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元逸民也,行藏奠测,或无或有,故以为号焉。生于元, 游于明,神行于清,六百年来,不随物化。历世既久,阅人且多,见 高尚其志者,每乐举以告人,非作隐士传也。盖与逍遥泉石之士,斟 酌夫进退几宜而已。先生有言:隐之为道也有二。隐于衰世者,不可 更仕兴朝;隐于兴朝者,不可借隐弋名,以为仕宦之捷径。夫如是则 出处合宜,清高足录也。山人野客,即所言编辑成卷。

《隐鉴》一书。

 

刘梦吉

处士刘梦吉先生因,保定容城人也。天资颖悟,读①书过目不 忘。初为经学,每阅注疏,叹曰:“圣人精微:当不止此!”及得周、 邵、程、朱之传,乃欣然曰:“我固谓必有是也。”平时爱诸葛孔明 “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至元十九年,诏征入朝,擢左 赞善大夫,以母老固辞,俸给一无所受。他日复诏之,终隐不出。

【注释】

①读:原缺,从抄本补。

萧彝尊

处士萧彝尊先生触,奉元人也。初出为府史,语当道不合,即引 退。方学三十年,不干仕进。乡人有暮行遇盗者,诡曰我萧先生也, 盗惊愕释去。世祖时,辟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后累授集贤直学 ±,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无何复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 入觐东宫,书斌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也。寻又称病,请解职, 不许。俄擢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太子右谕德,俱引病力辞而 归。其友张思廉闻而叹曰:“清高自守,功名不足以动其心,萧子可 谓尚志之士矣。”

仇山村

逸士仇山村先生远,钱塘人也。遁迹江湖,博通经史。至元中, 荐为漂阳教谕,转宝庆路教授,不赴。'又改将仕郎、杭州路总管府知 事,皆辞。家钱塘西城下,仰屋著书,闭门索句,或坐花间,独言独 饮。尝闻其《闲居十咏》,真风流自赏之才也。今录二首,以见先生 隐趣。诗曰:“仰屋著书无笔力,闭门索句费心机。不如花下冥冥 坐,静看蜻蜓峡蝶飞!。”又曰:“茶瓯纱帽^^迎宾,不是诗人即道 人。细雨斜风君莫出,绿阴门外有红尘。”

张三丰太很拿与为舞骤耋真俺

裘元最

达士裘元量先生万顷,淮海人也。少存达道志,意欲功成名就, 然后退藏其身。元贞初,公卿荐为司直,久之有厄闰之叹,遂绝意仕 进,归维扬。茅屋数椽,栽松种竹,陶然得幽人趣。一日入深崖采 药,得千岁黄精,蒸而食之,遂觉精神强健,登高山如履平地云。

吴伯清

达士吴伯清先生澄,崇仁人也。自幼潜心好学,著书立言以宏吾 道,诚当代之大儒。仕元为翰林学士。泰定初,引疾归家,杜门讲 道。屡征不起,其恬退可嘉焉。惜其为宋朝乡贡,颇不满于人口也。 号草庐先生。

陈茂叔

达士陈茂叔先生栋,休宁人也。性刚正孝友,致力圣贤之学。延 祜初,中乡式,即不赴礼部,教授于家,不出户庭数十年,其斯为重 道德而轻功名者欤!

杜伯原

处士杜伯原先生本,清江人也。博学善文。武宗朝尝被召至京 师,即求归,隐建宁武夷山中。文宗闻其名,征之不起。至正间,丞 相脱脱荐之,召为翰林编修。使者趣至杭州,又称疾固辞。平居沉静 寡欲,无疾言厉色,与人交,笃于道义。学者称清碧先生。

戴汝翼

处士戴汝翼先生羽,九江德安人也。隐居积学,征辟皆不就。尝 云,“淡泊明志,恬静致远。此孔明一生学问也。”因作 德侯通传》

武伯威

处士武伯威先生恪,宣德人也。好读 饲易》,每日危坐。或问: “先生学以何为本?”曰:“以静为本。”著 体云集> 行世。

张光弼

达士张光弼先生昱,庐陵人也。元末行枢密院判官、浙江员外 郎,窃据者辟之不赴。日以诗酒自娱,号一笑居士。有《春日》诗① 云:“一阵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栏杆。只消几度懵腾醉,看得春 光到牡丹。”盖料士诚之必败也。尝云:“吾死后埋骨西湖,题曰诗 人张光弼墓足矣。”后竟如其言。

【注释】

①诗:原作“句”,从抄本改。

吴渊颖

处士吴渊颖先生莱,金华人也。隐居不仕,筑室于深袤①山中。 研究经史,悠然自得。善论文,尝云:“作文如用兵,有正有奇。正 者法度,如步武分明;奇者不为法度所缚,千变万化,坐作击刺,一 时俱起,及其欲止,部武各还其队,原不曾乱。”闻者服之。其同乡 黄晋②卿、柳传道,亦以文章鸣,世咸深重焉。

许白云

处士许白云先生谦,金华人也。自少力学,受业于宋末金仁山之 门,居数年而尽得其奥。屏迹八①华山中,潜心养志,不求闻达,朝 野交荐,力辞不起。是诚安于义命,而非伪隐沽名,以为仕宦之捷径 者也。其教人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而独不教人以科举之文,

