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李小龙写信表示要与琳达在一起并会返回西雅图。在琳达 看来,这虽然是他单方面的决定,但琳达心知肚明这一生自己跟定了 这个男人。这样必然涉及了谈婚论嫁的事情,李小龙一直把如何处理 婚姻关系视为大事,这次的分别给了李小龙考虑此事的时间,两个半 月的分离使他终于想通了,琳达的心里也因此充溢了无限的喜悦与 幸福。

但是在二人的痴迷之余,还有一道障碍横亘在二人之间,那就是 琳达的家庭,尤其是琳达的妈妈,她的情绪中满是愤怒与悲伤。李小 龙非常在意琳达父母对此事的反应,事实上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使他踌 躇犹豫了这么久。他比琳达更能体谅父母的心思。他深思,娶进一个 妻子就等同娶进了一个家庭。他不愿意在他们迈进婚姻圣殿之初就 有乌云笼罩其上。也许是琳达将事情复杂化了,结果是,青春与爱情 战胜了一切,尽管琳达感到担心但是不悔。

李小龙与琳达采取了 “鸵鸟政策”,他们结了婚并且跑到了奥克 兰,之后才打电话给琳达的妈妈告知他们这件喜事。要知道不久之 前,琳达的一个好朋友就是这样先斩后奏。这次行动使琳达备受惊 吓,李小龙的思想更保守一些,并且预料到了琳达母亲的反应,他安慰 琳达说万事大吉,一切真如他所说的那样皆大欢喜了。其实在交往之 初,他就表示不愿意偷偷地下活动,两个人的爱情应该是正大光明的。

李小龙和琳达是在8月12日星期三返回西雅图的,随后去了金 郡的法院领取了结婚证。除了规定的三天等待期以外,还有一件始料 未及的大问题。首先,他们事先并不知道领取结婚证的一对新人要把 名字登在报纸上,其次,亲戚中就专门有人会看到报纸上的这一栏,尤 其是琳达的姑妈萨莉一得知消息,就告知琳达的妈妈琳达宣告要结婚 的事情。结果,猫咪不但没有跳出口袋,反而正正地坐在了妈妈的膝 盖上。

妈妈当即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琳达家里所有的亲属都来了,琳 达和李小龙站在中央向他们解释事情的经过。别无选择了只有坦白 从宽,如实地交代了他们俩的计划。一整天的时间,他们都试图劝阻 两个人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情。他们讨论的结果是让时间去验证他 们的感情,事实是琳达和李小龙不需要时间去重新验证,只是他们还 需要时间去接受。这件事情使琳达的妈妈感到伤心和愤怒一一她的 乖女儿、一个全优的好学生,寄托了她的厚望,却和一个一无是处,只 会到处打架的中国小子跑了。琳达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当时妈妈惊 闻此事时的心情。对妈妈造成伤害最大的一点就是,琳达当时欺瞒了 她。无论对于李小龙还是对于琳达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赢得 了真正的感情和幸福。

对于琳达的家人是否喜欢李小龙,其实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因为 那时候他们甚至还不了解他。他们认为琳达会遭到周围社会的冷嘲 热讽和偏见的伤害,就连琳达的孩子们也无法幸免。琳达的长辈们是 虔诚的宗教徒,他们认为异族通婚是不幸的。事实相反,琳达深切地 感受到上帝对他们的结合给予了多么仁厚的赐福,只是琳达的妈妈受 到了别人所体会不到的伤害。

人们可以想象得到,琳达的婚姻之始就遭受了这么多的非难,这 更加坚定了两个人共同生活的信心。

李小龙此前已经来到美国五年,一直独自奋斗,也已经习惯了凡 事依靠自己拿主意,他的母亲有一半的高加索人血统,因此在他的家 庭里异族通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李小龙写信给家里告知了和琳达 结婚的计划,他的家人也来信表示,尽管他们希望他娶一个中国女子 为妻,但是也由衷地欢迎琳达加入到他们的家庭中来。从李小龙写往 家里的信中他们开始听说琳达,并逐渐地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无 论如何,他们都相信他的选择和决定是正确的,他们支持他。

