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应用歌诀甚多,这里仅就部分应用最广的歌诀,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理解形意拳招法的要义。

(一)打法定要先上身

打,是攻击的意思;法,是打中的具体方法、技巧、艺术、诀窍、变化 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进攻对方时,手、眼、身、法、步必须是内外相 合,全身协调。任何方法、技巧、艺术、诀窍、变化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而是身为总领,意为先导,以周身浑然爆发力摧毁对方。四肢之动,皆源于身。不仅身不催则力难发,而且四肢的进退旋转无不受制于身。因此,在进攻(同时包括防守反击)的过程中,手是并进固然重要,而同时身进更是克 敌制胜的关建因素。

(二)五行四梢要俱全

五行,主要讲的是生克变化之规律。具体到形意拳中,讲了五行拳间之相 生、相克两重关系。相生关系是,劈拳生钻拳、钻拳生崩拳、崩拳生姓拳、炮 拳生横拳、横拳生劈拳;相克关系是,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 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懂得了五行,就掌握了临战变化之妙(包括招法和 战术等多种变化)。四梢,说的是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指为筋之梢、牙为骨之梢。四梢一旦真正“警起”,就能够在一舞间猝变其常态,爆发出最猛烈的狠之劲,所向披靡。正是因为这层缘故,应用形意拳时,无论 怎样具体交手,都应当充分体现出“五行” “四梢”的内蕴。

(三) 遇散火烧身

这个“火烧身”,指的身耗被火烧灼,非得立即把火源从身上除掉不可,意指一个"疾”字。临战遇敌,出手犹若被火燎烫,疾速地冲击对方。 而一旦犹豫不决,则难免会被火(对方)吞噬。应当指出的是,“火烧身” 千万莫作自身因火焚烧,而陷于乱奔胡跳、慌谎忙忙的理解。那样的话,则难免困手忙脚乱而导致交手时的被动。

(四)手足齐到方为真

形意拳应用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进攻时手足齐到,所谓“手到脚不到, 打人不为妙;手脚一齐到,打人如割草”。形意拳练习时,差不多所有的动作 都是手足配合。应用时,当然更要强调这一点。

(五)与人较第无计备

实战交手时,对方用招千变万化、难以预测。因此,自己出招运招均不 能墨守陈规,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步骤来进行。而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随高打高,随低打低;若自己水平较高,则可以根据对方的变化来因势利导,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而真正的堪称形意拳技击高手者,在遇敌 交手时则往往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术,出拳运招达到一种"拳 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令对手难以防范。

(六)足踏中门抢上位

形意拳进攻时讲究手足并进,而足的踏进并非是漫无目标的。一般来讲, 足的踏进要以自身上下垂直的中心线,对准对方身体的垂直中心线踏入,这 样便抢占了交手的有利位置,既破坏了对方重心的稳固协调,又使己“顺” 敌“背”,迫使对方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所以说:“足踏中门抢上位,就是神手也难防。”

(七) 起手好似虎扑羊

这里的起手应作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起手指的垦掌和拳的运用, 要讲究十二形中虎形的技击方法。掌劈拳打,都要有虎形的那种冲劲和扑劲。 广义的起手指的是周身“七拳”无论以何动作击敌,都要效仿猛虎那种神扑 勇猛、稳捷凶狠之技能。同时,拳御击出,转身变化,也都要像“虎行风生” 那样,身灵步活,轻灵敏快,所谓“去意好似卷地风”。另外,出招制敌犹若猛虎扑羊,稳操胜券,将自己喻为虎,把对手视作羊,从战略上魏视敌人。

(八)天地交合云遮月

这里的“云”,指的是自己的手,而“月”则指的是对方的眼睛。"天地 交合”意思是双方的交战搏击。整句话的意思是,二人一旦交手,首先要以 手封蔽或取其眼睛。对方的眼睛一旦遭到伤损,则完全丧失了抵御和进攻的 能力。形意拳招法中的“刺面掌” “玉女穿梭”都是旨在封蔽对方眼睛。当 然,这种招法不能在体育比赛和一般情况下轻易使用。

(九)与人交手无虚备

形意拳练时注重精、气、神相合,临战实用更是要求始终精神饱满,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中枢神经始终处在亢奋状态,手、眼、 身、法、步无不协调敏快,得心应手,陡增力气,加强打击力量,重创对方;另外,由于精神高扬、毫不懈怠,会迅速觉察对方的攻占意识,做到及时有效的防御。

