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功
日将出即起。面对太阳光。吸气三口。即将口闭。提起丹田之气 到上。即将口闭之气。与津液咽下。然后将身往下一蹲。两手转托腰 眼。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转左足。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转右足。将 头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两手不用。就拿开。 立起之时。将右手慢慢掌向上三伸。往下一耸。又左手慢伸起。将掌 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然后一步一步作一周围。一步步完。将两足 在圈内一跳。静坐一刻。取药服之。
二、午功
正午先盘膝坐。两手按膝。腰直起。闭目运气。一口送下丹田。 念曰。本无极之化身。包藏八卦有真因。清通一气精气神。日月运行 不息。阴阳甲乙庚辛。生克妙用。大地回春。扫除六贼三尸。退避清 真。开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圆明有象。净澈无垠。养灵光于在 顶。出慧照于三清。不染邪崇之害。不受污秽之侵。水火既济,妙合 地天人。学道守护。五方主令元神。四时八节。宰治之神。养我魄。 护我魂。通我气血。生育流行。天罡地煞。布出元精。二十四气十二 辰。妙应灵感。观世音太上。老元君。道祖侣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长 生大帝。化作太极护法韦陀。日月普照来临。念七遍。开目。运动津 液。徐咽下。将左手按腰。右足伸出。右手按腰。左足伸出。伸出 后。将两足并合。往前一伸。头向后一仰。立起,将两掌擦热。往面 一擦。擦到两耳。左手按左耳,右手按右耳。两手中指上下。交各弹 三下。往项下一抹到胸。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后,两手放 开。头身往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头一拍。抬起腰身。左手腹中一抹。然后前足换后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口中津液。作三口咽 下。朝西吐出一气。复面东吸进一气。闭鼓气一口送下。此导阴补阳 也。
三、晚功
' 面朝北。身立住。左右手。捧定腹。两足并。提起一气运津液。 待满口。一气咽下。两手左右一伸如一字。掌心朝外竖起。将少蹲作 弯弓之状。左手放前对定心。右手抬过头。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 直竖。右掌朝下捻大少指。中三平竖。两手相对。如龙头虎颈抱合之 相。头于此时侧转。面向东,往前一起一蹲。走七步。立正。将两手 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头勾伏胸前。两目靠闭膀中 间。呼吸一回。将两目运动。津液生起。以舌尖抵上腭。上下齿各四 五下。将津液徐徐咽。两手一抄。踪起一步。右手往上一抬。放下。 左手往上一抬。放下。轮流三次。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 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将腰扭转一次。乃呵气一口。收转气。 两手在膝盖上各捻两三下。左边走至右边。右边走至左边。共八十 步。此要对东北走。东北对西南走。完坐下。略闭神一会。将两手对 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药。以清水漱净口。仰众到寅。再住。翻动睡 之。此通养神功。败魂聚魄也。
第七节打坐浅训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人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 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 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 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 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比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 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 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官而下丹田。 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 了。总是要勤虚炼耳。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 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 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 •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混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 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 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 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 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 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 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 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 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 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 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 之徒耳。乌足道哉。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 能养则坎水不外滩。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 澜。则无精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 照。神精交结。乃可以却痛。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 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 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人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气亦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子。一 : 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功名 : 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 : 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工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 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 : 也。自微及泉当前即炼心之境。 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之格论也。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 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 : 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皙者而细言之也。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孝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 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 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 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 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第八章打坐歌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 鼎内煎。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 无为是根源。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妁。 婴儿短女两团圆。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 道。哑子做梦不能言。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 泥丸顶。降下重楼人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已不成丹。心要 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龙又叫。虎又欢。仙乐齐鸣非等 闲。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玄中妙。妙中玄。河军搬运 过三关。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仙是佛。佛是仙。一性 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假烧香。拜参禅。 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天 路。瞎汉夜走入深山。天机妙。非等闲。泄漏天机罪如山。四正理。 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有人 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丹。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 仙。
浏览6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