我又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香港了。还想在这里逗留一段日子,但 紧张繁忙的生活方式,使我感到很不习惯。

香港人对我的热情,使我受宠若惊,但因为太惹人注目,却又使我 间接地失去自由,出现在公共场合里,就被人包围着,指手画脚地谈论 着,使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动物园里的怪物或是大猩猩。

我这样说,并不是在讨厌围观我的影迷,我只是把我想到的直觉 地反应出来,我不擅于掩饰。我的个性一向是忠诚地表达自己,正如 截拳道一样,也许,某些话听进别人的耳朵里,得罪人,但我并没有这 个意思,假如对我有所误会,希望大家原谅我。

有关我家庭的生活,抱歉得很,这一阵子很忙,我甚至连一些世叔 伯和好友也未能一一拜访,也请原谅。

我并不十分喜欢家人的照片太多地刊在报章杂志上,这并不为了 什么,只希望年幼的孩子能生活得轻松自由。因为妻儿都在电视上露 过面,走在街上,也有观众认出来,像对我一样,在指手画脚和投以奇 异的眼光谈论着,这对于一个只有几岁大的孩子来说,会使他感到不 舒服。当然,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我明白这是一位明星所必然产生的 矛盾和不可避免的。

对于香港片场的生活,我也是不习惯的,比如,对拍《精武门》来 说,坐了二十多小时的飞机,已经感到疲倦了,还没有获得充分的休 息,就要拍片,而且,一拍就是七天,天天都在打,一方面,是会感到疲 劳,而另一方面,心情也不大好。我以为,每个星期应该拍五天戏,有 两天假期休息,美国拍片就是这样,而且,每天最多八个小时。

,我听说,这里有些明星一天拍三组戏,日夜不停。我以为这是一 个不合理的制度,也不知他们是怎样拍的。在美国,不会有两部片同 时拍摄的,总是拍完了 一部再拍第二部,否则的话,精神不能集中,无 法好好地去表现角色中的人物,一定会影响到影片的质量,如果长此 下去,迟早会有问题。

每天拍三四组戏,那纯粹是为了赚钱,并无兴趣可谈。而事实上, 如果专心地去拍一部片,直接的是表现在技能的优良上,但间接的可 以赚到钱。因为拍出来的影片质素好和卖座高,片商们可以出很高的 片酬请你拍戏,那不是一样达到了赚钱的目的吗?

最近有人出到20万港币请我拍戏,但我没有答应,一方面,是可 能返美国拍电视片,另一方面,也考虑其他问题。如果20万港币请我 拍一部戏,结果,卖座也只有20万港币,那么,以后还有人请我拍 戏吗?

有记者问我,小孩子的功夫,打得似模似样,将来会不会继承我的 武道?我认为,以固定的课程传授武道,会局限了个人的发展。现在,我 结束了在美国的三间武馆了。至于孩子的将来,还是让他自由地发展 好了。

虽然,我也曾教过孩子武道,可是,却给我带来了麻烦,孩子在美 国念书时,常常跟同学打架,打痛了同学,被同学投诉。我也就不敢再 教他武道了。

在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认为并不是武道上、电影上或是电 视上,而是娶得了 一位外国籍的好妻子,她人很贤慧,处处都在迁就 我,甚至当我工作后回到家里,她给我脱鞋子,这是非常难得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两个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生活着是否和洽,但我 太太已经中国化了,她可以说一般应酬的广东话,同时,也学会了烧中 国菜。

至于我的家庭生活,十分简单,除了工作外,假期也很少到别的地 方去,多是躲在家里看书。我喜欢看武道和哲学的书籍,对于电影,也 看得不多。

我离开香港太久了,许多观众都不认识我,记者也会提到有关我 从澎的经过,就借着这个机会,简略地说一说。

其实,我一出世就拍片了,第一部是在三藩市拍《金门女》,因为我 父亲李海泉也是演戏的。6岁时,又在香港上银幕,第一部片是《人之 初》,先后一共拍了十多部片,到《人海孤鸿》为止,是我在香港的最后 一部粤语片。

