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技,必须练气功,只有气机 流转自如,才能身轻步灵,矫捷多变, 行拳走架自当如沐春风。
【欲決】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 无穷。
动与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 贯通。
【练法】
盘腿坐地,先将右脚踝关节部位 置于左大腿股上腹股沟前,再将左脚 于右脚外侧依法而盘,成右内左外两 腿叠交势。两脚心务使朝天,否则练 功时膝部或踝部易受损伤,并且大腿 易麻妨碍练功。双掌抱于丹田前,左 掌心贴抱右掌背,虎口成圆,两栂指 相接。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把心 意集中于丹田内。(图1-39)
呼吸方法有静呼吸法、深呼吸 法、逆呼吸法三种
- 静呼吸法(自然呼吸法):不要 求练功者改变原来的呼吸形势,也不 用意识注意呼吸,任其自然。
- 深呼吸法(深长的混合呼吸 法):吸气时胸腹均隆起,呼气时腹部 凹陷。练习呼吸时,使之逐渐达到深 长、静细、均匀的程度。
- 逆呼吸法:吸气时胸部扩张, 同时腹部往里回缩;呼气时胸部收 缩,腹部往外凸。逆呼吸的形成要由 浅入深,逐步锻炼,不能勉强和急于 求成。以上三种呼吸均要求用鼻呼吸。 深呼吸和逆呼吸法在饭后不宜进行, 静呼吸法在饭前饭后均可进行。初练 时,求其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 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待有一 定功夫基础后再加深。
八、心字桩
心字桩,是玄门定桩的代表,它 是以静力性习功而达练体、练心之 目的,理论根据是“树木虽凝立不 动,却生生不已”。此法可培补元气, 静以寓动。

【练法】
左腿半蹲,右腿微屈前伸,脚 前掌轻点地面成寒鸡步(虚步);双掌 屈肘立于身前,右掌在前,掌尖高与 鼻平,左掌稍后位于右前臂内侧,两 掌心相向;沉肩坠肘,含胸立腰,周身 虚灵,气沉丹田。(图1-40)
换左势,练法与右势相同,唯 方向相反。(图1-41)
左右换势练习,此桩之名乃由其 姿势状如“心”字而得。

梅花桩
梅花桩,即取梅花五瓣应合五行 (金、木、水、火、土)而得,步踏五行, 轻灵圆转,既是粧法又是步法。
【练法】
1.先在地面上栽五根木桩,按五 行方位排列,四根排成正方形(正方 形的边长为47厘米),另一根位于正 方形中心,此即梅花粧
(、(图1-42)
左右脚分别踏在火、木二桩 上。(图1-43)

提左脚至右膝处,双手成爪屈 肘收于胸前。(图1-44)
左脚向前以脚前掌落于土桩 上,右脚随即提到左膝处下步落于金 粧上;右爪下垂于右臀部外侧,左爪 变掌横摆于右肩前。目视右侧后方。 (图 1-45)

- 以右脚尖为轴,身体右转约 180%左脚随即落于水粧上;右爪变 掌提于左肩前,左爪下垂,反手置于 左臀部外侧。目视左侧方。(图1-46)
回去时先提右脚,方法相同,唯 左右相反,反复练习。
【要领】
1 .脚前掌踏桩,脚要提到膝盖 齐平再下步。
- 步法轻灵,腰马圆活,两手随 步法而运化。吊马粧为玄I'j另一重要的活势 桩功,主要锻炼身马的灵活性与肢体 气机的协调。玄门散手内容丰富,理 法精奥,身马桩功步法的锻炼则是其 根本与基础,贯穿于整个玄门散手之 中。独特的身马锻炼方法,构成了玄 门刚柔相济、变化莫测、灵活快捷、勇 不可挡的技击特点。
吊马步法为内圈踩步,步移咫尺丨 而身马已变,用最精简的步法达到最1 好的效果,这好比我在圆心,敌在圆 周,转过同样的角度,我只需转身马, 敌却要走过较长一段路径。因而该步 法称为“反八卦步”,实战中可以静观 敌动,灵活变身,减少不必要的兜_ ' 子耗体力。
吊马桩步距约62厘米,双肩与马! 歪斜成十字形,手法有八种动作,即: 摇马、浪步、撒网、侧掌、搓掌、车风 掌、拱鼓手、抽签手。
【歌决】
吊马步法内丁八,属于中盘反
八#,,
【又曰】
身马歪斜奥妙多,刚柔相随反
天罗。
卜、吊4桩
以右脚尖为轴,身体右转约 180%左脚随即落于水粧上;右爪变 掌提于左肩前,左爪下垂,反手置于 左臀部外侧。目视左侧方。(图1-46)
- 回去时先提右脚,方法相同,唯 左右相反,反复练习。
【要领】
1 .脚前掌踏桩,脚要提到膝盖 齐平再下步。
步法轻灵,腰马圆活,两手随 步法而运化。

