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擦伤:擦伤是散手运动中最轻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开放性损伤。运动员被拳套、护腿 擦伤,或摔倒时擦伤最为多见。
小面积、表浅、无异物污染的皮肤擦伤,圳练和比赛时可直接喷上“好得快”等同类药 物后继续训练比赛,待比赛、训练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局部涂抹2%的红汞药 水或1% ~2%的龙胆紫液,不必包扎,但面部的擦伤最好不用龙胆紫等染色剂涂抹。关节 附近的擦伤,不宜采用干燥暴露法治疗,干裂后既影响运动又易感染,还有可能波及关节, 可采用5% - 10%的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镣敷。如是大面积擦伤或伤处有异物,可先用 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并以绷带加压包扎。对于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先将异物彻底清 除,再用凡士林纱布覆敷伤口,由医生清创后,还要施用抗菌药物和注射破伤风抗毒血 清。
撕裂伤:散手运动中最常见的是眉弓部的撕裂伤,还有额部、唇部的撕裂伤。当发 生面部撕裂伤以后,为了继续比赛,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肾上腺素液棉球压迫止血, 后用粘胶封合。待比赛结束后到医院做清创缝合、抗感染及预防破伤风治疗。
(二}挫伤
原因:当被对方踢中、方中时都有可能发生挫伤,散手运动中较易发生挫伤的部位 有大腿、小腿、胸部、头部、睾丸等。
征象:单纯性挫伤,一般都有疼痛(先轻后重,一般持续24小时)、压痛、肿胀、出 血、功能障碍。挫伤后的出血可为淤点、淤斑及皮下组织中局限性积血(血肿),挫伤重者 疼痛和功能障碍较明显。
复杂性挫伤较为严重,如头部挫伤后轻者可发生脑震荡,严重者可能会造成颅骨骨折 而合并脑挫伤以至危及生命,大、小腿挫伤严重时可引起殷四头肌及腓肠肌肌肉或肌腱的 断裂,胸部挫伤可合并肋骨骨折甚至肺脏损伤形成气胸或血胸,睾丸挫伤町因剧烈疼痛而 引起休克,腰部挫伤可合并肾挫伤等。
少数病例挫伤部可继发感染性化脓;肌肉挫伤后可出现继发钙质沉着化骨,形成化骨 性肌炎;严重的挫伤形成的血肿有时会妨碍血液循环,引起局部肌肉的缺血性挛缩。
处理:对于单纯性挫伤,可施行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外敷新伤药等处理 方法。对于复杂性的挫伤,如有休克症状时,应首先进行抗休克处理,采用止痛、止血等抗 休克措施。同时,急送医院洽疗。如睾丸挫伤,则用三角带吊起,卧床局部冷敷;肌肉、肌腱 断裂者,将肢体固定包扎后,送医院治疗。
预防:散手训练和比赛时,除就上规定的护具外,还应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的训练,并严格裁判,对禁踢部位要禁止粗野动作。
(三)肌肉拉伤
当肌肉主动收缩超过了负担能力或被动拉长超过了伸展性时,就会造成肌肉微细损 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
原因:散手运动中较常见的肌内拉伤是大腿后群屈肌的肌肉拉伤,当侧继动作过 猛而又继空时,较易发生脂绳肌起点或肌腹部的拉伤;又如运动员抱摔时,腰部用力、扭转 过猛都有可能造成腰肌拉伤;长时间训练和连续比赛,疲劳积景,肌肉会有僵硬、酸痛感, 如不注意也易造成肌肉拉伤;比赛或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造成肌肉拉伤的原因。
征象:有受伤史,受伤后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严 重的肌肉拉伤往往有明显的肿胀及皮下淤血。肌肉断裂者可摸到凹陷或出现一端异常膨 大。肌肉拉伤时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
处理:伤后马上给予冷敷、局部加压包扎、适当制动、抬高伤肢,并把患肢放在使受 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c肌纤维轻度拉伤及有肌痉挛者,用针灸法可以取得很好 的疗效,并可在24小时后进行按摩。肌纤维部分断裂者,48小时后可开始按摩,但手法要 轻缓。对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 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在伤后康复期,肌纤维轻度拉伤时,伤部停训2~3天,而肢体运动不…定要完全停 止,可做些静力性肌肉收缩练习,但避免那些重复受伤的动作。一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 力量和柔韧性练习。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投入正式训练,但训练时应使用保护 支持带或戴上护腿。部分肌纤维断裂者应立即停训,最好能在肌肉松弛状态下体息2 ~ 3 天,第4天后可在无疼范围内做伸展性练习,约3 ~4周后再进行正常的专项训练。肌肉断 裂经手术缠合的患者,术后固定期可做些不负重的收缩练习,拆线及去除固定后,应进行 有效的伸展与提高肌力的练习,约两个月后再投入正常训练。