18岁,到美国去念书,当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拍西部片的,而且,有 许多顾忌,首先,中国人怎么能跟荷里活(好莱坞)的大明星比?况且, 自己的英语又不大好,其次,如果要我梳一条长长的辫子去拍戏,即使 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愿意,所以,我宁愿躲在车房和地窖教拳。

直至1964年,在加省的长堤各国武道表演中,我表演了咏春拳, 被20世纪霍士公司看中,邀我拍电视。本来是拍《陈查礼之子》的,后 来,却改拍《青蜂侠》,我认为这部片集并不成功,因为太过浅陋了,不 过,我演的角色,却很受欢迎。

与衣依:亲人般的关爱贴心温暖

衣依和李小龙的合作,是因了《唐山大兄》,那时候衣依在这部影 片中做女主角。在这位温柔可人的小女生眼里,李小龙像一个大哥哥 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李小龙很喜欢音乐。在酒店里,有一台点唱机,他经常跑到那里 点唱,一听到音乐,便整个人投入到音乐的领域中去,像是忘却了自己 一样。不过,李小龙的歌却让人不敢恭维!他的嗓音实在太低沉了, 低得像鸭子一般,难听得很。不过,他却非常喜欢唱歌,并不会因为人 家取笑他唱得不好而放弃他唱歌的权力和信心。

李小龙很乐意为剧组里的人按摩。他一定要放着一些轻快的音 乐,并随着音乐的拍子一下一下地捏着、按着,劲力充足又均匀。被按 摩的人即使是拍了一整天的戏,疲倦得不得了,也很快能恢复过来。 衣依也喜欢李小龙为自己按摩,每每这个时候李小龙总是轻轻地说: “放松,不要紧张!”

李小龙在泰国北冲拍戏,先后受了两次伤:一次是他晚上睡觉,不 知为何用手将一个水杯握碎了,水杯的玻璃碎片把他的手掌刺伤了, 他手上留下了受伤的疤痕。这件事直到第二天剧组的人们见到他的 手掌有血迹,他才说。李小龙似乎对自己的伤势很不重视。

第二次受伤,是伤在脚部。虽然伤势很重,可是他一直不予理会, 天天照常拍戏。到后来,当他拍完了《唐山大兄》赌场外的一场戏时, 大家强迫他一定要去看医生,李小龙才不再坚持了。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李小龙的脚,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脚竟会这么又 白又嫩,就像女人的脚般,非常好看。剧组里的罗维看到他的双脚时 说:“李小龙,你的脚好漂亮。”说罢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小龙这个人给衣依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衣依甚至不相信, 这位和自己差不多高、结结实实的小伙子,竟会是自己心目中的大 英雄。

在台湾的时候,衣依曾听说有关李小龙的很多英雄事迹,又听说 他去香港上过一次电视,成功得不得了。在衣依的印象中,李小龙应 该是一个肌肉明显、身体魁梧、浓眉大眼的大个子。因此,当公司里的 人说要介绍李小龙给她认识并且与他一起拍戏的时候,衣依心里高兴 得不得了,很想快一点到达位于泰国的外景剧组。在飞机上,衣依幻 想着这位英雄的形象。

到了曼谷,“嘉禾”的外景队居住在泰国酒店。一下车,衣依便拼 命地用眼睛找寻李小龙,看来看去,却没有一个感觉是他的,心里失望 得很。

后来剧组的人拉过一个大男生到衣依面前:“介绍你认识,这位就 是李小龙,这位是衣依。”

哈!这么一个穿背心和牛仔裤的“大孩子”,竟会是扬威美国的创

立“截拳道”的武术宗师,衣依以为听错了呢!不过,事实终归是事实, 李小龙热烈地与她握手,就像大哥一般。

渐渐地与李小龙稔熟了。衣依发现他是个既风趣又幽默的人。

"衣依,你摸摸我的三角肌、腹肌,是不是很结实呢! ”只要是他认 识的,李小龙都喜欢叫人摸摸他的腹肌。衣依发觉他对那些初次见面 而又早已仰慕他大名的人,非常喜欢,就跟他喜欢在人前展示肌肉 一样。

