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来游,留下丹诀去者,此亦度人 觉世之心也。山中人何必另寻瑶草、别采仙花,只此是救命符、延命 药也。今特节录存之,以公好道之士”。

白紫清《调息海 云:夫调息有法度,有器用,有火候,三者有 参伍错综之妙用,须知之熟,思之稔,下手自碧然而解。调息火候: 有摄取之息,心要能虚能谦,精方入鼎,所谓缩地法也;有采取之 息,神要不动不摇,药自就范,所谓拿云手也;有交媾之息,须要六 根大定,片念不生;有进火之息,以意逼之,所谓起巽风、运坤火是 也;有退符之息,以神敛之,所谓归其根,复其命是也;有卯酉沐浴 之息,乃柔字而已。诸般调息,与法度、器用宜参看。调之者,调度 得其宜也。

紫清翁 瑟关肉 云:玄关者,求玄之关道、玄妙之机关也。有 体有用。何谓体?寂然不动。何谓用?感而遂通,不动有时候。神气交媾之初,纳纳编编,浑浑沦沦,是为一关,所谓四大五行不着处是 也。神气交媾之际,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又一关,所谓无声无 臭,无内无外是也。及至静极生动,而用乃出焉,混混续续,兀兀腾 腾,真气从规中起,是又一关,所谓念头起处为玄牝是也。念头起 处,醉而复苏,有一个灵觉,当下觉悟,是又一关,所谓时至神知是 也。此时以灵觉为用,如线抽傀儡,机动气流,微微逼过尾闾,是又 一关,所谓斡转魁罡运斗杓,正此时也。沐浴卯门又一关;飞上泥丸 又一关;归根复命,沐浴酉户又一关;大休歇、大清静,空空忘忘, 还于至静又一关。玄关之体用如此,千经万论,皆在是也。

紫清翁s鼎诀)云:《四百字》宜熟玩“此窍非凡窍” 一首, 道尽鼎器之妙。“此窍”二字,分内外两个看。“非凡”者,赞词 也。乾坤合之为外窍,神气藏于其中为内窍。神气交而坎离生,坎离 交而元精产。此精不是寻常精,乃是白虎首经至宝也,得之者立登仙 界。此就还丹言,若小丹所用,则试与人言曰:“此窍非凡窍,阴阳 共合成,名为二气穴,内有真阳生。”可晓然矣。仙家有三秘:火候、 药物、炉鼎,此诗尽炉鼎之妙矣。

紫清翁《动几论> 云:孔子曰:“几者动之微。”又曰:“夫乾, 其动也直。”孟子以直养,是以微动之直,养而至大,塞乎天地之间 也。直,刚气也,即乾爻之一也,即初九也,即颜子得一之一也,直 与一,一也。动在人之窍中,十二时皆有。总要静以存之,方能动以 察之耳。无味之中寻有味,无事之中寻有事,其在斯乎?

陆潜虚者,明嘉靖间回翁度之。其《论调息法》云:如何是勿 忘?曰:守自然。如何是勿助?曰:顺自然。如何守?曰:依息。如 何顺?曰:平息。依息则息能通矣,平息则息能匀矣。问:守与顺是 二乎?是一乎?曰:知所以守,则知顺之矣。知所以顺,则知守之 矣。是二是一,原是不错,由博返约,惟在凝神,切勿用意。如用 意,则非真意。真意从静中生。鸿蒙初判,无有染着,乃克用之。故 要死过来乃知生。不知生亦不知死,生死是动静深机。

潜虚翁 a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 神在气穴中,默注阴瞬,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谓隔体神交理最详,古仙已言之确矣。所谓离形交气,别有口传也。所谓男不宽 衣,女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皆此凝神聚气而已。故曰,道 归自然。修同> 曰:“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此之谓也。

潜虚翁《三论调息法》云:今夫水与水合,火与火合,风与风 合,云与云合,常理也。调息者,以气合气,何待强为?只要凝神入 气穴,神光下照阴跻脉,不期而会者,一气之感通,自然而然也。屯 卦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咸卦曰“止而悦,男下女,是以 亨。” 赐》于交接之道,盖已言之的矣。但调息之法,有法功,有 器用,丹道始终不离。

先生曰:“吾与涵虚于谈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道,涵虚曰:据先 生言,是皆刀圭妙用耳。他日见涵虚作 彼己二土篇》,深合元意, 爰录而传之。学人欲了长生,舍此不能通神也。”

