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第生于1904 年,北京昌平县人,10岁 时迁入北京西四牌楼。高 登第从10岁开始练武; 15岁学摔跤;成名时独闯 天津卫;后在天津落户; 现年92岁,身体健康,腿 脚灵活,说话时底气充 足,从外表看不像90多 岁的老人。
当王文永和马贵宝 等人前去拜访他老人家 时,老人家精神百倍,仍 给大家讲述摔跤功夫、比 绊子近两个小时。最后问他老人家身体如此好的奥秘所 在,他回答:“生命不止,锻炼不休!”
初学摔跤
高登第迁人北京西四牌楼后,为练摔跤投师无门,只 好参加民国时期担任国务总理潘福举办的“少狮会”。有一 次在北海演出,从北海山顶100多层台阶上练下来,累得他睡了两天。旧时北京西四牌楼东路北有个西安市场,民 国初年那里也是一块杂巴地。在那里,有块撂地卖艺的跤 场。跤场掌学人叫熊万泰,乃老艺人熊德山的父亲。来此地 撂跤帮场的都是一些清末善扑营退役下来的、成了名的扑 户,而17岁的髙登第也如此大胆地来到此跤场帮场。在帮 场的过程中他理所当然地是个“小菜”,是众人之下的“跤 靶子”。虽然千百次的被摔,可他从来不惧,更不灰心,坚持 每天早晨到安定门内城根无章法地练功夫。一天高登第练 得正在兴头上,旁边站着一位中年人,身材瘦小枯干,二目 有神,看高登第抻筋不到位,就不客气地说:“年轻人,是谁 教给你这样练的?是不是跟你师娘学的?”
高登第听他说话出口不逊,就没好气地说:“我练得好 坏与你何干?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高登第看他瘦小的身材说:“如果你看我不成,咱们可 以过过招。”
中年人说:“来来,照你说的办,请你递招吧。”
高登第年轻气盛,没把对方放在眼里,冷不丁地扑向 对方,中年人稍上左步,让过对方,随即抬腿使了个“抹脖” 一脚。眼看着高登第折了个前空翻,摔出去老远,爬起来又 扑向对方,对方顺水推舟,抬腿又是一个坡脚。一连三跤没 开张。中年人又讽刺地对高登笫说:“怎么样?是不是跟师 娘学的?就你这样,我不抬腿照样摔你,不信再来试一试。” 高登第站起来伸手照对方胸前揪去。这时对方看高登 第的手已到,右手钳住高登笫的腕子,左步一撤,上手往下 合,高登第当时就来了个双膝跪地。对方攥着高登第的腕 子说:“怎么样?我没抬腿吧?”
说着话中年人手里又一按劲,这时高登笫的头上大汗 珠子冒了出来,为什么?因为高登第的手腕快折了,疼得钻 心,他非常佩服这位中年人的功夫,就说:“前辈,您是高 人,我佩服您。”
这位高人这才松开了手,髙登第站起来甩甩手,再看 自己的腕子上留下一道紫印,紧跟着他给前辈鞠了3个 躬,对方不受,已经走远了,高登笫又追上来说:“请前辈留 步。
这位中年人回过头来对髙登第说:“三日后,此时此地 你等我就是了。”
高登第回家后这三天简直度日如年。第三天,高登第 来到城根一看,中年人早已在等候了。高登第上前,又深深 鞠了一个躬说:“前辈,请您教我摔跤。”
中年人对髙登第训斥地说:“你也不问问我姓什么叫 什么就叫我教你摔跤,未免太简单了吧?”
髙登第说:“徒弟不敢动问您的大名。”
中年人自报家门:“我姓王,叫金镲,是善扑营的二等 扑户,人称小王老的便是我。总算咱爷俩有缘,从今天起, 我教你摔跤。走!咱们先回家吃饭去。”
小王老家住交道口西宝钞胡同。高登第打了酒,买了 “荷子菜”,认了师娘。小王老每天早晚对高登第口传心授, 爷俩形影不离。师父爱说,徒弟爱练。有练有摔,通过串场 子经师父介绍,高登笫又认识了一些跤坛高手,如胖何、金 聋子、史全宝,他们都是清末善扑营的扑户,高登第在不同 程度地得到他们的真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年很快就过去了。高登第经师父的苦心传授,跤技已炉火纯青,成了一名摔跤髙手。师父 高兴之余对他说:“你现在的身手可以独闯江湖了,也可以 自立门户,广收弟子,将掼跤传于后代。望你好自为之。” 临走时高登第只说了一句话:“您说的话徒儿记住 了!”