虽然李小龙很喜欢运动,却不见他游泳。剧组住的酒店是有游泳 池的。衣依看过李小龙穿着泳裤晒太阳,但每一次他都是光晒而不 游。有一次衣依特意问他,李小龙承认自己不爱游泳。

他很坦率,在泰国这一段日子说话的时候永远都是和和气气的, 很有修养。有一次他对衣依说:“明星是空的,是人家给予的,我们应 该时刻自励,提醒自己。观众是很奇怪的,他们爱你的时候,拼命拥护 你,不喜欢你的时候,一下子便将你忘得一干二净! ”他这番话,衣依认 为非常有道理,而李小龙也一直拼命地提醒自己,设法让观众喜欢。

李小龙知道衣依没有拍片的经验,在《唐山大兄》中,有一场是他 两人拥抱后又突然分开。李小龙建议,拥抱后点一点他的背,这样便 可以行动一致了。衣依依着他的话去做,果然一下子便成了,不用吃  了。衣依想不到,李小龙的舞竟然跳得这么好。在北冲的外景拍竣 后,剧组到夜总会跳舞,音乐一响,他便跑到舞池中去跳,似乎整个人 融化在了音乐之中。特别是跳一些轻松的舞蹈,他的步法极快,跳起 来花样又多,很多人都比不上他。

李小龙的工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一次他与导演争吵,说片中的打斗场面不应该打得那么多。可当他看过试片之后,发觉打得太少

了,他会愿意在某些地方补拍若干镜头。在真理面前,他愿意屈服。

时过境迁,每每回忆起李小龙的这段日子,衣依都倍感温馨,因为 心底的那份喜欢,也因为年轻时那一份莫名的悸动。

与苗可秀:眼睛看到的永远只是一部分

苗可秀这名字,如今记得的人也不多了,但说起《精武门》的女主 角,估计一些老影迷还是可以记起那个大眼睛、颇具英气的美丽女子。

其实苗可秀在《唐山大兄》里便开始和李小龙合作,不过戏分很 少。1972年的《精武门》虽然戏分也不多,但文戏演得不错,又是第一 女主角,还是很抢眼的。同年还有一部《猛龙过江》,片子里苗可秀的 时装扮相十分漂亮。可惜的是,李小龙1973年便去世了,不然苗可秀 倒很有可能成为李小龙的“御用女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龙第一部担当主角的片子,也就是《新精武 门》中,苗可秀也是女主角。另外,楚原的古龙系列片中,她也曾经出 演过一些配角,比如《楚留香》里的宫南燕,和胡铁花有对手戏。说起 她在电视剧集里的形象,应该有很多人记得。比如《天蚕变》,还有古 龙原著的《情人箭》里,她也曾经客串。

苗可秀与李小龙合作时,两人关系很好是事实。在《精武门》里, 在李小龙宽大而健壮的背后,一个女人一张圆润而精致的脸庞,大大 的眼睛流露出一种让人心悸的美丽,她就是苗可秀,李小龙的“银幕情 侣”。据说,在事发当晚得知李小龙去世噩耗,她哭着入睡,梦到李小 龙站在床边看着她。90798839fc24bc6da3126e7557d4e37

《猛龙过江》是苗可秀与李小龙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而编剧是李 小龙自己。在这部讲究功夫的电影里,苗可秀的角色似乎只是电影里 的一个点缀,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推进情节的发展,只有在她身陷敌巢 的时候,才能发现李小龙赶去搭救的脸上的那一丝紧张。

然而,看着电影里苗可秀那张精致的脸上透露出桀瞥,透露出不 屑,透露出无奈,透露出哀伤。只是静静地看着,却不能不暗自赞叹, 真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眼神里的东西,幽忧掩映着的,是些许国人应 有的火热,是些许罗马颓唐的浪漫,和些许精明强干的感觉。苗可秀 的身上,有多数人推崇的性感纤长,更有现已少有的温柔平和的感觉, 那种毫无放纵感的温柔,毫不做作的温柔,现在真的太少了,而电影 里,陈清华与唐龙那种若即若离的爱情,更是在不着痕迹中让人过目 难忘。

