之师也。

[纲]十八年春,以沈万三、邱元靖再求武当山隐士张三丰,不 见。

[目]万三,南京人。元靖,武当人。均系三丰弟子。太祖诏二 人求之,以弟子必能劝驾也,仍不可致。

金氏曰:书法“以沈万三、邱元靖”求三丰,一 “以”字直揭出 太祖牵制林泉之心。孰知高节自贞者,虽弟子不能强师也。再求不 见,诏愈迫而迹愈隐矣。

[纲]二十四年夏,又以张宇初求武当山隐士张三丰,终不见。

[目]宇初,龙虎山人。天师后裔,袭剑印,号真人,盖三丰同 宗也。至是以宇初求之,终不见。

金氏曰:以张宇初求三丰,是以族人觅族人,亦前番故智也,求之而三不见,夫岂捷径终南、借名沽誉者所可同哉!

[纲]永乐五年丁亥,命胡淡访求隐士张三丰,十年不见。

[目]户科给事中胡淡,旧与三丰相识。成祖慕三丰高风,至是 命胡淡求之,遍巡天下,兼察建文帝所在。去十年,始还。

金氏曰:史称访张三丰为觅建文所在,其实非也。夫隐士名动前 朝,成祖在藩邸久闻其事,安知不慕其德高寿尊,急思致②于阙下, 如宋太宗之得见陈希夷以为快者?兹曰“兼察③建文所在”,庶乎曲 达成祖之心也。

[纲]十年三月,命孙元虚④于武当山预候隐士张三丰,不至。

[目]前胡淡等去访三丰,已及五年,成祖欲见之心,刻刻不忘, 意其必至武当,故命元虚赍书币,于武当预为候之。

金氏曰:观“命孙元虚于武当山⑤预候”,则成祖愿见之诚,盘 旋于隐士之身者至矣!岂真为建文哉?

[纲]十四年正月,帝命安车迎请武当山隐士张三丰,不至。

[目]前年孙元虚奉命在武当山建宫拜候;至去年冬,三丰始归 武当,元虚大悦,令人驰报于帝;今年春,帝命安车迎请,忽又他 适,帝颇悒然。

金氏曰:成祖“命安车迎请”,意之诚,礼之至,古今无二,先 生其入见矣⑥。

[纲]十四年五月,武当山一百六十八岁老隐士张三丰入朝。

[目]帝以愿见之心,切切难得,乃命胡广至武当山泣祷。三丰 闻之,即藏其身于洞中,引出阳神,化为隐士,戴竹冠,披鹿裘,飞 入金殿,稽首阶前。时帝王御朝,望而异之,询知为三丰,即钦问长 生之道。三丰曰:“寡欲澄心,澹神汰虑,此陛下长生之道也。”帝 曰:“先生数不见朕,今何轻身至此?”三丰曰:“臣本野夫,于时 无用,故能修辟谷,出泥丸,今见陛下,乃臣阳神耳。昔太祖高皇帝 不能溺周颠于江上、制冷谦于麾前,皆法身非色身也。臣今一见,特 酬苦索之心。”言讫,隐去。帝封为“飞龙先生”。及胡淡、胡广诸臣 还朝,闻三丰已来谒帝去矣。

金氏曰:“一百六十八岁老隐士”,大书特书,有凭有据,山林 中千古一人而已。又曰“今见陛下,乃臣阳神。”由是知白日飞腾, 出阳神者能之也。先生真犹龙乎!

[纲]天顺三年春,隐仙张三丰来朝。

[目]帝素敬道德之士,三丰鉴其诚,乃现全神晋谒。紫面凝朱, 修髯如戟,髻垂脑后,若玄武然,腹大肩厚,腰绦首笠而来。稽首言 曰:“臣三丰愿陛下修己安人,黜邪崇正。”忽隐去。帝亲制诰文褒 之,封为“通微显化大真人”。

金氏曰:隐士称为“隐仙”,所以表高人之不死也。一谒一封, 均有明文可证,古人岂欺我哉!自是而神仙之名,永颂不诬也。

[纲]成化二十二年春,诏特封前太和山隐士张三丰为韬光尚志 真仙⑦。

[目]时僧道两徒,滥窃封诰,贪纵不法,帝厌之,因科道官进 奏,遂削僧道两徒国师、真人之号,特封三丰为“韬光尚志真仙”, 周颠为“宣猷辅化真仙”。

[发明]书“前太和山隐士”,表其高风峻节,不问方士之卑污 也。封“真仙”,黜伪道也。

 

[纲]嘉靖四十二年秋,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

[目]帝晚年颇好元秘,闻三丰显化南京,遍索其书,得《玄要 篇)。阅之,叹曰,“我朝真仙也。”遂封为“清虚元妙真君”,并敕 于三丰旧栖处,建清虚观祀之。

[发明]“清”则不染于物,“虚”则太空同体,二字甚佳。

[纲]天启三年秋,张三丰神现宫廷,晋封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 君

[目]帝因时事多故,宫廷中设箕求仙,忽见红光覆座,光中现 三丰真容。帝叩曰:“真仙教我,真仙护我。”降语甚密,移时隐去。 帝感之,照前飞龙先生显化真人,晋封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梦九氏曰:先生清皎之光,照耀明朝也至矣。



乾隆纯皇帝时,大学士张文和公廷玉,奉敕纂修《明史},其序 仙传有云:明初周颠、张三丰之属,踪迹秘幻,莫可测识,而震动天 子,要非荒诞取宠者所可几。诚哉是言也。

浏览8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