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跅说的门风,是指武当拳派的传人一代一代要遵循的开派祖师的训诫,当年张三丰究竟制定了哪些训诫尚不得而知,从道教的戒律和民间武当内家拳派传承的戒 律来看,条款、内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原则是统一的,即 作为一个武当拳的继承人,必须“克己复礼”,遵守公共道 德,可以看出在张三丰之后的武当拳发展中,各个掌门 人皆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环境等客观情况作出了不同的训 诫比如道教门中就有多种训诫,如“三戒皈依戒(全身心向道)皈神戒(信奉三 十六部尊经)皈命戒(听从玄教大法师,即生命的生存行 为皆由导师指引),如“五戒、第一不得杀生,第二不得吃荤喝酒包括 辛辣暴味的蔬菜也不能食用第三不得口是心非 第四不 得偷盗,第五不得邪淫如“八戒' 一不得杀生二不得淫悦三不得偷盗 四不得骄妄五不得醉狂六不得华眠(睡舒适豪华床 铺七不得搽脂抹粉八不得执迷歌舞,如“十戒” 一戒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二戒杀生屠 害割截物命,三戒叛逆君王谋害家国,四戒淫乱骨亲及其 他妇女,五戒毁谤道法轻泄经文,六戒赤膊露肉污漫静坛,七戒欺凌孤贫夺人钱財,八戒裸露三光尻弃老病,九戒耽 性狂酒恶语粗言,十戒囚豪自任自作威利,其他还流传有十二戒、二十七戒、一百八十戒等,甚 有最多者戒律达一千二百多条,徒弟犯戒者,当然是不能 传其衣钵的,不汶如此犯戒者轻者斥责、罚跪,重者则 杖革或驱逐出山,还有在道教监狱服刑的明代以来,武 当山就设有道教监狱地点就在今日还能见到的元和观而当武当拳流入民间后,一些戒律明显加进了传统礼 教内容。如北派太极拳,自云游道人传山西王宗岳后,至 今流传有“四不传”、“五不传”、“六不传”和十不传之 说,四不传”为心险好斗者不传,人格低卑者不传,贪 酒好色者不传,轻露卖弄者不传“五不传”是在“四不 传”上又加进“骨柔质碑者不传”,而“六不传”以后,多 在“五不传”之上又加进“不忠不孝者不传'“不仁不义 者不传等总之,无论有多少个“不传都可根据时代 和社会公德的需要随时增删不同内容。
武当内家师传有八字,叫做“功、拳、药、械、法、财、 侣、地'首当其冲的“功”主要是讲功德认为,一个人 不具备功德.学武功拳法只会有害无益,因为他若不学, 得不到技艺倒还罢了学到技艺反倒能祸及很多人,据说 道教中紫阳真人曾将丹法误传非人,竟三遭大难,从而道 家有“误传不肖者祸延七祖”之说,试想一个不讲道德 的人,学到了功夫,或者忘掉老师,或者仗技欺师,或者 背祖立门或者流落山林为寇打家劫舍,或者动辄切磋便 伤害于人_对这样的人怎能传艺给他们呢?所以武当派 历来择徒甚严甚秘,以往武当派传人在与人交手时,都须先让人三招,并 且要事前申明一、天下之交和为贵不必争斗二、武 技之较非死即伤,最好不真打三,万一动真的,点到为止。
以上这些武当拳的道德家风,实际上反映出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徳,尽管应该随着时代进步而賦予 新的内容,但它热爱和平,讲究文明的本质不可改变所 以,我们今天去观察一个武当派传人是否正宗,以门风去 检验,也是一个标尺。
以自然为神韵,纵观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武术,从审美角度欣赏,各家 有各家的不同艺术风格或称神韵,有的疾如闪电有的猛 如风雷总之,疾、迅、猛、烈、冷、脆、硬、坚等,可 以概括各家之风格,武当派拳法则以柔绵见长,处处体现 出圆、圈、旋的有机交合运化之势如八卦掌沿圆走转、纵 横交织、随走随变、左右旋转、式式连绵形意拳之“如 水流之曲曲弯弯,无孔不入”、“其形似闪”,内旋回带,势 如连环太极拳以豳为轴,带动周身四肢百骸处处划圆运 动,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周身形成平圆、立圆、斜 圆、八字圆、云圈圆等等,这些圆的运动表现着一种力 的含蓄柔韧美,也表示着一种无穷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武当拳创自道家,所以其拳法的美学原理就出自 道学之道,老子《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之论这是指,道家认识道首先从自身认识起, 然后由近及远联系生物、非生物和整个大自然,从中寻求 普遍規律道可以反映宇宙宏观和微观的全部自然世界,然 而道学又是从宇宙宏观和微观的全部自然世界中获得的, 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道的本体看,“圆”的运动贯 穿一切“圆"是最本质事物的运动轨迹,“圆”是事物最 合理的生存形式,“圆”对生命最具活力和适应性,“圆”是 自然永恒的主题,所以武当拳既然是以“道”为指导思 想的拳术,便会理所当然按照“道”的圆圈去运动。
