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练习拳术的目的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健身、寻理趣、讲自卫。 所谓健身,即祛病养生,增强体质;所谓寻理趣,即在练功中不断摸索研 究拳学拳理,从中寻求无限的乐趣,亦或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中得到有益的 启迪;所谓自卫即技击之谓也。这三方面的练拳目的虽然各有侧重,但却 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拳。如果练拳不 能使人增强体质,身心健康获得全面发展,面是适得其反,戕害生理有碍 健康,那么这种拳术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继而言讲,如果没有一个健 全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又怎能成为…个在拳学有所成就的人才和实践 家呢?再者,如杲拳术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而是肓目追求高山远水、海 市蜃楼,甚至封建迷信,崇尚玄学、伪科学,岂不楚与拳学真义南辕北 辙,是非颠倒?如此做去,不仅空耗了许多宝贵的时,还对身心健康诸 多不宜,缘木求鱼是明智之举吗?所以练拳不可不慎重考虑这些问题。
意拳认为,练拳者先要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提高文化索质,进一步 则求索拳学真谛,继承和发扬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锲而不舍的拳理研 究中,寻求其中的乐趣。最后才到自卫即技击之道,这也是为一般青年 人情有独钟的事情。意拳宗师王芗斋老先生说:“如或论应敌,拳道微末 技”。可见,意拳研究技击实践只是一个训练的组成部分,而是它的全 部内容。意拳并非是单纯的唯技击论者在前面已经提到,意拳是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了各家拳术之 所氏而独创出的一新的特殊拳学。它畚-整套完整的训练体系。经过半5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实践,证明意拳无论是在健身或是在技击方面,都有许 多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意拳仍在不断地吸收总结中外优秀拳学的科学 拳训练方法以及优秀的技术理论,藉以充实和发展自已。因此,从某种意义 学上来讲,意拳仍是一门尚在不断发展中的近代拳学。
意拳以站桩为训练的主要内容。所以人们一提起意拳就会想到站桩,其实各门拳术都有桩功,唯独意拳将站桩功提高到核心的位置,予以足够 的重视与评价。意拳站桩不同于其他拳种或气功的站桩,也不是一种简单 的静力性训练,并不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做为主要目的。(关于站桩, 后面章节有详细论述)。意拳健身桩不同于气功,不讲什么大、小周天, 不意守丹田,不讲求调息,一切顺乎自然,只是在精神集中、周身放松、 呼吸自然的原则下进行休息式的锻炼。这种功法简便易行,既不伤脑筋又 不费力气,既不讲究场地如何,又不要求时间的长短。行、站、坐、卧均 可练习基于诸多优点,所以深受广大病患者及休弱的人们所喜爱。几十 年来,这种功法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偏差和弊病,产生所谓的走火人魔等 事与愿违的苦果。能把人练出毛病来的功夫,不应人人共诛之吗?从技击 的角度来看,意拳没有套路,没有固定的招法,只讲随机随势应感而发, 这是作为实战拳法的意拳最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
意拳认为,从一般常识和实践经验来看,拳术是不能安排好顺序、套 路来实现技击的。没有套路和固定招法,并不等于毫无规律地随意招架或 胡踢乱打。意拳所讲求的“法”,乃是拳学的原则和原现。古语说授人 以渔不以鱼。教人捕鱼的方法当然比送给人几条鱼实惠得多。关予这类话 题将在后面章节中仔细论述。总之,意拳是研究拳术所特有的合理攻防方法的现代拳种,从事意拳训练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呢?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身休的全而发展。意拳注重全身的锻炼。人身是一个整体,是分身、手、头、足各个部 位,但不可分开来论,更不可偏重单一方面的锻炼局部锻炼虽有一定的 作用,但习练日久也有一定的害处比如,有的人练“铁头”提说不怕 打,即便如此谁非打你的头干什么?其他地方也不怕打吗?意拳通过站桩 训练统一意志、统一动作、统一气力、身心一致,所以,能够使身休各部 都能得到锻炼。一些老拳师在比较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和芗老的功夫时说 过:“比如他们都像一片竹林,尚云祥竹林里的竹子有很粗的,也有很细 的;面王芗斋的竹林里没有很粗的,也没有很细的,长得很均匀我觉得这种比喻恰好说明了站桩对人体全面发展而起到的良好影响。
意拳训练不讲求蛮力之增进与激烈的运动。从健身角度讲,只此凝神葷 定意一站,即可使身心得到锻炼,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比起其他健身法難 来说,姚宗勋先生认为意拳桩法是从小自然到大自然。从技击方面来说,学 只此一站则可于无力求有力,拙笨中求灵巧,微动中求迅速,拙象中求具述 体,使内外合一,精神、意志、气血、筋骨全身整体一致得到良好的训, 练,以期达到精神和肢体的高度统一。肢体间处处相互连通,相互呼应, 构成一个整体,即所谓“一动无不动”、“周身无点不弹簧”,以便能够在 不同情况下随机随势应付技击发力之需,这是意拳之所长。打个比方,意 拳训练使人体成为一支非常好的军队,一旦有情况,能马上调动全军迅速 协调作战,以整体力量去打击敌人的局部。意拳训练中强调精神和肢体的 ”、“紧”转换,而精神和肢体的松,紧转换,直接影响着诸如力量、通度、耐力、灵巧、协调等身体素质。意拳通过意念假借的独特训练手 段,贯彻松、紧相互转换的全部内容,以达到有效地促进身体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
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拳术锻炼可以改 变人的气质。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不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更谈不到伟 大的抱负、事业上的雄心壮志。勉强为之也是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倘或 遇到意外(精神上的打击、事业上的挫折、外力的侵袭等)就会丧失信 心,一筹莫展。面一个从事拳术锻炼有素的人不仅会获得健全的体魄,面 且会对生活、事业充满了自信偶遇不测,则会以充沛的体力、顽强的斗 志、克服困难的勇气而战而胜之。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意拳训练不仅是形体的锻炼,更重要的足精神力量的修养。寘拳自始至终 贯穿了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送表现在平日训练中培养的精神凝重、忘我 无惧、斗志昂扬,常有挡之即拙之概。近年来有关体育部门已经在运动竞 赛中注意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意拳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已经引起了体育 队伍的日益关注和兴趣。我们足球队一次次的饮恨、洒泪还说明不了问题 吗?实践证明,通过意拳训练,可以使人促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对自 己的健康充满了信心,而且当身处逆境,或大敌当前之时也能保持清醒的 头脑、必胜的信念和从容应付的能力。这是长期从事意拳锻炼,时刻培养 机智、勇敢、坚軔不拔的意志品质的良好收获。
浏览1,5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