预防: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并加强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平衡。训练和 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改进技术动作以防肌肉拉伤。
(四) 急性腰部损伤
急性腰部损伤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及小关节扭伤。
原因:当运动员弯腰屈髓、伸膝突然向上爆发用力时,或做侧鞭腿动作时下肢动作 快于躯干动作,或运动员自身腰、甑部肌力不足时,或脊柱过度前屈又突然转体,脊柱超常 范围运动时,均可造成腰部的急性损伤。
征象
肌肉轻度扭伤:患处隐痛,随意运动受限,不能弯腰,扭伤严重时因肌痉挛可引起脊柱 生理曲线改变。腰扭伤时疼痛可牵涉到下肢,但仅局限在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感觉异常。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扭伤:扭伤后局部压痛,过度前弯腰时疼痛加重,而腰伸展时疼 痛较轻,棘突上或棘突之间有局限而表浅的明显压痛点。如疼痛剧烈,压痛处韧带松弛而 有凹陷,腰前屈时棘突间距离增大,提示可能为韧带完全断裂。
筋膜破裂:接部扭伤可造成腰背筋膜破裂,多发生在散棘肌鞘部和露瞻上、下缘。患处 有明显压痛,弯腰和腰扭转时疼痛较重,腰伸展时疼痛较轻。其余征象与肌肉扭伤相似。
小关节交锁:往往发生于肌肉无活动准备的仓促弯腰扭转动作,受伤当时即有腰部剧 烈疼痛,呈保护性强迫体位,不敢做任何活动,亦惧怕任何搬动,尤其不能做腰后伸活动, 几乎整个腰部肌肉都处于紧张僵直状态,走路时以手扶腰,步态迟缓,惧怕触动。疼痛位置 较深,不易触到压痛点,但叩击伤处可引起膜动性剧烈疼痛。
处理:急性腰扭伤的病人一般应卧床休息,仰卧于有垫子的木板床,腰部垫一薄 枕,以便放松腰肌,也可以与俯卧位相间交替,避免受伤组织受牵扯,以利修复。轻度扭伤 休息2-3天,较重扭伤需体息一周左右。
伤后即可进行穴位按摩,在人中、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上施以手法,以产生较强 的得气感,一般都能止痛并使腰部活动度增加。
此外,急性腰部扭伤后还应配合外贴活络止痛膏,内服活络止痛药以及拔罐、针灸、理 疗、局部注射强的松龙等方咨,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预防: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提高腰、腹肌的协调性及反应性,避免伸膝、弯腰、 屈甑的向上爆发力动作;腰部力量练习时适当使用护腰带。
(五) 膝关节急性损伤
原因:膝关节的稳定性靠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内、外侧副韧带,前、后十字韧 带以及内、外侧半月板来维持。当膝关节不同结构损伤时,其原因也不一样。
内侧副韧带:当膝关节屈曲成130 ~ 150。左右时,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当足及小腿固 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副韧带损伤。如当膝关节外侧受到暴力冲击,或做侧踹 动作踹空而用力过猛时,都有可能造成损伤。损伤程度与扭转力大小有关,严重扭转力会 使韧带完全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前十字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由于外侧副韧带形如圆束并有股二头肌腱与露胫束加固,所以受损的机 会较少。当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内收内旅或大腿突然外展外旋时,可发生外侧副韧带损 伤。
卜字韧带:膝关节半屈曲位时突然地旋转、内收、外展都可能爰生十字韧带的损伤,有 时是单独损伤,常合并内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膝关节半屈曲位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时,两块半月板滑动不协调,就会 使半月板夹在股骨幌和胫骨平台之间,受到急剧的研磨、捻转而撕裂。
征象
膝关节疼痛:当膝关节发生轻度韧带扭伤时,膝部某处常突然疼痛,但往往立即减轻, 能继续坚持比赛,比赛后疼痛加重,能持重、行走;如果受伤时,膝内有啪啦声,同时伴有局 限性撕裂样剧痛,患肢不能持重:,不能行走,提示可能发生韧带完全断裂或膝关节联合损 伤。
膝关节肿胀:当膝关节扭伤时,肿胀较轻,局限于某一处;如果韧带完全断裂,则局部 肿胀明显并有皮下淤斑;联合损伤时,迅速发生全膝关节肿胀,周径增大,膝关节周围可见 皮下淤斑,浮靛试验阳性,甚至会有小腿的凹陷性浮肿。
膝关节压痛:膝关节扭伤时都有恒定的压痛点,如果膝关节内侧近股骨内上^处局限 性压痛,则为膝内侧副韧带扭伤;膝关节外侧近腓骨小头处局限性压痛,则为膝关节外侧 副韧带损伤;膝的一侧关节间隙压痛,可能为半月板的边缘部撕伤;旅韧带两侧的压痛,可 能为半月板的前角损伤;半月板的内缘或后角损伤,十字韧带损伤,都靠近膝的中央部,不 容易查到压痛点;如果在压痛点摸到局部组织有缺陷性凹陷,则多为韧带完全断裂的表 现。
膝关节活动障碍:伤后膝关节周围肌群肌肉痉挛,使膝关节处于轻度屈曲位置,但患 者能主动缓缓将膝关节伸或屈至正常范围;半月板损伤或十字韧带损伤者,当时就会膝关 节不稳,膝部软弱无力甚至倒在地上,不能完成正在进行的动作和持重行走。若发生垂 足、足背和小腿外侧皮肤感觉消失或减退者,则为合并腓总神经损伤。