据说,苗可秀也曾无奈地表示:“27年来,我都活在他的阴影下。” 她指的是外界飞短流长,直指她与李小龙有一段情。连她一身黑衣、 流泪参加李小龙丧礼,都被说成是“戴了孝的半个未亡人”。

可是在影片的最后,所有的观众都与她一样,知道她是要等着他 回来的,就算他并不知道她为什么带着他周游罗马,给他讲国王为了 王后用了很多年的时间盖起那一片很大花园的故事。她曾经看不惯 他的老土与举止,然后她为他一瞬间的神采所折服,她亲手给他做早 点,然后问“好不好吃”,她满腹难过与无奈地劝他一定要在午夜十二 点前离去,她充满期待地想听他说出不要离开的话语,然而直到剧情 落幕,她终于还是开不了口把他留下来。

在鲜花盛开的墓园,她说,我送你?

他说,不用,阿权有车子等我。

她难过地轻握着他的手,你保重。

他羞涩地微笑着,用自己粗糙的大手与她紧紧相握。却没有说出 —句话,然后转身,走了。

在这最后一刻,这山坡上所有高耸的墓碑如浮云层出,在花朵的 映衬下却只显现出那透明的苍凉与忧郁,而慢慢驿动的配乐里却又隐 隐透露着依依不舍中隐含的希望。一切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里那 一段无限的遐想“这个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也许并不算是什么爱情,也许这才是最真的爱情,在还没有来 得及开口之前就已经结束,然后在岁月的轮回里等待着下一次机会, 美丽而决绝。

据说,苗可秀的妈妈和李小龙的妈妈是世交,苗可秀当时有男友, 和李小龙传出绯闻,苗可秀从不承认,也未否认,她说:“我个性很强, 不会向人解释,如果我否认,别人会说此地无银三百两。我什么都不 说,人家又当我默认。”想不到多年后仍需面对殒落巨星好友的风雨感 情,苗可秀说她只有苦笑的份儿。而这些旧闻,都已经随着过去的过 去烟消云灭了。

多少年前,在《猛龙过江》中,她穿着驼色的衣裳,在白色的墓园中 低着头,任一头乌发随风轻轻摆动,等到出字幕的时候,李小龙只剩下 一个背着包裹的灰色的背影,在带着几分荒凉的罗马小巷中远去,这 时,观众才知道,原来《猛龙过江》中还有一段爱情值得人们期待。这 回声一样的结局,如全片将结束时那最后一段注解式语:“在这个有刀 有枪的世界上,无论唐龙走到任何地方,需要的都是福星高照。”然后 我看到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心与期待,想要表达却又无法倾诉的 目光。

多少年后,已经走出了电影的苗可秀定居多伦多,主持华人电台 节目,当年的风华正茂如今已成美人迟暮,她仍然未结婚,至今她每每 去温哥华旅游,一定会去西雅图李小龙墓地前拜祭故人。谈起从前的 事,只是淡淡地叹息与蹙眉。

与丁佩:迷上那个阴阳调和的女人

丁佩曾是台湾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女星,出身名门,祖籍北京, 舅爷是张学良,外公是军阀时代的北平警察局局长,父系则三代都是 医生。曾是香港电影出品人、监制、演员向华强的前妻,1967年加盟邵 氏,她所主演的多为美艳角色,代表作有《应召女郎》、《一代巨星》、 《双星报喜》等。

1973年7月20日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晚间暴毙在她的寓所内, 使她受到极大的精神压力及困扰,并且众多矛头都指向丁佩。在20 世纪80年代初脱离影圈后,便笃信佛教。

30年很长,可以使人两鬓添霜。不过,已经56岁的丁佩,看起来 却比她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当年她在演艺圈以作风大胆、我行我素 见称,甚至被指为艳星,但眼前的丁佩,却是个相当平易温和的女人。