(十 )拳如炮形龙折身

形意拳实战交手,讲究“拳如炮形”。一拳击出,全身之力全都集中在拳 头上,而且拳势猛烈迅疾,骤然爆发,犹若炮弹爆炸一般。而要集中起周身 之力,爆发出瞬间最大的抖劲,就必须有身形的配合。“龙折身”,讲的是上 肢要弯曲,身躯要弯曲,两腿要弯曲,俨然龙螯三曲之势。实战时,仅仅是 拳脚快猛远远不够,全然打不出形意拳的特点。因为上肢不曲,则手无进退 束展之余;身躯不曲,则无吞吐伸缩之劲;下肢不曲,则无起落旋转之功。 显然,“三曲”少了任何一 “曲”,形意拳的整体概念就被破坏了。

(十一)头打落意随足走

这句话讲的是七拳十四处打法中头的运用法则。头为六阳之首,头若褚 有偏斜,则周身不正。而“中正”,正是形意拳的鲜明要旨。头随足走,就是 说头进时足一定紧随;足落何方,头也应打向何方。头与足既不能左右偏离, 也不能超越足尖,始终保持一种头正、足正、劲正的姿势。

(十二)肩打一阴返一阳

肩打,既是形意拳的特点,又是形意拳的优点。特别是在贴身近战时, 出其不意地用肩攻击对方,十分奏效。肩的打法很多,诸如正打、返打、侧 打、扣打、翻打、摆打、撞打等。但不论是那种打法,都要讲阴阳互易,即 肩的前后互易、左右互易、上下互易以及左右两肩的交替运用。

(十三)肘打去意占胸膛

肘打,是形意拳进攻的重要技法。肘的攻击点,主要是对方的胸心部, 所以有“攻心肘” 一技。肘的打法甚多,诸如上打、下打、左打、右打、横打、后打等。每一肘法又分为横肘之打和竖肘之打,故又有“三十六盘肘” 之肘法套路。但使用肘打时,无论采用哪一种打法,本身既不可过高或过低, 攻击对方的部位也要集中在胸膛一块。这样,既能有效地重击对方,又能避 免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

(十四)或往里拨一旁走

形意拳在实战运用中讲究手足并进,而这种并进并非是单一的。实战时, 若将对方来手拨向其里,则自己走旁门而进击。若将对方来手拨向其外,则 自己冲正门而进击。这里的“拨”显然讲的是手法。交手时,手法的变化十 分重要。形意拳的手法偏重于因势而击,就势而攻。或左封右攻,或右闭左 打,或往里行,或往外走,无不强调阴阳互易,因势而取。

(十五)胯打中节并相连

胯在整个身躯中居于“中节”位置,因此决定了胯打的范围只能是对方 的胯骨和大腿的根节。胯打也讲究阴阳相合。欲打左胯,须先上右胯;欲打 右胯,必先上左胯。胯随步进,步随胯进,一左一右,两并相连。

(十六)尾打落意不见形

尾,就是臀部,又称尾闾。七拳十四处打法有“臀尾是一拳”之说。尾 打主要分向下坐打和向后掀打两种技法,其中向下坐打威力较大。“落意”讲 的就是下坐,“不见形”则是说向下坐打要出其不意、迅捷神速。

(十七)膝打几处人不明

膝打,是形意拳贴身近战中最具威慑力量的一种技法。由于膝出击的距 离相对手足要近,因此,使用膝打必须有其他手段掩护。膝有左右摆拨之能, 可以随身而转,随转而击,击打对方多重位置。同时,膝打不是凭借手、肘 的引领封闭,就是仰仗腰、足的辗转变换,故而膝打何处,则难以预测。“人不明”正是道出了膝打的妙处。

(十八)足打踩意不落空

足的用法极多,而且是一法未尽、二法又起。只要足一出,总要击中对 方,从不空回。如足起时踹踢对方胸腹,落时则顺势蹬踩对方膝部;如起时蹬踹对方膝部,落时则踩截对方前胫骨或脚面。即便是足不起不落,进步换步时,也要配合上肢的进攻,或踩对方前足,破坏对方转化之灵;或踩对方后足,致令对方应手扑倒。

浏览1,64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