膝关节交锁:膝关节扭伤一般没有交锁现象。关节交锁见于半月板部分撕裂、十字韧 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端嵌顿在关节间隙间而引起。关节交锁的表现为 偶然一次藤关节屈伸活动中,突然“卡住”于半屈伸状态,一些患者在主动活动膝关节时, 伴随“咔嗒,,一声而再伸直,称为“解锁”。
检查方法
膝关节侧向运动试验:用于检查侧副韧带的损伤。方法是令病人仰卧,膝关节伸直或 屈曲30。位,检查者-手握住并固定踝部,另一手放在膝关节的外侧,被动外翻膝关节,如 膝关节外翻活动异常与膝内侧痛,提示膝内侧副韧带断裂;若另一手放在膝关节的内侧, 被动内翻膝关节,如膝内翻活动异常与膝外侧痛,则提示膝外侧副韧带断裂。如检查时膝 关节无明显异常活动而仅有轻微疼痛,则多为韧带扭伤。这项试验需两侧对照检查,最好 能在受伤时立即检查,以免出现假阳性。
抽屉试骚:是检查前后十字韧带有无松弛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检查者 用大腿抵住病人的足背,双手握住患肢胫骨上端用力前、后推拉。如果胫骨上端有向前移 动现象,则证明前十字韧带松弛。反之,如向后过多地移动,则证明有后十字韧带断裂。
麦氏试验:是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屈膝屈飘,检查者 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扶在膝上,使小腿外展、外旋,将膝关节由极度屈曲而缓慢伸 直,如关节踱处有响音(听到或手感到),同时出现疼痛,即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反之,则 为外侧半月极损伤。
处理
轻微侧副韧带扭伤:疼痛较轻,肿胀不明显,侧向运动试验无异常,无关节屈伸功能障 碍的患者,将患膝置于微屈曲位,停止活动2 ~3天,外敷活血止痛中药。3天后,开始步行 锻炼,用舒活酒按摩治疗。膝关节崽处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做轻推摩,大小腿肌肉用揉捏 法。每日练习直膝抬腿及负重直抬腿、抗阻伸膝抬腿2~3次,总时间约40~50分钟。如 参加比赛,应用粘膏支持带及弹力绷带保护。
较重的侧副韧带扭伤:患处肿胀明显,患膝呈半屈曲位,伸屈功能受限,侧向运动试验 无明显异常蕨外翻或膝内翻活动。如果患膝疼痛明显加剧,早期处理时应特别注意止痛. 止血和保护损伤韧带不至于进一步加重损伤,可采用棉垫或橡皮海绵加弹力绷带加压包 扎,再用托板将患膝固定于微屈位后抬高患肢休息。2〜3天后去除压迫材料,开始进行按 摩,手法与轻微扭伤同,隔日1次,最好配合外敷和内服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中药或理疗, 继续托板固定,并同时开始每日做2 ~3次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绷紧)。伤后10天左右可加 大按摩力量,增加按摩手法,增加直膝抬腿练习并逐渐过渡到负重直膝抬腿练习,同时配 合外用和内服舒筋活络中药.2-3周以后解除托板固定,开始练习走路,继续按摩治疗并 增加弹筋手法,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运动并逐渐过渡到屈曲位抗阻力伸膝练习。刚恢复 下地走路时,伤处可贴活络膏或橡皮膏,患肢鞋跟用楔形垫垫高0.5 - 1厘米,以防反复扭 伤,此法可持续至局部无压痛和肌力恢复正常为止。为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可同时采 用按摩,理疗、中药熏洗。
十字韧带不完全断裂:先用长腿托板固定患肢于30。(伸直为0。)位6周。固定期间与 解除固定后的按摩治疗和功能练习原则上与较重的扭伤相同。
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尽量在伤后一周内手术缝舍。
半月板损伤由于急性期难以作明确诊断,可按重度扭伤处理,如有“交锁”感,必须“解 锁”后才能固定。如是半月板边缘破裂还有自愈可能。
陈旧性损伤:坚持有计划的膝关节屈肌功能锻炼和按摩治疗。如果股四头肌代偿功 能良好,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受累,症状不明显,无关节交锁征,对膝关节要求不大的项目且 不妨碍训练者,一般不予手术治疗,但应注意训练量和强度并加强医务监督。如症状严 重,疼痛明显,关节不稳,关节交锁,妨碍训练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伤后康复训练:当膝屈曲位抗阻力伸膝运动局部尚有疼痛时,应加强全身各健康 部位的练习,以保存肌肉的紧张力和已获得的各种条件反射联系。同时,加强股四头肌与 膝屈肌的静力性锻炼。当疼痛~消失,即可在粘膏支持带及弹力绷带固定下参加一般训 练,如此进行2 ~ 3周无异常反应,伤处无深压痛,肌力亦基本恢复正常时,即可完全去除 支持带,恢复正式训练和比赛。
预防: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和动作水平,纠正动作或技术错误;避免训练中下肢 的过度负荷和疲劳;加强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与绳肌的肌力训练,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而又保持其灵活;防止粗野动作致伤。
(六)脑震荡