摇马 【练法】
两脚开立比肩稍宽,自然站 立;沉肩松腰,虚领顶劲,凝神静气; 双手上提,自然搭于肩上。(图1-47)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含胸吞 身,气往下沉;双肘灵活自然地随腰 马向左转动,其运行路线贴胸往下再 往上,为一弧形;右脚跟亦随之转动 至脚尖正对左脚,双肩与马势歪斜成 十字形。(图】-48)
此过程中,丹田气逐渐往上提, 周身协调一致,变换自然。

身体右转,右腿插至左腿后成 拗步;气下沉。(图1-49)
双肘自然随腰马向右转动,两 脚跟着转动,丹田气上提,成与图
48相反的姿势。(图1-50)
以上动作循环往复地进行,两脚 所走路线为一圆形。
【用法】
我方用吊马步法向敌进身,右肘 随腰马转动,由柔至刚击敌中盘,若 敌避过,则右手可迅速以反背掌击敌 面门。
(二)浪步
脚步动作与“摇马”类似,手法 不同。
【练法】
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 体侧,呼吸自然。(图1-51)
右脚向右前上步,身体圆活右 转;同时,左臂由右胯侧经裆前向右 上方搂起,高与下巴平,爪心向上; 右掌屈肘贴于右腰际。目视左手。 (图 1一52)

- 腰身以右脚为轴左转;同时, 右臂经裆前向左上搂起,姿势与左搂 手相反。(图1-53)
左右反复进行,注意搂臂时动作 不要过大,手臂随腰转直接兩裆前划 过。此势用于搂接敌腿
撒网 【练法】
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 体侧,呼吸自然。(图1—54)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成左弓 步;同时,两掌向右前方甩出,右掌 在前,掌尖向上,掌棱向前,高与头 平;左掌护于右肩前侧。目视右掌。 (图 1 -55 )
以腰为轴,左转体;同时,双臂 随腰转一前一后横甩,至缠住身体。 左掌背贴于右腰侧,虎口向上;右掌 心抱于左肩外侧。目视左后方。(图 1-56)

接着,回身做右转腰,动作相 同,唯方向相反。(图1-57、图1-58)
【要领】
手臂甩经身前时掌心向运行
此势用于抓甩敌攻来的手。

侧掌 【练法】
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 体侧,呼吸_然。(图丨-59)
左脚向横跨一*步成左弓步; 同时,左转腰,左掌由身前上提向左 后甩;右掌向前击出,掌根向前。(图 1-60)
- 右转腰,成右弓步;同时,右掌 向右后甩;左掌向前击出,掌根向前。 (图1-61)
左右交换,连环不断,不拘次数, 视自身体力而限。
此势可于克敌来拳同时发掌 反击
)搓掌
【练法j
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 体侧,呼吸自然。(图1—62)

右脚向右侧横开一步,成右弓 步;同时,双掌向左前侧方插出。左掌 在前,高与额平,掌尖向前,掌心向 下;右掌置于左肘弯内侧,掌心向下, 掌尖向前。目视左掌。(图1-63)
下盘不变。收左掌插出右掌, 掌心向下,掌尖向前。(图1-64)
下盘不变。收右掌插出左掌, 掌心向下,掌尖向前。(图1-65)

【要领】
- 上述动作连续进行,每走一步 搓插三掌,身马拧转要与手协调一致。
此势用于连环攻

车风掌 【练法】
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 体侧,呼吸自然。(图1-69)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成左弓 步;同时,双掌交错经左侧弧形向前、 向右前横向挥扫。右掌在前,高于头 顶,掌心向外;左掌护于右腋前下侧。 (图1-70)

右掌连环扫出3次后,变右弓 步,左掌在前挥扫,动作相同,唯方向 相反。(图1-71)
每走一步挥扫3次,两掌、臂挥扫 有如风车轮转。此法专用于横向擦击 敌面门。
拱鼓手 【练法】
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 体侧,呼吸自然。(图1-72)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成左弓 步;同时,两掌收于胸前交叉成十字 手,右内左外。目视右前方。(图1-73)
- 动作不停。右掌背擦左掌心旋 转,向右前上方推托而出,掌根向前, 高于头额;左掌护于右肩上侧。目视 右前方。(图1-74)

浏览1,131次