武当拳的这种遵道而行的拳法,无意中表现了一种纯朴的自然 风韵最有意思的是,在武当内家拳派当中,以动物命名的 拳最多如形意拳中鹰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等,如 八卦掌中的龙形八卦、游身八卦,以及太极拳中以野马、黑 虎、白猿、大鹛白蛇、青龙命名的招式等,看起来这是 拳术的仿生学问,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探索的道——即自然 的“圆"的不同变化所谓仿生,无非是自然界中的生物 为了适应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逐渐造就了不同的 圆旋的生活行为,而拳家发现后则加以转化借用,形成技 击之术据言,张三丰当年在武当山观蛇鹊相斗,悟其圆 旋柔绵之妙,创造出了长拳七十二式,其旨趣也在发现自 然之妙武当拳的自然之神韵,是拳家将拳法融归自然之结果, 能达到表现自然之神韵的境界时,必有生理上的快感和精 神上的享受相吻合,既养精养气,也养神养意,既能颐神 养生健体,又能得到非常高雅文明的审美享受。
武当拳既然作为拳,毕竟在战争攻防上存在有真格的 技击意义,如果一味讲“武当拳是养生拳',“技击是武当 拳不急之末学'那么它可能会在很早时就归于道家养生 气功一类,而不会被武林如此推崇了数百年之久,所以武 术说到底最终还是要能在战场和赛场上比高低武当举在技击上的特征“不敢为天下先”的战略思想武当拳处处尊道而行,它以“反者道之动”的原则构 筑了自己“守柔处雌”不敢为天下先的战略思想这种思 想初看起来好像很可笑,世上只有以强胜弱、以雄压雌,处于柔弱退让的地位还有胜利的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道家哲学认为,万事万物无非阴阳演化而已,阴阳就 是“太极”大统一中的两个相对立的矛盾,它们总是互相 转化的,“大曰逝,逝曰远,远臼返,返曰道”事物的转 化是一个圆,就像地球的子午线,从A点笔直走下去,最 终还会返回点道家鼻祖老子由于对道有着精辟认识, 所以他最讲辩证地看待事物,他认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真理绝对了就变成谬误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一 面,如他讲战争亢兵相加哀者胜,两军交战为什么 “哀”者还能胜?其一,哀者是被侵略者,被侵略者的反侵 略之战是正义之战,最能唤起民心其二,反侵略之战最 能表现大无畏精神其三,侵略者总是心虚的,缺乏顽强 坚定的战斗精神,所以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哀者最终倒 是胜利者。
“守柔处雌”、“不敢为天下先”的战略思想是道家受水性的启发而得的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最 卑下的也莫过于水,然而最坚强的胜利者也是水,坚硬 的金属遇水会慢慢腐蚀殆尽,坚硬的岩石也会被柔弱的水 冲解得改变形状,不单如此不敢为天下先还在于能时时 自己检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样一来自己的缺点会随 时得到改正,而如此以谦虚和谨慎对待骄傲的对方,骄傲的对方的缺陷就会暴露出很多,以我之优势对待敌人的劣势,当然必胜无疑谨慎和退让态度又是冷静的,这样不 独能把握自我,也能清醒地观察对方,能获“寂然不动,感 而遂通”之奇用总之,不敢为天下先是以主动的方式将自己处于被动 的局面,一切眼从对方,把对方施展的攻击力如数还给对 方,以出奇制胜。
浏览1,5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