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急性闭合性损伤。一般是指头部遭受暴力作用后, 脑的神经组织被震荡而引起大脑暂时性的意识和机能障碍,其病理解剖和神经系统检查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脑震荡可与其他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挫伤、颅骨骨折)合并存 在,故应引起重视。
原因:头部遭受钝性暴力打击所致。如在散手比赛中从擂台上摔下时头撞击地而, 或头部直接被重拳击中均可引起脑震荡。
征象:头部有外伤史。伤后即刻发生轻度的短时意识障碍,轻者几秒钟,重者也不 超过半小时,昏迷时全身肌肉松弛无力,面色苍白,瞳孔放大,皮肤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脉搏细弱,呼吸表浅。患者清醒后有逆行性健忘症——即对受伤精景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 的事不能回忆,还常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 吐、心烦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并可因头部活动或精绪紧张而加重。以上症状大多于数日 后逐渐减轻或清失。
处理:急救时,必须让伤员安静、平卧、保暧,不可随意搬动和让伤员坐或站立。昏 迷不醒者,可掐人中或嗅以氨水使之苏醒。
治疗期间,应嘱患者短期(一两周)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和良好睡眠状态,直至头痛、恶 心等症状消失为止。不要过早参加运动,否则有可能带来后遗症。此外还可给予适当的药 物治疗,如头痛者可用去痛片,恶心、呕吐者可给予氯丙嗪,心情烦躁、忧虑失BK者可服用 安定,亦可配合针灸、按摩、中药、气功、太极拳等手段治疗。
由于脑震荡可与颅内血肿或脑挫伤并存,因此,伤员经过急救处理后,应卧床静息,严 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理其他严重颅脑损伤。
脑震荡与严重颅脑损伤的鉴别:如有下列症状之一者,提示可能有严重的颅脑损 伤,应立即送医院处理;昏迷时间在五分钟以上,耳、口、鼻流脑脊液或血液,清醒后头昏、 恶心、呕吐剧烈,两瞳孔不对称或变形,消醒后有颈项I®直或出现第二次昏迷。在护送去 医院时,患者应平卧,头侧用衣物等固定,避免摇晃及震动,以免加重病情。治疗休息期 间,不能参加任何训练和比赛,否则会引起后遗症。
可采用“闭目举臂单腿站立平衡试验” “指鼻试验”来初步判断是否可以恢复体育活 动,并应密切注意动作的协调能力,以了解是否痊愈。
(三)自编运动损伤统计表
使用运动损伤登记卡或统计卡片是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运动损伤的基本方法,通过 对这些卡片的统计分析,可以及时了解运动损伤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在自编运动损伤统计表时,可按登记卡的各项如损伤原因、受伤部位、损伤性质、发生 时间和受伤项目等逐项统计。
小结:
散手运动是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原 则,同时重视推备活动,正确使用护具,提高训练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以减少损伤 的发生。
各种运动损伤发生后,应注意采用现场临时急救和早期处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 损伤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并注意合理安排伤后训练和康复训练,以使运动员早日恢复正常 训练。
一、炭手初拢计划概遂
散手训练是一个少则一两年,多则数年乃至十几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有日 的、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科■学训练,必须对某一训练阶段及该阶段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 进行科■学的规划,即制定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是训练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控制训练过程的 主要依据之一。
(一) 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
一份科学的训练计划,既要规划出运动员未来取得优异成绩所必须达到的指标,又要 清楚地说明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方法;既要体现出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要 表达出实施训练的具体方案。因此,制定训练计划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制定训练计划的主 要依据:
运动员的现实状态;
长期、中期、短期的训练目的、任务、目标;
预定的训练时限;
发展散手竞技能力各构成因素的基本训练原理、训练规律、训练方法。
(二) 训练计划的类型