可以想象,受千万影迷爱戴的李小龙,生龙活虎进入丁佩家中,却 不明不白遽然逝世,影迷的悲痛化为仇恨,加上那是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丁佩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压力。异样的眼光、恶毒的抨击排山倒海 而来。她家中甚至收到不少李小龙影迷的恐吓信件,扬言要取她性命 为李小龙报仇。

这忍受了 30年的苦,以及李小龙遽逝之谜,她从前坚决不说,如 今她打算把30年来守在心底的秘密,以口述形式写成自传,赤裸裸地 呈现给世人。

在丁佩眼中,李小龙是个很有哲学思想的人,他把他的思想写在 截拳道里,用他的身体表现出来。

她现在要把李小龙传给她的东西,通过自传回馈给社会。她又 说,截拳道以阳为主,阴的部分嫌不足,女性较难从中获益,而她的自 传将结合她从李小龙那里学到的,以及她多年来的体悟,补足这个 缺憾。

能够把一个多少人想知道的秘密埋藏心底30年,始终守口如瓶, 这是个不简单的女人。当年李小龙猝死,丁佩接受访问时说:事情总 会有明白的一天。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她说:“我不要再背负着破坏人家家庭的’第三者’罪名,我要公 开真相! ”她也透露当年有人把她一步步推入毒海,害她吸了一年的大 麻,导致部分大脑神经受损、精神分裂和丧失记忆。对这些阴谋,她不 再隐忍,而是一次过将之公诸于世,不想背着害死中华电影英雄的千 古罪名入土。

每年李小龙的忌日丁佩几乎都无法豁免地再次被指摘是害死李 小龙的“狐狸精”。她说:“对外界的闲言闲语,我一直以为沉默是金, 可是,一再被人追问'真相’,我不公开说清楚都不行了。”

她大爆说有人在李小龙死后,一再逼她去跳楼。“那时候,我受尽 千夫所指,感到相当恐惧,很害怕,一直有人叫我去跳楼,如果不是李 小龙的精神默默支持着我,我可能已经……”

丁佩不但承认与李小龙有婚外情,更自爆有人害她沉沦毒海,吸 了一年的大麻!

吸食大麻导致丁佩的大脑部分神经受损,丧失一些记忆。她说: "我后来还被医生诊出患上精神分裂,唯一记得的是一再用毒品来麻 醉自己。”

她庆幸,吸毒一年后突然醒悟,戒毒过程非常痛苦。“戒掉毒瘾 后,大脑部分神经已受损,医生说我失去一些记忆。”

后来,她凭着毅力自救,“训练”大脑恢复失去的记忆。“现在,我 已经可以一口气记得19000句佛经了。”她开心地说。也因而催生了 《李小龙自传》。

此外,丁佩也大方表示珍藏了 3条李小龙穿过的长裤,其中一条 已送给李小龙的超级影迷周星驰。

丁佩不否认自己介入李小龙的婚姻与家庭,她说:“我是李小龙家 的第三者,但感情没有对错,脚长在李小龙腿上,是他先来找我,不是 我去找他的。”

李小龙和丁佩其实才相处了一年多,丁佩说,那已经等于是一生, 丁佩说:“李小龙是欣赏我的人,我的爱人,我的至亲。”图片2

哲思之谜

李小龙以哲人、智者的通达,竖起直指人心的灵性之指,自度度 人、自觉觉他。如今,李小龙革命性的武道哲学和技击思想,对于全世 界习武者解放思想,打破门派束缚,认识自我,忠诚求真,具有无可比 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李小龙:一个被忽略的哲学大师

人们通常只认为李小龙是一位功夫大师,而忽略了他作为学者的 一面。他的诸多武道著述和哲学思辨文字虽不及他的功夫电影那么 闻名,但是看过其著作的人,都会惊叹于他能够将武术与哲学有机融 为一体,并且研究精到专深。