闯天津成立掼跤协会
1925年,20出头的高登第独身一人在北京变卖了自 己的全部家产,告别了老艺人熊万泰和他的儿子熊德山, 身怀绝技来到天津,置房买车,安家落户了。
民国初年,京跤传到了天津卫。1925年后,天津市内先 后有四大跤场,有于永泉于七的三不管跤场;张德启的谦 德庄跤场:李长贵、刘玉棠的南市跤场;杨世泽的南开公园 跤场,这四大跤场专撂地卖艺。跤场的掌学人都是跤技高 超的跤手。四个跤场后来培养出许多运动健将和髙手,这 是后话。
髙登第从北京来到天津,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四大跤 场的掌学j车。髙登 人,而他第在穿着 每天去跋打扮上也髙又不傲,叫人不由产生敬佩的感觉。他帮场时,摔完跤总 要落落大方,慷慨解囊。谈到他的跤艺,更是技高一筹,压 倒群雄,无论他到哪个跤场摔跤,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捧场 的给钱像雪片一样,满地皆是,他给跤场带来生机。
1926年历史上他第一个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旁成立了 “中国掼跤协会”,他任会长兼总教头。协会的宗旨:“广收 弟子,普及中国掼跤。”以此扩大影响,发展自己的势力范 围。从此风云突变,成了天津市的跺脚乱顏、军警特及地痞 流氓畏惧的人物,青红帮的总瓢把子。
会蝴蝶,名脤一条龙保定有个跤王,名叫“花蝴蝶”常东升(解放前去台湾传 跤,有著作《中国摔角》一书),闻风来到天津和高登第切磋 跤艺。这一消息当时轰动了天津市。
切磋中,高登第与花蝴蝶俩人龙争虎斗。花蝴蝶誉称 跤主,其技术全面,每把手和每跤绊使出来都叫内行人佩 服。而高登笫是名师之徒,年轻气足,绅子认真。二人在跤 场上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当高登第一看机会难得掉腰一揣 时,花蝴蝶从背后拦腰一抱,想把高登笫抱起摔倒,就在那 一瞬间起了变化,眼看高登第快倒时,前腿往对方裆内一 叉,躺着一刀,反败为胜。“躺刀”就是髙登第第一个兴出来 的,这是真话。
中国掼跤大绊三千六,小泮赛牛毛,很多绊子都是在 实践中逼出来的。花蝴蝶是跤王,出世后没输过这种跤绊。 第二跤高登笫被对方使了个“捆腿”。从此高登笫和花蝴蝶成了莫逆之交。
高登第的掼跤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名望越来越大。他 又在天津开了启明、利行两个大茶社,进茶社抬头看,上写 一幅对联:议跤术结识天下客,论人品君子义气投;横批: 五湖四海全来。茶社里不仅卖水,并有很多名人、名角来此 文艺演出,如京剧名家金少山、评剧名角老白玉霜、京韵大 鼓艺人刘宝全等人都曾到过茶社来演出。多年来,茶社的 买卖一直兴隆、旺盛,日进斗金。当时我们问他:
“您挣的钱都干什么花了?”
他说:“我最喜爱的是中华民族国粹掼跤。钱都花在这 上边了,另外交朋友,周济穷哥们了。至今我80多岁了,房 没一间,地无一垄,我心里踏实,_朋友、对社会我问心无愧。”
当时唐山有个史恩富,绰号盖五省一条龙。1934年,盖 五省一条龙来天津闹事。此人摔跤武术一身,好生了得。所 谓盖五 省就是 指东北 三省、河北 省、浙 江省无 一 对 手。此 人黑白 两道平趟,是个走南闯北的棍子棒子,此人能横到底。例如他进赌 场输光时,最后他敢从自己大腿上剐下一块肉来,放在赌 案上当赌注,然后再从火炉内用手指夹出红煤球一个,放 在大腿上伤口处止血,从大腿上往下流油,再掏出香烟点 燃后再用手把红煤球放到火炉内。整个过程慢条斯理,不 慌不忙。赌场的老板一看,叫手下人给他上点刀伤药,所谓 的药就是抓把大盐揉在伤口处,但他不吱一声,确实是.一 条板只好认输给钱。
再就是一条龙能耍光棍,他100多斤的身子躺在地 上,浑身上下可以叫你任意打,哪怕打得筋断骨折,也不会 呻吟的;而且在被打的过程中嘴里还不干不净的骂着,爷 爷浑身上下尽是鼓点,就怕你们打不到点子上。”
到最后被打得死去活来,还是不吭一声。打完了叫手 下人把自己抬走治伤、养伤。过个月七成的,伤养好了,再 找打人了结。了结的方法有二,一是该轮到你躺在地上,我 们打你了。如果你怕打,没有胆量躺在地上,那咱们就谈这 第二个方法,我要你的买卖或者某个地盘归我,你无条件 地给我。一条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棍子棒子。
盖五省一条龙来到天津到处找碴闹事,后来带人到中 国大戏院折腾。政界出面无济于事。因此有人提议来个一 箭双雕,叫髙登第出面和一条龙火拼,最后两败俱伤,政界 出来收拾残局。这一险恶用心被高登第识破。因此髙派人 拿自己的名片,并捎一拜帖给一条龙。一条龙接到帖子,一 看髙登第三个字,差点五官挪位,马上和来人说:“高爷在 哪儿呢?赶快带我见他。”
一条龙和高登第一见面就说:“相见恨晚,高老弟的名字早就如雷灌耳,早知这块宝地是老弟管辖,兄弟我决不 敢在此骚扰。请高老弟海涵!”
高登第说:“您的大名我早有耳闻。”
高登第来个单腿跪说:“兄长如此高看小弟,叫小弟我 无地自容。”
二人一见如故,言谈投机。一条龙在天津闹事的问题 就这样得到了解决。高登第宴请一条龙,而后二人喝茶叙 话。一条龙走时,高登第出路资200银元。
七七事变,北京的京剧名家郝寿臣在山东烟台遇难, 高登第闻知后,急赴烟台,几经周折,郝先生得救。事后烟 台朋友对高登第众星捧月,盘桓了多日又回天津。
高登第是民国初年的好跤手。他研究摔跤,继承摔跤, 并且发展了摔跤。他对摔跤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 的一生为人忠厚、诚恳,乐于助人。从青年到老年,他总以 好心待人。他精通医道,以其祖传秘方普救众生,凡跌打损 伤者,随叫随到,分文不取。他是津门武馆的总顾问。他90 多岁的高龄,仍给学员说、比、练,丝毫不减当年。
浏览5,2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