散手训练计划的基本类型是以不同时间爵度的训练过程作为类型划分的依据。由于 散手训练可分为多年训练、年训练、阶段训练、周训练、课训练等不同时间跨度的圳练过 程,因而训练计划相应地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 课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计划:多年训练计划是教练员事先对散手队的整个训练过程或两年以上 若干年度的训练作出科学的规划,以便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达到运动成绩高峰直至退役。多年训练计划具有框架式、远景式、稳定式的特点。
多年训练计划可分为全过程训练计划和区间性训练计划。
全过程多年训练计划:全过程多年训练计划是指对运动员从开始参加训练,经过基 础、技术战术阶段训练,进入竞技高峰期直至停止训练的整个过程所作出的训练规划。
全过程多年训练计划是一种长期、系统训练的远景计划。制定这种计划的主要目的 是确定全过程多年训练的指导思想,确立运动员所要达到的最高训练目标和各济段训练 的子目标,总体规划多年训练过程各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及负荷动态变 化的趋向。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是对运动员两年以上的某一特定年限的 训练过程所作出的训练规划。业余体校(武校)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制定的计划、高水 平运动员备战全运会的四年训练计划、大学生运动员在校学习期间的训练计划都属于区 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年度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是依据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和上一年度训练工作的 总结,对全队下一年度的训练过程所作出的科学规划。年度训练计划是多年训练过程的 基本组成单位。
根据年度训练在多年训练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任务,年度训练计划可以分为基础训 练的年度训练计划,技、战术阶段的年度训练计划,以及竞技高峰期的年度训练计划三种 类型。根据竞技状态高峰出现的次数,又可把年度训练计划分为单、双、多周期三种。由于 重大赛事的安排和多次参加比赛的要求,高水平散手运动员在竞技高峰期的年度训练计 划已经由双周期向多周期结构演变。年度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名称,运动员状 态分析,时间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和主要训练内容、运动负荷及负荷节奏,检查 性测验内容、标准及基本措施与要求等。
阶段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是对年度训练大周期中某一特定训练阶段所作出的 规划c散手阶段训练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 ~3个月。阶段训练计划可根据其功能分为 两种类型l•种是作为全年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计划,另一种则是短期临时集训的 计划匚前者具有计划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特征,后者则表现出计划的临时性和独立性特征。 阶段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名称、运动员状态分析、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本阶段 的时间划分]通常以日历周为基本单位)、本阶段训练的主要内容、主要训练方法和手段、 检查性内容和指标、运动负荷变化趋势■、基本措施及要求等。与年度训练计划相比,阶段 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更具体,更具有量化特点和可操作性特点。
周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是对时间磨度为7天左右的训练过程所作出的规划。其 训练过程划分是以日为基本单位。周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周训练任务、周训练课 次、训练内容、负荷安排等。
课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是对一次训练课的训练过程所作出的计划。课训练计划 包括课的任务、课的过程、课的内容和手段、运动负荷、组织方法、基本要求等内容。
多年训练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一)年度训练计划的内容
全年训练周期或阶段的划分,应根据散手训练的动态发展特点、圳练对象水平、训练 任务、运动技能形成和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等因素予以考虑。
o
(二)全年训练计划制定的基本程序
浏览6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