李小龙的格言,是真正超常规的智者格言。是把握了终极真理后 的从“相对到绝对”。是对自己的最终界定和无畏挑战。

李小龙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武学宗师,主要取决于他不仅看到并承 认客观环境对人的限制,而且彻悟到自身能力与这种制约的终极关系 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主客能量的转换。

常人的模式是,尽可能变有法为无法,变有限为无限(这必然导致 急功近利与投机邪恶),以便在短暂的人生中,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生 物本能的最大满足——却不是人的内在本性的最大丰赡。李小龙的 高明在于,他看出造物主“反者道之动”的造物诡计和逆动法则,尽可 能先将个体自我的人性潜能充分发展,然后再与外界发生联系,进行 “公正交换”。在向世界展现与奉献的同时,获得有关人性方面的最大 丰足和福乐。

李小龙勇于承担一切,变外部挑战为内部挑战的智慧与意志来自 哪里?

从李小龙的经历来看,他打小就是个能量过剩、自由个性走得较 远,恨不能在宇宙造反的人。可幸的是,长大后,他没有任其能量个性 泛滥,而是选择了能量释放的最佳通道——拳脚功夫。更为可幸的 是,他又选择了理性的最高阶学科:哲学,主攻形而上学。他同时在灵 与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将自己的人生推至极致。

在异国他乡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打工、习武期间,李小龙饱经 人生坎坷,命运拨弄。尽管他胸怀绝技,仍被歧视华裔的美国人轻蔑, 甚至只能在好莱坞的影片中演点扫边角色。

长期的恶性刺激,不公竞争,极大地刺伤了李小龙的个体及民族 自尊心,导致了他精神冲突的大反差大反弹,形成了他身上奇妙巨大 的张力效应。他在28岁那年预言自己将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明星! 这一预言很快兑现。在他辞世的前两年,几乎所有好莱坞的制片商纷 纷出巨资请他拍片,被他一一拒绝。在好莱坞著名的“明星大道”上, 他的英名是被第一个刻在五星上的华人!

李小龙成功的奥秘,再次证明一切艺术(包括武术)的原创力都来 自激情。

得益于先天秉赋、后天遭遇,以及哲学的形而上探索,李小龙明白 只有将潜能开发到极致,才能在最后的相持中成为赢家。你想得到世 界的承认,你就必须有能力征服世界;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你就必须 先有价值;你想成为真实的自我,你就必须有直面真实的勇气;你想一 个回合就击倒敌人,你就必须更有力气、更能抗打和承受肉体痛 苦……

一个人向生存极限挑战的能动性,与他对自我极限的智性判断成 正比。李小龙无疑属于人类追求“极致美、纯粹美”的最优秀一族,他 甚至不惜“以身试电”,用电棒残忍打击自己的身体。

与那些矫情滥造、飞去来兮的港台武打片相比,李小龙的功夫片, 每每总给我们绝高的艺术享受和生命激励。李小龙那山丘般隆起的 胸大肌,浮雕样突出的血管,肩膀上的三角肌、肱二头肌,以及颈背边 缘凸暴的两大扇面刚健雄阔的线条,配上他那利剑似的双瞳,盖世的 酷脸,真可谓阳刚至极。

李小龙身上无一丝赘肉,无一个多余眼神。他的每个招式,每个 腾挪闪击,都通脱奇简。疾如闪电、静如处子、出手成刀。烦琐削尽留 清瘦。李小龙信奉大道至简,好的武术招数必须具有直接省劲,以最 小力量获得最大功效的特点。

人必须高效节能地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将自身诸种潜能开掘到 极致。这也是李小龙对自我的至高要求。要想在瞬间击倒不同类型 的对手,必须具有全面的实战硬功夫。也就是要求搏击家具有超人的 爆发力与平衡力。李小龙首创的截拳道,就具有这种典型的“四两千 钧”之力。他甚至不招不架,只用一式,便干净漂亮地击倒所有强敌。 百炼成刚绕指柔。李小龙在运用肢体艺术上,在释放人的生命力上, 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说李小龙是为武术而生的,或说武术是为李小龙而生的,都一样。 李小龙使古老的华夏武术走向世界,将中国现代功夫发展到顶峰。同 时,李小龙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使我们看到超越自身局限的可能,感受 到人的精神力量的无上尊贵。

