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搏击中,形意拳术的劈、崩、钻、炮、横五种单个拳势与西洋拳 击的主要拳法直、剌、勾、摆、抛拳,同属简单实用的技击动作。作为传统武术精华的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还具有灵活多变,能顾能盼,有 进有退,攻防迅速的特点。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纯熟地掌握了形意五行 拳的用法,并练就一定的功力后,便能在散打对抗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运用五行拳首先要充分体现以进攻为主的意识,同时又须注重“进退连 环”,后发制人,鲜明地反映出“先收后放”、在防守反击中克敌制胜的特点。
1.劈拳
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崩妙绝伦,金隐于内鼻通肺,五行第一存其真。劈拳既然“其形似斧”,因此使用时务须勇猛、迅速,势如破竹。交手 时,前手回勾向下采带敌方之手,敌方若后退就随之上钻,对其咽喉或头部 钻打。如敌用手来接,则迅即翻压其格挡之手向回捋带,后手紧擦着前手小 臂上方穿出,对敌面部或胸部迅猛钻劈(一般情况下,先钻后劈,小臂是先外旋后内旋),两手合力要猛,其推力要骤然发出。在手臂钻劈的同时,随即跟半步,上步的脚配合手扫踢敌小腿迎面骨,或踩敌之脚面。
- 崩拳
崩拳似箭性属木,生炮克横理不谬,两拳轮击缠还进,牢记左前右足后。
崩拳最富于先发制人的特点,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称“崩拳无所不克”,的 确不无道理。现代搏击中,崩拳同拳击的刺拳颇为相似。崩拳“其形似箭”, 意味着出拳疾似利箭,身躯如反弓。值得注意的是,“似箭”绝非是说出拳的 胳膊应伸得笔直,而是指拳打的方向和劲路应当如箭矢一般准确和有力。崩 拳的动作最为简单,实用时,拳拳似猛虎掏心,迅猛快速,两拳往来,势若 联珠。崩拳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打破而不是破打,即压进而打,决非打进而压。设敌以左拳冲我前胸击来,我即发右崩拳,以手臂向前铿压敌拳而进击。同 时,前脚进半步,后脚跟一步,步随拳进,以利发力。
3.钻拳
钻拳似电性属水,生崩克炮手足腿,起钻落翻阴阳转,功至还虚是洗髓。
钻拳的两臂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手上钻,一手翻扣下压。设敌出左 摆拳击我头部时,我则用左手盖压敌之来拳,右手反拳冲打敌之下额或鼻梁。 若敌再出右拳击打我左头部,我则以右手按压敌之来拳,随即钻出左拳击敌 之面部或咽喉。钻拳“其形似闪”,故而出拳须敏捷快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 势。形意拳谱又将钻拳喻之为水,则点明了钻拳有隙必钻、见孔就进的技击 特点。钻拳这种钻进去打的特点,表明使用钻拳必须敢于进身,以贴近对方 破开其防线而进击。这种强调肘部弯曲、贴近距离而打的拳法同拳击中的勾 拳不无相似之处。
- 炮拳
炮拳似炮性属火,生横克劈内外合,斜行何妨从容练,五拳精义十三格。
炮拳“其形似炮”,其出拳自然猛烈,爆发力似放炮般,一触即发,全身 要合为一体,收放开合,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设敌以左刺拳或左摆拳向我 上体或头部击来,我即以左手随着身躯的转动,先顺着胸部钻过自己的鼻子 前(运动中达到护胸护面的目的),随之再向上翻转滚架敌之左拳,同时右拳 由腰部顺前脚前进(后步随同跟进)的方向,猛击敌之胸口或咽喉。
- 横拳
横拳似弹性属土,生劈克钻切合弧,勾股三角极微处,心肝脾肺肾为主。
横拳“其形似弹”讲的是,每发横拳,则周身劲气一聚,无一松懈。实 战时,“开门”(即实战交手的预备式)多采用横拳的架式。因为横拳前手拧 腰顺肩,后手翻扣里裹,从而形成了 “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 身”的有利于攻防兼顾的打法。交手时,设我主动发右崩拳击敌之前胸,敌 伸左手栏封我右拳,我即以右拳内旋翻扣下压,顺势回带敌手。同时左拳经 胸前紧贴前劈肘下方外旋向前拧转,猛击敌之咽喉或头部,步子随左拳向斜前方,进逼半步,以助拳势。
关于形意拳五行拳的实战用法需要说明两点:
一是五行各拳尽管可以单独使用,但在实战中运用得更多的还是劈崩钻 炮横五拳的组合使用。比如劈拳就有进劈和回劈,崩拳就有进崩和退崩,钻 拳就有阴钻和阳钻,炮拳就有左炮、右炮和反身炮,横拳就有左横、右横和 上下横。至于五拳相互结合,则更能打出成十上百种战术动作。这些都需要 有心者在实战中去摸索、去实践,从而寻找到适宜自己具体条件的组合打法 和战术招数来。
二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对形意拳相生相克的传统说法应当有一个 正确的认识。金克木,故劈拳破崩拳;水克火,故钻拳破炮拳;木克土,故 崩拳破横拳;火克金,故炮拳破劈拳;土克水,故横拳破钻拳。显然,这种 机械的教条,既不符合实战中千变万化的复杂情况,又容易遏制练习者的应 变能力和创造精神,使之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降低实战散打水平。对此, 我们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七拳十四处打法:何谓形意拳的七拳十四处打法?七拳十四处是指手、肘、肩、胯、膝、 脚、头共七拳,左、右共十三处,另加臀尾为一处,总计十四处。七拳十四 处打法是形意拳术充分发择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功能,巧妙地调动各个部位独 特的长处,按照一定的技击法则,对敌击打出一系列的招法动作。由于这些 击法往往出敌意料,故在实战中每每奏效,成为散打取胜的重要手段。
历代形意拳名家都十分重视七拳十四处打法。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授,先 辈们专门编创了七拳十四处散打歌诀。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夹; 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眉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里藏; 左右全凭盖世力,束展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占胸膛,出势好似虎扑羊; 或是裹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拳打三节不见影,如见形影不为能; 左拳出罢右拳至,单手击毕双手来。 胯打中节并交连,阴阳相合必自然; 外跨好似鱼打挺,内跨抢步变势难。 臀打起落不见形,猛虎坐窝在洞中, 臀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 膝打几处人不见,好似猛虎出铁笼; 合身樨转不停势,左右分拨任意行。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 与人较勇无计备,去意如同卷地风。 脚打七分手打三,全仗两掌布机关,发中要绝随意用,五行四梢要俱全。
临战交手中,搏击双方各有各的特点和打法,事先谁也无法预测对方如何出手和接招,战机瞬息万变,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因此,无论哪种搏击手段都不会采取墨守成规、设想出一套怎么防怎么攻的打法。形意拳作为一种实战拳术,在与敌交手时更应注重发挥自己的长处,突出自己的特点,面对强手,“眼前有人当无人”。应按照自己的打法进攻或防御,从而掌握,克敌制胜,而无须顾忌对方如何。当然,形意拳的这种实战特点,并非 意味着只是提倡一味地蛮打硬干。在实际交手中,形意拳对战术意识的要求 相当强烈。那种或用身法躲闪,或用柔劲化解,或引进落空,或截击来招等 一系列传统技击的妙着无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形意拳也讲究知己知彼, 对对方的虚实打法总是尽可能地有所洞察。形意拳的对练套路的第一手多为 “刺面掌",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实战时快速剌探对虚实打法的能力。
浏览9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