涵虚曰:《悟真篇》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 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此四句诗,极尽和合丹头之妙。 盖以火中生木汞,水里产金铅。木火金水,含四象于坎离之间。此时 离中有己,坎中有戊,二土为媒,四象可合也。或谓真意属土,土有 戊己,得非有二意乎?曰:似也,然非也。名为意则一,号为土则 二,以一意分作两意,乃有二土之可名,始有内外之可别,然必知动 知静焉。原夫戊土者,外药也,阴里真阳也,以动为主,故取坎之 期,惟侦其动。知动者意也,即以知动之时为一土;己土者,内药 也,阳里真阴也。以静为主,故填离之后,致养于静,知静者意也, 即以知静之时为一土。此一意分为两意,而可名为二土者也。又以两 意合为一意,斯无二土之可拘,并无内外之可执,然必能动能静焉。 原夫己土者,内丹也。亦可变为戊土。以离日而映坎月,种铅得铅。 只见戊而不见己,静能入乎动也。戊土者,外丹也,亦可化为己土。 以坎阳而补离阴,种汞得汞。只见己而不见戊,动能并乎静也。此两 意合为一意。而不拘为二土者也。然则彼此怀真土。亦各怀其一土 乎?亦共怀其一土乎?聪明活泼人自了然也。金丹返还之道,非此真 意不行。匪惟和合四象,并能驱使四象,何也?盖以木中藏火,投之 水乡而火发,木载金升,汞去复来,火得金而为返也;水里生,以火功而水沸,.金随木上,铅去复回,金得火而为还也。金火返还之 :

术,即是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人欲大丹成就,舍此真意奚由哉?紫阳 : 曰:“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陶仙谓:“龙从火出, 青龙变为赤龙;虎向水生,白虎更名黑虎。”只这“龙虎赤黑”四字,  已具四象。交加者,攒簇也。愚按作丹之士,欲使四象攒簇,必令五 : 行相辕,其所谓“戊己中”者,不是离中、坎中,乃是中宫、中央 : 也。东西间隔,刀圭合之,二物变为四象,四象团入一村,一村聚会 :五行,五行聚而丹乃结,故下二句曰:“复垢自兹能应用,金丹谁道 :不成功!”复娠应用,十月火符也。进火于复,退符于媚,运用抽添, 自然中度,金丹乃可成矣。丹家“戊己”为“刀”,“二土”为“圭” 者,结字肖形,正示人以打合之意。但二土为圭,人所共知;戊己为 刀,人所鲜知者。潜虚云:“有一士人,会意而解刀(音捏)己字, (音撇)戊亨,前无所本,似为得之。”涵虚云;“非无本也。琴 : 谱以数字攒一字,一字取一画,合左右按弹之法,备见于一字之中, 此即以琴谱为本者也。”刀者己之头,者戊之旁,戊己二土,以 “刀圭”两字合之,盖望人将离己坎戊之二土合为一处也。仙家隐语, 往往如是。

玉书曰。大道无形。视听不可以见闻。大道无名。度数不可以筹算。资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积气以覆 于下。地得坤道而括质以载于上。覆载之间。上下相去/I万四千里。气质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还于地中。其阳负阴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还于天中。其阴抱阳而下降。一升一降。运于道。所以天地长 久。真源曰。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 曰阳位。亲乎下者为阴。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既有形 名。难逃度数。且一岁者。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 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为一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 ' 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四时为一气。一岁以冬至节为始。是时也。地中阳升。凡一气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气为一节。一节四 十五日。阳升共二万一千里。二节为一时。一时九十日。阳升共四万 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阳合阴位。是时阴中阳半。其气为温。而 时当春分之节也。过此阳升而入阳位。方曰得气而升,亦如前四十五 日立夏。立夏之后。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节。阳升。通前计八万四 千里。以到天。乃阳中有阳。其气热。积阳生阴。一阴生于二阳之 中。自夏至之节为始。是时也。天中阴降。凡一气十五日,下降七千 里。三气为一节。一节四十五日。阴降共二万一千里。二节为一时。 一时九十日。阴降共四万二千里。以到天地之中。而阴交阳位。是时 阳中阴半。其气为凉。而时当秋分之节也。过此阴降而入阴位。方曰 得气而降。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后。四十五日冬至。

浏览5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