李小龙对截拳道是一种精神认识

李小龙是截拳道的创始人,即使对于武术不太了解的人也都听说 过“截拳道”这一名称。截拳道在国内外的发展可谓风起云涌,有些追 随者亦能模仿的很象,但这毕竟只是外型上的截拳道。实际上截拳道 并不是一个武术的流派,而是李对于武术的一种精神认识。

所以,任何一个欲迈入截拳道殿堂的探奥者,必须先深刻理解李 小龙的指导思想及功夫内涵,以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够获得真正意 义上的成功。否则的话,你即使学会了截拳道,也并非亲身处于搏击 的涡流中,而是仅仅徘徊于周边,掌握一点皮毛而已。

李小龙的截拳道理论,融汇了道家与佛家的境界说。但实际上, 李小龙的心态并非处于这种境界,若他能潜心修炼内功,常年坚持锻 炼自己的思想的话,是能进入这一境界的。那么他的性情,也不至于 这么浮躁和暴烈了。

李小龙在华盛顿大学主修哲学专业,现在已经无从知道李为何选 择了这个专业。武术家和武林高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武术指导思想 的推动,而不单单是自己有多厉害。李小龙提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 限为有限”的武术哲学思想,并且加以系统化提炼成了“截拳道”。截 字本身有拦截、截停的意思,但是截在粤语中的发音与哲学的“哲”字 相同。制定这个名字的时候,李经过了深思熟虑以一语双关的截字来 表现其体用的拦截和精神上的哲学含义。

李小龙主要弟子如伊鲁山度、罗礼士等人本身就是著名的武术 家,他们精通菲律宾武术或者空手道、跆拳道,在李死后他们根据自己 的对于武术的认识又发展出了新的截拳道流派。虽然有不少人质疑 截拳道是否能在现在的格斗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李小龙的徒 孙保罗•凡奈克现在仍然是美国海豹特种部队的格斗教官之一,从来 没有人能否认这种武术思想和训练体系的实用性及其对武术界的重 大影响。

李小龙酷爱古典哲学,尤其是道家、佛家的哲学理论,因为道家佛 家推崇一个“悟”字,这也是李小龙所尊崇的,即“截拳道只求心悟”。 李小龙曾在一篇文章专门谈到过禅:“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 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一种体力活动。这是一种必须使智慧与技巧相配 合的一种精妙艺术,而且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学到的,就象一种科学, 需要寻求实证而由实证中推得。必须顺其自然,象花朵一样,由摆脱 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发出来。所以,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禅—— 也就是宇宙的自发性。”

李小龙在其武学理论上引用了大量的禅学原理,如“不思不想如 思想般,静视一切技巧即犹一视无睹”;“空是无法下定义解说的,正如 最柔的东西是无法剪断的一般灵的偏狭意谓着心灵的冻结,一 但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动性,心灵将不再是真正地处于心灵的状态”; 以及“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完全”与“我系移动着 亦可谓全然未动,我恰似浪涛上的月一般,不止的颠簸、摇移着,其真 义并非在'我正在从事什么'而是在’内心深处的自觉’,'何者深入我 之中',而过份的自我意识系对一切身体行动的最大阻碍”等等。

李小龙还认为,佛家的核心就是一个“禅”字。禅是天竺语“禅 那”的音译简称,意译为“静虑”或“思维修”。人的本性原本清静,与 佛性是一致的。只因为外界七情六欲的干扰而“著相”,人的内心被扰 乱了,因而迷失了本性。通过持戒习禅,内视自心,在静悟中则可摆脱 种种“著相”,由乱返净,从而悟彻自性。从这一点讲,李小龙所崇尚的 “禅”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意义几乎是一致的,最后均 可达到“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的高深境界。在截拳道中,拳理中的禅 理不仅是技乃动作的指导,而且是技巧动作的内容,是与技巧动作融 为一体的。简而言之,禅即拳,拳即禅。

浏览1,2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