曰:“此义利所由分也。”

【注释】

①八:原误作“人”,从史•本传》改。

王原吉 :达士王原吉先生逢,江阴人也。至正间,屡征不赴。避乱于上海之乌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世所谓“席帽山人”者也。

陶宗仪

逸士陶宗仪先生宗,天台人也。元统间,避难于松江城南之吉 林里。雅好著述,虽力耕吠亩,恒以笔砚自随。置一瓮树下,遇有所 得,即书以投其中,久之成帙,曰《南村辍耕录》。至正间,屡辞辟 : 举。洪武六年,举人才至京,力辞放归。

【注释】

①陶宗仪字九成,未见有名“宗”之记载,疑“宗”下脱一 “仪”字。信 如此,则本条标目当作“陶九成”,而首句则应为“逸士陶九成先生宗仪”。

蔡清真

逸士蔡清真先生微,琼山人也。通经史,好泉石,元末隐居不 仕。筑室深山,问学者威斗酒豚肩以就之,先生无不解说。人谓海南 儒者未能或之先也。

顾仲瑛

逸士顾仲瑛名德辉,昆山人也。才情妙丽,轻财结客。筑别业于 茜泾之西,造三十六亭馆,曰“玉山佳处”。招致四方文学之士,置 酒赋诗其中。以母丧归绰溪,张士诚辟之,遂削发庐墓,自号金粟道 人。明初,闻太祖严苛,欲按江南富族,乃托僧伽而遁。所著有 任 山璞稿),并刻交游诗四十余家,曰 牌堂雅集L俱传于世。

李高冈

逸士李高冈名鸣风,吴人也。轻财好客,与顾仲瑛相等,东南士 大夫咸钦重之。尝助朱太祖军粮二万斛,淡然无邀宠意。入明初,以 国法严刻,遂约嘉定富民方二郎,同擎妻子家贸,泛舟江海而去。

杨廉夫

达士杨廉夫先生维桢,山阴人也。前泰定进士,署天台尹。后徙 居于松江①,筑元圃蓬台于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 ±,无不承盖扶轮,造门纳屐。尝吹铁笛作《梅花弄》,见者以为神. 仙中人。世称铁崖先生。著统嬲,读者皆以为公论云。

【注释】:

①江,原缺,从抄本补。

王山农

逸士王山农先生冕,元末会稽人也。身长多髯,少明经不偶,即 焚书。读古兵法,戴高帽,披绿蓑,着长齿履,击木剑,行歌于市。 人以为狂士之负材气者,争与之游。平生嗜画梅,画成必自赏也。明 太祖闻而访之,既至,与梅饭蔬羹,山农且谈且食。帝喜曰:“可与 共大事。”授咨议参军,不受。一夕梦罗浮仙人招之,醒即捉笔狂叫, 写大梅一株,题以诗曰:“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 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日遂卒。同时蒲庵和尚复见心见 而称之曰:“会稽王冕梅花仙也。”

明天渊

达士明天渊先生浚,北人也。世祖朝明安之后,髯长过腹,高雅 不群。仕元为学士,国亡削发为僧而髯如故。洪武初,太祖闻其名, 召而问之曰:“汝不仕吾,吾亦任汝,但削发留须,亦有说乎?”对 曰:“削发除烦恼,留须表丈夫。”帝笑而遣之。所著有《蒲庵集》 行世。盖忠于元而得道者也。

 

虞伯生

达士虞伯生先生集,临川人也。生有神慧,三岁即知读书。长负 : 才名,官奎章阁学士,即引疾归。平时慕陶渊明、邵尧夫,因构书室 :

二间,左室书陶诗于壁曰“陶庵”,右室书邵诗于壁曰:邵庵“。”恬 : 然淡然,讴吟自适。时人称二庵先生。一日邵庵① :

【注释】

①一曰邵庵:此句抄本作注文。

赵子常

达士赵子常先生法,休宁人也。元末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

江南行枢密院都事。洪武二年,诏修 位史)。史成,不愿仕,隐居 东山。与一二幽人,卜筑清溪,系舟沙屿,萧然无尘俗气。其经学甚 传于世,号东山隐者。

汪德辅

达士汪德辅先生克宽,祁门人也。元季隐居环谷。洪武初,诏修 成也。书成,固辞不仕。隐居道人岩,研究经学。其教授弟子,一 以静心力本。

谢子兰

逸士谢子兰先生应芳,元末武进人也。自号龟巢老人。龟巢有 二,一在漏上,一在横山,先后皆有记。其略云,“千岁之龟,巢于 莲叶,以叶为巢,初不费经营之力也。暇与田夫野老,涉桑芝之园曲。

过桃李之蹊,瓦盆浊酒,歌舞酬酢,若曳尾泥涂者。”又云:“平生所至,以龟巢名室,盖不以栋宇为巢,而以天地为巢也。峻宇雕墙,莫知其光,草门圭窦,莫知其陋。”诵其文,可以知其达也。老人尝仕元,元亡不仕。其 编张云门》启云:%占上竹竿,往岁之功名可 笑;龟巢莲叶,近年之身世如浮。以视予山小园,超然远矣。”

浏览1,0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